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技術官(ChiefTechnologyOfficer)

轉自:摘自【百度百科】


首席技術官(ChiefTechnologyOfficer)


釋義:CTO(首席技術官)英文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即企業內負責技術的最高負責人。這個名稱在1980年代從美國開始時興。起於做很多研究的大公司,如General Electric,AT&T,ALCOA,主要責任是將科學研究成果成爲盈利產品。1990年代,因計算機和軟件公司熱門,很多公司把CTO的名稱給予管理計算機系統和軟件的負責人。有時CTO和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管理最高負責人)是同一個人(尤其在軟件公司),有時CTO歸於比較精通科學技術的CIO手下。在不同領域的公司,CTO工作性質不同;即使在同一領域,工作性質也可能大不相同。一般CTO會有以下責任:長期技術方向(戰略性)、短期技術方向(戰術性)、管理研究對公司經營活動和營利的影響、公司中使用的軟件等等。
在國內,CTO一般在IT企業中才有,是分管技術的副總,非IT企業大都設置總工程師、技術副總這樣的職位,例如在IT企業中,負責軟件開發的副總也叫CTO,而技術總監則不是CTO,總監只是部門的負責人,副總是企業的負責人。而CIO是分管IT的副總,例如分管企業IT管理的副總,或者分管信息化的副總。
在國內CTO通常是由軟件工程師(程序員)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CIO通常是由IT工程師網管)成長起來的,一個傾向於程序開發、一個傾向於IT管理。
國外的CTO主要職責是設計公司的未來,其更多的工作應該是前瞻性的,也就是制定下一代產品的策略和進行研究工作,屬於技術戰略的重要執行者。CTO還是高級市場人員,他可以從技術角度非常有效地幫助公司推廣理念,其中包括公司對技術趨勢所持的看法。因此,在大型用戶會議上CTO會闡述產品下一代的走向和功能,這也是重要的市場策略。
國外CTO的職能,除取決於公司規模外,還與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模式相關聯。硅谷很多公司創始人都是技術出身,但公司做大之後並不想轉爲技術團隊管理者,所以除了從外面請來專業經理人擔任CEO外,還有可能聘請專門負責研發管理的VP,這樣創始人就可以把自己定爲CTO角色,以便脫離管理中的瑣事,專心研究技術走向。例如,Google的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就專門負責研究技術的走向。
國內CTO更偏重於研發管理,CTO要負責把所有同開發相關的資源都管理起來,按時完成項目。另一方面,就是類似總工的角色,作爲技術方面的權威,要對公司下一步的技術發展方向進行一些研究、探討,做出判斷並幫助CEO做出決策。
中國CTO代表人物:張志東先生,騰訊創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