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考研经验分享(中):初试

目录

1,不要把计划排得太满。

2,只要你想做什么事,不要怕晚,赶紧追、赶紧跑。

3,数学

4,英语

5,政治

6,专业课


接下来,谈一谈我认为的初试。

我初试成绩并不高,所以只能说提出更多大家应该去注意的地方,不要像我学习 ,,哈哈哈哈。不过有些东西,听别人说永远不会信,只有自己真真正正经历过以后,才会理解。比如,政治最后一个月背能行吗?英语真题没刷够三遍是不是很危险?数学我觉得上一百应该没问题吧?专业课看谁的视频比较好呢?

在这之前,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考研备考期间的收获

1,不要把计划排得太满,不要买太多资料太多书。

我一直就困在这种状态中。经常会定计划,每天要完成什么什么,要看哪些内容、做多少题、背多少单词。但是我犯了一个很大的禁忌,没有留太多休息的空余时间,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下,反而适得其反 。而且,因为常常有事,开班会、开党会、交各种表、实验室帮忙...当你被各种小事打扰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渴望那种完整的一天一天的时间,渴望自己也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学上一天,心想那些每天没有各种小事、按时按点、早出晚归的人真好。经常这样想,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觉得自己的计划一直没有完成,计划一直在往后拖,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消极。其实并不是,其实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烦恼的小事,只不过你不知道,或者他们会很好的安排和处理,所以不必羡慕他人,你要做的,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把每天的计划排得太满,可以每周空出一天或半天,完全放空自己,就用来休息 ,但也别玩的太疯,用接下来好几天恢复...如果临时遇到老师或者其他人安排的小事,就当做是提前预支了自己的放松时间,不必因为推迟了进度而自责。

学会发泄压力,有烦心事及时排解倾诉,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重压之下。四月的时候,正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我整整崩溃了一个月。大学期间和学长学姐搞了个空壳公司 ,结果没有交接清楚,好几个月没有报税,更可恶的是,原本留的他们的手机号停机了,税务局迟迟联系不上,总之最后非正常了,种种原因需要我去处理。这是投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事难办。税务总局说找分局、分局说找另一个分局,等真正找到了对口的分局,说处理必须交5000大洋,学生办理的个人企业最少也需要两千,还需要后期各种罚款。全凭一张嘴,在这期间和分局副局长、局长,总局的副局长、征管科科长...沟通无数次,最后副局写了开了证明信,五百大洋搞定了。

所有课都是,不需要太多资料,买太多你根本没时间看,顾头不顾尾,只要把自己手头的书、卷子、真题理解透了,足矣。

2,只要你想做什么事,不要怕晚,赶紧追、赶紧跑。

“追求完美”、“强迫症”向来是处女座的标签,我也不例外。比如,纠结数学课听张宇还是汤家凤老师,英语看哪本词汇书?长难句需要看吗?阅读唐迟真的好吗?需要报辅导班吗?暑假封闭式集训营有必要吗?政治选择题看谁的小册子、大题呢?等等。。强迫症总是很难受 ,不过要我说,选自己最合适的,不需要听别人说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怎么?自己觉得哪个老师舒服就听哪个,每个老师都会把知识点讲齐全的,基本不会漏点知识点,选自己喜欢的反而学起来效率会高。

当你发现有些方法很合适,学习效率会很高时,可能就会想,我怎么现在才知道这种方法,我怎么现在才听这个老师的课,其实并不晚,当你还有三个月的时候,你会想要是半年前早点做真题就好了;当你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你会后悔三个月前没早点开始现在做的的事情;当你还有一周时,你会想要是还有一个月就好了,我会怎么怎么规划。

其实,一直都不晚,活在当下,过去的日子都过去了,再想挽回也没有任何意义,赶紧安排以后就好。

3,数学

基础很难入门 ,听张宇,因为他讲的比较生动有趣,会让你对高数提起兴趣;

第二轮时间很紧了,可以听听汤家凤,讲的内容很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内容,少一些虚头巴脑的段子;

早点开始做真题,适应真题 ,但是也不要纯为了赶进度刷题,要把知识点掌握了分析透了再做下一套,如果又遇到类似的题目,你还不会,就说明你上次的分析是有问题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切记:

看老师视频的时候,不要单纯只看,也不要机械式只做笔记,先理解再试着自己写下来。听完以后关了视频在纸上画画,想想自己都学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可以适当地背笔记。

数二要注重计算,平时做题一定要算到最后结果出来,不然到最后遇到题你只会有思路,就是算不出来。(我就是这样眼高手低 。。。)

一开始定目标110+,慢慢地就说100+也可以,等再做做真题,自己模拟模拟,算算分数以后,就会觉得90也还行,然后理想分数依次递减...  最后结果...所以一定先拿下基础题!!!不然最后你只会基础知识也没做出来,大题也不会,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竹篮打水一场空。

