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寫哪_隨筆20191130

今天明白了一件事, 最近F總是思考關於做事要專注, 一次只做一件事, 找準自己的能力半徑, 別貪婪, 別貪多...

但是做的總是不好, 不知道哪件事是應該, 專注做的, 現在我明白了, 專注不是一件事專注而是所有的事, 應該認真的做當下的這件事, 之前總是做着這個想那個, 真是印證了 那個故事裏說的...

從前一個小和尚問老和尚,

你年輕時做什麼事呀, 老和尚說, 挑水做飯唸經,

小和尚又問, 那你現在做什麼呀, 老和尚說, 挑水做飯唸經,

小和尚很疑惑的說, 怎麼還是幹這些事呢,

老和尚說, 不一樣呀,

以前我是挑水的時候想着做飯, 做飯時候想着唸經,

現在我是挑水的時候想着挑水, 做飯的時候想着做飯, 唸經的時候想着唸經

F又何嘗不是呢, F就是個年輕的和尚呀, 這就是F不能得道的原因,

想想F的朋友圈裏, 總是那幾個人轉發些技術類的文章, 有時一天好幾篇, 看着標題是挺吸引人的, 挺有用的, 但是哪篇自己仔細看過呢, 都是打開看一兩段, 有意思收藏下吧, 或翻到最後, 好長呀, 也沒啥意思就不看了, 所以每次都沒什麼評論,

想想F和那些人有什麼區別呢, 那些人有些是領導, 有些是自己佩服的人, F訂閱的公衆號, 不比他們少, 讀的技術文章不比他們少 , 但F怎麼就沒有轉發過幾篇到朋友圈呢, 這是存在什麼區別呢, 區別就在於, 他們看得精, 看得細, 看一篇是一篇, 而F就是走馬觀花, 看過和沒看過一個效果, 沒有過腦子, 沒有隻是刷量了, 搞得自己挺累的, 還沒成果

這只是一方面, 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F好多都是沒有用心, 喫飯不正念喫, 睡覺不好好睡帶着一腦子事情, 

認識那麼多做事方法論有什麼用呢, 沒有用到自己身上, 都是瞎忙活

今天看書看到了 結對編程, 這是一種兩個人使用一臺腦的工作方式, 需要兩人配合, 有相同的目標, 相同的價值觀, 其中一個把握代碼整體, 一個只專注於敲代碼, 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以前也瞭解過, 不過目前國內哪有這麼的編程文化呢, 只是臆想而已, 國內都是隻有利益, 只看效益, 倆人幹一份活, 那還不得被上級罵死....

人是需要不斷磨練的,隨着磨練心的位置會不斷迴歸本位, 最開始時心在頭頂, 隨着自己不斷靜下來思考, 和做事的磨練, 心的位置會不斷往下走, 到眼, 到嘴, 到嗓子, 到嗓子下, 到胸鋪上, 到心臟該待的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