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邏輯-201006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stocks/1/783008.shtml

 

    以前沒有進入證券這個行業的時候,總覺得這個行業很神祕,覺得這個行業來錢很快,每個從業人員都西裝筆挺,尤其是電視上的那些牛人,一個個眉飛色 舞,手舞足蹈,說話的時候神采飛揚,儼然股神轉世,於是心嚮往之,總覺得自己也該做那樣的牛人。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覺得這個行業要學的東西太多,自己 懂得太少,什麼東西對於我來說都是新鮮的,什麼MACD,什麼KDJ,什麼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一個個似乎都很神奇,於是拼命學這學那,有時候自己夜裏看 盤能看到兩點。等到這個行業做久了,漸漸地我也慢慢成爲衆人口中所謂專家的時候,卻又平生出很多的感慨,有了一點想寫點什麼的衝動。有人說衝動是魔鬼,但 我卻只想談點股市裏的事,寫點股市裏的邏輯。在接下來的帖子裏,我不想寫過多關於數據、圖表的東西,因爲這一類的話題已經被談爛了;我也不想寫過多關於行 情分析的東西,因爲這一類的東西每天都有成堆的人在說,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總認爲對於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讀者來說,要了解諸多繁雜的股票知 識,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其實,股市的邏輯原本很簡單,各種所謂理論和分析方法把股市妖魔化了,我會用盡量通俗的語言講點股市中暗藏的邏輯。如果你覺得 我寫得還行,希望能用力頂我,這樣我有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歡迎大家灌水,拍磚。

 

  心宿老怪,你好,剛剛看到你的帖子,先回你的帖子,培訓講師在證券機構有兩種一種是專門給股民講課的,主要講是什麼的問題,這個一般由分析師擔任。另 一種是專門給公司的客戶經理講課的,叫證券內訓,講課的內容和股民講的不一樣,不光講是什麼,還講爲什麼。我在公司裏就是主要做後一種培訓的。進入證券公 司從事經紀業務最好當一段時間的經紀人。這樣回答你是不是滿意

 

 

  正文繼續
  我想寫點什麼的衝動最初是從營業部門口的那個早餐車開始的。
   北京早餐是一項從2002年6月就開始實行的健康便民工程,實施的初衷主要是解決部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同時爲市民喫早餐提供更多的便利。我所在的證 券營業部的門口就有這樣一輛早餐車,就有這樣一個昔日的下崗工人,一位50多歲的大媽。她幾乎是最早的一批北京早餐從業者了,從2002年7月開始就一直 在營業部門口蹲點,一干就是八年。
   這個大媽的經營品種有包子、小糕點、小喫、茶葉蛋、豆漿等,她的茶葉蛋特別好喫,一個八毛、一塊五兩個。我經常買她的東西。四個茶葉蛋,外加一杯豆漿,就是我的一頓早餐。一來二去,我和大媽也就混熟了。
  有一回,我問她,”大媽你每天都在這裏賣茶葉蛋,我都看你賣了好多年了,生意還好嗎?掙錢嗎?”
  “其實,我不靠賣茶葉蛋掙錢的”大媽回答。
  “那靠什麼掙錢?”我奇怪了。
   “我靠炒股掙錢”大媽回答。
   “靠炒股掙錢?”我更奇怪了,”您爲什麼這麼自信能靠炒股掙到錢呢?”
   “道理很簡單啊”大媽有了幾分得意,”我在這個證券公司門口賣茶葉蛋,每天都帶100個來,如果在當天賣出的茶葉蛋在20個以下,我就滿倉進;如果銷量在20個到60個之間,我就持有,如果連續一週都能能賣完100個蛋,我就出貨了。”
  “如果一個都沒賣出去怎麼辦?”我又問。
   “那就只能說明一種情況,就是你們證券公司的人都窮得喫不起蛋了,那一定是百年未遇的大熊市到了,我會把我的早餐車都賣了,拿出所有的錢入市。”大媽堅定地說
  我又問:”那您現在掙了多少錢了。”
  “這是祕密,反正有不少。”大媽頗有幾分神祕。
  真有這麼神?我很懷疑。茶葉蛋的銷售數量真的和股市行情有那麼密切的關係?或許大媽說的有幾分道理。
  大媽是一個非常不專業的投資者,連證券營業部和證券公司的區別都無法分清,居然能想到茶葉蛋的股市投資學。即使不能算是後無來者,應該也是前無古人了吧。
  或許,我也應該去賣茶葉蛋……
  回到家,我開玩笑似地把我的”重大決定”和妻說了一下。妻不以爲然地笑了,說:”你腦子進水了?好歹還是研究生呢?就這點出息?你就不想想這裏面有什麼道理?”
  對啊,我恍然,這裏面肯定是有股市的邏輯。

 

  正文繼續(3)茶葉蛋的股市邏輯
   茶葉裏有什麼樣的股市邏輯呢?大媽的早餐生意是在證券營業部門口進行的,那麼她的顧客主要就是兩種:第一種,證券公司工作人員;第二種,經常來營業部裏做交易的股民。
    她的顧客羣是有區分的: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是常客。他們天天都是要來上班的,只要習慣了買她的茶葉蛋喫,就應該會天天買,比如說我就是這樣,我和我的同事 們購買茶葉蛋的數量每天大體都是固定的。經常來營業部裏做交易的股民,他們是散客。他們購買茶葉蛋的數量和股市行情的好壞有密切關係。行情好的時候來的人 多,買茶葉蛋的人也就多,當行情到頂點的時候,人聲鼎沸,100個蛋全部賣完的情況很肯能會出現。行情差的時候來的人少,買茶葉蛋的人也就少,當行情低迷 到最低谷的時候,門口羅雀,散客們一個不買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這時候,買蛋的可能就只有我和我同事們了,這應該就是大媽說的低於20個蛋的情況。
   這麼一分析,大媽研究出來的茶葉蛋理論還真的暗含股市的邏輯。
   我開始留心觀察起生活,並有意識地把他們和股市聯繫起來,結果發現在生活中還有類似的邏輯。

 

 

  正文繼續(4)公交車上的股市邏輯
   曾經有一個週末,我去營業部裏給股民們講課。在公交車上的時候,我想在講課之前,最後再準備一下講課的內容,於是看起了《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行爲的關鍵》這本書。
   結果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小夥子看到了,很好奇地問我看的是什麼。我告訴了他,並問他炒不炒股。他說不炒股,但很感興趣。於是和我攀談起來。得知我是證券公 司的證券講師後,並且正要去講課後,很激動,也決定和我一起去,他的女朋友也決定陪他一起去,而他們原本是要去西單商場買衣服的。
  這時候,坐在我前後左右的好幾個陌生人蔘與到了我們的談話中來,最後大家交談的結果就是幾乎所有參與談話的人(除非真是有事走不開的),都去聽我的講座去了。
  上面的這件事情發生在2006年,2005年到2007的那波牛市中前期的時候。
  到了2007年,我再坐公交車的時候,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很熱烈地討論兩個話題,炒房和炒股。買得起房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還是討論股票的人多。行情最頂點的時候,甚至從車頭到車尾每挪一步都能聽到有人在說他的股票賠了或者賺了。
  這個世界怎麼了?所有人都瘋狂了?每次坐車,我都這麼想。這時候,我的心中是特別惶恐的,因爲我生怕暴露自己是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而圍上來一大堆的”所謂”熱心股民。
  而到了2008年,情況似乎變了。2008年開始的時候,車上還能聽到有人討論股票,當然這時候大家都是在討論賠了多少錢、政府會不會救市和什麼時候纔是底。到了2008年末的時候,這樣的討論就很少聽到了。
  所有人都遠離股市了?我也很惶恐。
   於是,有一次,我特意做了一個實驗,拿了一本16開的大大的馬丁.J.普林格寫的《技術分析》在公交車上翻閱,很多人都看到了,卻裝作視而不見。我把翻 書的聲音變大了一些,終於有人說話了:”還看這個有什麼用?賠都賠死了。政府也不救市。”這時候,很多旁邊的人也都用鄙視的眼神看着我,那目光就像看一個 傻子。
  哦,原來他們都還在裏面,只是不關心了,或者說麻木了。
  到了2009年,行情再好起來的時候,公交車上討論股票的聲音又出現了。而我卻已習慣了這一切。
  公交車上也是有股市邏輯的:公交車上大家討論股市的熱烈程度與股市行情成反比。當公交車上所有人都陷入瘋狂的時候,牛市的頂點可能已近在眼前;當連續幾個月在公交車上都沒有聽到有人談論股票的時候,熊市的低谷可能也快要到來。

 

 

 

  正文繼續(5)網絡論壇裏的股市邏輯
   網絡論壇裏也是有股市邏輯的。
   2007年,行情火爆的時候。網絡上的各大股票論壇,隨時可見有人在熱烈地討論股票,大家都在很熱情很用心地灌水,大多數的人都在秀自己掙了多少多少錢, 或者傳授所謂的炒股絕技。各種強貼層出不窮。諸如,”2000萬不是夢”、”短線實盤(目標一年翻三倍)”等這樣的牛貼隨處可見。寫的人寫得激情澎湃,看 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2008年初的時候,帖子的主題已經換成了諸如”下跌中繼還是啓穩回升”、”也就是個誘空”這樣對股市還抱有希望的帖子,很多人都認爲牛市還沒有結束。
    2008年中期的時候,類似”斷頭鍘刀早有徵兆,刀口舔血快意人生”、”暴跌倒計時,月底站上XXXX點”這樣的帖子隨處可見。因爲,這時候大家已經把下 跌做爲了一種習慣。甚至還出現了類似”今天下午幸虧跑得快,才損失了不到2萬餘元!”這樣的帖子,賠得少都成了值得慶幸的事情。
   2008年年底的時候,翻看所有的帖子,主題卻換成了”有沒有天理啊”、”中國股市除了暴漲就是暴跌”這樣的帖子。所有的帖子似乎都只剩下了兩個字——”絕望”。這時候熊市的末期也就到了。
   在股票論壇裏,看了100個帖子,有95個都是說將來要上漲的,可能牛市頂部已經到來;如果有95個說將來是要下跌的,可能熊市底部已經到來。這就是網絡論壇裏透露出來的股市邏輯。

