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8 日誌

繼續昨天的環境搭建

<!--[if !supportLists]-->1.       <!--[endif]-->對昨天的補充,在使用apt-get前,需要設置好其要訪問的源地址etc/apt/sources.list

還存在對FTP遠程傳輸文件的疑問!?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if !supportLists]-->2.       <!--[endif]-->關於svn不是很瞭解,不知道其具體含義,瞭解大概是從服務器提取文件,經過了解SVNSubversion的簡寫,是一款開放源代碼的版本控制系統。使用 Subversion,可以重新加載源代碼和文檔的歷史版本。Subversion 管理了源代碼在各個時期的版本。一個文件樹被集中放置在文件倉庫中。這個文件倉庫很像是一個傳統的文件服務器,只不過它能夠記住文件和目錄的每一次變化。

通過它就可以實現update,當自己擁有相應權限後,也可以上傳commit 或者update更新文件,而subversion則會詳細記錄每一次更改。看來半天的subversion也只是有個了大概的瞭解,他爲了維護版本和解決多用戶的問題採用 “拷貝修改合併 ”的方式 ,發佈的版本每次自動加1 ,並且可以通過時間戳來區分所需要的版本,當搜索的版本不存在時,將提交上一個版本。

 http://wiki.ubuntu.org.cn/SubVersion#.E6.9C.AC.E6.96.87.E6.B6.89.E5.8F.8A.E7.9A.84.E8.8C.83.E5.9B.B4(教程)

<!--[if !supportLists]-->3.  <!--[endif]-->怎麼配置/etc/vsftpd.confFTP服務 /etc/apache2/www服務) !?

Vsftpd在配置文件上都有詳細的說明選項內容,只需要將所需要的功能去掉註釋符在YES就可以咯。(還不知道vsftpd的具體使用方法)

VSFTPD的文件結構是很簡潔的,主要包括:
  /usr/sbin/vsftpd ---- VSFTPD的主程序
  /etc/rc.d/init.d/vsftpd ---- 啓動腳本
  /etc/vsftpd/vsftpd.conf ---- 主配置文件
  /etc/pam.d/vsftpd ---- PAM認證文件
  /etc/vsftpd.ftpusers ---- 禁止使用VSFTPD的用戶列表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 禁止或允許使用VSFTPD的用戶列表文件
  /var/ftp ---- 匿名用戶主目錄
  /var/ftp/pub      ---- 匿名用戶的下載目錄
  此外,還有一些說明文檔和手冊文件。

http://man.ddvip.com/linux/debian/vsftpd/vsftpd.conf-3.html(教程)

<!--[if !supportLists]-->4.       <!--[endif]-->MPEG本是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動態圖象專家組的英文縮寫

MPEG-1傳輸速率爲1.5Mbits/sec,每秒播放30MPEG-1也被用於數字電話網絡上的視頻傳輸,如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ADSL),視頻點播(VOD),以及教育網絡等。同時,MPEG-1也可被用做記錄媒體或是在INTERNET上傳輸音頻。

 

MPEG-2傳輸率在3-10Mbits/sec,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達720X486MPEG-2也可提供並能夠提供廣播級的視像和CD級的音質。MPEG-2的音頻編碼可提供左右中及兩個環繞聲道,以及一個加重低音聲道,和多達7個伴音聲道(DVD可有8種語言配音的原因) 已能適用於HDTV,使得原打算爲HDTV設計的MPEG-3MPEG-2的另一特點是,其可提供一個較廣的範圍改變壓縮比,以適應不同畫面質量,存儲容量,以及帶寬的要求

 

MPEG-4傳輸速率要求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間,分辨率爲176X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帶寬,通過幀重建技術,壓縮和傳輸數據,以求以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象質量。與MPEG-1MPEG-2相比,MPEG-4的特點是其更適於交互AV服務以及遠程監控。

 

2008/12/19

         關於昨天和前天的配置文檔,又看了一偏發現了幾個問題

<!--[if !supportLists]-->1.       <!--[endif]-->  Source.list是配置

先備份/etc/apt/sources.list
然後修改: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
(或者使用你喜歡的編輯器)

