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一片“電腦雲”裏的浪漫

雲計算這個新鮮的紅火詞語,在最近的幾年裏迅速席捲了世界,從學術一線到市井平民,幾乎無人不曉。然而,就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樣,並非總能迅速被大家看清,於是時常就會出現這樣的疑問:雲計算,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我們先來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幾年前,我們家家都有個煤氣罐,呼哧呼哧扛回一罐煤氣,也算是個私有財產了,一般來講,這部分煤氣就不會給再被別人用。後來,管道煤氣廣泛普及,家裏就不再需要煤氣罐,要下廚了,只要打開閥門,煤氣就源源不斷,到月底按用量交錢即可。在我們家中不再有煤氣罐時,我們想象,其實是在某個地方有一個巨大的煤氣罐,每戶人家由管道連接到這個大煤氣罐上。

不妨給這個新模式起個名字吧,這就叫雲煤氣。

以此來類比一下。如今我們家家都有電腦,電腦上還要安裝許多軟件,這臺電腦擺在家裏,不用的時候,這部分計算資源就會因爲閒置而造成浪費,哪怕鄰居手頭拮据買不來電腦,你也不大可能時常借給他用用。於是,我們現在提出一種全新的概念,把成千上萬臺計算能力非常強大的計算機集中在一起,然後大家索性也不用購買高性能的電腦了,只需一個成本低廉的終端機,通過互聯網連接到這些強大的計算機上,你用我用大家用。這些集中起來的計算資源,就像管道煤氣一樣,隨用隨取,它們爲你實現各種各樣的應用,你只需要一個瀏覽器就行。

聰明的讀者一定猜到了,這就是雲計算。這個名字,是因爲我們把那些集中起來的計算機看成一片“電腦雲”,呵呵,多麼浪漫的一個名字。 其實,雲計算的完整名稱應當叫作“雲端(Cloud-Client)計算”,這個“雲端”可不是指飛上雲端,而是說組成整個系統的,除了“電腦雲”,還有“終端”。至於爲什麼簡稱爲“雲計算”,筆者有個相當陰謀論的想法:雲計算這個詞是由Google提出的,與微軟相比,Google在“雲”上有優勢,但在“端”上處於下風,所以乾脆從名稱上先來個壟斷,把圍觀羣衆的注意力多多轉移到“雲”上面來。

這樣一看,雲計算完全不神祕,早在多年前,我們的煤氣供應就已經實現雲端模式了。但是,這並不等於雲計算的重要性不夠高,它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絕不低於管道煤氣的普及。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你不再需要更快的CPU,更大的內存,更強的顯卡,因爲那時一個幾百元錢的簡單設備,就可以擁有任何高性能計算機才能執行的功能。舉個眼前的例子來說,《紐約時報》使用Amazon的雲計算服務,將其從1851到現在的1100萬份報道,全部轉變成可搜索的數字化文檔,耗時僅一天。如果在傳統模式中,這項工作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使用現有資源耗費數月來完成,要麼耗費巨資購買計算資源,用過一次就閒置起來。可以看出,雲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有着巨大的作用。當然,不僅《紐約時報》可以使用這項功能,《三湘都市報》也完全可以,甚至你也可以一樣地隨時隨地使用這些強大的計算資源。自由、平等,這些互聯網時代最基本的精神,將會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

到那時,個人不再需要存儲介質,光盤,硬盤,U盤,這些傢伙可以統統退出歷史舞臺。一切數據都保存在“雲”裏面,你只要隨時隨地連接到“雲”上,就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資源。想要聽音樂?只要到雲上去聽(當然,很可能是需要付費的);在家裏製作的報表?第二天到了公司再去雲上找就好了;硬盤損壞數據丟失?這是不可能再發生的事了。計算機,你可以使用,但卻看不見,也摸不着,它在天上,在雲裏,它無處不在,計算將變得隨時隨地。到那時,也不再有“盜版軟件”這個詞語存在,因爲你不再需要自己安裝任何軟件(至於瀏覽器嘛,免費贈送你),一切都是管道煤氣:隨用隨取,按量付費。

但是,從這個模式當中我們也能看出,雲計算這種模式,很容易造成市場壟斷,因爲這樣的大規模電腦雲,並不需要太多。曾經有人說,到了雲計算時代,世界上只需5片電腦雲就夠了:微軟,Google,IBM,SUN,Amazon,各撐一片。等等,這話聽着怎麼這麼熟悉呢?對了,早在1943年,IBM公司的創始人沃森說過:這世界上只需要5臺電腦就夠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你只需瞅一眼自家桌上的電腦就可以微微一笑了,沃森也因爲這句搞笑般的預言,差點毀掉一世英名。不過我們現在看來,說不定這還真是沃森的遠見所在:早在60多年前,他就看出了雲計算。言歸正傳,從前面說的模式來看,也許5片電腦雲真的就夠了,我們也且相信,這5家公司都擁有足夠的實力來構建自己的雲。然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不穩定的局面,沒有人會眼看着一塊巨大的蛋糕被5家公司獨吞,但是介入雲領域的門檻又是相當之高,大有望雲興嘆之感。IT行業將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作爲互聯網大國,當然也不會對雲計算這個未來趨勢視而不見。今年9月,國內著名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宣佈,成立一家名爲“阿里雲”子公司,專注於雲計算的研究與開發。首個雲中心部署於江蘇省南京市,爲南京、揚州、南通等長三角地區城市提供局部的雲服務。我們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中國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這塊商機,爲國內用戶提供越來越多的方便的雲端服務。到那時,計算機資源將變得像煤氣一樣,什麼時候想用,就什麼時候用,想在哪用,就在哪用,想用什麼服務,就用什麼服務。想象一下扛煤氣罐上樓是個什麼感覺,就不難想象,雲計算將爲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便利。 所以,擁抱雲計算吧,這是最好的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