 

 

 1、第一個問題 作者:overmas9611 回覆日期:2010-04-14 19:56:28 
    樓主假如今年行情如此豈不是適合波段操作?
  2、第二個問題 作者:overmas9611 回覆日期:2010-04-14 19:58:31 
    還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的就是,你們有空的時候會不會跑到XX股吧裏去看大家的留言跟建倉成本,然後打壓,拉昇等等。。

 

 

 

  對第一個問題的解答:
  對於短線來說,今年是有一些波段操作的機會存在。比如現在就是。其實我不是很信技術分析,我比較偏向於基本分析,前 兩個我簡單算了一個帳。以2010年4月9日收盤價爲準,所有A股的市場平均動態市盈率是27倍,貌似不高。但是如果去除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 中國銀行、中國石化等20只超級大盤股之後,股市的動態市盈率已達45倍,股市泡沫開始浮現。現在的中小盤股價格真的已經虛高了,要說有機會也是大盤藍籌 (主要是銀行股)還有點機會。
  從以往來看四月份的上漲概率是68.2%,現在的漲是比較正常的。
  要引起關注的有三點:首先,近期 大盤雖然表現出突破上漲的態勢,但就2010年前幾個月的表現來看是難以令人滿意的。繼一月份出現較大跌幅之後,大盤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出現了一定的恢復性 上漲,但並沒有突破2010年初1月4日的高點3295.28點。即截止4月9日爲止,2010年中國股市整體是下跌的。其次,市場上並沒有出現真正有號 召力的板塊,農業、建築等行業在整個中國股市中比重偏小,並不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決定性作用。如果銀行、地產、煤炭、有色金屬這樣有市場號召力的板塊不能真 正領漲,那麼股市是很難有大行情的。最後,就2010年前三個月各月的領漲股來看,市場上熱點散亂,多以併購重組或區域題材的概念性炒作爲主,這類股票並 沒有太多實際的業績加以支撐,其影響力和持久性值得懷疑。市場行情靠這樣的股票來支撐熱度,是難以長遠和深入發展的。
  2010年的中國股市,震盪是主旋律,行情雖不至於太好,也不至於太壞。在猶豫中上漲,在猶豫中下跌,在猶豫中僵持的陰跌小漲或碎步盤整的股市行情,可能會貫穿整個年度。這意味着今年可能不會存在太大的市場機會,這樣的行情可以稱之爲雞肋行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於短線來說今年主要把握三個概念性的機會:一是人民幣升值、二是上海世博會(2010年5月1日正式開幕,2010年10月31日閉幕)三是廣州亞運會(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進行)

 

對第二個問題的解答:
  跑到XX股吧裏去看大家的留言跟建倉成本,然後打壓,拉昇等等。
  
  這種想法比較天真,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散戶思維,主力一般不會這麼做。
  
  順帶解釋一下,你說的打壓,拉昇的業務是做自營盤的同事們做的事情,我們主要是做經紀業務,而我主要任務是培訓客戶經理(就是你們日常在銀行裏看到的那些在銀行蹲點吸引大家開戶的證券從業人員),有時候也給股民上課,但很少
  自營盤和經紀業務屬於證券公司諸多業務中的一塊
  對你兩個問題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上海世博會將於2010年5月1日正式開幕,2010年10月31日閉幕。相關股票受益最大的是旅遊商業股、商業地產股。這兩類股票的龍頭分別是:旅遊 商業股爲第一百貨、豫園商城、上海九百;商業地產股爲新黃浦、浦東金橋、外高橋。需要特別引起關注的是:上海世博會這類的概念股,在利好兌現後往往會利好 出盡見利空。投資者們在利好臨近時應做好減倉準備。
  
  還有你說得太籠統,你可以把你關注的股票拿上來我幫你看一下

 

 

    正文繼續(6)證券分析師的股市邏輯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美國人做了有趣的實驗,讓一羣投資專家與一羣大猩猩比投資業績,專家根據多年經驗選股,而大猩猩的選股方法是把喫完香蕉剩下的香蕉皮扔 向寫滿數字的牆上,扔中哪個數字就選相應代表的股票,結果居然是大猩猩贏了!這個實驗並不是說猩猩比人聰明,而是告訴我們專家們強不到哪裏去。
   在第一章中,我們早已說明了股票市場無專家的道理。其實,很多時候所謂的證券分析師們,他們對股市的看法根本就是不理性的。當興趣成爲工作的時候,就變 成了一種煎熬。當股票分析成爲工作的時候,也難免會帶有感情色彩。證券分析師很難站在中間的立場上說話。爲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行 業景氣程度高的時候,這個行業裏的所有人都會因此受益,這個行業裏的人都希望這個行業永遠景氣下去。證券行業和別的行業一樣,當證券行業景氣的時候,證券 行業裏的所有人都會因此而獲益,因此,證券行業裏的人也希望證券業永遠景氣下去。什麼時候證券行業會景氣呢?牛市來臨的時候。這個時候,股票不斷上漲,交 易量不斷增加,新股也不斷髮行上市,證券公司通過股民的日常交易所賺取的佣金收入和新股上市所賺取的承銷收入迭創新高,作爲行業旗幟的證券分析師們,此時 的收入也似也是在不斷提高的。反過來,當熊市來臨的時候,也是證券業不景氣的時候。股票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佣金收入不斷下降,分析師們的收入也會不斷減 少。關心則亂,因爲和切身利益相關,所以證券分析師進行股票分析的時候,往往會加入人爲的感情因素,難免會有失之偏頗的地方。這就是證券分析師的人性弱 點。
  由於做股票分析的時候,參雜了太多情感的因素,所以證券分析師的話並不可信。但是,用他們的觀點來驗證”茶葉蛋的股市邏輯”卻是可以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證券分析師是”最堅定的多頭”。我們已經知道,從感情上來說,證券分析師希望證券業永遠保持景氣,最不願意看到股市下跌,也最不 願意承認股市行情變壞。他們很少會親口承認熊市。如果熊市真的來了,分析師們通常會很有藝術性地說:”預計股市將震盪一段時間,注意逢低介入,逢高減倉。 請做好波段操作,高拋低吸。”如果下跌的幅度太大,實在不好交待,他們又會說:”預計股市將在XXXX點位到XXXX點位的區域內做寬幅震盪。”幾百點也 可以理解成是寬幅震盪,幾千點也可以理解成是寬幅震盪,說了等於沒說。
  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連這樣堅定的最後的看多者,都看空的時候,說明什 麼問題呢?那肯定是熊市快見底了。如果僅僅一個分析師看空還不足以爲信的話,那麼多個,甚至所有分析師,所有證券研究機構,都異口同聲,一致看空的時候, 那麼熊市的底部就真的有可能已近在眼前,甚至已經到來了。
  當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用證券分析師們的看法來驗證牛市是否見頂,是很難辦到的。道理很簡單,因爲證券分析師是最堅定的多頭,股市稍有反彈,他們往往會出奇一致地認爲是牛市來了,或者中級反彈已經出現。

 

 

 

  正文繼續(7)媒體上的股市邏輯
  大家經常會看到看到媒體會發布類似這樣的報道:披露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透露某隻股票的題材,刊登股票價 格一覽表、發佈股評家們的預測、揭示上市公司的快訊和種種提示、備忘錄等。而且經常很多媒體會出現高度一致的情況:以翔實的資料,用貌似真實、準確、公正 的態度,透露出同一個信息——某股票要上漲或要下跌。這種情況下,股民會相信這隻股票必漲無疑或必跌無疑。
  其實,很多報道是撰稿人設置的一種 圈套,引誘廣大股民鑽進來或被震盪出局。莊家要對某隻股票建倉的時候,新聞媒體就可能會接連對其大加貶低,指出K線圖走勢不好,技術指標越來越壞,業績增 長的可能性不大,產業前景不佳,市盈率偏高,加上個股推薦榜上無名等等足以催垮散戶持續信心的利空。使得散戶們紛紛割肉出局,於是,莊家達到控盤目的。此 後,等莊家準備開始拉昇時,新聞媒體則開始一反常態,開始吹捧這隻股票企業有了轉機,今年可能盈利XX億元,調整已經結束,有反彈要求等等。散戶被誘又連 連跟進,莊家則開始出貨,散戶們再一輪被套。
  以上所述,是某些股市新聞和股評家的真實動向。
   2007年牛市頂點的時候,中國石油高調上市。所有的媒體都在鼓吹:這是亞洲最掙錢的公司。他們似乎都在暗示:這是一隻大牛股,將來必定會到XX元甚至 XXX元以上。結果16.7元發行價的中國石油,第一天開盤的時候創出了48.6元的天價。瘋狂炒作之後是瘋狂地下跌。無數的散戶相信了他們買了進去,被 套牢至今。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以上說的還只是單隻股票的情況,很多時候媒體往往會一邊倒地鼓吹股市還將上 漲或股市還將下跌。而往往,媒體們高度一致地宣傳股市還將上漲的時候,熊市就快要到了。當媒體們統一口徑地說股市會繼續下跌的時候,牛市也快要來了。大家 這時候須高度警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當媒體的觀點一邊倒時,你應冷靜地站到他們的對立面去。

 

 

  正文繼續(8)做好股票投資並不一定要時刻靠近這個市場
  類似茶葉蛋的、公交車的、網絡論壇中的、媒體上的、證券分析師的股市邏輯還有很多,比如朋友圈裏、菜市場裏、住宅小區的公共健身區、小學門口等着接孩子們放學的家長中、工作單位的同事之間等等都可以找到這樣的股市邏輯。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
   其實,做好股票投資並不一定要時刻靠近這個市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離開了再看,能看得更清楚。或許僅僅通過觀察生活,也是能做好股票投資的。