    國內的源很多,速度各不相同,但是,不同的版本對應不同的地址,切勿複用。

在列表中,也可以使用已有的ISO文件,只需要將查找目錄設定好,並把Ubuntu的站點刪除。

  mount -o loop /the/path/to/your/iso-file /cdrom
        apt-cdrom -m -d /cdrom add
這樣apt-cdrom會自動在source.list中添加內容。使用apt-cdromäÏmount一個iso文件(到默認的/cdrom

source.list添加下面幾行內容,然後再運行一下aptitude update就可以了.
想一次過全mount進去再安裝軟件,這樣方便點,不用把那幾個iso換來換去
    deb file:///mnt/CD1 etch main
    deb file:///mnt/CD2 etch main
    deb file:///mnt/CD3 etch main
    deb file:///mnt/CD4 etch main
    deb file:///mnt/CD5 etch main
    deb file:///mnt/CD6 etch main

<!--[if !supportLists]-->2.       <!--[endif]-->Ubuntu /opt 目錄是應用程序目錄,一般的應用程序都放在這個目錄(那和/usr/bin /usr/local/bin的區別又是什麼 !?)查看了下/usr/loacal/bin目錄下基本沒有可執行文件,而在/usr/bin目錄下有apt-get install 後的執行文件。對我來說 /opt 只存放了交叉編譯工具鏈和SDK 

<!--[if !supportLists]-->3.       <!--[endif]-->Su sudo 區別 !?

su命令就是切換用戶的工具,su 的確爲管理帶來方便,通過切換到root下,能完成所有系統管理工具,只要把root的密碼交給任何一個普通用戶,他都能切換到root來完成所有的系統管理工作;但是也帶來了不安全因素----多個超級用戶。而通過sudo,我們能把某些超級權限有針對性的下放,並且不需要普通用戶知道root密碼,所以sudo 相對於權限無限制性的su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sudo 也能被稱爲受限制的su ;另外sudo 是需要授權許可的,所以也被稱爲授權許可的su;而這些的前提是要通過sudo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來進行授權;

<!--[if !supportLists]-->4.       <!--[endif]-->source 後的環境變量在suspend後就消失了,需要重新source腳本, 一般source後的本地環境變量會一直有效纔對的哦!?

對於虛擬機本身他的環境變量沒有變,但是當putty每次都相當於獨立的用戶訪問,所以他本身不會保存環境變量,可以用putty來實現多用戶訪問。

 

<!--[if !supportLists]-->5.       <!--[endif]-->STB 7500 機頂盒IP修改過程

<!--[if !supportLists]-->1.       <!--[endif]-->Swgetlog

<!--[if !supportLists]-->2.       <!--[endif]-->Sw_parameter_set  “lan_ip”,”172.16.2.69”

<!--[if !supportLists]-->3.       <!--[endif]-->Sw_parameter_set  “lan_gateway”,”172.16.2.1”

<!--[if !supportLists]-->4.       <!--[endif]-->Sw_paramerer_save

然後重啓機頂盒,這樣就修改IP地址了。

<!--[if !supportLists]-->6.       <!--[endif]-->給虛擬機配置靜態IP

一般設置動態IP很容易,只需要 sudo ifconfig eth0 172.168.1.1

                   同事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下添加:

                   auto  eth1

Iface  eth1  inet  dhcp

但是在掉電後就丟失,所以需要靜態的 設置過程:

                   /etc/network/interfaces

                   添加: auto  eth1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72.16.2.90
gateway 192.16.2.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72.16.2.255

network 172.16.2.0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stop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或者 sudo eth1 ifconfig down

            sudo eth1 ifconfig up

<!--[if !supportLists]-->7.       <!--[endif]-->技巧: vi 直接粘貼 i插入後 shift+insert 粘貼。

<!--[if !supportLists]-->8. 配置了vi 高亮顯示,但是感覺藍色看的不是很清晰,也很簡單,在/usr/share/vim/vimrc 下

       將syntax on 前的“去掉就可以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