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观感:世上大爱,不过是历经艰难依然热爱生活 1. 2. 3. 4. 5.

看书如品茶,第一杯,浓烈而苦涩,浓郁高雅。第二杯,清香触动舌尖,入口醇厚。第三杯,淡薄平和,回味甘甜。

一本书、一部影片、33集电视剧,我见过他三次,每一次都在重新体验他的故事,理解活着的含义。

生活,即生下来,活下去,生命的存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惊喜感。

在今天这个故事里,我只能通过字里行间去摸索那个时代的悲剧和人生活的最终意义。

如果人生以100分为计算,一次苦难为10分,他早已突破了100上限。我通过一个“不务正业”的采集民谣的人认识他,通过故事了解他。我想,你也知道了,他是谁。

一头老黄牛,一个佝偻背影,一本《活着》。




1.

旧日中国,被一片枪声笼罩。前线中华子弟英勇奋战,后方也因战事变化,人人命运可变。

福贵出生在地主家,作为老来子,在千宠万爱中长大。在一些评论里说,他用十几年的福,换来几十年的苦。而我却不尽然认为,有苦也有福罢了。老父亲虽是乡下地主,却心善待人,长工佃户都对其称赞,赢得好名声。后来,福贵因在赌坊被人设计,败光万般家产成为落魄少爷。父亲也因此被气死。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贯穿了整本书的中心。娇宠养大为福,落魄少爷为祸,家珍不离不弃为福,被抓壮丁为祸,成解放军俘虏为福,凤霞成哑女为祸,得贫民身份为福,有庆失血惨死为祸,凤霞嫁得好人为福,生产大出血为祸,留了苦根为福,二喜因工伤亡为祸,苦根机灵贴心为福,苦根吃豆被撑为祸。

福贵虽有陋习,但后及时改正,性情方面更是平和,对待妻儿更是体贴。几经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身头只留一老黄牛。

几经波折,看清了生命的意义,虽艰险,而不倒,虽悲伤,而继续活下去。

2.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活着是余华人生的缩影,时代动荡,他因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而痛苦,后因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他看到在世界的另一处,有人经历了比他还痛苦的事,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老黑奴》感染了余华,余华酝酿出《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写在困境来临时、幸运也在降临,写出了人活着本身就是为了自己而活,写人人要珍惜生命。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3.

在故事的最后,福贵还有一头老黄牛陪伴。此时的老黄牛,已经老的牙快掉了,依然坚持自己作为一头牛的使命——耕田。这头老黄牛,原会成为盘中餐,苦根因一滴泪买下它。通人性的老黄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年福贵的心里清苦。

这也许是余华给的最后一个福报,最后一个安慰。

福贵是这个时代千万人里的一个缩影,因为时代的改变和人性的展现,经历这些苦难后,福贵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憎恨命运不公,依然保持一颗真心看待这个世界。他用简朴、真实的语言,讲述了这个故事,几句话就概括了一生的起起伏伏。老黄牛也是福贵,福贵也是老黄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一起活下去。

他听到,福贵对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这哪里是说老黄牛,明明是在说自己。

黄昏下,家珍在门前纳着千层底,有庆闲不住似地一遍一遍在门前田野里奔跑、打转,二喜笑呵呵做着饭,风霞则织着毛衣,抿着嘴,眼睛似月牙弯弯。还有那个最小的苦根,陪着福贵,小小的嘴里,说出的话怎么那么老成、贴心,他说:福贵啊,你好好替我们养着福贵,别让他病了!

时隔多年前,福贵跳起花鼓灯,粗哑的嗓音传来,他的歌声像风一样飘扬。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4.

我们出生在这个世上,本属不易。在子宫里成型,在母亲怀里长大。小小的人儿啊,脆弱不堪。渐渐代替了父母的位置,为生活奔波,为明日努力。一路走来,总会见证各种事件。

2008年汶川地震,死伤四十六万余人。

2008年千里雪封,经济损失326亿元。

2010年玉树地震,上千人遇难。

2015年天津港爆炸,死伤798人,经济损失68亿元。

2019年,经济危机,创业者或惨不忍睹。

更多正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人一点点在与死神争夺生命,一分一秒努力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一点一滴满怀期待长大。我们知世事,我们存良知,我们与人相交,我们与命运竞争。我们活成了新的父母,我们生养了旧日的我们。

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续。一年换一年,新生成老人,最终归于大地,散于空气。


5.

也许是小说太过残酷,电视剧版本留了点温情,苦根健康的长大,给全篇的苦闷带来一些轻松。这如同逆境中的一个希望,给看者留下安慰。一本书籍的好坏,来自于它是否触动了灵魂,来自它是否真的正确解读了那个时代。我不曾目睹,只能靠文字来认识、体会最普通的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就是一场修行,修耐心、恒心、平常心,如果能承受巨大失落,还能对生活保持创造与热爱,这是活着的意义,也是我所缺失需要找回的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