 

 

    樓主的茶葉蛋故事的確是傳了10多年了,那時還有自行車停放老伯的故事、農民一耕一收的故事等等,道理是差不多的,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股神的身影,只不過選股水平差得太多罷了。
    不過後來的講述要精彩多了,比《股票做手回憶錄》裏的要詳細點了,的確是真話,對新股民很有啓發作用的。想起當初的黑嘴反向理論,哈哈,真的獲利頗豐,現在難了。
    我頂真話。
   jessica20102010和清水無香2008的問題我覺得問得比較有質量,我想在發完今天的二更後回答一下。帶着蘭花草的話我覺得說得很好,特別 是你把我寫的東西與著名的神作《股票做手回憶錄》相提並論,真的讓我受寵若驚。我很喜歡聽你說話,因爲你的話我愛聽,謝謝你的真話。嘿嘿
  當然,也歡迎大家繼續拍磚,只要說得清楚,拍得在理,我是接受的,如果你拍的是純水磚,或者沒有什麼營養的空心磚,我直接加倍拍還給你。歡迎大家繼續看直播。

 

 

 

  正文繼續(9)木地板鋪裝工人帶給我的思考
  “茶葉蛋的股市邏輯”中體現出來的,其實是股票的人口學。
   2009年11月的時候,我的一套房子裝修。到了該鋪裝木地板的時候,我給地板廠家打了一個電話,他們給我送來了地板,同時也派了一個地板鋪裝工人過來。
   因爲地板要鋪裝一整天,留工人一個人在我的家裏幹活,我又不太放心,於是,我就帶了一本書過去做“監工”。但是地板鋪裝的時候又是敲,又是鋸的,噪聲太大,實在沒法看書,於是我只好和裝修工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來。
   “師傅,你哪裏人”我問他。
   “我湖北人。”他回答。
   “湖北人好啊,幹活細心。”我誇獎他道,”我看你幹活就很不錯。”
   “還可以吧。”他似乎有些高興了,”其實,在北京鋪地板的工人有八成是我們那個縣的。”
   “哦?有那麼多”我有些喫驚,”那恐怕得有好幾千人吧?”
   “是啊,沒錯”他答道:”是有好幾千人。”
   “有這個手藝爲什麼不在本地幹,而要出來呢”我又問。
   “我們那裏也有在本地乾的,但是本地會的人太多,活少,錢難掙,不好乾。還是北京好,活多,機會多”他回答道,”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幾乎都出來了。”
   “是嗎?你什麼學歷?”我又問。
   “小學。”他答道,然後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補充了一句:”小時候讀不進書,現在後悔了,也晚了。”
   鋪裝木地板的生意,當從事的人少的時候,每個人掙錢都很容易,即使在當地也可以找到活幹;而當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多的時候,每個人掙錢都不容易,需要背井離鄉跑到北京才能掙到令自己滿意的報酬,這就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地板鋪裝工人告訴我的地板鋪裝人口學。

 

   我最近常常收到些電話,說他們是機構,要帶我做,一般還會先給我幾隻股票讓我看看他們的實力。
    
    這種電話,我一般對他們態度都挺好,耐心應對,等拿到他們推薦的股票後,認真研究莊家是怎樣在一隻股票上出貨的。有的是拉高出,有的是跳空出,有的是打壓出,有的是釣魚竿式出,呵呵,還是挺不好掌握的。最後歸根到底,魚尾你就別去喫,何必呢。
  
  他們其實是電話營銷,而且多爲沒有什麼資質的

 

 

 

  現在回答關於通達信系統的問題
  通達信系統是深圳市財富趨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網上行情資訊系統,他們公司的網址是http://www.tdx.com.cn/,他們採用產品供應的形式將該軟件交給各證券公司使用,如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西證券、安信證券等幾乎絕大多數的證券公司都有
  從股票行情軟件的角度來說,錢龍算第一代,大智慧算第二代的主流軟件,通達信是第三代的主流軟件,現在基本都以通達信爲主

 

 

     正文繼續(9)股票的人口學
   任何生意都是這樣,當從事它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所有人的平均利潤都會攤薄,會出現地板工人說的”錢難掙”的情況。一盒蛋糕,一個人喫,全部都是他的,十個人喫,每個人卻只能喫到一小塊。
   股票也是一門生意。它是帶有投資性質的生意。從事或關心這門生意的人口越少,未來每個人分到的平均利潤就可能越多。從事或關心這門生意的人口越多,未來每個人平均分到的利潤就可能越少。
    牛市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還沉浸在熊市的恐慌中,並不認爲機會已經來臨。而少數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卻發現了掙錢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開始買入。此 時股票已跌到谷底,股價極低,稍微買一下就會漲起來,掙錢效應漸漸體現。看到有人掙錢了,大多數還在觀望的人就出現了分化,他們中的一批人忍不住了,也開 始進入股市,於是股市加速上漲。第一批人在牛市初期買入的人,因爲第二批人的買入,掙了大錢,而第二批跟進的人,也因爲後續還有人不斷進場,也慢慢掙了點 小錢。看到前面的人都掙錢了,剩下的人坐不住了,一窩蜂似地全進去了,而此時,後面已無人再繼續跟進了,股價無法維持高位,轟然落下,於是熊市開始了,最 後進入的那批人無錢可掙,而且還被套住了。
   股票人口學告訴我們:在股市中掙錢,這是一門生意,既然是生意,所有人都掙到大錢是不可能的,要想掙到大錢,就必須做與大多數人都不同的少數派。要做5%的掙大錢的少數,而不應該做95%的掙小錢或不掙錢的多數。

 

 

 

  1)股指期貨是什麼我不解釋了,我默認大家都瞭解股指期貨
  2)監管層認爲股指未來會緩慢上升
  3)監管層上升的上限是3400點(3399點)
  4)監管層對未來行情的看法也是平衡市,即希望5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都是這個點位,這個看法和我昨天對今年股市行情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去翻昨天的帖子,下面引用昨天的原文
  
  作者:股市的邏輯 回覆日期:2010-04-14 20:15:57
  2010年的中國股市,震盪是主旋律,行情雖不至於太好,也不至於太壞。在猶豫中上漲,在猶豫中下跌,在猶豫中僵持的陰跌小漲或碎步盤整的股市行情,可能會貫穿整個年度。這意味着今年可能不會存在太大的市場機會,這樣的行情可以稱之爲雞肋行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5)監管層希望股市長期在3400點附近維持平衡,既不過度投機,也不過度暴跌
  這種態度很微妙,希望大家仔細體會一下,嘿嘿,僅代表個人觀點

 

 

   正文繼續(11)當所有人想得都一樣時,可能每個人都錯了。
   對於《我愛我家》這部電視劇很多人可能還記憶猶新,說實話,這部片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十分好笑,但我們卻會覺得那些場景非常有意思。這是爲什麼呢?原因在於 片子中不斷出現的配音笑聲。當配音笑聲出現的時候,即使我們覺得那個片段並不好笑,也會在配音笑聲的感染下,發出幾聲有時候連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笑聲。
    配音笑聲的魅力說明了一個普遍的心理學原理:社會認同。這個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當我們要採取某種行動的時候,我們 會看別人是怎麼做的。通過社會認同,我們獲得了安全感和做某些事情的理由。因爲,大多數人正在做的事情往往也是正確的。
   社會認同原理同樣適用於股市,股市是一個由人蔘與交易的市場,裏面的每個人相互影響,共同組成了龐大的股民羣體。這個羣體形成後,他們很少會獨立地思考和 懷疑,往往偏向於自發追隨大衆的觀點。當大部分人都看好的時候,每個股民也會漸漸趨向於看好;當大部分人都看淡的時候,每個股民也會漸漸趨向於看淡,這就 是羣體的力量。
   前面已經談到:任何投資都是一樣,掙錢的永遠是少數。舉個例子,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有100人的村子裏,只有1個人賣麪包,那麼他可以賣給剩下的99個人, 可以掙到錢。但是,如果100個人都去賣麪包,沒一個人會掙到錢,因爲他們自己已經有了麪包,誰還來買他們的麪包呢?股票市場也是一樣,從來都是少數人賺 多數人的錢。當只有一小部分人堅信股票已跌到谷底,而開始買入的時候,那麼他可以通過把股票賣給後續的跟進者來掙到錢。如果所有人都認爲買股票能掙到錢, 而開始買入的時候,卻沒人能掙到錢了,因爲能夠進入這個市場的所有都已進來了,還有誰來買他們的股票呢?
   當所有人想得都一樣時,可能每個人都錯了。

 

 

  正文繼續(12)逆向思維的藝術
  要想做掙大錢的少數,就必須學會與大衆想得不同,就必須要學會進行逆向思維。
   需要注意的是:學會與大衆不同,並不是說大衆一定是錯的,也不是說只是大部分人看好,我們就要看淡,或大部分人看淡,我們卻偏偏要看好。
    因爲,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羣衆通常都在主要趨勢上看得對。大部分人看好,市勢會因這些看好情緒變成實質購買力而上升。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正 確的這個現象有可能會維持很久,貫穿整個牛市和熊市的大部分時間,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跟進,這就是應該順勢而爲的時候。
  什麼時候大多數人的看法 纔是錯誤的呢?那就是所有人看好情緒趨於一致的時候。這個時候,是市場的轉折時期。這個時候,市場的行情會發生質的變化,會從牛市轉入熊市,或者從熊市轉 入牛市。所有人的看法都驚人一致的時候,這往往就是一個大行情的末尾。所有人經常是在這個時候,才終於看清了市場的走向,但是可惜的是,行情卻快要反轉 了。
   大衆只在最關鍵的轉折時期是錯誤的,當所有人都盲目樂觀的時候,事情往往就走向了反面。關鍵轉勢時候的判斷失誤,會使大多數人在轉勢初期,賠掉牛市掙到的 大部分的錢,再猶豫一下,所有牛市掙的錢可能都要賠光,如果還猶豫,可能就要開始被深度套牢了。要想不發生利潤損失乃至賠錢的情況,或不發生行情啓動追悔 莫及的情況,就要學會在這個時候變得與衆不同。在大衆觀點驚人地趨於一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一想,這個人人都陷入瘋狂的時候,或者這個人人都深陷絕望的 時候,是不是每個人都錯了。
   大衆並不總是錯誤的。大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只在關鍵的轉折時候纔是錯誤的。
  既要學會在大多數人正確的時候與大衆一致,又要學會在關鍵轉折時期所有人都驚人一致的時候變得與衆不同,這就是逆向思維的藝術。