基础张宇+强化汤家凤/全书有时间可以考虑 +现代 李永乐是神+概率论 张宇/合工大好像有个老师据说讲得好(我没听,同学推荐)+真题任意。

4,英语

背单词到最后,一开始听过朱伟恋词,你要是大二准备,可以听听,就当入门 。大三的话还是算了,废话太多。我就一直拿一本《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纯背,没有什么词根词缀,但是会有近义词汇总、容易混淆的词汇总这种。最后一个月看考虫的Vivian老师出了一个核心重点词汇,好像是一千词吧,主要还是因为她的一片自传被她圈粉。总之主要还是核心词汇,我感觉《十天》的词记住了就可。对了,还可以配合默墨墨背单词,碎片时间刷一刷。

做阅读,自己耐下心整理整理出题思路,不必非要说把真题做几遍做几遍,甚至我一遍都没做够。阅读是有一些方法技巧的,可以听听老师的课,目前主流阅读讲解还是以唐迟为主,随大流就好。

作文还是要准备的,准备一些可自己更改、自己填充的模板,基本句型是固定的,多整理、背一些里面填充的内容即可。可以看看刘晓艳的作文保命班末班,配合王江涛那二十篇,从里面找内容,整理出来按类型来背。

翻译和完型看个人。翻译看看往年的翻译中的重点词汇即可。完型蒙也有技巧,详情见刘晓艳。我就是信自己,最后自己做完型,没有靠技巧蒙,然后完型分数一塌糊涂。

单词《十天》+阅读 唐迟+写作 刘晓艳/王江涛+翻译 唐静+完型刘晓艳

感觉刘晓艳很逗,是不是穿插写人生励志的段子,不过说的很实在。

5,政治

暑假前看一遍课本,配合徐涛的视频,自己看书的话,不太能看懂,而且不知道重点。开学以后可以做肖秀荣系列的题,拉分主要是选择题,所以小的知识点一定要自己串起来,便于记忆。

大题最后背,放宽心 。但是记住要有时间一定要写满,多写几点兴许就多给几分呢。

基础课本视频徐涛+做题肖秀荣+大题背诵肖秀荣/任燕翔大题分析记忆+选择题知识点小册子随便哪个老师均可,你要做的不是花好几天选老师,而是赶紧背背背记记记!

6,专业课

通信专业来说,考信号与系统或者模电数电的比较多,我的建议是第一遍复习别看视频,尤其是网上针对本科录制的视频。第一遍过知识点就是看书,只有看书自己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而且是最高效的,看视频不仅浪费时间,看完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到了啥。看书能对整本书的脉络、哪个知识点在什么位置、在哪一章节等等有很清楚的认识。如果有些地方看不懂,再去看看对应章节的视频(本科基本都学过的课,知识点很容易回忆起来)

然后做题阶段,可以看看“考试点”的老师的视频,对应的做题技巧和方法(B站都有 )

 

 

初试很重要,基本决定了你的考研结果,像我这种复试逆袭的很少哈哈哈哈哈。不过也不算逆袭,稳扎稳打更重要。不是考特别好的学校的话,一般数学/专业课有一门很好,然后剩下的保持平均大众水平,基本就OK,当然,优势学科越多肯定越好。

学习方法、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别人说的,我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只有自己体会的,才能明白。我再给你们”洗洗耳“。每天学习完以后,闭眼(睁着眼也行)想想自己今天每门课学到了什么,或者晚上时间就是留出来回顾自己今天所学,往大脑里记,而不是写到本上即可。当你回顾自己一天,发现学了一天,脑子里竟然什么也没有记下的时候,就是你学习方法有问题了。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追求速度成了常态,仅仅为了赶进度而学习,是完全无效的,可以说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尤其在考研最后阶段。所以,当你发现这种情况时,就及时地寻找适合自己方法,及时调整。

看看周边的同学,他们哪一科学得好,多讨教讨教经验,及时和别人交流 ,这非常重要,即使你们考同一所学校,不要把对方看做竞争对手,全国多少人,你们一两个算啥。不管是学习方法,还是其他,在考研道路上,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平时去吃饭路上吹吹牛,说说考上以后怎么样,是很好的减压方式。我们有个小分队,三个人一起租房、学习、上课、逃课... 帮我答到、请假、有时候晚上回去路上,一言不合三个人就去吃点穿、或KTV一晚....    最后队伍还得到壮大,我们三个人也都上岸。

当然,没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并没有关系,自己反而更自由,不必牵强去找队友,很可能性格不合适得其反,考研期间和同学舍友处好关系,适当容忍包容,该打的架,等考完研再打。

 

需要什么学习资源,或者其他问题咨询,可以私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