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類與編碼

商品分類與編碼

第一節 商品分類的概念和作用

一、商品的基本概念

商品是指用來交換、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即具體勞動產生使用價值,抽象勞動產生價值。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工農業用的生產資料和人們衣食住行用的生活資料,絕大多數需要通過交換而獲得,它們大都是商品。

商品是人類有目的的勞動產品,是人和社會需要的物化體現,可以包括實物、知識、服務、利益等。實物商品的整體概念應包含三個層次內容:

(一)核心商品

核心商品是商品所具有的滿足某種用途的功能。比如,人們購買的電冰箱,並不是需要一個裝有壓縮機、冷凝器和控制裝置的大鐵箱,而是要購買其製冷功能,即冷凍冷藏食品,保鮮的功能。商品功能達到用途要求所必備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由商品性質所決定的,商品對人的有用性是以商品功能爲基礎的,因此,核心商品是商品整體概念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

(二)有形商品

有形商品部分是指實物商品體本身。商品體是由商品的成分、結構、外觀、質量、品種、商標、包裝等多種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有形商品是商品的外在形式。

(三)無形商品

無形商品又叫附加商品,是指人們購買有形商品時所獲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務。例如,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售後技術服務、免費安裝調試、質量保證措施、信息諮詢、某種附加利益等。善於開發和利用適當的無形商品,一方面可以獲得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需求。

二、商品分類的概念

任何集合總體都可以按一定的標誌特徵逐次歸納成若干範圍更小、特徵更趨一致的部分,直至劃分成最小的單位集合體,這種將集合總體科學地、系統地逐次劃分的過程稱分類或歸類。

商品分類是指爲了一定目的或滿足某種需要,根據商品的屬性或特徵,選擇適當的分類標誌將商品劃分不同類別並形成系統的過程。我國通常將商品劃分成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品類或品目、以及品種、花色、規格等。

門類是按國民經濟行業共性對商品總的分門別類,屬最高類別,我國商品分 23 個門類。

大類是按商品生產和流通中的行業來劃分的,我國商品在門類的基礎上分 88 個大類,如五金類、交電類、日用百貨類、鐘錶類、針紡織品類、印刷品類等大類。

中類即商品種類,也稱商品品類或品目。是若干具有共同性質或特徵的商品總稱,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種。如針棉織品、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等。

小類是根據商品的某些特點和性質進一步劃分的。如針棉織品又可分爲針織內衣類、針織外衣類、羊毛衫類等。

商品的品種是按商品的性質、成分等特徵來劃分,是指具體商品的名稱,如西服、洗衣機、皮鞋、啤酒等品種。

商品的細目是對商品品種的詳細區分,包括商品的花色、規格、品級等,如 180/112 A 型男西服、 23 號女式高跟皮鞋等。

通過商品分類,可以將成千上萬種商品在生產、交換、流通中,應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條理化、系統化,以實現商品使用的合理化和流通管理的現代化。因此,商品分類對發展生產,促進流通,滿足消費,提高現代管理水平等有着重要作用。

在不同的時期,商品的範圍、分類對象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商品分類的層次也不一樣。目前,通常將商品分成大類、品類、品種、細目等四個類目層次。

三、商品分類的原則

爲了實現商品的科學分類,使商品分類能夠滿足特定的需要,分類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  科學性原則

指商品在分類中所選擇的標識必須能反映商品的本質特徵並具有明顯的區別功能和穩定性,以滿足分類的客觀要求,發揮分類的作用。科學性是分類的基本前提。

•  系統性原則

商品分類的系統性是指以選定的商品屬性或特徵爲依據,將商品總體按一定的排列順序予以系統化,並形成一個合理的科學分類系統。商品總體分成若干門類後,門類分爲若干大類,大類分爲若干中類,中類分爲若干小類,直至分爲品種、規格、花色等。系統性是商品分類的關鍵

•  實用性原則

商品分類首先應滿足國家總政策、總規劃的要求,同時應充分滿足生產、流通及消費的需要。因此,商品分類應盡最大努力結合各部門、各系統、各行業、各企業及消費者的實際,滿足各方面的需要。使用性是檢驗商品分類的實踐標準。

•  可擴展性原則

又稱後備性原則,即進行商品分類要事先設置足夠的收容類目,以保證新產品出現時不至於打亂已建立的原有的分類體系和結構,同時爲下級部門便於在本分類體系的基礎上進行開拓細分創造條件。