 

 

    正文繼續(13)『在牛市初期,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要做有遠見的少數,與大衆相反』
  牛市的初期是令人絕望的,所有的情況似乎都預示 着未來還有更差的可能出現。這時候大多數的投資者已經對市場心灰意冷,股票稍微反彈一點就拋售所持有的股票,害怕再次陷入深度套牢中。其實此時恰是買進股 票的良機。有遠見的少數派通過對各種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見到牛市的黎明已經到來,情況即將發生變化。同時,國家的各種利好政策開始不斷地出現,經濟 狀況出現回暖的趨勢。長線買家開始選擇績優股開始買入,短線買家往往選擇跌無可跌的低價股。此時,市場的成交量雖然還處於低迷狀態,但已經開始逐步放大。 市場在回升的過程中也經常出現回落,每一次的回落都比上一次的低點高,比如2005年6月到2006年1月,大盤在1000點到1200點之間的區域內來 回震盪了七個月。此時,每一次的階段性頭部都比前一次高,每一次的階段性底部都比前一次低,正是明顯的牛市特徵。於是,新的投資者不斷被吸引入場,整個市 場的入場資金逐步增多,人氣開始慢慢恢復。在牛市初期,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要做有遠見的少數,與大衆相反。

 

 

 

 正文繼續(14)『牛市中期,應該順勢而爲,與大衆的相同』
    牛市的中期是令人猶豫的。這個時候,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改善已是事實。大量 投資者注意力被吸引過來,股市掙錢效應漸漸明顯,投資者入市的興趣被進一步激發出來。這時市場情況出現了明顯好轉,每天都會有十幾只股票漲停。衆人慢慢開 始相信牛市已經到來,但熊市的慘跌使老股民心有餘悸,股價稍有上升,衆人就都急於套現。於是,當股價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部分投資者常常會裹足不前,多空對 峙開始形成,反覆拉鋸的猴市通常會在此時出現。這段時間可能維持幾個月甚至一年多,比如2006年的6月到10月、2007年的1月到3月都出現了多空持 續對峙的狀況。儘管多空雙方分歧嚴重,但大多數的人是看多的,市場發展仍然樂觀的,大勢的基調依然良好,股指繼續上行。特別是此時新入市的投資者,沒有經 歷過牛市的慘敗,往往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有不怕套,套不怕的勇氣。他們甚至會喊出”打死也不賣的”口號。牛市的中期,在多空雙方的對峙中,大盤猶 豫着往上漲,漲一會,停下來看一下,再漲一會,又停下來看一下。其實,這個時候用不着猶豫,只需買入或持有,也就是了。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正確的時候,此 時不應該走向大衆的反面,而應該順勢而爲,與大衆的操作相同。

 

 

 

   說的好,不得不頂你。那現在看起來,當前股市有點想是牛市的中期了?那是不是可以預測今年年底之前,股市指數應該還能攀升到4000點左右達到牛市的後期?然後明年在股指期貨的壓力下開始慢慢下滑到3400點左右從此很少有大的震盪了吧。
  ——————————————————————————————
  你說的很有道理,有這種可能性。
  
   1、從6000點下來的時候,3000-3700點附近套牢盤很多,尤其是3200點-3400點附近套牢盤尤其多。大盤現在左右爲難,想往上衝吧套牢 盤多、中小盤目前估值普遍過高,要衝破3200-3400一線很困難,要大跌吧國內外經濟形勢又還比較不錯,所以很猶豫。
  2、4月份是傳統的上漲月份,上漲概率在12個月中排第三,而按照往年情況來看,調整主要在下半年,特別是6月到10月這5個月之間展開。
  所以,綜合上述情況,大盤4、5月份的時候橫盤,隨後下跌,然後年底再彈起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僅爲個人觀點,呵呵

 

 

  同意。感覺股市的變化其實就是股民心理變化。
  股市金融學就是股市心理學。
  各種心態的莊家、機構、散戶、政府部門在裏面博弈,形成一個總體的動態平衡,以政治事件、商業事件、娛樂事件、炒作概念爲利益驅動,每次驅動的效果根據事件本身的影響力度和影響範圍形成不同波峯和波谷。
  
   就像是一個遊戲,有一桶油,不停的有各種棒子進來攪和。大棒子攪和產生的動靜大點,小棒子攪和產生的動靜小點。有實力的人攪和產生的影響久點,打快槍打 黑槍的人攪和產生的影響淺點。硬棒子攪和獲得的利益多點,軟棒子攪和獲得的利益少點而且有可能把自己給融化在裏面血本無歸了。但一定不能讓這桶油平靜下 來,否則很容易產生沉澱會變質了。也不能攪和的太厲害了,否則不光油容易撒出來濺到圍觀人羣的一身,還有可能把桶給攪和翻了大家都沒的玩。
  所 以就有很多規則出臺了,張三每天只能攪和n次,李四隻能用m成力量,王五隻能在上午10點以後攪和,趙六每次攪和完以後不許把棍子馬上帶走,錢七的棍子小 又軟所以攪和完可以直接把沾滿油的棍子帶走(如果棍子還在的話),孫八給棍子做廣告的時候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同意,最慘的是山姆由於棍子粗大且硬被禁止參加 遊戲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國內拼裝的花棍子,個個看上去都不粗不過攪和的時候通常是朝同一個方向。
  而散戶,散戶們,有很多種形式華麗地展現一 下,有的是飄入油桶的一片樹葉,有的是掉入油桶的一朵鮮花,有的是放入油桶的一塊奶酪,不過他們自己通常認爲自己是參與攪和的一根棍子。我認爲,即時是棍 子,那也是麪包棍子,用麪包棍子蘸點油走是不難的,但通常蘸多了油就把自己給融進去不見屍骨了。

 

 

 

  還有我覺得沒有必要故弄玄虛,生活本身很真實,證券市場本身也很真實,不應該被神祕化和妖魔化,股市本身就是有簡單的邏輯,而這種邏輯被紛亂的市場現象掩蓋了

 

 

 

 正文繼續(15)『在牛市末尾,大多數人歡樂的時候,要做有遠見的少數,與大衆相反』
  牛市的末期是所有人歡樂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 後,股市的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市場。大盤的每一次調整之後,並不會有投資者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股民跟進。市場投資情緒日益高漲, 充滿樂觀氣氛,各種關於未來指數走向的大膽預測開始出現,比如:年底站上XXXX點、未來XXXXX不是夢、中國股市未來XX年的輝煌等的豪言壯語層出不 窮。上市公司也趁此時大舉集資或大比例送股。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垃圾股冷門股大幅度上漲,一夜之間暴漲。市場的成交量不斷創出新高,往 往放出一個又一個巨量,瘋狂的黑馬股伴隨着巨大的成交量出現。這個時候,證券公司的營業部常常車水馬龍,擠得水泄不通,每週股票開戶數不斷上升,市場裏的 每一個股民都極度亢奮。此時,股票指數也突飛猛進,如2007年牛市的最後時刻,大盤在最後短短9個交易日上漲了800多點,從5306.82點,上漲到 6124.04點。在這個牛市最瘋狂的時刻,大衆媒介如報章、電視、雜誌等都儘量宣傳市場的看好情緒。但是,所有人看好的時候,卻是市場暴跌的先兆。牛市 常常會在瞬間崩潰,進入熊市。在這個所有人歡樂的時候,你要清醒地意識到熊市就要來了,絕望就在眼前,應立刻清空手中的股票,離場觀望。
   在牛市的初期和末期做與衆不同的少數,在牛市的中期做與大衆相同的多數,這樣可以在牛市中掙得最大的利潤。

 

牛市初期,哀鴻遍地
  牛市中期,猶猶豫豫
  牛市末期,人頭擁擠
  
  最好的炒股理念:地板買入
  最菜的獲利觀點:落袋爲安
  最傻的操作手法:斬倉出逃

 

 

 

  正文繼續(16)『熊市初期,你應該與大衆相反,賣出股票。』
  熊市初期是歡樂的。這個時候,人們在牛市高潮時所誕生的歡樂還沒有消退。市 場仍瀰漫着上漲的氛圍,大家往往認爲這一次的下跌只不過是牛市裏的一次正常調整。調整結束之後,市場還將上漲。在牛市繁榮景象的回味下,投資者對後市變化 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各種消息滿天飛。雖然很多公司的業績和盈利沒有達到正常的預期,但還是會有很多併購重組的消息傳出來。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認爲股市還 將上升的時候,少數有遠見的投資者卻已開始逐步撤離。此時,股票市場的交易雖然還十分火爆,但已出現逐漸降溫的跡象。此時,如果還迷戀於股市,大跌就可能 隨之出現。如2007年熊市大跌開始的時候,從2007年11月底到2008年1月中旬,股市出現了一波短暫的反彈,很多人都認爲牛市還將延續,8000 點即將到來,結果卻迎來了2008年1月14日到2008年2月1日的暴跌,大盤從5522.78點,最低跌到4195.75點,共跌去1327點,15 個交易日內有3個交易日的跌幅在300點以上,狀況可謂慘烈。熊市初期,大多數人回味於牛市頂點的繁榮中,認爲股市還將上漲,盲目樂觀而持股不放。這個時 候,你應該與大衆相反,賣出股票。

