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2008年度_Atom處理器

新一代移動網絡設備平臺(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是近來非常熱門的移動產品,輕巧便攜,方便日常辦公。隨着體積的減小,產品的散熱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作爲發熱大戶處理器當然是需要技術創新來做保障的。英特爾在2008年3月初發布了新的低功耗處理器家族,命名爲Atom。

  英特爾Atom處理器是英特爾歷史上體積最小和功耗最小的處理器。Atom基於新的微處理架構,專門爲小型設備設計,旨在降低產品功耗,同時也保持了同酷睿2雙核指令集的兼容,產品還支持多線程處理。而所有這些只是集成在了面積不足25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內含4700萬個晶體管。而11個這樣大小的芯片面積纔等於一美分硬幣面積。

  其實Atom處理器就是我們之前所稱爲的“Silverthrone”以及“Diamondville”。Atom基於45納米工藝和hi-k技術製造。產品的熱設計功耗爲0.6瓦到2.5瓦之間,但是處理器的頻率卻能達到1.8GHz。而目前主流的酷睿2雙核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也要25瓦-35瓦。英特爾推出Atom是基於對市場的認識。英特爾認爲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對低功耗和能夠上網的移動電腦設備(MID)以及以上網爲應用中心的電腦(UMPC)的需求,並在接下去的幾年中出現顯著增長。Atom處理器迎合了市場需求。

  英特爾推出Atom是基於對市場的認識。英特爾認爲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對低功耗和能夠上網的移動電腦設備(“netbooks”)以及以上網爲應用中心的臺式電腦(“nettops”)的需求,並在接下去的幾年中出現顯著增長。Atom處理器迎合了市場需求。

  而與Atom處理器相對應的整個平臺,英特爾將其稱之爲“英特爾迅馳Atom處理器技術”(Intel Centrino Atom Processor Technology),這個平臺在之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Menlow”。一套完整的平臺包括Atom處理器,無線網卡,包含集成顯卡的低功耗芯片組,以及輕薄設計。

  與Centrino迅馳一樣,Intel也給Atom處理器取了一個好聽的中國名字,叫“凌動”。而與之搭配的Menlow平臺則被改稱爲“迅馳凌動(Centrino Atom)”。 在移動平臺裏面Atom的優勢更加明顯,但是在桌面級產品中Atom依然存在非常大的競爭優勢。同時基於Intel自身芯片組的整合平臺也是非常理想的選擇。尤其是對於辦公一族來說超低功耗和不俗的性能更加被髮揮的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搭配Atom的桌面級產品一般產品的體積都比較小,而且更容易移動。

  定位低端 來自Intel Atom的低價誘惑

  在Intel 最新的Roadmap中已經將Atom處理器列入到計劃之中,但是這重要是針對08年後半年。由於Atom處理器自身定位以及收到產品性能的制約,因此在整個平臺的搭建上Intel將其列爲最廉價的入門平臺之一,而且在芯片組以及應用範圍上僅僅是都是處於入門級的定位。

  Atom處理器一共有五個型號,分別是:Z500(800MHz)、Z510(1.1GHz)、Z520(1.33GHz)、Z530(1.6GHz)、Z540(1.86GHz)。其中除了Z500和Z510前端總線爲400MHz外,其餘均爲533MHz。

  雖然Z500主頻較低,只有區區800MHz,但相應功耗也是最低的,僅0.65W。Z510、Z520、Z530的功耗均升到了2W,而主頻高達1.86GHz的Z540功耗最大爲2.4W。

  這五款Atom處理器的售價分別是:45美元、45美元、65美元、95美元、160美元。可能有人要問了:“Z500和Z510主頻相差很大,爲什麼售價卻是一樣的?”這是因爲Z500功耗更低的原因,我們都知道,英特爾酷睿2 DUO移動處理器的超低電壓版雖然主頻不高,但因爲功耗較標準版低(相應的製作工藝更高),所以售價更貴,回到Z500和Z510上,0.65W和2W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實物曝光 Atom平臺首次驚豔登場

  Atom是Inte能耗最低的移動處理器,它採用45nm High-K CMOS工藝製造,無鉛無滷封裝,體積只有13×14×1.6(mm),DIE核心面積控制在25平方毫米(7.8×3.1)以下,其內部共集成4700萬個晶體管,並配備512KB二級緩存,支持SSE3和SSSE3指令集,支持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虛擬化技術)、Intel Advanced Thermal Manager(高級散熱管理技術),此外還具備Execute Disable Bit(EDB防毒)技術。