•  兼容性原則

商品分類要與國家政策和相關標準協調一致。又可與原有的商品分類保持連續性和可轉換性,以便進行歷史資料對比。

•  唯一性原則

商品分類體系中的每一個分類層次只能對應一個分類標識,以免產生子項互不相容的邏輯混亂。

四、商品分類的作用

商品分類是將千萬種商品在商品生產與交換中實現科學化、系統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必然對發展生產、促進流通、滿足消費以及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起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只有將商品統一分類後,纔有可能將研究對象從每一個商品的個性特徵歸結爲每類商品的特徵。掌握了每類商品的共同特徵,才能深入地分析商品的質量變化規律,才能爲提高商品質量和合理使用、儲存與運輸商品創造條件。

第二,將商品統一分類後,有利於確切地掌握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爲商品管理業務創造條件,從而使商品的業務、計劃、統計、會計覈算等工作順利進行。

第三,商品科學分類是編制商品目錄的基礎。將商品科學分類,才能使編制的商品目錄有條理,層次分明,眉目清晰。

第四,將商品進行科學分類,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前提和必備手段,爲建立統一的經濟信息自動化系統,提供信息交流的共同語言,促進經貿活動的發展肩負重大的歷史使命。

第五,商品分類有利於在一定範圍內使商品名稱、類別統一化,便於有秩序的商品市場供給,從而便於消費者和用戶的選購。

 

 

第二節 商品分類標誌和分類體系

一、商品分類標誌

商品分類標誌的選擇是商品分類的基礎,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細緻的工作。商品分類可供選擇的標誌很多,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產加工方法、化學成分、使用狀態等這些商品最本質的屬性和特徵,是最常採用的分類標誌。

•  按商品的用途分類

商品的用途是體現商品使用價值的標誌,同時還是探討商品質量的重要依據,所以按商品的用途分類,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最廣泛。它不僅適用於商品大類的劃分,也適用於對商品種類、品種等的進一步詳細分類。例如根據商品的基本用途,將商品分爲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兩大類;生活資料商品又按不同用途分爲食品、衣着用品、家用電器、日用品等類別;在日用商品類中,可按用途分爲鞋類、玩具類、洗滌用品、化妝品類等。在化妝品中,按用途還可以在分爲皮膚用和毛髮用化妝品。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細分,如毛髮用品可以分爲清潔類、護髮養髮類、染髮劑等。

以用途爲標誌的分類方法,便於對相同用途的商品質量進行分析比較;有利於消費者按用途選購商品;有利於商品生產者提高商品質量,開發商品新品種;有利於商業部門搞好商品的經營管理。但對於多用途的商品則不宜採用這種分類標誌。

•  按商品的原材料分類

原材料的種類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商品的性能和質量。選擇以原材料爲標誌的分類方法是商品的重要分類方法之一。例如,紡織品以原材料爲標誌分爲棉織品、麻織品、絲織品、毛織品、化纖織品、混紡織品等;皮鞋以原料爲標誌分爲牛皮鞋、豬皮鞋、羊皮鞋等。

以原材料爲分類標誌,商品分類清楚,但對於多種原材料構成的商品,不宜採用這種標誌進行分類,如電冰箱、電視機,鐘錶等。

•  按商品的生產加工方法分類

很多商品,即使採用相同的原材料製造,由於生產方法和加工工藝不同,所形成商品的質量水平、性能、特徵等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對相同原材料可選用多種加工方法生產的商品,適宜以生產加工方法作爲分類標誌。如酒類按釀造方法可分爲蒸餾酒、發酵酒、配製酒;茶葉按加工方法分爲發酵茶、半發酵茶、不發酵茶等。對於那些雖然生產方法不同,但產品質量、特徵不會產生實質性區別的商品,則不宜使用此種分類方法。

•  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分類

商品的許多性能、質量、用途往往由商品的成分決定,其中尤爲重要的是組成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因此,這種分類的標誌可以通過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說明其主要性能和用途。如塑料製品可按其主要成分合成樹脂的不同,分爲聚乙烯塑料製品、聚氯乙烯塑料製品、聚苯乙烯塑料製品、聚丙烯塑料製品等;又如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根據其中的一些特殊成分可分爲鈉玻璃、鉀玻璃、鉛玻璃、硅硼玻璃等。但對化學成分複雜的商品或化學成分不明顯的商品,則不宜採用以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爲分類標誌。

•  以其他特徵爲分類標誌

除上述分類標誌外,商品的形狀、結構、尺寸、顏色、重量、產地、產季等均可作爲商品分類的標誌。這些分類標誌更容易爲消費者接受,其特點是概念清楚、形象直觀、特徵具體、通俗易記、便於區別。

