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NA是什麼

http://www.eeworld.com.cn/gykz/show.php?itemid=1153

 一.DLNA

  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由索尼、英特爾、微軟等發起成立、旨在解決個人PC,消費電器,移動設備在內的無線網絡和有線網絡的互聯互通,使得數字媒體和內容服務的無限制的共享和增長成爲可能,目前成員公司已達280多家。DLNA並不是創造技術,而是形成一種解決的方案,一種大家可以遵守的規範。所以,其選擇的各種技術和協議都是目前所應用很廣泛的技術和協議。

  二.DLNA標準定義的產品類型

  DLNA標準定義了以下幾種主要的產品類型:

  Digital MediaServer(DMS)-提供了媒體檔案的獲取、錄製、儲存以及作爲源頭的能力。當然,有需要的話,多媒體檔案的版權保護機制也可以被包含在內。DMS將會提供多媒體檔案伺服的能力,提供諸如多種數字媒體播放裝置的直接獲取內容以及播放能力。這類型的裝置包含了機上盒、錄放影機、具有多媒體服務器功能的個人電腦、內含硬盤的家庭劇院、廣播接收器、影像擷取裝置等。

  Digital MediaPlayer(DMP)-這種裝置泛指可線上尋找並播放或輸出任何由DMS所提供的媒體檔案的能力。某些DMP裝置包含了電視、家庭劇院、打印機、PDA、多媒體手機、無線螢幕以及某些遊樂器終端等。

  媒體中繼裝置:傳送或接收從服務器來的媒體檔案到另一設備上,做爲多媒體格式的通用化。以備之後儲存或上傳下載之用。

  DigitalMediaController(DMC)-作爲遙控裝置使用,可尋找DMS上可播放的媒體檔案,並指定到可播放該內容的終端播放裝置進行播放的動作。此類裝置不僅只限定於遙控功能,具備基本操作介面的智慧型終端裝置也可以當作DMC使用。

  Digital MediaPrinter(DMPr)-可以在DLNA網絡架構下提供打印功能的打印機,可提供打印圖片或圖文穿插文件的功能,DMPr也提供了圖形範本的功能,可以讓打印圖形輸出爲標準的格式。基本上,DMPr功能就與傳統USB打印機類似。

  三.DLNA的傳輸層定義

    DLNA標準是基於遠有網絡架構上的中界層,主要是能讓支持此層定義的設備可以相互溝通,而不需另外做其他的設定動作,以1.0版的DLNA標準來說,就支持了Ethernet(IEEE803.3u)與Wi-Fi(802.11a/b/g),作爲DLNA標準設備,網絡的支持算是必備的。  至於在各設備之間的相互偵測,則是採用UPnP標準。DMP設備通過UpnP機制來搜尋網絡上可相互匹配的DMS裝置,成功連接之後便可以進行後續的播放或傳輸動作。這個動作是全自動的,因此使用者無須進行任何干涉。而在媒體內容的發現方面,也同樣是採用UPnP機制。而在傳輸上,目前仍僅止於支持HTTP標準協議,隨後的版本纔會將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傳輸協議加入。

  而在可傳輸的多媒體格式上,則分爲必備支持以及可自選支持兩方面,在必備支持方面,圖形檔案格式爲JPG、音效格式爲LPCM,影片格式爲MPEG-2。而在可選擇格式方面,圖形檔案爲PNG、GIF與TIFF,音效壓縮格式則是AAC、AC-3、ATRAC3Plus、MP3、WMA9等等,至於在影片壓縮格式上,則是包含了MPEG-1、MPEG-4、AVC以及WMV9等等,由於目前網絡傳輸速度還有待突破,因此廠商大多也偏向於支持高壓縮比的壓縮格式。

  四.DLNA功能組件

  DLNA將其整個應用規定成5個功能組件。從下到上依次爲:網絡互連,網絡協議,媒體傳輸,設備的發現控制和管理,媒體格式。見圖1和表1。以下將針對每個功能組件作進一步的闡述。

  1.網絡互連。其規定了所接入網絡的類型和協議。目前,主要包括:

  有線網絡:802.3.i/u  無線網絡:802.11/a/b/g  2.網絡協議。其規定了所使用的網絡協議。目前,其規定必須支持IPv4。但是,考慮到地址空間等IPv4的缺點,將在不久的將來支持IPv6。當然,考慮已經存在的IPv4的諸多應用和設備。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同時支持IPv4和IPv6並保證IPv4和IPv6的互連的雙重協議棧將會受到親賴。

  3.媒體傳輸。其規定了所有DLNA設備都必須支持使用HTTP協議進行媒體的傳輸。這將使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如何提高HTTP協議上高速安全的進行大數據量的傳輸成爲一個課題。單純就安全而然,TLS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在IPv6的協議中IPSEC已經成爲了一個必選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安全問題。不過好像使用軟件做加解密的工作始終都不是個正確的選擇。因爲,在真正的應用中,很少有客戶不對你的速度指手畫腳。當然,同時你也可以使用RTP的其他專用的媒體流傳輸協議。但是,前提是你已經支持了HTTP協議下的傳輸。

  4.設備的發現,控制和媒體的管理。這個功能組件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也許是由於英特爾是UPnP的發起者吧,所以,在其再次發起DLNA的時候,UPnP所有的東西當然其不會浪費了呀。是不是因爲UPnP很長時間停留在協議階段,很少有應用,IDG是個例外,英特爾才又來發起DLNA的呢,我是不得而知了:)目前,其採用了UPnP Device Architecture 1.0和UPnP AV 1.0 and UPnPPrinter:1。這只是UPnP論壇上一堆標準中的冰山一角了。將其UPnP的東西,好像還是蠻多的,這裏就不詳細講了。總之,其通過一系列的步驟和協議來達到設備的發現和管理,同時也通過廠商定義的AV和Printer標準達到對媒體的管理。一大堆的概念和名詞,下次再介紹了:)

  5.媒體格式。這是最後的一個組件了。其規定了進行數字媒體和內容的共享和使用的時候的媒體格式。其必須支持的是:JPEG,LPCM, MPEG2。其他可選的媒體格式見表2。

  以上,就DLNA的技術做了簡單的闡述,僅就技術而言,DLNA離我們應該說很近了。但是,這裏面還有很多商業上的因素。所以,DLNA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五.DLNA產品認證&發展前景  至於在產品測試認證上,DLNA提供了標準的規範,以及可供廠商自行測試的軟件程式,初步確認過可以正常執行以後,再送往DLNA認證機構進行認證,認證之後便可獲頒DLNA標章,而一項產品通過認證之後,該項產品的姊妹產品(只有在外觀或小規格上有變動)也可以在提出證明之後,同樣獲得DLNA的認證,而不需重複送測認證。

  DLNA的遠景相當被看好,目前用於解決設備溝通的方式也相當合宜,只是目前DLNA在標準規範方面還有些許不足,比如說在多媒體檔案的數字版權保護機制上仍相當缺乏,而DLNA網絡也缺乏安全防護能力,也容易讓駭客或病毒、木馬等入侵,造成整個DLNA環境的隱憂。加上網絡架構對於即時影音播放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即使加入了QoS機制,但是在總體頻寬未有突破之前(比如說新的802.11n標準通過),同時進行多方的高畫質影音播放,仍是相當難以達成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