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詳解Linux Initrd

 在Linux操作系統中,有一項特殊的功能——初始化內存盤INITRD(INITial Ram Disk)技術,而且內核支持壓縮的文件系統映像。有了這兩項功能,我們可以讓Linux系統從小的初始化內存盤啓動,並把系統內存的一部分作爲根文件系統掛載。

  Ramdisk就是將內存的一部分分配爲一個分區並作爲硬盤來使用。對於系統運行時不斷使用的程序,將它們放在Ramdisk中將加快計算機的操作,如大數據量的網絡服務器、無盤工作站等。爲了能夠使用Ramdisk,我們在編譯內核時須將block device中的Ramdisk支持選上,它下面還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設定Ramdisk的大小,默認是4096k;另一個是設定默認個數。如果要使用initrd,還得選上的支持。它既可以直接編譯進內核,也可以編譯成模塊,在需要的時候加載。我們由於在啓動時就用它,所以必須將它直接編譯進內核。

  下面是2.6內核對模塊選擇路徑:

  Linux Kernel Configuration
      -> Device Drivers
        ->Block devices
          ->RAM block device support
            ->Default number of RAM disks  (設定Ramdisk的個數,默認是16)
            ->Default RAM disk size (kbytes) (設定Ramdisk的大小,默認是4096k)

  Linux Kernel Configuration
      ->General setup
        ->Inital RAM filesystem and RAM disk(initramfs/initrd) support

  如果對Ramdisk的支持已經編譯進內核,我們就可以使用它了。首先在/mnt目錄下創建目錄ram,運行mkdir /mnt/ram;然後對/dev/ram0創建文件系統,運行mke2fs /dev/ram0;最後掛載上/dev/ram,運行mount /dev/ram0 /mnt/ram,就可以象對普通硬盤一樣對它進行操作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創建文件系統的時候,在屏幕上輸出1024 inodes ,4096 blocks,即ramdisk大小爲4M=4096個塊,但是我們掛載上之後,用命令df –k /dev/ram查看時,顯示出來ramdisk大小隻有3963K,這是由於文件系統本身佔用了一些空間。(這個空間是在編譯核心時就由Default RAM disk size (kbytes)確定下來)

  我們能根據需要改變ramdisk的大小。如我們要把默認的4M增大到8M,當ramdisk是直接編譯進內核的情況下,可在grub配置文件 grub.conf中加入ramdisk=8192 ,運行grub後,重啓計算機後,ramdisk大小變爲8M。

  例如要設置Ramdisk的大小爲8M,在grub中可以用:

  # grub.conf -
  default=0
  timeout=10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title Redice Linux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 ro root=LABEL=/ hdc=ide-scsi ramdisk=8192
        initrd /initrd

  這樣Ramdisk的大小就變成16M了。這個參數是Ramdisk直接編譯到核心時才能使用的,如果Ramdisk編譯爲模塊,則應該使用模塊參數來設置Ramdisk的大小:

  a、在模塊加載配置文件 /etc/modules.conf中加入一行:

  options rd rd_size=8192,

  b、在加載rd模塊是在後面加上說明,即insmod rd rd_size=8192。

  # insmod rd rd_size=8192
 
  編譯到核心時,可以通過下面的一些核心命令行參數來配置Ramdisk:

  ramdisk_size – ramdisk的大小(Kbytes);
  ramdisk – 與ramdisk_size的作用相同;
  ramdisk_blocksize – ramdisk的塊大小,默認情況爲1024;

  當以模塊的形式譯時,模塊支持以下幾個加載參數:

  rd_size – 同上面的ramdisk_size或ramdisk參數;
  rd_blocksize – 同上面的ramdisk_blocksize;
 
  或者在啓動是作爲啓動行參數ramdisk=8192;

  創建initrd ramdisk 映像

  上面已經提到,Ramdisk需要先格式化然後才能使用。那麼,如果核心希望使用ramdisk該如何做呢?於是initrd產生了,initrd全稱是 initial RAM disk ,它提供一種讓核心可以簡單使用Ramdisk的能力,簡單的說,這些能力包括:

  格式化一個 Ramdisk;
  加載文件系統內容到Ramdisk;
  將Ramdisk作爲根文件系統;

  我們可以將initrd形像的比作Norton Ghost備份的硬盤分區,而Linux啓動階段的Ramdisk相當於一個未格式化的硬盤分區,核心可以直接將initrd的內容釋放到一個未初始化的Ramdisk裏,這個過程與Ghost恢復一個分區的過程十分相似。於是,相應的內容被加載到相應的Ramdisk中,同時,這個Ramdisk也被格式化成某種由initrd格式所表達的分區格式。

  initrd與Ghost備份的分區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它有一定的大小,包含分區上的文件系統格式等。initrd支持的格式包括:Ext2文件系統、Romfs文件系統、cramfs文件系統、minix文件系統、如果核心選擇了Gzip支持(通常這是默認的,在init/do_mounts_rd.c中定義的BUILD_CRAMDISK宏)還可以使用Gzip壓縮的initrd。相關的代碼可以在覈心源碼 drivers/block/rd.c:identify_ramdisk_image中找到。

  製作initrd
 
  initrd 主要有兩種格式:傳統的ramdisk和cpio格式(這種格式的好處是內核原生不需要額外的文件系統支持)

  製作initrd傳統的作法是通過軟盤(顯然過時了,不介紹了)、ramdisk或loop設備(/dev/loop)。通過ramdisk來製作的方法比較簡單(以ext2文件系統爲例):

  通過ramdisk

  # mkfs.ext2 /dev/ram0
  # mount /dev/ram0 /mnt/rd
  # cp _what_you_like_  /mnt/rd    # 把需要的文件複製過去 
  # dd if=/dev/ram0 of=/tmp/initrd
  # gzip -9 /tmp/initrd

  這個過程也最能夠解釋initrd的本質,對於Linux來說,Ramdisk的一個塊設備,而initrd是這個塊設備上所有內容的“克隆”(由命令dd來完成)而生成的文件。核心中加載initrd相關的代碼則用於完成將相反的過程,即將這一個文件恢復到Ramdisk中去。

  通過loop設備來製作initrd的過程:

  dd if=/dev/zero of=/tmp/initrd bs=1024 count=4096 # 製作一個4M的空白文件
  losetup /dev/loop0 /tmp/initrd                    # 映射到loop設備上;
  mkfs.ext2 /dev/loop0                              # 創建文件系統;
  mount /dev/loop0 /mnt/rd
  cp _what_you_like_ /mnt/rd                        # 複製需要的文件;
  umount /mnt/rd
  losetup -d /dev/loop0
  gzip -9 /tmp/initrd

  通過cpio來製作initrd的過程:

  cd /path/to                    # 到需要複製的文件的目錄
  find . |cpio -o -H newc |gzip -c > ../initrd.gz

  不過,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更好的工具來完成這些工作,包括genromfs(uClinux裏常用的工具),genext2fs,mkcramfs、mkinitrd等。這些工具提供了一些方便開發的新特性,例如,不需要上面煩索的過程,只要將文件複製到某個目錄中,將其作爲根目錄,即可生成initrd;另一個重要的改進是,這些工具都可以以普通用戶的身份來生成initr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