 

 

 

  正文繼續(17)『熊市中期,你應該與大衆相同,切忌盲目入場。』
    熊市中期在猶豫中度過。這個時候,雖然情感上難以接受,但熊市已經 確立。股民成爲驚弓之鳥,股票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利空消息頻頻傳出,持幣的人退縮不前,還在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 卻急於拋售,好像股票是燙手的山芋。這個時候,股價急速下跌。手中拿着的股票不要說漲,只要跌得少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越來越多人開始看空,急切拋售,於 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爲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 於是市場會出現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股市進入拉鋸的階段。這種相持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如2008年3月到2008年5月,大盤在3000點到 3700點區域內的相持,和2008年6月末到2008年8月初,大盤在2600點附近的相持。熊市的中期,儘管多空雙方常常會產生嚴重的分歧,但大多數 的人是看空的,市場行情的發展仍然不容樂觀的,股指繼續下行。於是,在牛市的中期,大盤在多空雙方的對峙中,猶豫着往下跌,跌兩步,反彈一步,再跌兩步, 再反彈一步。大盤就這樣不斷滑向深淵。這個時候,你應該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觀點,因爲熊市還將延續,此時切忌盲目入場。

 

 

  正文繼續(18)『熊市末期,你應該與多數人相反,用心選股,積極介入,即使看空也不要做空,靜待牛市的到來。』
  熊市末期是令人絕望。在 熊市中期的時候,所有的反彈和企圖上漲的力量都被空軍部隊給擊潰,而且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企業業績下降嚴重,財務上出現各種困難,很多關 於上市公司破產或ST的消息開始出現。利空消息密集出現且被無限放大,給投資者信心造成巨大打擊,幾乎所有人都深陷絕望。這時整個股票市場瀰漫着悲觀氣 氛,股價的反彈毫無力度,下跌的幅度比反彈的幅度要多得多,所有人都一致認爲股市還將下跌。有時候股價下跌的趨勢雖然沒有加劇,但投資者的信心卻已嚴重摧 毀,所有人都會認爲下跌是正常的,上漲反而是不正常的。由於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熊市前期和熊市末期下跌很多,再跌的可能性已不大,所以這段時間下跌的股 票往往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出現通常大家所說的優質股被錯殺的情況,同時大盤指數有可能出現加速下滑完成最後一跌。如2008年熊市最 後的那個月,9月25日到10月28日,大盤從2333.28點下跌到1664.93點,17個交易日內跌去30%。其實,這一階段剛好與牛市初期相連, 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爲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他們開始購入低價優質股,靜等大市回升獲得豐厚回報。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最差的情況即將過去, 好日子快要到來。在大多數人絕望、還在紛紛賣出股票或看空後市的熊市末期,你的做法要與多數人相反,應用心選股,積極介入,即使看空也不要空,靜待牛市的 到來。
   要在熊市的初期和末期做與衆不同的少數,在熊市的中期做與大衆相同的多數,這樣可以避免最大的損失,同時還能抓住下一波即將到來的牛市。

 

 

  第一個問題,600839四川長虹 1997年那輪牛市的領漲股,其地位幾乎和現在的地產龍頭萬科A或券商龍頭中信證券相當。現在600839所處的電子行業已日趨飽和,日益加劇的競爭使其 利潤日漸稀薄,從長線來看不值得持有。從短線來看,橫盤已達半年之久,技術指標最近有走弱趨勢,建議賣出。
  最後綜合建議,短線如指標進一步惡化應迅速賣出、長線最好賣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第二個問題,300027,華誼兄弟概念獨特(唯一一家純電影概念上市公司)、公司內明星大腕雲集(馮小剛持有 288萬股,電視劇製作人張紀中持有216萬股,黃曉明持有180萬股,羅海瓊、李冰冰、任泉、張涵予、胡可、康洪雷等均有持股),算創業板的龍頭股,是 披着明星外衣上市的。中國電影業市場方興未艾,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值得長期投資。但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家族企業的味道稍顯濃重;第二,對核心資源如馮 小剛的依賴太強,如果他離開該公司則公司競爭力有嚴重受損的可能性;第三,目前,短線炒作稍顯過重。
  因此,個人看法,短線如果已經獲利較多,可考慮賣出,長線可適當持有,但要注意其潛在的風險

 

    第三個問題,bjhope_first,你好,要想弄明白下週的走勢,最好弄清楚大勢怎麼走,炒股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大勢,因此我想就前幾個月的月線圖來仔細說一下。
   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到,自從2009年8月以前,大盤一直都在走熊,整體圖形是一個三角形橫盤整理的態勢,下週大盤可能繼續維持橫盤整理的態勢。到4月或 5月底大盤可能會有結果。到時候大盤究竟是上行還是下行的可能性大一些呢,我覺得可能還是下行的可能性大些,理由有五點
  第一,阻力重重。 2009年8月4日,大盤創下3478.01點的高位,隨後開始大跌,短短20個交易日內跌去838點。2009年9月1日,股市在創下2639.76點 的階段新低之後開始反彈,反覆多次衝擊前期高點均未能形成有效突破。於是,在3250點-3450點這樣一個將近200點的狹窄區域內有大量籌碼被套牢, 這些籌碼都是大盤上漲的阻力。第二,後勁不足。近期,大盤的成交量雖有所放大,但一直都在1400億左右徘徊,與今年1月份2000億左右的交易量和 2009年高點附近時候2500億左右的交易量相比,相去甚遠。略顯低迷的成交量顯示投資者對後市還心存疑慮。第三,泡沫浮現。以2010年4月9日收盤 價爲準,所有A股的市場平均動態市盈率是27倍,貌似不高。但是如果去除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等20只超級大盤股之後,股市 的動態市盈率已達45倍,股市泡沫開始浮現。第四,經濟乏力。2009年既是股票的牛市,也是房產的牛市。以房地產爲龍頭的相關產業羣的復甦,對2009 年中國經濟的恢復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房地產在給經濟帶來增長的同時,自身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高房價問題。高房價背景 下,房市泡沫化的問題已日益顯現,國家針對房產的宏觀調控政策也由此展開。高房價加上嚴厲的房產政策,可能會使房地產這個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熄火。房地產 之後,還有哪個產業能有這樣的魄力來繼續引導中國經濟前進呢?;第五,下半年是傳統的股市調整期
  
  不過也不必過於悲觀,目前整體經濟環境仍處於景氣,所以即使出現調整,下跌幅度也不會太多。
  
  整體來看,今年的股市機會不會太多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4)wanglianqiangabc問的熊市中期和後期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熊市中期和後期最明顯的區別是,熊市中期總有人想抄 底,認爲大盤已見底,每每抄底的結果是每每抄在半山腰。而熊市後期,無人敢抄底,還有人想在底部出逃,幾乎無人關注股市,即使在關注股市也只是由於被深度 套牢而在苟延殘喘。具體的牛市三階段和熊市三階段你看正文的(13)-(18)裏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下面就2008年的大熊市,我會用一副 圖來表示三階段,同時昨天myvisa昨天對牛市總結的那三句話我覺得寫得很好,即牛市初期,哀鴻遍地;牛市中期,猶猶豫豫;牛市末期,人頭擁擠。把這三 句話倒過來就是熊市三句話,即熊市初期,人頭擁擠;熊市中期,猶猶豫豫;熊市末期,哀鴻遍地。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第六個問題,zheng8071提出胡立陽所說的牛市下半場的觀點是否正確
  
  第一個:重申我的觀點,我認爲這個世界沒有股神和專家,所有被稱爲神的人最後都會被打倒。胡立陽也不例外,他說的很多話太絕對了,真正的證券從業人員是不會這樣說話的,我直接懷疑他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說的真的有他所說的那些證券從業經歷。
  第二個:我不是股神、也不是專家,只是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些問題,覺得我分析得好、分析得對就頂我一下,分析錯了、或者你覺得分析錯了,也可以拍磚扔臭雞蛋。
   第三:要沒記錯的話,胡立陽的牛市下半場的這番話應該是在2009年12月底的時候說的話,全球經濟復甦下的展望與機遇投資論壇於12月6日在深圳會展 中心召開。胡立陽在投資報告會上表示滬指4個半月內有機會見到3800點。 胡立陽在現場斬釘截鐵的指出,A股的下一目標將會是3800點。根據他對各大市場的研究得出結論,合理價位的1.2倍是下一個目標位置所在。A股的下一目 標位置就是3800點,在年前年後有機會看見這一點。當指數到達3800點後,牛市的下半場將開始。但現在並沒有應驗。他的話現在看來並不可信,這就是證 券市場無專家,無股神的道理。所以,胡立陽的牛市下半場論斷現在已不攻自破。

 

 

  謝謝你對我的讚揚,我就是自己在回答大家的帖子,你如果用心看前面的帖子就應該明白我在證券公司裏是做內訓的,就是培訓客戶經理。內訓是什麼意思呢? 我在前面的帖子裏已說得很清楚了,內訓就是即講是什麼,也講爲什麼。而平時股民去證券公司聽課僅僅只能聽到是什麼,一般是不會也不可能給股民講爲什麼的。 我寫的這些東西其實大體都是我平時在做內訓的時候給客戶經理講的內容。

 

 

 

