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比较

    “信息通知体系”自不必说,我们先来看一下“推送”(Push Notification)。传统手机的信息获取方式是通过Client Poll,即程序向服务器发起轮询,有新信息时再收取回来,好处是节省流量,坏处是耗电且浪费时间。

而推送则是由服务器告知手机,手机再进行更新,信息获取效率相对要提高很多,具体步骤可参考下方提示图: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轮询和推送的区别

推送为信息通知系统带来的好处自不必细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社交网络重度使用者,Android用户需要不断翻看自己手机——每查看一个社交账号就 需要进入其中,或者在其桌面插件上点“刷新”,即便是后台运行着服务的应用,其信息获取也只是通过“Poll”而非“Push”,被动且耗电;相反,“推 送”让用户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其他的就交由服务器去做吧,用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被通知后去处理,效率一对比高下立现。

具备推送机制的系统简析

因此,为了更公平,我们有必要先单独比较一下具备推送机制的操作系统——Blackberry、iOS以及Windows Phone 7。

严格意义来讲,Blackberry系统的推送是只是在于连接黑莓服 务(BIS/BES)的黑莓手机上的。最常见的便是邮件推送机制,除此之外还有BBM、G-Talk、MSN等IM软件,推送采用压缩机制,效率比较高, 耗电量也较少,对比其他两个具备推送机制的系统来说,优势在于对网络条件依赖较小(窄带),劣势在于试用范围有限(受限于BIS/BES服务)。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BES(黑莓企业服务)推送原理

那么苹果的iOS呢?从iPhone3.0 开始,苹果就开始采用信息推送机制:应用服务器(例如微博服务器)——APNs——查找iPhone——应用程序(例如微博)弹出通知。只要保持网络连 接,只要APNs和iPhone能够正常通信,所有更新就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用户面前,节省流量而且比轮询更为省电。最重要的是,用户再也不用为了查看某个 应用程序是否有新信息而反复进入该应用程序了。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iPhone的推送弹窗


  微软砍掉重练的Windows Phone实在是像极了iPhone,同样封闭的系统、同样的推送...总结起来,Windows Phone的推送分两种——一种是浮现在屏幕顶端的Toast Notification,另一种是由桌面方块LiveTiles展现的、由背景、数字和标题组成的Tile Notification。微软WP7的研发人员一定对iOS的推送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苹果的推送特点是“简单、粗暴、纯数字”、微软的升级到了“温 和、更多内容、动态”,理念很棒,也预示了未来通知系统的发展趋势,但服务器效率很差,且面临先天不足——现阶段只支持最多15个推送,一旦超出这个数 量,用户便会得到如“Invalid Operation Exception(Channel quota exceeded)”这样的提示。以笔者使用WP7的经验来看,其推送往往非常不及时,延迟大多长达数小时。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Windows Phone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iOS和Android的通知体系

在推送这块儿上,苹果iOS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谈完了推送机制,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系统的通知体系优劣,比较对象如果硬要排出个123来的话,笔者个人认为 应该是这样的顺序:iOS 5=webOS>Windows Phone 7>Android>iOS。

笔者将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来比较一下这些主流手机系统的通知体系。首先是来自苹果的iOS系统。在iOS 5之前,苹果把整个的通知系统分散到了各个应用程序,主要以被称为Badget的红色数字以及弹窗显示(包括短信等较高优先级应用)。用户可根据需要在设 置中对推送开关进行分别的开启和关闭,这样一来,即便是在早期不支持多任务的时候,推送机制也能够很好为这个单任务系统提供辅助,缺点也很明显,第一,用 户只有在进入某个应用程序后才能看到具体信息;第二,整个通知系统走简单、粗暴路线,只负责将通知送达用户,甚至不惜打断用户当前操作,丝毫不在乎用户的 使用体验。在锁屏界面下的提醒方面,iOS做得并不好——新的弹窗会覆盖旧的,锁屏界面用户几乎无法得到有效信息。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iOS的Badget数字提醒

Android 在通知体系方面较iOS区别较大——它使用全局式的提醒体系,几乎所有通知都在下拉的状态栏中体现,如果用户在进行某个应用的时候收到短 信,Android系统不会采用弹窗式提醒方式,而是将短信在状态栏中顺序展现一次,随即只保留一个icon。这样做的不利结果是用户在进行游戏等操作 时,会很容易忽略掉提醒,此外Android系统由于没有类似iOS的推送机制,这个通知栏没有被充分利用,其存在的意义也被大大减弱。但这种统一的、类 似通知中心的通知体系无疑最能够保证消费者体验的统一性。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Android1.5开始就有了全局式的通知提醒机制

WP7/webOS/iOS 5的通知体系

 Windows Phone 7系统将信息通知摆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Toast提醒位于顶部,含有信息预览,持续10秒消失(用户可水平滑动将其隐藏),允许用户在非主界面的情况下 收到通知,实现了免打扰,很棒;主界面的动态瓷砖也具备信息展现能力,由数字、背景、标题组成,用户不用进入应用程序即可看到该提醒。在最新的Mango 系统中,微软为其增加了一个背面,且一个应用程序已经可以支持多个Tiles。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WP7的Toast提醒

webOS系统以优秀的信息通知体系而著名。这套系统在信息通知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零打扰(任何时候)、实时提醒(即便是在游戏中)、可预览(并可根据重要性高低打开或隐藏)、可叠加(分类叠加)。在最新的HP TouchPad平板电脑中,这个通知系统也被很好地继承下来,非常棒。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TouchPad继承了优秀的webOS通知系统

之所以要把iOS 5放到最后说,一方面由于它还未正式出现在苹果iPhone中, 另一方面是由于它集合了Android和webOS等系统的很多优点。例如类似Android系统的下拉式通知中心,锁屏界面下分类清楚的堆叠式通知(用 户可单独滑动任意一个来快速阅读该通知),以及免打扰的顶部翻转式提醒。与Android最大的区别在于,苹果iOS具备较完善的推送机制,这在效率、续 航以及流量节省方面带来的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结语

在笔者看来,一个优秀的信息通知系统是手持操作系统立足的根本,正因基本,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分析它们之间的优劣,笔者认为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选择的参考,也能够让我们对未来手机系统的发展展开更开阔的联想。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信息通知体系在移动系统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各大智能机系统的消息推送大比拼

信息通知体系的地位在诺基亚N9上得到了强化

思考一下Android到iOS,再到Windows Phone 7通知系统的进步,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用户在无意义操作上花费的时间正越来越少,通知展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对比其他移动操作 系统,Windows Phone 7用户可在不进入应用的前提下获取最大量的信息。

不妨大胆猜想一下,也许未来的移动操作系统会具备真正可交互的应用通知界面,甚至像诺基亚N9那样将通知界面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用户能够在不被打扰的前 提下尽可能多的掌握有效信息,同时又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造成过分堆积,更不会让用户漏掉任何信息,若如此,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作用才能更好体现,用户也 能从无穷无尽的信息流中解放出来,更加轻松地处理一切。




原文地址:http://beta.sj.91.com/news/08232011/024314557,1.s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