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the Fuck?年薪30萬的碼農不如公務員

    前幾天打開手機,看到了一個熱帖,是在水木社區(清華的高知社羣)上出現過的一個非常火的帖子,下面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小故事,或許你會深有體會。


    2016 年春節,村民聚餐,大家歡聚一堂,圍坐在一起。

    C 舉起杯來致辭:“感謝父老鄉親們的培養,新年到來之際,我在這裏敬各位一杯。新年了,我就要到咱們省委

辦公室工作了,父老鄉親們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有什麼需要儘管說,咱們都是一家人嘛,相互關照着,我先幹了

這杯。”說着舉起酒盅一飲而盡。

    村民們興高采烈,連連點頭稱讚:“看看人家,就是有本事,小時候我就說這孩子肯定有出息,纔剛畢業就當了領導

了,以後咱們村就指望他了。”

    C 笑着說:“不是領導,不是領導,現在纔是一個小副科級幹部。”


    村民們一聽,更加高興起來:“這孩子,從小就踏實,才畢業就是大幹部了,這麼下去沒幾年就步步高昇進中央了。

    哎呀,看人家這媽,真是會生,生了這麼好的兒子,要是我家孩子有這麼出息,我可真是燒高香了!”

    這時,王嬸看到旁邊一個人靜靜喫菜的 A,笑着過來說:“A呀,你去年也畢業了,現在幹什麼工作呢?”

    A 擡起頭說:“程序員。”

    王嬸一愣:什麼員?

    A 說:“唉,就是寫代碼,製作電腦軟件的。” 


    旁邊的李嬸一聽過來說:“王姐啊,他們那些東西咱們聽不懂,不知道是幹啥的。不過 A 啊,電腦那東西輻

射可厲害了,你可得注意點啊,小心以後渾身都是毛病。”

    A 說:“沒那麼嚴重。”

    王嬸說:“我看微信朋友圈上老說,小孩好好的打電腦突然猝死的,可真得注意點,以後可千萬不能讓我家孩子老玩電腦。”

    A 正是哭笑不得,王嬸扭頭過來問:“哦,A 啊,你這一年能給發多少工資啊?”

    A 說:“稅前 30 萬吧!”

    王嬸說:“哎呀,你可得注意身體,別光看錢,這錢可不是那麼好掙的。大城市都是起早貪黑的,污染還嚴重,就怕活

不過大歲數,也不知道你們到最後能不能像說的這樣發這麼多。現在好多企業,說一套做一套,招工的時候都說的可好

聽了,最後東扣一點西扣一點,就是騙咱們老百姓,唉,這世道沒法說……”


     說着王嬸一擡頭,看到旁邊桌上的 B,高興的跑過去:“哎呀哎呀,這不是高材生 B 嗎?小時候這孩子就聰明,老考一百

分,我看這孩子長相就像科學家,果然長大了讀博士。咱們村多少年纔出一個博士啊,太厲害了,來來來,快過來讓嬸瞧

瞧是不是個科學家。”

    B 走過來:“王嬸還當我是小孩子呢,王嬸多喫點菜。”

王嬸笑着輕輕拍拍 B 的腦袋,樂呵着說:“看這孩子多好,大博士,博士後,以後海歸回來爲祖國做貢獻!得他個什麼科學獎。”

李嬸一撇嘴:“都出國了,誰還回來,孩子別聽你王阿姨的。要我說,你以後去了國外,賺上美元就別回來了。人家外國好啊,

不工作都有福利得,生了孩子政府給養着,外國人又少,房子又便宜,你到時候再把家裏人一接,以後我們出去一說,我們海

外都有親戚朋友,誰能不羨慕呀。要是再娶個洋老婆,生個娃娃才漂亮了。都說這混血的孩子才最聰明。”

衆人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觥籌交錯,場面好生熱鬧。


    轉眼間日已偏西,下午時分,漸漸地酒酣人散。王嬸瞥見自家的老李還在那邊喝酒應酬,便起身回家。 

沒多久,老李推門回到家中,看到王嬸正坐在沙發上邊嗑着瓜子邊看電視,便也座在一邊,笑笑說:“一眨眼咱們村子裏的這些

個孩子們都這麼大了,也都這麼有出息,不容易啊,還是咱村風水好啊!” 

