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協議:的劃分以及子網掩碼

IP 是TCP/IP協議族的核心協議,也是現在網絡中最常用的協議,因爲大家上網都會知道每個人只擁有一個ID;
   他的特點是: 是擁有普通的網絡尋址點,並且面向無連接的協議的特點,他是隻管發出去,不管是否那個人真的收到,所以一般來講他比較快;
    他擁有網絡ID與主機ID
   
    一些IP的表示規則:
       特定的網絡地址是 網絡尾數的地址是0,例如C級IP: xx.xx.xx.0, B級IP: xx.xx.0.0, A級IP: xx.0.0.0;
       默認本網絡的一臺主機是 IP的前端爲0,例如C級IP: 0.xx.xx.xx  B級IP: 0.0.xx.xx, A級IP: 0.0.0.xx;
       表示所有本級IP的所有IP或者是發出廣播: 例如C級IP: xx.xx.xx.255  B級IP: xx.xx.255.255, A級IP: xx.255.255.255;
          0.0.0.0的用意: 嚴格說來,0.0.0.0已經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IP地址了。它表示的是這樣一個集合:所有不清楚的主機和目的網絡。
                          這裏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機的路由表裏沒有特定條目指明如何到達。對本機來說,它就是一個“收容所”,所有不認識的“三無”人員,
                          一律送進去。如果你在網絡設置中設置了缺省網關,那麼 Windows系統會自動產生一個目的地址爲0.0.0.0的缺省路由。
   
    特殊IP地址:
     注:255表示本身:1-255
        環回地址 : 127.255.255.255是特定的網絡IP域,,不會與網絡衝突,因爲他並沒有註冊過,更重要的是他到底層時是不會發送出去,而從本機發到本機,
                  主要用於測試的IP域;
        保留地址 : 被保留沒有使用的IP,5個預留IP域: 0.255.255.255, 128.0.255.255, 191.xx.255.255, 192.xx.xx.255, 223.xx.xx.255;
       
    劃分子網:
        IP地址的結構分爲三部分:網絡位、子網位和主機位。  
        劃分子網大多數是用二進制進行轉換而成的,其中主要是IP級別的位的段數的子網比特數,比如C級的就是最後一段的比特數:xx.xx.xx.這段轉換爲二
        進制的比特數;
       
        由於個人對二進制轉換最最反感,所以就按自己的理解來說了,哈哈,儘量不用二進制轉化說問題,哈
       
            子網佔1位比特: 2個子網,每個子網126主機;
            子網佔2位比特: 4個子網,每個子網62主機;
            子網佔3位比特: 8個子網,每個子網30主機;
            子網佔4位比特: 16個子網,每個子網14主機;
            子網佔5位比特: 32個子網,每個子網6主機;
            子網佔6位比特: 64個子網,每個子網2主機;
           
        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是是用來劃分主機ID和網絡ID,是判斷劃分子網擁有多少比特位的;
               A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爲 255.0.0.0;B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爲 255.255.0.0;C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爲:255.255.255.0。
            也就是說A類看第二段, B類看第三段, C類看第四段;
           
            還是以C類來舉例吧,因爲我比較喜歡C類,小有小愛嘛,想想我一個小小的Java程序員,生活很苦,繼續吧,廢話不說了;
                C類是第四段爲主,也就是255.255.255.0,第四位的0纔是王道;
                轉換爲二進制的時候就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重點那八位比特,他們可是王道哦;
                如果你是要兩個子網,那麼就是1個比特位;1個比特位就是 10000000,換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128
                如果你是要八個子網,那麼就是3個比特位;3個比特位就是 11100000,換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224
             
            就是如果沒有子網或者沒有劃分的時候,子網掩碼會用:  255.255.255.0表示,
            他主要用於判斷劃分子網用了多少比特位;
            are you understand?
           
           
        IPsec: IP的安全協議,他擁有兩個模式,傳遞模式和隧道模式;
         傳遞模式: 是用於第四層(TCP/UDP)傳遞給第三層(IP),中間做了一個攔截器,這個攔截器在裏面添加了IPsec的首部等等;
         隧道模式: 更像是在第四層(TCP/UDP)和第三層(IP)中間加了一個層,並在這個層裏將上層的TCP協議整體給予封裝,然後傳給第三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