 

二、商品的分類體系

在實際分類工作中,常常是先選擇一個主要標誌,將商品分成大類,然後再按不同的標誌依次地將商品劃分成中類、小類直至細目等,這樣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商品分類體系。目前我國常採用的商品憤分類體系可概括爲基本分類體系、國家標準分類體系、應用分類體系等三大體系。

•  基本分類體系

基本分類體系是按商品的基本使用價值即商品的用途作爲分類標誌,將商品分爲生活資料商品(供衣、食、住、行、用等的商品)和生產資料商品(工業生產資料商品、農業生產資料商品)兩大類。基本分類體系對於組織生產和消費水平的宏觀調控具有重要作用。

•  國家標準分類體系

國家標準分類體系是爲適應現代化經濟管理的需要,以國家標準形式對商品進行科學、系統地分類編碼所建立的商品分類體系。 1987 年我國頒佈了國家標準 GB7635-87 《全國工農業產品(商品、物資)分類與代碼》,這是全國各部門、各地區必須一致遵守的商品分類與商品編碼準則。該體系把我國生產的全部工農業產品、商品、物資劃分爲 99 個大類、 1000 多箇中類、 7000 多個小類、總計 36 萬多個品種。體系中各類目的劃分及代碼如下:

•  農、林、牧、漁業產品

01 農業產品

02 林業產品

03 人工飼養動物、捕獵野生動物及產品

04 漁業產品

05 觀賞植物

06 其他農林牧漁業產品

•  礦產品及竹木採伐產品

07 煤、石油和天然氣

08 黑色金屬礦採選產品

09 有色金屬礦採選產品

10 非金屬礦採選產品

11 木竹採伐產品

c . 電力、蒸汽供熱量、煤氣(天然氣除外)和水

12 電力、蒸汽供熱量、煤氣(天然氣除外)和水

等等。

 

( 三 ) 應用分類體系

應用性分類體系是以實用性爲原則,爲滿足使用者的需要進行分類所形成的分類體系。這種分類體系是從處理商品方便角度出發的,沒有統一的分類標誌,而是根據商品的某些共性加以分類,可以適應不同分類目的的需要,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分類體系。如:

1 按原料來源分類:植物性商品、動物性商品、礦物性商品等。

2 按加工程序分類:粗製品和精製品

3 按行業分工分類:農產品、林產品、水產品、畜產品、工業品等。

4 按產地分類:進口產品、國內產品、地方產品等。

5 按使用期限分類:耐用商品和易耗商品。

6 按質量分類:優質產品、名牌產品、和一般產品等。

 

 

第三節 商品目錄和商品代碼

一、商品目錄

(一)商品目錄的概念

商品目錄是指國家或部門根據商品分類的要求,對所經營管理的商品編制的總明細分類集。商品目錄是以商品分類爲依據,因此也稱商品分類目錄或商品分類集。商品分類是在商品逐級分類的基礎上,用表格、符號和文字全面記錄商品分類體系和編排順序的書本式工具。

在編制商品目錄時,國家或部門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首先將商品按一定的標誌進行定組分類,再逐次制定和編排。也就是說,沒有商品分類就不可能有商品目錄,只有在商品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才能編制層次分明、科學、系統、標準的商品目錄。商品目錄的編制就是商品分類的具體體現,商品目錄是實現商品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前提;是商品生產、經營、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二) 商品目錄的種類

商品目錄由於編制目的和作用不同,因此種類很多。如按商品用途不同編制的目錄有食品商品目錄、紡織品商品目錄、交電商品目錄、化工原料商品目錄,等等;按管理權限不同編制的目錄有一類商品目錄、二類商品目錄、三類商品目錄;按適用範圍不同編制的目錄有國際商品目錄、國家商品目錄、部門商品目錄、企業商品目錄等。

1 國際商品目錄

國際商品目錄是指由國際上有權威的各國際組織或地區性集團編制的商品目錄。如聯合國編制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目錄》、國際關稅合作委員會編制的《商品、關稅率分類目錄》、海關合作理事會編制的,《海關合作理事會商品分類目錄》和《商品分類及編碼協調製度》等。

2 國家商品目錄

國家商品目錄是指由國家指定專門機構編制,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進行計劃、統計、財務、稅收、物價、覈算等工作時必須一致遵守的全國性統一商品目錄。如由國務院批准原國家標準局發佈的《全國工農業產品(商品、物資)分類與代碼》等。

