《“小企鹅”与“小气泡”》

我是在小学六年级时候才有了属于自己的QQ号,那时候对这个通往虚拟世界的“邀请码”充满了期待。奈何因为年龄太小,手机也不普及,印象里只要一回到家就会把书包甩到床上,打开QQ,看看谁来到了我的空间给我留言,或者看一看自己的Q宠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哪怕刚刚说了再见的同学,一回家还是会在QQ上聊的热火朝天,毕竟有些话面对面说出来总有一种“难以启齿”的感觉,少了些味道,只有在“上网冲浪”时手指敲动着键盘,最后潇洒的按一下回车键,那才有感觉。
随着电脑里传来的敲门声,这意味着好友栏里的某个头像亮了起来。又或者你一直在线,却不想被打扰,便隐身扮“高冷”。想想那个时候也是有意思,一两个空间小游戏就能玩的不亦乐乎,加上新的好友就能一直聊他个通宵,时不时还会在空间里发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能看懂的“非主流”说说。刷新空间里的访客记录,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来过自己的QQ空间浏览,可能还会对着电脑屏幕傻傻的笑上几分钟,现在想想,那时的时光多么的青涩啊。


微信呢,像是一个后起之秀,它的出现逐渐取代了QQ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举个例子,上了年纪的人不一定会用QQ,但不一定不会用微信。这个“小气泡”的出现代表科技在进步,但同样威慑到了“小企鹅”的生存空间。
好像也没用多久,QQ就像是宫廷剧里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失宠妃子一样,无人问津。大家都在喜闻乐道的摇着附近的人、捡着陌生人扔出的漂流瓶、刷着朋友圈的动态、用微信扫码支付各种交易、经营着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公众号,却很少有人还记得有一只“小企鹅”已经很久没有被点亮过了,熟悉的“敲门声”也很少在听到了,空间里的背景音乐也同样很久没有响起来了。
难道这只“小企鹅”真的快要灭绝了么?

以前遇到志趣相投的人会问他:“你QQ号多少,我加你好友。”现在基本没人会用到这种话术了,大多都是:“加你个微信吧,来,扫一扫。”
我承认,我也是冷落了QQ的那一类人群,每天只要拿起手机,不管忙些什么,看到朋友圈的小红点亮起来,就想要去点开看一看,凑凑热闹。QQ呢,基本上现在的作用就是在微信上发完朋友圈之后,在把微信上的内容再一次发到QQ空间一遍,与其说是社交软件,倒不如说是微信的一个“云备份空间”。
有时我就在想,我的童年社交被QQ占据了一大半。从以前更新一条空间动态到现在的一条朋友圈、如今空间停车场的车位也空余了许多、农场里的菜也许久未曾打理、我的Q宠是否“尚存于世”、我的QQ头像又有多久未曾亮起。


从过去的输入QQ号码加好友到现今的微信扫码加好友,感慨科技发展的太快了,但总感觉玩不出以前的味道了。是信息时代的更迭太快,还是我们内心有太多次的百转千回?
谁也不知道,以后这个“小气泡”会不会有着和这只“小企鹅”相同的命运,被别的社交APP取而代之。
但不论怎样,请记住曾有一只“小企鹅”陪我们度过了最青涩的时光,也请记住,永远有那么一只“小企鹅”在等你一起去地里种菜和在停车场与别人互抢车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