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筆記---第二+三章 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系統總線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第二章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

本章內容對於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來講不是那麼重要,所以下面放出我借鑑別的博主的筆記,與劉老師的授課內容差不多 連接地址

系統總線

筆記框架

3.1總線的基本概念

總線定義

 總線是連接多個部件的信息的傳輸線,是各個部件共享的傳輸介質

3.2總線的分類

從不同角度可以將總線分爲很多類,如果按照連接的部件不同,總線可以分爲三類

1.片內總線

片內總線是指芯片內部的總線

如在 CPU 內部,寄存器與寄存器之間,寄存器與 AUL 之間連接的總線

2.系統總線

系統總線是指 CPU ,I/O 設備,主存 各大部件之間信息的傳輸線

根據總線傳輸的信息不同,又可分爲 :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 三類

(1).數據總線

作用:用於各部件之間的數據信息的傳遞
方向:雙向
位數:與機器字長(CPU 一次性處理數據的位數),存儲字長有關。(數據總線的位數稱爲數據總線的寬度,可以理解爲一次可以處理多少個數據)

(2).地址總線
作用:用來指出數據總線上的源數據或者目的數據在主存的地址或者 I/O 設備的地址
舉例:CPU 想讀取某個數據進行處理,就要將此數據的地址送到地址線上;CPU 想要控制某個 I/O 設備,就要將這個 I/O 設備的地址送到 I/O 總線上
方向:由 CPU 輸出,單項傳輸
位數:與存儲單元個數有關,20根地址線,就可以組成 20位的地址

(3).控制總線
作用:用來發出各種控制信號的傳輸線
舉例:單向:CPU 發出 存儲器讀寫命令,或者 I/O 設備的讀寫命令
           雙向:當I/O設備準備就緒時向CPU 發出中斷請求
方向:既可單項又可雙向

3.通信總線

用於計算機系統之間或者計算機系統與其它系統(如手機)之間的通信

傳輸方式分爲兩種:串行通信並行通信
串行通信:單條一位寬的數據線上,數據一位一位的按順序傳送。適合遠距離傳輸數據
並行通信:多條並行1位寬的傳輸線上,同時由源送到目的地。適合近距離傳輸數據

3.3總線的特徵及性能指標

3.3.1總線特徵

總線由許多的導線直接印刷在電路板上 ,各個部件如 CPU,主存,I/O設備等也插在主板上,這就要求總線必須有以下的特性才能將各個部件更好的工作

總線特徵

3.3.2總線的性能指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是幾種流行的總線的性能指標數

主流總線性能

3.4總線結構

總線一共分爲三種結構

1.單總線結構

單總線結構.

侷限性:所有的設備都連接到一條總線上,某一時刻多個部件都要使用總線傳輸數據時就會衝突。

2.多總線結構

多總線結構主要是由於 不同設備之間數據處理的速度不同,進而將一些低速設備進行分離的思想

多總線結構在同一時間只能使用一條總線,也就是同一時間只能有一條總線在傳遞信息

多總線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以下爲其中幾種

(1)雙總線結構

雙總線結構
CPU 、主存 連接在主存總線,所有 I/O 設備連接在 I/O 總線上,主存總線與 I/O 總線再由通道進行連接

(3)三總線結構

三總線結構

高速外設Cache 爲在 CPU 中增加的一個高速存儲器,速度比主存快很多,用於暫時存放數據
根據I/O設備速度進一步劃分,又衍生出了四總線結構四總線結構

不同的總線標準用的結構是不同得到(詳見課本P55)

3.5 總線控制

總線控制會管理多種問題,比如:決定當由多個設備發送佔用總線信息的時候,決定哪對設備優先佔用總線;在信息傳遞的時候,如何防止信息的丟失,等一些問題。它主要包括:判優控制通信控制

3.5.1判優控制

當一個設備發送請求的時候,首先響應哪個設備的佔用請求就需要判優控制決定

首先,根據是否能對總線進行控制可以將設備分爲兩類
設備分類
只有主設備才能發出對總線的控制

其次,控制方法可以分爲兩種:集中式 和 分佈式

集中式
集中式的控制方法又分爲三種:鏈式查詢,計數器定時查詢,獨立請求查詢

鏈式查詢
圖中控制總線一共有三根對於總線的控制

BS:總先忙,設置總線被佔用信息
BR 總線請求,發出控制總線的請求
BG 總線同意,判斷是哪個設備發出的請求

請求步驟:當I/O設備1需要佔用總線時,它通過 BR 控制總線向總線控制部件發送一個請求。總線控制部件再通過 BG 總線一個個排查看是哪個設備接口發出的控制請求,並同意佔用。最後 I/O設備1通過BS將總線設爲忙的狀態。

優點:通過很少的幾根線按照優先次序就能實現對總線控制;很容易擴充設備
缺點:1.對電路故障很敏感,中間的一個I/O設備故障,控制總線就難以向下進行判斷其它設備。2.BG總線是根據 I/O 設備的排序情況對設備進行判斷,這就造成了排在後面的設備長時間得不到響應。

2.計數器定時查詢

計數器定時查詢

BS:總先忙,設置總線被佔用信息
BR:總線請求,發出控制總線的請求、
設備地址線

請求步驟:當I/O設備1需要佔用總線時,它通過 BR 控制總線向總線控制部件發送一個請求。總線控制部件中放置一個計數器,計數器從0開始。
在 BS=0 即總線未被佔用的情況下計數器開始計數,判斷計數器中的地址與設備地址是否一致,不一致計數器加一,一致則將滿足請求。