3 部門商品目錄

部門商品目錄是指由行業主管部門即國務院直屬各部委或局根據本部門業務工作需要所編制併發布的僅在本部門、本行業統一使用的商品目錄。如國家統計局編制發佈的《綜合統計商品目錄》、原商業部編制發佈的《商業行業商品分類與代碼》等。部門商品目錄的編制原則應與國家商品目錄保持一致。

4 企業商品目錄

企業商品目錄是指由企業在兼顧國家和部門商品目錄分類原則基礎上,爲充分滿足本企業工作需要,而對本企業生產或經營的商品所編制的商品目錄。企業商品目錄的編制,必須符合國家和部門商品目錄的分類原則,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本企業的業務需要,進行適當的歸併、細分和補充。如營業櫃組經營商品目錄、倉庫保管商品經營目錄等,都具有分類類別少、對品種劃分更詳細的特點。

二、商品代碼

(一)商品代碼的概念

商品代碼又稱商品編碼,或商品代號、貨號,是在商品分類的基礎上,賦予某種或某類商品的代表符號,通常用具有一定規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

商品代碼往往是商品目錄的組成部分,商品分類與代碼共同構成了商品目錄的完整內容。使用商品代碼,是爲了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於計劃、統計、物價管理及覈算工作,簡化業務手續;使用商品代碼還可以便於記憶、清點商品,便於實現現代化管理;對於容易混淆的商品名稱,使用商品代碼可以避免差錯。

(二)商品代碼的編制方法

經國務院批准, 1987 年頒佈了全國工農業產品(商品及物資)分類代碼標準 GB7635-87, 統一了全國商品的分類和代碼。根據這一國家標準,商品代碼編制的方法如下:

1 代碼結構共分四層即大類、中類、小類、品種,由八位數字組成。門類另用英文字母表示順序。

2 每層均以兩位數字表示,從 01-99 。第一、二、三層類目不再細分時,其代碼後面補“ 0 ” ,直至第八位。各層均留有適當空碼,以備增加或調整類目用。各層數字爲“ 99 ” 的代碼均表示收容類目。層內分成若干區間時,每個區間的收容類目一般用末位數字爲“ 9 ” 的代碼表示。

3 、爲滿足管理上的特殊需要,第三層設有“開列區”,其類目用“ 01 ” 至“ 09 “表示,可按不同層次重新分類或按不同要求補充設置類目。如貿易糧的代碼爲 A01010100 。不設開列區時,第三層代碼從“ 10 ” 開始編碼,如移動式空調器的代碼爲 T78031005 。 三、商品條形碼

(一)、商品條形碼的概念和應用

1 、商品條形碼概念:

商品條碼是由一組寬窄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間的平行線及其對應的字符,依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組合而成的條空數字圖形。在國家標準中,商品條碼的被定義爲用於標識國際通用的商品代碼的一種模塊組合型條碼。

2、條碼技術的優點:

條碼是迄今爲止最經濟、實用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條碼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輸入速度快:與鍵盤輸入相比,條碼輸入的速度是鍵盤輸入的 5 倍,並且能實現 " 即時數據輸入 " 。

(2)可靠性高:鍵盤輸入數據出錯率爲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出錯率爲萬分之一,而採用條碼技術誤碼率低於百萬分之一。

(3)採集信息量大:利用傳統的一維條碼一次可採集幾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維條碼更可以攜帶數千個字符的信息,並有一定的自動糾錯能力。

(4)靈活實用:條碼標識既可以作爲一種識別手段單獨使用,也可以和有關識別設備組成一個系統實現自動化識別,還可以和其他控制設備聯接起來實現自動化管理。

另外,條碼標籤易於製作,對設備和材料沒有特殊要求,識別設備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訓,且設備也相對便宜。

 

  3、條碼技術的應用範圍:

 

(1) 商業自動化系統: 商業是最早應用條碼技術的領域。在商業自動化系統中,商品條碼是關鍵。 POS ( Point of Sales )是一個商業銷售點實時系統。該系統以條碼爲手段,計算機爲中心,實現對商店的進、銷、存的管理,快速反饋進、銷、存各個環節的信息,爲經營決策提供信息。

(2) 條碼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立體倉庫是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條碼技術,可以完成倉庫貨物的導向、定位、入格操作,提高識別速度,減少人爲差錯,從而提高倉庫管理水平。

(3) 條碼技術還廣泛地應用於交通管理、金融文件管理、商業文件管理、病歷管理、血庫血液管理以及各種分類技術方面,條碼技術作爲數據標識和數據自動輸入的一種手段已被人們廣泛利用,滲透到計算機管理的各個領域。

 

( 二 ) 、常用條碼簡介:

