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和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


一.

    1、三者執行速度方面的 比較:StringBuilder > StringBuffer > String.

    2、String 字符串常量

        StringBuffer 字符串變量(線程安全)

        StringBuilder 字符串變量(非線程安全)

這裏要解釋一下爲什麼String是字符串常量:

 String s = "abcd";
 s = s+1;
 System.out.print(s);// result : abcd1

我們明明改變了String型的變量s,爲什麼說是沒有改變呢? 其實這是一種假的改變,JVM是這樣解析這段代碼的:首先創建對象s,賦予一個abcd,然後再創建一個新的對象s用來執行第二行賦值代碼,也就是說我們之前對象s並沒有變化,所以我們說String類型是不可改變的對象了,由於這種機制,每當用String操作字符串時,實際上是在不斷的創建新的對象,每次生成對象都會對系統性能產生影響,特別當內存中無引用對象多了以後, JVM 的 GC 就會開始工作,那速度是一定會相當慢的。


而StringBuffer與StringBuilder就不一樣了,他們是字符串變量,是可改變的對象,每當我們用它們對字符串做操作時,實際上是在一個對象上操作的,這樣就不會像String一樣創建一些而外的對象進行操作了,當然速度就快了。


一個特殊的例子:

String str = “This is only a” + “ simple” + “ test”;
StringBuffer 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This is only a”).append(“simple”).append(“ test”);
在這一段代碼中,生成str對象的速度非常快,而這個時候StringBuffer居然速度上根本一點都不佔優勢。其實這是JVM的一個把戲,實際上:

    String str = “This is only a” + “ simple” + “test”;
    其實就是:
    String str = “This is only a simple test”;
    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了。但大家這裏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字符串是來自另外的String對象的話,速度就沒那麼快了,譬如:
    String str2 = “This is only a”;
    String str3 = “ simple”;
    String str4 = “ test”;
    String str1 = str2 +str3 + str4;
    這時候JVM會規規矩矩的按照原來的方式去做。



 
二.
    1.使用String類的場景:在字符串不經常變化的場景中可以使用String類,例如常量的聲明、少量的變量運算。


    2.使用StringBuffer類的場景:在頻繁進行字符串運算(如拼接、替換、刪除等),並且運行在多線程環境中,則可以考慮使用StringBuffer,例如XML解析、HTTP參數解析和封裝。


    3.使用StringBuilder類的場景:在頻繁進行字符串運算(如拼接、替換、和刪除等),並且運行在單線程的環境中,則可以考慮使用StringBuilder,如SQL語句的拼裝、JSON封裝等。



ps:參考博客:http://www.cnblogs.com/A_ming/archive/2010/04/13/1711395.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