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經歷(二)

第二次去,算是拜師了。師父給佈置了幾個練習讓回家每天練習:衝拳訓練(包括空拳、牆靶),一攤三伏,脛骨及橈骨硬度訓練,其他人還沒來,順便又教了我一招奪刀術。不過奪刀還是很危險的,反應跟不上還是不要去碰的好。

 

這次來的人比上次少,一個練內家拳的中年漢子,一個是師父的另一弟子,和我年紀差不多,不過身材比我高多了。

 

我和師父說好以後是隔一週去一次,所以這次練習的內容明顯有點多,感覺短時間內消化不了。

 

接上次對馬衝拳的練習,這次着重練習消打合一,就是我方格擋住對方衝拳的同時,另一手衝拳,隨即對方格擋開。在單項練習了邋手衝拳,伏手衝拳,拍手衝拳,攤手衝拳後,又教了一個混合的練習,藉由一方喂招,喂招的一方不招不架,只是左一拳右一拳向我方攻來,而我方輪換使用上述單項練習中的任一種進行消打。每擋完一拳後還原爲起手式,等待下一拳的到來。

 

這個練習對我現在來說有點困難了,有種左右互搏的感覺,經常左手一攤的同時,右手應該出拳的卻也跟着變掌了。即使是慢慢的練習,我用不了幾下就亂套了。

 

而我給師兄喂招時,他打的就很熟練,我的拳不管打上打下他都能自然的進行消打,而且各種動作任意組合,我看的還覺得很享受,跟看動作片一樣。聽說他也就比我先入門1個月,不過以前學習了很長時間的各種門派武學,像什麼空手道,合氣道,劍道什麼的,基礎比我要好得多。

 

這次的實戰練習,我抽籤抽中了那位內家拳師傅,這讓我感覺很爽。因爲實力高我很多的對手就可以純以控制爲主,這樣我就可以放開打,練習進攻技巧了。

 

果然,他控制的很好,我亂了步伐想摔也沒摔下去,每次都被他一把扶住。

 

他指出我的明顯缺點,步伐太浮,速度太慢。後來回家去看了錄製的視頻,果然,根本就不像是在搏擊,像是悠閒的散步,而且步子還有點外八字,很難看,這個我以前走路都沒有察覺。

 

以後這個視頻可以用來鞭策自己,每當我上下班走路不注意時,我就想想視頻中難看的姿態,我就會提起精神來好好走了。

 

回家後,我上網查到了沃夫法則,即人的骨骼會隨着外部應力而改變自身形態和內部結構。如果我理解的沒錯的話,不僅通過擊打能改變骨骼硬度,可以進一步推斷出,腿的形狀是由人走路的姿態決定的,並且改變走路姿態能使腿的形狀發生變化。

 

這可以從一個方面解釋爲何走路難看的人的腿也不好看,而長一雙美腿的人走路姿態都很優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