 

1 、 EAN 碼:

EAN 碼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制定的一種商品用條碼,通用於全世界。 EAN 碼符號有標準版( EAN-13 )和縮短版( EAN-8 )兩種,我國的通用商品條碼與其等效。我們日常購買的商品包裝上所印的條碼一般就是 EAN 碼。 EAN 碼是當今世界上廣爲使用的商品條碼,已成爲電子數據交換( EDI )的基礎。

 

2 、 UPC 碼:

UPC 碼是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制定的一種商品用條碼,主要用於美國和加拿大地區,我們在美國進口的商品上可以看到。

 

3 、 39 碼 :

39 碼 是一種可表示數字、字母等信息的條碼,主要用於工業、圖書及票證的自動化管理,目前使用極爲廣泛。

 

4 、庫德巴( Codebar )碼:

庫德巴碼也可表示數字和字母信息,主要用於醫療衛生、圖書情報、物資等領域的自動識別。

 條碼種類很多,常見的大概有二十多種,除以上列舉的一維條碼外,二維條碼也已經在迅速發展,並在許多領域得到了應用。

 

(三)商品條形碼的結構

EAN 碼有兩種版本——標準版和縮短版。標準版表示 13 位數字,又稱爲 EAN 13 碼 ,縮短版表示 8 位數字,又稱 EAN8 。兩種條碼的最後一位爲校驗位,由前面的 12 位或 7 位數字計算得出。 EAN 碼標準版的結構如圖 1---1 所示: 條碼圖

EAN 碼由前綴碼、廠商識別碼、商品項目代碼和校驗碼組成。前綴碼是國際 EAN 組織標識各會員組織的代碼,我國爲 690 、 691 和 692 ;廠商代碼是 EAN 編碼組織在 EAN 分配的前綴碼的基礎上分配給廠商的代碼;商品項目代碼由廠商自行編碼;校驗碼爲了校驗代碼的正確性。在編制商品項目代碼時,廠商必須遵守商品編碼的基本原則:對同一商品項目的商品必須編制相同的商品項目代碼;對不同的商品項目必須編制不同的商品項目代碼。保證商品項目與其標識代碼一一對應,即一個商品項目只有一個代碼,一個代碼只標識一個商品項目。

  如聽裝健力寶飲料的條碼爲 6901010101098 ,其中 690 代表我國 EAN 組織, 1010 代表廣東健力寶公司, 10109 是聽裝飲料的商品代碼。這樣的編碼方式就保證了無論在何時何地, 6901010101098 就唯一對應該種商品。

另外,圖書和期刊作爲特殊的商品也採用了 EAN13 表示 ISBN 和 ISSN 。前綴 977 被用於期刊號 ISSN ,圖書號 ISBN 用 978 爲前綴,我國被分配使用 7 開頭的 ISBN 號,因此我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上的條碼全部爲 9787 開頭。

 

EAN 已分配給各編碼組織所在國家(地區)的前綴碼(部分國家和地區)

00—13 美國和加拿大、 20—29 店內碼(對無條碼商品自行編碼) 30—37 法國、 400—440 德國、 64 芬蘭、 45 、 49 日本、 690—692 中國、 460—469 俄羅斯聯邦、 70 挪威、 471 中國臺灣、 489 中國香港、 73 瑞典、 480 菲律賓、 481 白俄羅斯、 745 巴拿馬、 482 烏克蘭、 50 英國、 775 祕魯、 789 巴西、 880 韓國、 90 、 91 奧地利、 885 泰國、 93 澳大利亞、 888 新加坡、 890 印度、 955 馬來西亞。等等。

條碼技術至今已有 50 多年的歷史。從 20 世紀 40 年代的美國發起。 1970 年美國超級市場委員會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碼 UPC 碼, UPC 碼的使用成功促使了歐洲編碼系統( EAN )的產生。到 1981 年, EAN 已發展成爲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且 EAN 碼與 UPC 碼兼容。

隨着國外條碼技術的應用,我國於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開始研究,並在部分行業完善了條碼管理系統,如郵電、銀行、連鎖店、圖書館、交通運輸及各大企事業單位等。 1988 年 12 月,我國成立了 "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 ,並於 1991 年 4 月 19 日 正式申請加入了國際編碼組織 EAN 協會。近年來,我國的條碼事業發展迅速,條碼技術在我國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爲了規範商品條碼的應用,保證商品條碼質量,加快商品條碼普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制訂併發布了《商品條碼管理辦法》。該《辦法》已於 1998 年 12 月 1 日起 正式施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