  第七個問題 ameug2010217 問600199是否還有上漲空間
  如圖所示,600199目前上升通道保持完整,第三階段的上漲沿 5日均線展開,如5日均線不破,可繼續持有,如跌破5日均線應考慮賣出。該公司最近四年中三年增速不低於50%。2006淨利潤增長率 168.01%,2007淨利潤增長率47.35%,2008淨利潤增長率-19.55%,2009淨利潤增長率227.06%,公司高成長性使其高股價 獲得實際支撐,但目前市盈率過高,有透支未來股價的嫌疑,如短線獲利較大,可考慮賣出,保住盈利。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正文繼續(19)『獨自去偷歡』
   多頭是看好股市而買入股票的人,空頭是看淡股市而賣出股票的人。
   多頭是持股者,空頭是持幣者。
   多頭在股市的圍城裏,空頭在股市的圍城外。
    牛市的時候,在圍城外的空頭想進去,但裏面的多頭卻不想出來。於是城外的錢越來越少,城裏的股票價格卻越來越高。終有一天,城外會沒錢的,牛市也就走到了 盡頭。你此時,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衆人都陷入瘋狂的時候,爬到城牆上看看城外還有沒有拿着錢的人,如果看不到,就自己跳出來。先跳出來的是智士,後跳出來的 是壯士,在裏面的是烈士。要做智士,不要做壯士,更不要做烈士。
   牛市就是一個空頭不斷地變成多頭的過程,當市場上所有人都成爲多頭,手中拿的是股票的時候,牛市也就結束了。
    熊市的時候,在圍城裏的多頭想出來,但外面的空頭卻不想進去。於是圍城外的錢越來越多,圍城裏的股票價格卻越來越低。終有一天,城裏能出來的人都出來了, 想出來而出不來的人都成爲了烈士,他們手中拿着深深套牢的股票,悲觀絕望。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城外全是錢,城裏全是價格低得無法想象的股票。你此刻,所需 要做的就是在衆人都爲能逃出來而暗自慶幸的時候,走到城門口看看城裏是不是隻剩下爲數不多的還在苟延殘喘的人,和一堆放在他們身邊,被他們在牛市中高價買 來現在卻想低價賤賣的股票。如果是這樣,就自己衝進去。先衝進去的是智士,後衝進去的是壯士,左思量右考慮最後才衝進去的人會成爲烈士。要做智士,不要做 壯士,更不要做烈士。
   熊市就是一個多頭不斷地變成空頭的過程,當市場上所有人都成爲空頭,手中拿着的或者是錢,或者是被套牢的、價格低廉的、打死也不賣的股票時,熊市也就結束了。
   牛市在絕望中產生,猶豫中發展,歡樂中死亡,當所有人歡樂的時候,我獨絕望。
  熊市在歡樂中產生,猶豫中發展,絕望中死亡,當所有人絕望的時候,我獨歡樂。
  要做就做一個股市中的獨行俠,擁有自己的判斷,做只掙大錢的少數。
   當所有人歡樂的時候,看到危機,搶先賣出,獨自享受劫後餘生的快樂;當所有人絕望的時候,看到生機,搶先進場,獨自享受股票上漲的喜悅。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獨自去偷歡,這就是逆向思考的股市邏輯。

 

 

 

  第8個問題的第一隻股票 600219
   600219屬於生產大宗商品的企業,就像炒股有龍頭股一樣,大宗商品也是有龍頭品種的。大宗商品的龍頭品種就是美國石油期貨。石油期貨如果上漲,像礦產 品和農牧產品這樣的大宗商品也會上漲;石油期貨如果下跌,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不出意外也會下跌。石油期貨的價格目前有下跌可能性,注意控制風險。目前從技 術圖形上看,該股的價格保持緩慢盤升,但如果石油期貨出現大幅度下跌,該 股也會有下跌的可能性。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其實證券這個行業與別的行業沒什麼不同,用chekasin的話來說就是貴在堅持。任何行業,用心堅持三年,一般都能掙大錢。如果你只是想看看,建議你就別換行業了(用心很重要)

 

 

 

  第10個問題 up082008 問大盤行情和個股操作誰輕誰重,還有個股操作問題?
  
  
  大盤比個股更重要,可以打一個簡單的比方 。以種莊稼爲例,應該在什麼樣的土地上種莊稼呢?應該在最肥沃的土地上種莊稼,這樣莊稼可能長得更好一些。牛市就是股市裏土地肥沃的時候,熊市就是股市裏土地貧瘠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
  
  大勢第一,板塊第二,個股第三。操作的問題我在以後的帖子裏可能會系統地說。現在我給大家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其實也談到了一些操作的問題。

 

 

  我剛好也看了這個貼,做期貨的不敢比,尤其是做期貨投機的風險更大,期貨交易的巨大槓桿、每日結算值和保證金制度讓他們每天的神經都高度緊張,對操盤手的短線盤感要求很高。嘿嘿,但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太像真的,也許只是他想談輕鬆話題杜撰出來的吧,呵呵。

 

 

 

  現在有點狀態了,剛好剛纔古城新區提到了中國中期的問題,而且現在大家又聊到了期貨,我就簡單講點期貨和股指期貨的事情。我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大家可以及時看到。

 

  期貨交易的最初對象是農產品,期貨交易的最初產生是爲了規避未來的價格風險。期貨交易主要有兩類人,一類套期保值者,主要是期貨商品產業鏈上的商家, 他們進行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規避未來的價格風險;一類是投機者,他們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博取期貨的價差收益,即投機收益。

 期貨交易的風險主要就在於它的槓桿性,以5%保證金爲例,如果期貨價格變化1%,則意味着20%的本金盈虧。我不知道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期貨市場整體是一個負合的市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期貨交易的整個市場如果沒有新的資金進入,錢是在不斷減少的。錢不斷減少的原因在於這個市場是需要交手續費,所以散戶在裏面想獲得投機性收益很難,這個市場主要對套期保值者有意義。

 

  股指期貨早在2005年就喊着要出來了,爲什麼過了5年纔出,主要是由於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這是一個對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和期貨市 場都影響深遠的時間,具體327國債怎麼回事我會在後面的主貼裏詳細說。327國債事件對股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直接導致了當時中國最牛證券公司萬國證券的 衰亡,他的老總管金生進了監獄,隨後萬國證券與申銀證券合併,就是現在的申銀萬國;期貨莊家控盤的想象以前或許有(就是後面主貼裏要談的327國債事件),但現在越來越難,幾乎已很少有這種情況了,期貨現在主要是市場需求規律起作用。你要做好期貨主要應盯準美國石油期貨,石油期貨是大宗商品的龍頭。基本可以理解成一個板塊中的龍頭股;如果你對期貨想了解的更深,我建議你看一本書,名字叫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青澤寫的,裏面對期貨投機的描述寫得很真實。

 

不是說盯準石油期貨就可以了,還要盯該商品本身的需求,比如現在雲南大旱,假設有田七期貨的話,那麼田七期貨的價格肯定是不斷上揚的;覺得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基本分析,技術分析並不是十分重要。股票是這樣,期貨也是這樣。同時我覺得在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之上的應該是股票的邏輯,股市自有邏輯,並不神祕,其實很簡單。把握邏輯之後,再把握股票應該就比較簡單了,這也是我最初想寫這個帖子的原因,也算是有感而發。主貼裏都是我從事證券以來的一些真實想法,我覺得這些纔是最重要的。

 

 

 

    正文繼續(20)次貸危機中的巴菲特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匯豐控股爲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準備。美國次貸危機開始顯現。
   2007年8月3日,貝爾斯登稱,美國信貸市場呈現20年來最差狀態,歐美股市全線暴跌。
   2007年10月24日,受次貸危機影響,全球頂級券商美林公佈07年第三季度虧損79億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證券也宣佈當季虧損6.2億美元。
   2007年12月4日,投資巨頭巴菲特開始購入21億美元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TXU發行的垃圾債券。
   2007年12月12日,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和瑞士五大央行宣佈聯手救市,包括短期標售、互換外匯等。
   2008年1月22日,美聯儲緊急降息75個基點,至3.50%,這是美聯儲自1980年代以來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2008年2月12日,美國六大抵押貸款銀行爲防範止贖的發生,宣佈”救生索”計劃,巴菲特願意爲800億美元美國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
   2008年4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全球次貸虧損一萬億美元。
   2008年7月12日,美國最大汽車廠商通用汽車股價跌至50年來最低,通用公司隱現破產危機。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並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來臨。
   2008年9月29日,美國衆議院否決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劇下挫,道指暴瀉777點,是歷來最大的點數跌幅,單日跌幅高達7%,亦是1987年環球股災以來最大的跌幅。市場信心薄弱,道指不斷沉底,10000點的關口岌岌可危。
   2008年10月1日,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的股價都顯得十分合理。當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時候,投資機會就已經到來。” 這對於衆多深陷金融危機中,莫衷一是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黑暗中的曙光。
   2008年10月8日,各大央行同時行動,對金融市場的動盪作出明確的迴應,接連宣佈降息。
   2009年1月16日,歐洲央行再度降息至歷史低點。
    2009年2月28號,巴菲特給他所領導的公司的股東們發去了一年一度的信件,在這封信中承認:”2008 年我做了一些愚蠢的投資。我至少犯了一個重大錯誤,還有一些錯誤不那麼嚴重,但也造成了不良後果。稍後我會更詳細談及此事。此外,我還犯了一些疏忽大意的 錯,當新情況出現時,我本應三思自己的想法、然後迅速採取行動,但我卻只知道咬着大拇指發愣。”他還承認,在去年國際油價接近最高點時大量買進美國康菲石 油公司股票,是一次明顯的投資失敗。
   2009年3月6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於6470.11點,創下1997年4月以來的12年最低收盤水平。
   2009年6月1日,通用公司破產。
   2009年12月29日,美股創出10580.33點的2009年最高點。
   至此,次貸危機似已過去。
   在上面的次貸金融危機時間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被稱爲股神的巴菲特一共出現了四次身影。第一次,2007年12月4日購入21億美元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 垃圾債券;2008年2月12日,願意爲800億美元美國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2008年10月1日,巴菲特認爲股價已合理;2009年2月28號,巴菲 特在給股東的信中承認他也錯了。當世界經濟還處於深刻危機的時候,巴菲特的言行如此前後矛盾,難怪有人說”千萬別信巴菲特”。
  爲什麼衆人對巴菲特的言行如此關注,他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股市中炒股一看大勢,二看板塊,三看個股;
  樓主在這裏傳授的是:炒股"大勢"呀!!!!~

