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正確說話的6個玄機

       MBA中國網訊:很多人在生活中很受歡迎,很幽默也很能說,當然也有不會說話的。但是能說的不見得在職場中就受歡迎哦,畢竟職場不是情場,嘻嘻哈哈有時候也會招來嫌棄之禍哦。那職場中該怎麼說話呢?職場中什麼樣的說話方式比較受歡迎呢?下面西柚經期助手教你如何正確的說話,讓你在職場中更受人歡迎。


  幽默的話語分時說。有人很幽默,給人添加了不少交流的歡樂,但幽默要分時分地使用,切不可不分時間、地點隨意幽上一默。唐王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卻因大臣的一個幽默錯殺了一員大將。有一次,李世民接到密報,說邊疆守將王和可能要謀反,逐約幾名朝廷重臣商議,這時大臣李展內急,因事情緊急,李世民與幾個重臣就先開始商議對策,正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時,李展如廁回來了,他回來看大家都很嚴肅,就想幽默一下活躍一下氣氛,說到:“惡疾之存,傷身誤國,斬之最佳!”他本意是說自己拉稀,又傷自體還誤國事,沒有了才最好呢。可李世民沒有那麼想,他以爲李展是讓他殺了王和,就說到:“依卿之意吧”,李展還說:“皇上聖明”。事後查明,王和根本沒有反心。


  給對方充分的尊重。孔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就象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人對事物的觀點方法也是不同的,抱着一種學習的態度去與人交流,這是產生尊重的基礎。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態;尊重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真誠可敬;尊重能讓人向你展示到心靈最深層。讓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


  觀點對錯不判斷。我們在說話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自己在心裏判斷對方的觀點,其實每個人的觀點,只是對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很難做出誰對誰錯的判斷,之所以要判斷,是因爲在我們自己的頭腦中,有一套自己的處理事情、甄別是非的價值觀,它不能代表別人,更不能代表真理。如果邊聽邊判斷,就會對說話者在心裏定格,也就難免會在談話中帶有情緒、言詞上的不良表現。


  儘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詞語。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詞語,會比使用否定性的詞語效果更好。因爲使用否定詞語會讓人產生一種命令或批評的感覺,雖然明確地說明了你的觀點,但更不易於接受。如:“我不同意你今天去北京”這句話,我們換一種說法:“我希望你重新考慮一下你去今天北京的想法”。交流中,很多的問題都是可以使用肯定的詞語來表達的。


  換一個角度表達更易接受。漢語是世界最複雜的語言之一,這種複雜性,也說明了它的豐富多彩,同樣的一種觀點就會有多種表達的方法。如,我們要說的意思是一個女士很胖。一種說的方式:“你真的很胖,需要減肥”;另一種說的方式:“你從前您一定是個很苗條的人”。表達的方式還會有很多種,如果你是那位女士,會喜歡哪種說法,當然是第二種。所以,我們在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妨深思三秒鐘,也許會生成更精彩、讓人喜歡的語言。


  情緒不穩少說話。人在情緒不穩或激動、憤怒時,智力是相當低的,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高度的情緒不穩定時,智力只有6歲。在情緒不穩定時,常常表達的不是自己的本意,道理理不清,話也講不明,更不能做決策,不要相信“急中生智”的謊言。生活、工作中,一句反目成仇,甚至鬧出命案的例子舉不勝舉。

本文信息來自:mba中國網:http://www.mbachina.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