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文件解释

protected-mode yes

默认情况下 redis 不是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如果你想让它在后台运行,你就把它改成 yes。
 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它会写一个 pid 到 /var/run/redis.pid 文件里面。


port 6800

监听端口号,默认为 6379,如果你设为 0 ,redis 将不在 socket 上监听任何客户端连接

tcp-backlog 511

# TCP 监听的最大容纳数量
#
# 在高并发的环境下,你需要把这个值调高以避免客户端连接缓慢的问题。
# Linux 内核会一声不响的把这个值缩小成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对应的值,
# 所以你要修改这两个值才能达到你的预期。

timeout 0

# 默认情况下,redis 在 server 上所有有效的网络接口上监听客户端连接。
# 你如果只想让它在一个网络接口上监听,那你就绑定一个IP或者多个IP。
#
# 示例,多个IP用空格隔开:
#
# bind 192.168.1.100 10.0.0.1
# bind 127.0.0.1
 
# 指定 unix socket 的路径。
#
#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 unixsocketperm 755
 
# 指定在一个 client 空闲多少秒之后关闭连接(0 就是不管它)

tcp-keepalive 300

# tcp 心跳包。
#
# 如果设置为非零,则在与客户端缺乏通讯的时候使用 SO_KEEPALIVE 发送 tcp acks 给客户端。
# 这个之所有有用,主要由两个原因:
#
# 1) 防止死的 peers
# 2) Take the connection aliv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etwork
#    equipment in the middle.
#
# On Linux, the specified value (in seconds) is the period used to send ACKs.
# Note that to close the connection the double of the time is needed.
# On other kernels the period depends on the kernel configuration.
#
# A reasonable value for this option is 60 seconds.
# 推荐一个合理的值就是60秒

daemonize yes

# Redis默认是不作为守护进程来运行的。你可以把这个设置为"yes"让它作为守护进程来运行。

# 注意,当作为守护进程的时候,Redis会把进程ID写到 /var/run/redis.pid

supervised no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 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它会把 pid 默认写到 /var/run/redis.pid 文件里面,
# 但是你可以在这里自己制定它的文件位置。

loglevel notice

# 定义日志级别。
# 可以是下面的这些值:
# debug (适用于开发或测试阶段)
# verbose (many rarely useful info, but not a mess like the debug level)
# notice (适用于生产环境)
# warning (仅仅一些重要的消息被记录)

logfile ""

指定的日志文件路径


databases 16

# 设置数据库的数目。
# 默认数据库是 DB 0,你可以在每个连接上使用 select <dbid> 命令选择一个不同的数据库,
# 但是 dbid 必须是一个介于 0 到 databasees - 1 之间的值

always-show-logo yes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快照 ################################
#
# 存 DB 到磁盘:
#
#   格式:save <间隔时间(秒)> <写入次数>
#
#   根据给定的时间间隔和写入次数将数据保存到磁盘
#
#   下面的例子的意思是:
#   9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   3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   6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00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  
#   注意:你可以注释掉所有的 save 行来停用保存功能。
#   也可以直接一个空字符串来实现停用:
#   save ""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默认情况下,如果 redis 最后一次的后台保存失败,redis 将停止接受写操作,
# 这样以一种强硬的方式让用户知道数据不能正确的持久化到磁盘,
# 否则就会没人注意到灾难的发生。
#
# 如果后台保存进程重新启动工作了,redis 也将自动的允许写操作。
#
# 然而你要是安装了靠谱的监控,你可能不希望 redis 这样做,那你就改成 no 好了。

rdbcompression yes

# 是否在 dump .rdb 数据库的时候使用 LZF 压缩字符串
# 默认都设为 yes
# 如果你希望保存子进程节省点 cpu ,你就设置它为 no ,
# 不过这个数据集可能就会比较大

rdbchecksum yes

# 是否校验rdb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 设置 dump 的文件位置

dir ./

# 工作目录
# 例如上面的 dbfilename 只指定了文件名,
# 但是它会写入到这个目录下。这个配置项一定是个目录,而不能是文件名。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 当一个 slave 与 master 失去联系,或者复制正在进行的时候,
# slave 可能会有两种表现:
#
# 1) 如果为 yes ,slave 仍然会应答客户端请求,但返回的数据可能是过时,
#    或者数据可能是空的在第一次同步的时候
#
# 2) 如果为 no ,在你执行除了 info he salveof 之外的其他命令时,
#    slave 都将返回一个 "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 的错误,

slave-read-only yes

# 你可以配置一个 slave 实体是否接受写入操作。
# 通过写入操作来存储一些短暂的数据对于一个 slave 实例来说可能是有用的,
# 因为相对从 master 重新同步数而言,据数据写入到 slave 会更容易被删除。
# 但是如果客户端因为一个错误的配置写入,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
# 从 redis 2.6 版起,默认 slaves 都是只读的。
#
# Note: read only slaves are not designed to be exposed to untrusted clients
# on the internet. It's just a protection layer against misuse of the instance.
# Still a read only slave exports by default all the administrative commands
# such as CONFIG, DEBUG, and so forth. To a limited extent you can improve
# security of read only slaves using 'rename-command' to shadow all the
# administrative / dangerous commands.
# 注意:只读的 slaves 没有被设计成在 internet 上暴露给不受信任的客户端。
# 它仅仅是一个针对误用实例的一个保护层。

repl-diskless-sync no
repl-diskless-sync-delay 5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slave-priority 100

# 当 master 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Redis Sentinel 会从 slaves 中选出一个新的 master,
# 这个值越小,就越会被优先选中,但是如果是 0 , 那是意味着这个 slave 不可能被选中。
#
# 默认优先级为 100。

 requirepass xvw423GY32pc

设置redis的连接密码


maxmemory 5368709120

 使用的最大内存

lazyfree-lazy-eviction no
lazyfree-lazy-expire no
lazyfree-lazy-server-del no
slave-lazy-flush no
appendonly no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appendfsync everysec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load-truncated yes
aof-use-rdb-preamble no
lua-time-limit 5000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slowlog-max-len 128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0
notify-keyspace-events ""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hash-max-ziplist-value 64
list-max-ziplist-size -2
list-compress-depth 0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zset-max-ziplist-value 64
hll-sparse-max-bytes 3000
activerehashing yes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normal 0 0 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hz 10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yes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