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系統盤製作與系統安裝(詳細圖解)

U盤系統盤製作與系統安裝(詳細圖解)

0.說明

 

:本文方法爲傳統Legacy BIOS主板的安裝方法,此種情況下,磁盤分區表格式爲MBR(最大支持2TB,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不支持GPT格式(最大支持18EB,128個分區);由於現在的硬盤容量越做越大,且越來越多的PC廠商生產的主板支持UEFI,建議採用UEFI安裝系統,Windows 8及Ubuntu14.04 都是支持UEFI安裝的。
 
關於BIOS與UEFI的區別可以參考這裏,採用UEFI安裝系統很簡單(且性能優於BIOS,並將逐漸取代BIOS),大致步驟如下:
 
採用UEFI方式安裝系統
注:對於較新的主板,若含USB3.0,則使用U盤裝系統,UEFI方式安裝Windows7,需要給系統添加 USB3.0 驅動,可以參考:UEFI+GPT+USB3.0+SSD 安裝win7(X64)
 
如何查看自己當前磁盤分區形式呢? 對於Windows系統, 找到 磁盤管理 , 按下圖查看:
 
 
 
Windows下創建 EFI分區
 
```
diskpart
list disk # 磁盤列表
select disk n # 選擇需要製作EFI分區的磁盤,n爲磁盤號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300 # efi分區大小爲300Mb
```
 
 
下面講述傳統Legacy BIOS主板的安裝方法!
 
採用本文方法,可以製作Windows、Linux系統盤,做好的U盤系統盤,可以當作普通U盤使用,可以爲幾乎所有的PC機(電腦)(無論PC機有無系統)安裝系統。由於Windows系統安裝極爲簡便,在此僅以Linux的安裝爲例講解。
 
本文使用的Linux系統鏡像爲: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免費開源且比較受歡迎的系統。
 
如果你想裝雙系統,那麼就涉及到,雙系統共存,以及誰引導誰的問題。一般讓Windows引導Linux,這樣當你不想用Linux時,直接將Linux的分區格式化,並刪除啓動引導菜單即可,否則,當你刪除Linux後,Windows將無法引導,需要採用其它方法爲Windows添加啓動引導菜單纔行,麻煩。
 
本文闡述,如何在已經安裝了Windows的條件下安裝Linux,並讓Windows引導Linux。
 

1.工具與原料

a)硬件:U盤(容量>系統鏡像大小)、PC機。

b)軟件:UltraISOEasyBCD、系統鏡像文件(本文以iso鏡像爲例)。

注:上面UltraISO的鏈接是官網鏈接,需要付費,點此處免費下載,或者百度。EasyBCD有免費版。

       使用UltraISO還可以自己製作系統鏡像,詳情請自行搜索。

 

2.準備工作

a)將U盤中的重要數據進行備份,系統盤製作過程會格式化U盤。

b)請備份將要安裝系統的磁盤分區 { Windows一般爲C盤,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盤;對於Linux只需要在Windows下分出一部分空閒磁盤空間(建議大於20GB)即可;如果電腦沒有任何系統,不需要準備 } 。

 
c)如果是安裝Windows系統,請先查看網卡型號,並下載網卡驅動,或者下載“網卡版驅動精靈” 或 “網卡版驅動人生”。

d)安裝UltraISO、EasyBCD。

 

3.製作U盤系統盤

 
注:以製作Linux系統盤爲例,製作Windows過程一樣,只是在打開文件時選擇Windows的iso鏡像即可。
 
打開UltraISO,按下圖3.1所示操作
圖3.1 打開系統鏡像
 
然後按下圖3.2打開製作頁面(如圖3.3所示)
圖3.2 打開製作頁面
 
圖3.3 製作U盤系統盤
 
製作好的U盤系統盤如下圖所示
圖3.4 製作好的U盤系統盤

4.安裝系統

4.1 從U盤啓動電腦

圖 3.5 從U盤啓動電腦
 
 

4.2 安裝Ubuntu 14.04

請按照下圖依次操作,由於本人已經安裝過Windows,所以界面可能和你的不同。
 
按下圖 4.1 選擇安裝語言,然後點擊 “安裝Ubuntu”
 
