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变换的小技巧(经常更新)

引子

作为一个小白数据挖掘工程师,如何处理分布不均匀的数据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也是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何谓数据分布不均匀?比如用户做一道题的做题时间长度(简称做题时长),在理想状态下应该是正态分布的,即大部分人做题时长在一个合理位置(如3~5分钟),做题时间很长or很短的人应该很少。但实际情况总是这样的吗?非也。由于不论是做题时长、房价还是人的收入,这些变量总有一个下限,却没有上限。这就导致有些做题时长超级长、收入超级高的人,将概率分布从正态的拉成了右偏的,即长尾分布。这样数据显然是不够完美的,因为这样的数据不论是采取均匀的数据分箱,还是直接建模,都会导致大量数据的差别较小。那我们直接将之切除长尾?大多时间也不合适——这时候,数据变换就要粉墨登场了。

本文记录我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有效的数据变换实例,并稍加解释:


数据变换实例

  • 长尾分布(右偏)【注意,右偏的“右”指的是长尾的位置,不是峰的位置!】:
    • 代表例子:房价分布、收入分布、做题时长分布
    • 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对数变换【ln(y)】、平方根变换
    • 若数据中存在负数、无法进行对数or平方根变换怎么办?——加上一个常数后化为正数、再进行变换。
  • 左偏分布:
    • 代表例子:普通人寿命分布:
    • 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平方函数【y^2】、指数函数【e^y】
  • 对偏态分布的懒人方案:Box-cox转换
  • 对周期性特征进行sin、cos函数变换:
    • 原因:有些特征具有周期性质。如一整天内医院客流量、如一年四季的风向、一周七天的超市人流量等等,原本0时和23时的数据应该较为接近,但若你直接采用时间数据,就相当于打破了这个时间循环。因此可以将时间周期(如24时)变换到0~π之间,然后0:00和23:00对应的数据就会在空间中较为接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