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與奴隸制度的區別

作者:賈小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51211/answer/117868537
來源:知乎

中國古代的皇帝,性質上是地主,而不是奴隸主,因爲那個時候土地是第一生產資料。幹活的人?有的是。

愛乾乾不幹滾滾了你就沒飯喫,這是地主的邏輯。
奴隸制時期人是第一生產資料,因爲土地面積相較人口幾乎用不完,是可以隨意開墾的。所以
你給老子當牛做馬,讓你幹嘛你就幹嘛。不幹打你!這是奴隸主的邏輯。
所以,在社會進化的過程中,人力只會越來越不值錢。資本社會更是,好好想想歐洲因爲做火柴而爛下巴的女工。
千萬別以爲有奴隸、僕人就叫奴隸制,你要這麼說,廣大的第三產業從業者會炸的。只有奴隸主是一個社會的主體的時候,才叫奴隸制。

不匿,就是要婊前排不懂裝懂扯中國古代是奴隸制國家的**。(這話是原作者寫的,彪悍的女生)

-----------------------------------------------------------------------------------------
本姑娘也是個恬不知恥外加沒有見識的人,看到姑且算是上百讚了,就歡呼雀躍的想再寫點別的東西。

社會的進化,或者說馬克思主義史觀的所謂社會進化,到底是哪方面的進化?
三次社會大分工使得社會中每個個人的工作都確定了下來,這是原始時代末期左右的事情了。
就中國歷史來談,商周依舊維持着一個奴隸社會的形態,紂王在牧野之戰以數萬奴隸爲兵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而春秋戰國,就是一個從奴隸社會到地主社會的一個轉型過渡期。奴隸依舊存在,但是他們卻已經被不再大規模從事生產工作。從此以後的中國歷史,奴隸徹底的終止了農業生產,而開始了對政治精英的服務。
爲什麼奴隸社會會優先轉型爲地主所有制社會?
核心還是生產力。
奴隸主的時代,一個人可以耕一畝地,而在這期間,有人發明了新的犁,一個人可以耕十畝地。生產力的成倍提升,使得“無限”的土地不再無限,土地被人類認知爲有限的,而人口則被認知爲盈餘的。自然,奴隸(或者說人口)本身就不會成爲被爭奪的對象,被爭奪的,將是象徵着生存空間和核心生產資料的土地。
同樣,地主時代到資本時代的過渡也是同理。
也就是說,社會進化的過程,就是生產力提高的過程,而不是人類文明程度提高的過程。
一個原始人,你教他如何使用機牀,然後給予他食物,他可以擁有與普通工人一樣的生產能力。
也就是說,文明程度與社會進化並不直接掛鉤,生產模式的改變,生產力的提高,並不意味着文明水平的提高。
文明水平在這個時候更像是一個副產品。
改變的,只有政治精英。
奴隸主手中只要有鞭子和刀劍就行了,而地主手中卻要有地契和印章,資本家只需要擁有自己的財產證明。
奴隸主鞭撻,地主徵糧,資本家讓人心甘情願的幹活。
文明程度提高程度最大的,是政治精英。
說到底,人類歷史的進化過程,還是幾羣思路不一樣的人,輪番統治人類的結果。


-------------------------------------------------------------------------------------

個人理解:在奴隸制度下,應該人口數量的緣故,並不會覺得土地是一種生產資料;部落聯盟去幹了一場架,獲得了很多的奴隸,事後,盟主分贓,A頭領100奴隸,B頭領55奴隸,奴隸就和家禽一樣,可以買賣,可以殺死,是會說話的工具....

而先進工具出現後,無限的土地就變成了有限的生產資料,土地的重要性凸顯了;當具有的土地是一定的話,奴隸主就會賣掉或是殺死多餘的奴隸,畢竟奴隸也要消耗食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