圖 4.1 選擇安裝語言
可以先不聯網,安裝好系統再更新
圖4.2 連接Wifi
 
圖4.3 確認繼續
 
這一步很重要,由於是Windows與Linux共存,並讓Windows引導Linux,所以選擇“其它選項”,此外,此圖可能和你實際看到的並不一樣,這是因爲我的PC機事先已經裝了Windows 8 和 Ubuntu 12.04.2 LTS。總之,要選擇“其它選項”,除非你只要Linux,不用Windows,或者先安裝Linux,後裝Windows。選擇其它選項磁盤數據可能丟失,請謹慎!
圖4.4 選擇其它選項
 
由於本人已經安裝過Windows和Linux,所以上一步之後出現下圖4.5的畫面,你的可能如圖4.6所示。爲了介紹爲Linux分區的操作與方法,將已經存在的Linux系統刪除,即刪除3個ext4分區(sda8—sda10)和1個swap分區(sda11),得到圖4.6中的31949MB空閒磁盤空間。
注意,“dev”是device的前3個字母,sda代表磁盤a,Linux以a,b,... ,來標記磁盤,sda後面的數字x代表磁盤a的第x個分區。
圖 4.5  已經裝過Ubuntu和Windows的磁盤信息
 
下圖4.6可能是你看到的畫面,其中31949MB的空閒磁盤是爲裝Linux準備的空閒空間。
圖4.6 磁盤信息
 
 
創建分區:/boot、/swap、/、/home,此外,你還可以創建/usr等等,但感覺沒必要,故本文不進行創建。
 
 
創建“/boot”分區,大小200MB。點擊上圖中左側“+”,創建新的分區,彈出對話框,按下圖設置大小:200MB、用於Ext4(即文件系統)、掛載點選擇“/boot”。確定即可
圖4.7 創建“/boot”分區
 
創建交換空間(swap),大小=物理內存,本人物理內存4GB,故爲4096MB。用於選擇“交換空間”
圖4.8 創建交換空間分區
 
創建“/”分區,即根分區,大小:自己定義,一般大於10GB。用於“Ext4”,掛載點“/”
圖4.9 創建根分區
 
創建“/home”分區,相當於Windows的“文檔”,大小:任意,我將剩餘的都分給了它。
圖4.10 創建“/home”分區
 
分區創建好後,如下圖4.11所示,3個ext4分區(sda8、sda10、sda11)和1個swap分區(sda9)爲新建的。
圖4.11 創建好的分區信息
 
選擇“安裝啓動器的引導設備” 爲 “/boot”,這一步很重要,千萬不要選錯!
圖4.12 選擇安裝啓動器的引導設備
 
選擇時區
圖4.13 選擇時區
 
選擇鍵盤佈局爲:英語美國 或者 進行自動探測 
圖4.14 選擇鍵盤佈局
 
填寫計算機名 和 用戶名 ,設置密碼
圖4.15 設置用戶名密碼等
 
等待安裝結束,如果沒有聯網,可以點擊右下角“skip” 跳過下載
圖4.16 等待安裝完成
 
安裝結束,重啓系統
圖4.17 安裝完畢,提示重啓
 
 

5.爲Ubuntu 14.04添加啓動引導菜單

重啓後在啓動菜單選項裏看不到Ubuntu,需要手動添加。重啓進入Windows後,運行“EasyBCD”,按下圖5.1-5.3操作。
 
圖5.1 打開後界面
 
圖5.2 爲Ubuntu 14.04添加引導菜單
 
圖5.3 默認啓動項設置
 

6.進入久違的Ubuntu系統

 
圖6.1 在啓動菜單裏選擇 Ubuntu 14.04
 
 
終於進入了久違的Ubuntu系統,開心吧。
圖6.2 久違的Ubuntu桌面
 
 
盡情享用吧!
 

7. 單個文件大於4G時,問題與解決

由於FAT32格式支持的最大單個文件大小爲2^32Byte =4GB, 所以對於大於4GB的單個文件無法傳輸到FAT32格式的磁盤,當然也包括U盤(你可能已經遇到了這個問題),當你的系統鏡像大於4GB時,有可能存在大於4GB的單個文件(如一個Win8.1的鏡像文件中的source文件夾下的install.wim文件達到4.06GB),那麼怎麼辦呢?
你可能會想到,把U盤格式化成NTFS格式的文件系統格式,是的,可是還有個問題是,使用UltraISO或者其它啓動盤製作工具(如:魔方的U盤啓動工具)製作U盤啓動盤時,會自動把U盤格式化成FAT32,而且沒有格式選項,所以不能採用上述方法制作。
 
 
其中用到的軟件,可以到這裏下載: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u011335616/8382763
 
本人實測可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