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知識(陳小明總結)

目錄

IPv4 vs IPv6

http 狀態碼

Web緩存


IPv4 vs IPv6

IPv4數據報格式

版本(0-4)+首部長度(4-8)+服務類型(8-16)+數據報長度(16-31)
16比特標識(0-16)+標誌(16-19)+13比特片偏移(19-31)
壽命TTL(0-8)+上層協議(8-16)+首部檢驗和(16-31)
32比特源IP地址
32比特目的IP地址
選項(如果有的話)
數據

IPv6數據報格式

版本(0-4)+流量類型(4-12)+流標籤(12-31)
有效載荷長度(0-16)+下一個首部(16-24)+跳限制(24-31)
源地址(128比特)
目的地址(128比特)
數據

http 狀態碼

  • 101 websocket 雙向通信
  • 200 成功
  • 204 沒有響應體
  • 206 斷點續傳
  • 301 永久重定向
  • 302 臨時重定向
  • 304 緩存 只能服務端設置
  • 401 沒登錄沒有權限
  • 403 登錄後沒有權限
  • 404 沒有資源
  • 405 請求方法不存在或不支持
  • 502 負載均衡

Web緩存


Web緩存器(Web cache)也叫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它能夠代表初始web服務器來滿足http請求的網絡實體

  • http緩存

 

     1.強制緩存 

    Cache-Control && Expires

 

    2.對比緩存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ETag & If-None-Match

 

  • Cache-Control
  1. private 客戶端可以緩存
  2. public 客戶端和代理服務器都可以緩存
  3. max-age=60 緩存內容將在60s後失效
  4. no-cache 需要使用對比緩存驗證數據,強制向源服務器再次驗證(沒有強制緩存)
  5. no-store 所有內容都不會緩存,強制緩存和對比緩存都不會觸發(不緩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