  Intel在關於Silverthorne的性能介紹中,也強調了其整數運算性能。也就是說Bonnell核心在整數運算性能方面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現,Bonnell核心也增強了單線程指令序列,還增加了多線程SMT技術的支持,是多線程方面有了明顯的增強。Bonnell核心通過更加出色的設計實現了對多線程的支持,這同時也體現了微處理器的發展趨勢。

  雖然是單通道內存控制器,但也可以和DDR2 DRAM搭配使用,可以支持533MHz FSB的DDR2 533,另外也支持400Mhz的 DDR2-400。另外除了支持1.8v的DDR2 SDRAM外,也可以支持1.5v的DDR2 SDRAM。

  針對UMPC/MID的Atom處理器和Intel System Controller Hub(開發代號Polusbo)搭配使用。SCH是整合了南橋和北橋的芯片組。Intel公司發佈整合南橋和北橋的芯片組是從90年代的440MX開始,SCH是130nm製程設計的,並且有望實現90nm和65nm的改進版。而採用這樣的設計也完全是爲了避免和芯片組一樣採用45nm製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而這也是戰略上的考慮,所以SCH採用的是130nm製程。據悉,其北橋內集成的GMA 500也配備了硬件解碼支持,可以支持MPEG-4 AVC(H.264),可以在不給CPU帶來額外負載的同時播放VC1(WMV9),MPEG-2,MPEG-4視頻。Atom本身的性能,很難和Core 2 Duo對抗,所以在CPU解碼方面的負載就要適當減少,而GMA 500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自COMPUTEX上發佈Atom以來,Intel這種針對低功耗市場的產品就一直受到各大合作伙伴的支持。來自華碩、Acer、戴爾、同德電子等多家OEM大廠均要求提高Atom的出貨量,不過Intel內部卻預估,Atom佔第三季度OEM處理器出貨量的比重爲3%,第四季度纔會提升到5%。Intel表示此舉是爲了讓Atom停留在消費類市場,避免滲透到商業市場以影響主流的迅馳平臺的銷售。 

  下半年全球經濟總體前景並不被看好,不過低價電腦銷售卻異軍突起,Atom處理器持續缺貨,供給量無法滿足夥伴的需求,導致許多OEM廠商轉向威盛採購C7-M或Nano處理器。

  Intel至今也沒有積極地調整以增大Atom的產能,預計Atom佔第三季度OEM處理器總出貨量的3%,第四季度纔會提升到5%,明年上半年也會維持在5%左右。至於Intel去年採用的低端賽揚400處理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第一季度則會維持在7%左右,明年第二季度則下調至6%。

  對於Intel的這些舉動,業內表示,Atom應該是策略性的缺貨,從而避免其影響到主流的迅馳平臺。

  有業者表示,雖然當初Atom的定爲鎖定在個人的第二臺電腦,但因爲下半年經濟不景氣,許多返校採購單反而以這些低價電腦爲主,由同德電子推出的Azurebox小機箱臺式電腦的銷量與日俱增,如此一來主流的迅馳平臺銷售受到了影響。Intel爲了避免Atom由消費性市場轉向商務市場,纔會維持Atom的出貨量,不打算擴產。

  Intel將在8月中旬舉辦秋季IDF,預計屆時將會公佈下半年即將推出的Atom新平提案Moorestown。據報道,新一代Moorestown平臺將把處理器改爲系統單芯片設計,把代號爲Lincroft整合在45納米的Atom上,讓處理器內集成圖形芯片及內存控制器等功能,然後再搭配代號爲Langwell的輸入、輸出控制芯片,整個模塊的尺寸將比一張信用卡還小,Intel有意通過這種舉動將Atom推向手機市場,與ARM一爭高低。
VIA Nano橫掃Intel Atom
在低功耗處理器領域,Intel的Atom和VIA的Nano都備受關注。從此前的種種跡象看,二者都表現不俗,尤其是Atom功耗控制更出色,Nano的性能則似乎更好。今天,HardOCP、HotHardware、PCPerspctive三家媒體同時刊出了對兩顆處理器的詳細評測,終於讓我們得以直接、全面地審視它們的異同,也驗證了我們此前的感覺。VIA NanoIntel Atom三家媒體都使用了基本同樣的測試平臺:Intel方面是Mini-ITX規格主板D945GCLF,基於945GC北橋和ICH7南橋,整合GMA950圖形核心,處理器爲Diamondville Atom 230 1.6GHz,1GB DDR2內存;VIA方面是Mini-ITX規格主板EPIA-SN18000G(非零售樣品),整合Chrome9圖形核心,處理器爲Isaiah Nano L2100 1.8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