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程序員

永遠的程序員

lu_yi_ming(_at_)sina.com  (2005.1)

  

  公司倒閉、投資失敗的結果是投資人的資金轉移到了其他人手裏,轉移到其他人手裏的資金會繼續花出去,所以資金會繼續在社會上流動。

  公司倒閉、投資失敗的過程中,資金轉移換來的房屋折舊、水電消耗、食物消耗等等,轉化成的工作成果,沒有被社會認可(銷售出去換回資金),最後被當成垃圾丟棄了。

  現實的競爭社會中,一個公司(或一個部門、一個個人)的工作成果被廢棄都是經常發生的,與此對應的是多數的工作成果被認可。

  貨幣是工作成果交換的工具,商業銀行是貨幣服務提供者,央行通過總量供應、調整利率(貨幣工具的服務費)等措施來保持幣值穩定,政府立法、執法來保障貨幣作爲交換工具。

  社會單位從銀行借取交換工具(貨幣資金)需要以可靠的工作成果作擔保,以防借取人還不會來工具時,銀行可以用抵押的工作成果從社會上把交換工具(貨幣資金)換回來(拍賣)。現代的銀行也可以接受以未來的工作成果做擔保來貸款。

  一段時期內,被認可的工作成果總量持續增加(無論被廢棄的工作總量增減),叫做經濟增長(GDP增長)。一段時期內,社會的交換工具(貨幣)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會導致央行增加貨幣供應。貨幣供應增減與經濟增長衰退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是相互影響性很大。

  一段時期內,軟件行業的公司倒閉、投資失敗像其他行業一樣,會不斷髮生,但只要總銷售額在增加,說明行業內發展壯大的公司是主流,是大多數;也說明社會需求總量在增加,軟件發展成功(被認可)的機會是在增加。

  社會的工作成果(及未來的工作成果)的大量擁有者是財團(財主),財團(財主)而不是商業銀行是真正的投資人,商業銀行只不過是接受了財團的擔保而提供了交換工具(貨幣資金)服務。

  只要社會的發展機會存在,就有財團願意投資。如果行業的總銷售額在增加,說明發展機會增加,則財團會增加投資。

  投資有成功有失敗。行業的總銷售額增量有限。與那些取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的情況對應的是,有一些財團的投資失敗了。成功失敗的背後是公司經營團隊的競爭。

  公司倒閉、投資失敗後,公司的員工散夥。散夥後程序員繼續尋找那些自認爲會取得成功而招聘人手的公司去工作。一段時間後,這些公司有的成功,有的倒閉,所以有一些程序員會掙不少錢,有一些得重新找工作。

  程序員的生存競爭是靠技術。程序員掙大錢是靠機會。

  抓住機會掙錢多了的程序員會投資開公司,變成投資人。一段時間後,有的公司成功,有的公司倒閉,所以有些程序員積累了更多的錢,另外一些又變成程序員開始重新找工作。

  許多段時間後,只有很少數的程序員變成了穩定的投資人。其實這些人特長就是管理社會上的工作成果,當初當程序員只是一箇中間過程,他從別的行業開始一樣最終可以成爲工作成果管理人(資本管理人)。

  資本管理人的生命結束後,會將遺產留給其繼承人。繼承人直接就成了資本管理人。資本管理繼承人繼續投資,其中因個人本性、經驗缺乏等導致的不斷失敗的情況佔大多數。少數聰明的資本管理繼承人會將工作成果全部換成貨幣資金然後借給銀行,依靠利息過一輩子不勞而獲的寄生生活,但是其後若干代繼承人終有忍不住誘惑而自己投資最終失敗。

  古人說“富不過三代”。資本管理人的後代們大多數最終還是失去了資本,又成爲程序員(假設他們還喜歡編程),重新開始找工作。

  沒成爲資本管理人的大多數的程序員,在機會過後、公司倒閉後重新找工作。

  在一段時間內,當程序員的人員總量超過需求總量的時候,有些程序員會長時間找不到工作,這種時候社保機構會把從程序員的工資中收繳來積累的保險資金,拿出一部分作爲救濟金髮給失業的程序員,以支持他們渡過難關或轉行。

  永遠的程序員,永遠的社會需求,永遠的資金流動,永遠的競爭,無窮無盡的機會與成功失敗,永遠的資本管理與不斷變換的的資本管理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