優點:總線請求的優先級更加靈活,計數器可以從任意位置開始判斷是哪個設備發出的請求,每個設備的優先級相同
缺點:少了 BG 線,增加了設備地址線,這就要求要對每一個設備進行編碼,控制也更爲複雜

3.獨立請求方式

獨立請求

BR 總線請求,發出控制總線的請求
BG 總線同意,判斷是哪個設備發出的請求

請求步驟:每個設備都有兩條線與控制部件相連。某個設備通過自己的 BR 線發送一個佔用總線的請求。在控制部件內部設置一個排隊器,排隊器根據預先設定好的優先級的順序(設定的優先級的順序規則比較靈活)再由控制部件通過 BG 線判斷是哪個設備發出的請求並同意。

優點:排隊器的使用使得優先級的設定更加的靈活
缺點:線多,個數爲 2n 根
         (鏈式查詢爲兩根,計數器查詢爲 log2n 根)

3.5.2總線通信控制

可以理解爲當一組部件有了總線的使用權後,這組部件在一定的時間週期內如何協調使用總線傳遞信息,什麼時候哪個部件用總線傳遞什麼樣的信息是所要研究的

完成一次總線操作的時間成爲總線週期,可以將這個週期分爲四個階段,主要做這四件事

四個週期
在一組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的時候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在下面詳細介紹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總線通信主要解決通信雙方如何獲得數據傳輸開始傳輸結束,相當於兩個相隔很遠的人之間如何通知對方自己已經就緒,你可以進行任務的下一步了

通信方式有四種

1.同步通信
定義:通信雙方由統一時標控制數據傳輸成爲同步通信
時標可以由 CPU 的控制總線部件發出送到總線上的所有部件;也可以由總線上的各個部件發出
(1)CPU 從輸入設備讀取數據

T1

T1 時鐘週期的上升沿: CPU 給出另一個設備的地址信號
T2
T2週期的上升沿 :CPU 給出讀命令信號,告訴從設備要從設備中讀取數據
T3之前
T3時鐘週期上升沿到達之前:從設備將數字信號傳送到數據總線上 ;T3時鐘週期內,將數據送往 CPU 內部寄存器內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T4時鐘週期上升沿:撤銷讀命令,輸入設備不再向數據總線傳輸數據

(2)同步數據輸出
模擬 CPU 將數據輸出到某一個模塊上
T1上升沿
T1週期的上升沿:給出輸出設備的地址信號
T1下降沿
T1週期的下降沿:給出數據
T2
T2上升沿:給出寫命令,向從設備寫入數據

T3
T3週期:寫入操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T4上升沿:CPU 撤銷寫命令和數據等信號
T4結束:地址信息也撤銷

同步數據傳輸的特點:1.定寬,定距的時鐘
                                    2.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
                                    3.同步通信一般用於總線較短,各部件存取時間統一的場合

侷限性:如果T4時刻數據設備的數據還沒有傳輸完成,由於時間已經到達中斷的時候,所有的通信都要中斷

PS :在上面的圖中,陰影部分爲不進行任何操作

上升沿與下降沿都是數字電路的知識,可點擊跳轉知識擴充

2.異步通訊

允許各模塊速度不一致,沒有公共的時鐘標準,通過應答(握手)的方式。這就要求主模塊與從模塊之間增加請求線與應答線

(1)不互鎖方式
主設備發送通信請求信號,從設備接收到請求信號之後進行應答,之後主設備撤銷請求信號,從設備撤銷應答信號。從設備(接收主設備發出的撤銷請求信號),主設備(接收應答信號)無論是否接收到了對方發出的信號,最終都會將自己發出的信號撤銷

這樣會導致數據的丟失

(2)半互鎖
主設備發出請求信號,從設備在接收到信號之後發出應答信號,主設備要是接收到了應答信號再將請求信號進行撤銷,但是從設備不會等到主設備發出“撤銷請求信號”發出了了再撤銷,而是過一段時間之後自動撤銷應答信號。

但是這樣會一直髮送請求信號

(3)全互鎖方式
主設備發送請求,從設備接收到請求信號發出應答信號,主設備接收到應答信號撤銷請求信號,只有主設備撤銷請求信號後從設備纔會撤銷應答信號

異步通訊

3.半同步通信

半同步通信保留了同步通信的基本特點:所有地址,命令,數據信號的發出時間都嚴格按照系統時鐘的某個前沿開始
又允許不同速度的模塊和諧的工作,保留異步通信的特點
增加了一條 WAIT(上劃線) 等待響應信號線

(1)以輸入數據爲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橙色爲同步過程,藍色爲異步過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T1:CPU 給出從設備的地址信號
T2:CPU 給出讀信號
T3 開始之前:如果從設備無法給出數據,則從設備給出 WAIT 低電平的等待信號
Tw :等待從設備的數據
T3 開始:WAIT 線可以看到變爲了高電平,則讀取數據信息
T4:撤銷信號

4.分離式通信

上述從模塊在準備數據的過程時間長在這時總線一直是被佔用狀態,於是爲了增加總線的運用效率,可以採用分離式通信

分離式
分爲兩個週期:主模塊佔用總線向從模塊發送指令信號,同時放棄總線使用權。當從模塊數據準備完畢發出佔用總線的請求,向主模塊發送數據

分離式通信特點

分離式通信特點

以上就是總線通信控制的四種方式

~~總線控制~~


總結

本章重中之重在 3.5 總線控制 下面是課程框架

總結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