 

 

 

  1)古城新區問中國中期.
  中國中期概念獨特,爲目前市場上唯一純正的期貨概念股,但需要注意的是僅僅只是概念而已。中國目前期貨市場整體 規模偏小,盈利能力普遍偏弱。期貨經紀業務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僅爲27.64%,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中國中期的主要業務實際上是汽車服務業,核心產業地 位不突出,優勢不明顯使中國中期僅只能成爲一隻“概念股”而已。股指期貨上市前被爆炒至市盈率高達1500倍,未來業績增長可能性被嚴重透支。股指期貨上 市當天以幾乎跌停的價格有效跌破5、10、20、60日均線,屬於典型的利好出盡見利空。此時買入極爲不妥。以上分析僅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股市爺爺的爺爺問廣州亞運會的市場機會
  廣州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舉行,該月份是中國股市歷史上傳統的上漲月,上漲概率在所有月份中排名第一(73.68%),屆時有可能出現一輪比較好的上漲行情。比較看好的股票有廣東本地的零售業、酒店股、交通運輸股
  酒店類:東方賓館(000524) 新都酒店(000033) 華僑城A(000069)
  商業類:深國商(000056) 廣州友誼(000987) 廣百股份(002187) 深圳華強(000062)
  運輸類:白雲機場(600004) 南方航空(600029) 深圳機場(000089) 中信海直(000099) 深鴻基(000040)
  非廣州本地股有中體產業和各種旅遊股。
  現在距離亞運會還有一段時間,可以依據這段時間的行情變化選擇自己合適的股票進行投資。
  中體產業

 

 

 

LZ大道理說的不錯,
    不愧爲培訓講師。
    
    但做股票是知易行難,股市是專門針對人性的弱點設計的,貪婪恐懼等等弱點在市場中被充分放大。
    
    極端的牛(2007)與極端的熊市(2008),特徵明顯,可以用數茶葉蛋判別。但股市中超過2/3以上的時間應該是象今年這種不上不下,不牛不熊,不死不活。這纔是真正考驗眼光和智慧。
    
    股市無論漲的有多高跌的有多慘,流通股數量只多不少,除非退市或上市公司回購註銷,即使暴跌,收市後,股票始終會被某些人持有,不會自行消失。
  
  --------------------------------------------------------
   石山下,你好,我覺得你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平衡市下的操作策略問題。我覺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在平衡市下要不要操作的問題。我覺 得做事情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擇。如果事情本身沒有意義,就沒有必要去做它。炒股也是一樣,如果覺得在平衡市下不好操作是可以不操作的。炒股不一定什 麼錢都要掙的,就像我看到好多股民在熊市也操盤一樣,我非常不理解。在熊市裏炒股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該怎樣炒股,而是在熊市裏究竟該不該炒股。其實好好 把握牛市也是一樣能讓你獲利匪淺的。炒股比較講究的是心態和耐心,即使每年的行情只能把握20%的盈利,若干年也一樣能讓你成爲鉅富。
  炒股重要的不是技術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你的策略。這就是我爲什麼把股市的邏輯看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我的主貼裏會逐步闡明我的想法,歡迎你繼續看下去。
  如果你真要決定在平衡市下炒股可以有這樣兩個總體性的策略1)不要全倉參與,半倉甚至淺倉參與都是可以的2)雖然總體性的機會沒有,但是局部的機會還是有的,比如世博、亞運等。
  最終的建議,如果感覺不好操盤可以不操盤。有時候放棄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首先,贊一個,樓主有水平,有耐心。
    其次,提兩條建議,一是希望樓主不要因爲發帖回帖耽誤自己的工作和休息,二是希望樓主不要講到 具體的個股,因爲我覺得樓主原來是坐莊操盤的,現在股票中坐莊操盤的是您以前的同行,您現在分析講解個股當下的走勢等於是在拆以前同行的臺,砸人家的飯 碗。其實樓主可以講解一些個股分析中一些共性的東西,或者拿個股以前的走勢來分析。
  ------------------------------------------------------------
  1)謝謝你的讚揚,其實我每天都要長時間在電腦上工作,比如看盤、寫點東西什麼的。其實發帖、回帖只佔我一小部分工作時間。就好比MSN在線的時候,有人聊就回應兩句,沒人聊就不用看
  2)你看前面的內容就該知道,我做的是證券經紀業務,你說的坐莊操盤是做自營盤的同事做的事情。我看盤主要從實際出發就事論事,不存在因爲分析講解個股而拆同行臺的問題。
  3)在和大家聊的過程中我會發現一些自己以前沒有想到的問題,也很受啓發。對我自身的提高也很有幫助。比如2008年大熊市的三階段如何劃分這個問題,我以前沒有細想過,昨天算是仔細想了一下。通過考慮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的提高也很大。
  4)人的能力其實都是練出來的,和大家交流也是在鍛鍊我自己。
  呵呵

 

 

    我想以後從事證券行業,目前先考過了兩門課程,證券基礎和證券交易。準備下次考投資分析這門課程。
    我希望以後從事投資顧問、投資分析這樣的工作。
    向樓主請教一下,就是要從事投資顧問和投資分析這樣的工作,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纔可以,這樣的工作現狀和前景如何。
  ------------------------------------------------------------
  投資顧問算是證券行業的起點,我覺得如果你真的立志於在這個行業發展,那麼這個職位比較適合你。再有就是你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在這個行業裏想獲得什麼,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總體性的規劃


 

 

   正文繼續(21)巴菲特:神一樣的人物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一輩子只做好事很難。
   一次投資正確很容易,但年年投資回報率都跑贏大勢很難。
    巴菲特就是一位幾乎年年都跑贏美股指數的投資高手。1965年—2008年的44年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伯克希爾 公司每股淨資產,從 19 美元上升到了 70530 美元,年均增長率爲 20.3%,累計增長371111%;同期美國股票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爲8.7%,累計增長幅度爲3887%。巴菲特的投資 遠遠跑贏美國股市指數。而同期大多數的投資公司,其業績水平是跑輸標準普爾指數的。根據特威迪-布朗的權威報告顯示“標準普爾指數在截至1997年12月 31日的16年裏表現優於91%的股票投資公司”。巴菲特的業績在44年裏遠遠超過標準普爾指數,而且幾乎年年如此,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的一個股票經紀人世家,其父霍華德.巴菲特是一個股票經紀人。 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鐘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腦子都是掙錢的想法,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 攤兜售口香糖。當大多數孩子都還對商業一無所知時,沃倫就從他的父親手裏搞到成卷的股票行情機紙帶,他把它們鋪在地上,用父親的標準普爾指數來解決這些報 價符號。
   巴菲特十週歲時,按照家裏的慣例,老爸答應帶他去東海岸的大城市紐約旅行一次,讓從小長在美國中部的小孩長長見識。這是巴菲特從小夢寐以求的大事情,他告 訴老爸,要去看三個地方:一是愛集郵的他想看看著名的斯科特郵票公司,在第47大街;二是最喜歡小火車玩具的想去看看萊昂納爾火車模型公司,在27大街; 三是經常到證券公司的他想看看最其名的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紐約股票交易所。
    老爸滿足了他的三個願望,還順便帶他拜訪了著名的美國證 券公司高盛。在進入那座城堡似的大廈的鍍金大門時,小巴菲特見到了當時高盛的老大西德尼•溫伯格。巴菲特的老爸只不過是美國中部40 萬人小城奧巴哈的一個小股票經紀人,也是第一次見到行業裏的老大。可能是有緣,溫伯格一見巴菲特就喜歡,接見了他們,還聊了半個小時。通過交談,小巴菲特 得知了溫伯格的傳奇經歷:他原來只是一個美國移民,一開始在高盛打雜,搞衛生,掃垃圾,倒痰盂,後來一步步奮鬥成爲公司的老大。最後,小巴菲特和老爸要告 別出去的時候,溫伯格擁抱他時問了一句:小巴菲特,你最看好哪隻股票?這位最大證券公司的大老闆只是順便問一下10歲的小孩,也許他一轉眼就忘了這件事, 但巴菲特回憶說:“但是我一輩子都會記得。”而正是這句不經意的問話開啓了巴菲特的傳奇一生。
   1941年,剛剛跨入11週歲,巴菲特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他在每股38美元的價位果斷地買進了三股城市設施優先股股票,還給姐姐多麗絲也 買了三股。多麗絲後來回憶道:“我認爲他很清楚自己都在幹些什麼。這孩子簡直生活在數字之中。”然而,城市設施股的價格跌到了27美元。當股價又回升到 40美元時,巴菲特拋出股票,扣除佣金,第一次在股市上獲得5美元純利。出手不久,該股票價格升到了200美元,這也變成了他耐心不夠而受到的第一個教 訓。
   1951年,21週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4年,巴菲特在位於華爾街的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得到了一個和有“華爾街教父”之稱的格雷厄姆一起供職的機會。巴菲特在那兒幹了兩年,直到格雷厄姆於 1956年解散了他的公司。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成立了巴菲特合夥公司。從此,巴菲特正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投資生涯。
   1965年,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1994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工業王國,它不再是一家紡紗廠,而是變成了巴菲特的龐大投資金融集團。巴菲特用回天之力將伯克希爾從默默無聞的紡織工廠變成淨資產規模在全美前五名以內的企業。
  2007年12月10日,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價14.92萬美元。
  2008年底,雖然經歷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伯克希爾公司的淨資產仍達到70530美元。
  2009年8月3日,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重新回到10萬美元以上。
   如果有人在1956年巴菲特開始獨立門戶的時候,把1萬美元交給他,那麼在2006年的時候將變成2.7億美元。如果姍姍來遲,直到巴菲特1965年收 購伯克希爾公司時纔開始投資。那麼,所投資的1萬美元到2009年8月3日的時候將變成5200多萬美元。有些人把伯克希爾股票稱爲:“人們拼命想要得到 的一件禮物”。
  然而,僅僅數字本身並不足以說明巴菲特在華爾街創造的輝煌。每年五月的第一個週末,信徒和投資者們像聖徒一樣湧向美國內布拉斯 加州的奧馬哈朝聖,參加一場業內規模最大的金融聚會——伯克希爾公司年會。他們來這裏聆聽巴菲特分析投資、商業、金融的複雜性,這簡直成了美國每年的一件 大事。金融界人士到達奧馬哈,把巴菲特的著作視爲《聖經》,猶如念佈道的經文一樣背誦巴菲特的格言。巴菲特會利用整個週六大半天的時光,爲大家傳道、授 業、解惑。
  他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導致了他整個生活過程中的戲劇性。在人們去奧馬哈朝聖之前,在巴菲特展示所創造的新一次輝煌業績之前,他都會 站在大學晚會的角落,以一副孩子式的面孔看着衆人,眼睛炯炯有神,把人們視爲一羣擁擠在一起的喝醉了酒的老朋友。若干年後,當這些朋友成爲了華爾街創業的 年輕會員時,儀式是相同的。巴菲特,這個羣體之中最權威者,端坐在俱樂部的交椅上,而他人則環繞在他的周圍傾聽他對金融形勢的分析。
  在華爾街,巴菲特樸實的風格使他成爲被崇拜的偶象。華爾街的生意是驚人的複雜,而巴菲特解釋起來,就好像百貨商店的售貨員談論天氣一樣。
  他一直認爲,每一種股票的債券,無論多麼神祕,都存在着某種有形、有序的東西,在華爾街的專業術語中,他似乎另闢蹊徑。
  表1-1 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
  排名 姓名 國籍 年齡 資產
  1 沃倫•巴菲特 美國 77歲 620億美元
  2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家族 墨西哥 68歲 600億美元
  3 比爾•蓋茨 美國 52歲 580億美元
  4 拉什米•米塔爾 印度 57歲 450億美元
  5 穆凱什•阿姆巴尼 印度 50歲 430億美元
  6 阿尼爾•阿姆巴尼 印度 48歲 420億美元
  7 英瓦爾•坎普拉德家族 瑞典 81歲 310億美元
  8 KP-辛格 印度 76歲 300億美元
  9 奧萊格-德里帕斯卡 俄羅斯 40歲 280億美元
  10 卡爾•阿爾布里特 德國 88歲 270億美元
  在2008年3月6日發佈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以620億美元高居榜首。雖然經過了2008年的嚴重縮水,在2009年3月12日發佈的2009年度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仍以370億美元高居第二。
   這就是沃倫•巴菲特,一個神一樣的人物。

