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想成爲一個程序員

最近突然就想寫一篇很矯情的感想,以此鼓勵自己繼續努力吧。

從大三轉專業到現在,編程的水平一直處於小白的階段,寫不出好的代碼,甚至複雜的邏輯要想好久也想不清楚,還有大片大片無法理解的數學推導,讓一個企圖從數學專業逃離出來菜雞開始懷疑人生。

最近還是在學基礎,因爲發現自己真的沒有直接飛到讀代碼改代碼創造代碼的境界,只能老老實實再從基礎打起了。這段過程是有點煎熬的,別人都在風生水起的做實驗發paper,自己卻還在學python語法和機器學習。但是上個學期的經歷告訴我這一切是急不來的,你想建高樓,地基沒打好樓會很快塌掉,最難受的是好不容易蓋起來的小樓,轉瞬就是一片廢料。

但是,我有一個優點就是心態好。選擇這個專業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要好,不然遇到bug查半天的時候真是很容易自閉,像我這種兩行一個bug的,真的需要多練習磨平自己的心態纔可以。

有的時候過分痛苦了,就開始問自己爲什麼選擇這個專業,我媽原話:這個專業真不是你的擅長。確實如此,回想本科,團總支黨總支乾的風生水起,小論文寫起來每次都是高分,大三選專業的時候(博主上的是一個基礎實驗班,大三全校專業任選)如果選一個文科類的專業,現在可能混的也是風生水起,但是當時沒有很多猶豫就選擇了計算機,除了高薪,還有一種心裏言不由衷的喜歡。

喜歡的是這個行業的一種態度和思想境界。在《騰訊傳》裏也有這樣一段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種網絡世界裏追求的“自由平等,隨心所欲”,背後是每一個程序員非常崇高的精神內核——關乎自由,平等,共享和利他主義,這使得編程世界嚴謹但絕不枯燥。事實上,所有程序員在共同的描繪着一件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曾有許多偉大人物構想過這樣的社會結構,併爲此做出努力,但都是不具備現實意義的烏托邦。但這樣的烏托邦,程序員辦到了。不僅辦到了,他們每個人都在燃燒自己心中的小火焰,將自己精心鐫刻了幾天甚至幾年的藝術品無償的拿給大家學習和模仿,他們樂於成爲別人繼續上升的墊腳石,這才使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互聯網成爲社會中最炙手可熱的行業。

在最早時期,編程世界充斥着不附帶源代碼的付費軟件——也就是說,你只能使用你購買的軟件,但並不能去學習它、修改它。這就意味着,“魔法”的奧祕始終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他們憑此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自由軟件(開源)運動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的,有那麼一批人,他們信奉自由、平等、共享。他們認爲只有軟件是開源的,才能讓每個人的效率都得到提升。不然,每個人都在重複地造輪子(也就是不借用其他人的代碼,所有代碼都要自己寫一遍),編程世界絕不會如今日這般繁榮。

這樣的信奉令我神往。早在大一大二,我就認識了一羣這樣的人。他們不求回報的將自己的所學傾囊相授,只爲讓大家進入編程世界、愛上編程,他們每個人都很有趣,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編程的赤誠,我想這可能是我被吸引到這個行業的最大原因。即使我很菜,也總有人願意將摔倒的我扶起來。從沒有人嘲笑你的無知和進步的慢,你遇到問題時,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幫助你尋找問題、解決問題(CSDN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圈子,在編程世界這樣的圈子還有很多)。

保研面試的時候,很多老師問我爲什麼選計算機,我想了想,雖然我很菜,但我喜歡編程,我喜歡我身邊的每一個程序員,我也想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他們一樣變禿變強(開個玩笑,他們髮量都很好)。

最後用康奈爾大學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感慨:不要告訴我世界是怎樣的,告訴我如何創造世界。一次聽國外教授的報告中說,未來會有兩個地球,一個是真實的地球,另一個是虛擬的地球,兩個地球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全新的地球。我們每個程序員都在爲這個全新的世界而努力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