 

 

     影響大盤後續走牛的阻力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個是大盤07年見頂後一路狂跌,到08年見底爲止,經歷的時間約是1年,然後因 爲金融危機,中央向市場撒錢,股市開始走牛,但是因爲07年見頂後大盤單邊下跌,急跌,導致很多的坐莊主力也沒能全身而退,08年見底後那些個V形反轉的 股票就是老莊自救的行爲,這些個股票中被套的散戶因爲被套時間不夠長,又因爲股票V形反轉而看到了希望,所以割肉不夠徹底,在那等着解放呢,這些散戶不會 成爲後續大盤走牛的動力,而是阻力。
      再一個是市場資金充裕程度大不如前。資金不夠充裕一個是因爲上一輪熊市剛剛結束,散戶手上還沒有攢夠足夠的錢糧,韭菜還沒有漲起來,另一個是因爲經濟形勢好轉,後面政府要逐步收緊流動性,主力和機構的資金也受到影響。
      
      後面大盤走牛來自兩方面的動力
       一個是08年大盤見底後,主力開始大肆喫貨,準備大幹一場,但是09年8月大盤突然見頂,到這時爲止,有很多的個股主力還沒有來得及出貨,這些 個股主要集中在金融、鋼鐵、運輸、有色、機械、建築、電力等板塊,這些主力吃了一肚子的貨,他不會輕易認輸虧本出局的。
      再一個就是後面經濟形勢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不知這次高盛事件到底會有怎樣的影響,如果高盛事件是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導火索,那麼也許政府還會向市場撒錢,股市還會走牛。

 

 

 

  正文繼續(22)巴菲特:陽謀還是陰謀?
  讓我們回到2009年2月28日,巴菲特給他所領導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們發去了一年一度的信件,在這封信中承認:“2008年我也犯了錯,最少犯了一個大錯和數個較小的錯”。
    現在再讓我們來到六天後的2009年3月6日,就是在這一天,美國股市的重要標尺道瓊斯平均價格指數收於6470.11點,創下了自1997年1月以來的 12年最低收盤水平,同時也創下了自本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2009年3月7日,道瓊斯指數迅速反彈379.44點,大漲5.8%。隨後,該指數一路 上揚,走出了V型反轉的態勢,簡直是令人瞠目結舌。此後,道指再也沒有回到它在3月6日所創下的低位,直到2009年12月4日創出10516.7點的盤 中新高。
   這兩件事情之間有什麼聯繫?
   陰謀是偷偷謀劃,祕密計議,暗中做壞事。陰謀就是設計陷阱,無中生有。陰謀是否高明要看陷阱是否高明。但是,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只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所以說是陰謀就有破綻。
   比陰謀更可怕的是陽謀,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祕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 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因爲它無法抵擋。 真正最無懈可擊的計謀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裏鑽的計謀。陽謀就是隨勢而動。沒勢他都會去造勢,來達到他的目的。陽謀纔是 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

 

 即使樓市的錢不進來,股票市場裏也不缺錢,你去看每次新股申購的時候有多少錢去打新股就明白了。現在缺的是有真正價值的股票,而不是錢。

 

 

  局部熊市也可以理解成階段性熊市,就是指從去年8月到現在爲止,A股市場一直是下跌的,也可以稱之爲緩慢陰跌,爲什麼這段時間內大多數人感覺指數沒怎麼跌,卻賠了不少錢,就是因爲陰跌有時候更可怕,這有點像溫水煮青蛙。
     “溫水煮青蛙”來源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著名“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來的的高溫刺激立即奮 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爲開始時水溫的舒 適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發現無法忍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熱水中熱死。

 

 

    正文繼續(23)股神的虛僞面具被丟棄在角落靜靜地任由灰塵矇蔽。
    現在我們來解釋兩件事情之間的聯繫。
  2008年10月1日,道瓊斯指數還在10831.07點,且還在不斷下跌當中,巴菲特卻宣稱股價十分合理。2009年2月28日,巴菲特宣佈自己犯錯,六天後,美股完成最後一跌,開始強勢反彈。巴菲特的言行何以前後如此矛盾?而美股的表現卻又何以如此“配合”?
   2008年是全世界金融危機的一年,巴菲特的投資也飽受打擊,資產大幅縮水,這一點可以從2008年與2009年世界富豪榜上,巴菲特資產的變化上看出 來。2008年底將至,巴菲特需要向股東交代2008年投資業績的時候,金融危機仍沒有結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意思。巴菲特一看,慌了神,於是就在 2008年9月至10月時,在各種場合發佈了大量關於美國經濟和美國股市樂觀預期的言論,就有了2008年10月1日的那次著名論斷。巴菲特希望美國人民 能夠相信,股市即將見底,現在應該開始買入股票,這樣,在年底來臨的時候,巴菲特領導的公司2008年的業績從賬面上來看,不至於那麼糟糕。但股市並不如 它所願,還在繼續向深淵下滑。
  2009年2月底3月初,美國股市已創近十年新低,股市十分低迷,恐慌一時,已顯現出較爲明顯的底部特徵。此刻 巴菲特卻宣稱自己犯了錯,似乎暗示着美國股市仍將下跌。投資者們都陷入了更加深刻的恐慌當中。巴菲特會錯嗎?應該不會吧,股神怎麼會錯呢?隨後幾天,股指 的的走勢似乎印證了巴菲特的暗示。人們開始信了,此刻也由不得他們不信,因爲下跌似乎已無法抵擋,股市正在繼續向更深的深淵下滑。底部止損者開始增多,新 低不斷創出,而巴菲特們卻可以乘機大肆底部建倉。2009年3月7日,峯迴路轉,美國股市和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大幅反彈,而且從此一去不回頭,讓所有割 肉者都扼息嘆惋,卻沒有任何辦法。
  至此,巴菲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製造了一次實實在在的、隨勢而動、無法破解的陽謀。好一個股神巴菲特,好一個投資大師巴菲特。這就是讓衆人頂禮膜拜的所謂神人。
  那麼巴菲特爲什麼要如此做呢?
  一切都源於利益。
  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歡迎市場下跌,因爲它使我們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價格揀到更多的股票。”一切都昭然若揭。
   巴菲特不是慈善家,巴菲特和巴菲特們的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他們的公司是盈利性質的,以股東權益最大化爲己任。只要有創造利益的機會,巴菲特們就不會放 過。巴菲特在2008年10月1日宣稱投資機會已來臨的時候,腦子中思考的,想必是自己和自己公司的利益;巴菲特在2009年2月28日宣稱自己犯錯的時 候,腦子中想着的應該也是自己和自己公司的權益;2009年5月的第一個週末,巴菲特在奧馬哈宣稱股市“聖經”的時候,腦子中琢磨的,同樣也會是自己和自 己公司的收益。爲衆人“傳道、授業、解惑”?或許有,但這不是巴菲特的主要目的,當“授業”與自己的利益相牴觸的時候,巴菲特選擇的,毫不猶豫地應該是後 者。
  股神的虛僞面具被丟棄在角落靜靜地任由灰塵矇蔽。
  這個世界沒有股神。

 

 

 

 

 

 

 

 

 

 

--- 6頁 中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