     誰知王嬸哼了一聲,沒好氣的說:“你看看 A,坐在那一個人就知道喫,真不會來事,這纔剛進社會,連句客套話都不會說,

怎麼喫得開?”老李嘴一撅:“他這不才剛進社會嗎,鍛鍊鍛鍊就好了。”


    王嬸接着說,你看看人家 C,人家從畢業以後變化多大,現在那話說的多好聽吶。老李搖搖頭:“現在國家老搞改革,誰知道

鐵飯碗還保不保得住,以前那些個福利也都不發了,他家裏也沒什麼人,往上爬恐怕不容易”。 

    王嬸一嘆氣:“咱們村也沒聽說過出個當官的,人家孩子出來就去省裏當幹部官夠厲害了”。

    老李站起身來,邊脫掉外衣邊說着“別說他們了,晚上咱們喫點啥?”


    沒想到王嬸還是全然不顧的繼續說着:“你說 B 現在有女朋友沒有啊,別讀了這麼多年學,光知道學習了,連個家都成不

了。”老李不耐煩的擺擺手,你就別操心了,現在的孩子們就算有也不和你說,到時候都定好了才領回來讓家裏人見見,你

現在哪能知道啊。

    王嬸斜眼瞅瞅老李:“我看不見得,B 都說是要去國外讀博士後了,我看他心還飄着呢,都這麼大了,我看該找個媳婦趕

緊穩定下來,還去國外,你不知道現在光棍有多少,說個落下就真落下了……”

這時老李卻已經走到裏屋換鞋換衣服去了,王嬸追過去:“別不聽我說,你怎麼老是這樣,我說話着哪。”

正在脫鞋的老李擡起頭:“孩子們的事情你就別老操心了,快想想晚上做點啥喫,這些個孩子們這纔剛剛走入社會,三十

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後面可要經歷得多呢,怎麼回事還不一定呢!”

 


    來,讓我們分析一下文中出現的人一共有哪些:男 A,程序員年薪 30W+ ;男 B,復旦大學生物博士,還要出國;

男 C,某公務員。這是三個主要對比的對象。另外還有出鏡率比較高的喫瓜羣衆有:女一號王嬸,女二號李嬸,醬油男一

號老李,以及衆多喫瓜羣衆村民們。


    A在這場尬飯中的臺詞較少,沉默寡言,符合大多數人對程序員的初印象,顯著的就是和王嬸經典的尬聊了“程序

員”“什麼員?”“寫代碼的”。。。(手動黑人省略號表情),作爲程序員,一開始爸媽給別人介紹都是說:“學電腦的”,鄰居

的反應都是:“哦,修電腦的,那等他回來幫我看看電腦,這幾天電腦比較卡”。在非專業人眼裏:程序員 == 所有和電腦有關的,甚至和

家用電器也能多少沾點表親關係。再反過來看B,B雖然沒什麼臺詞,但是自帶裝*光環,好學生、能出國、這些大爺大媽都能懂

,通俗的說就是自己所能認知的領域裏的top-level,再來看C,C就屬於人們喜聞樂見的“會來事”,首先他能高調舉起酒杯說祝酒詞,

也能低調謙虛的回答,再加上自帶裝*屬性,(中國人傳統觀念把人分四等:貧富貴賤,貴是排在第一位,說的就是做官,雖然現在“官”都

是人民公僕了,但是羣衆的思想想完全轉變也得等到共產社會了),回到正題所以C也是大爺大媽喜歡的成功人士。對比之下,A的30萬隻

能==注意身體 突然猝死...


    再來看一下這些喫瓜羣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熟悉的領域就是自己的生活圈,有了固定的判斷好壞的標準,當官==好,

出國==好,娶媳婦生孩子==好,程序員==什麼鬼?所以在這種固定的世界觀標準下,對於新型的計算機行業,他們並不能感覺到怎麼樣

,因爲計算機的發展好壞對他們熟悉的生活方式產生不了大的影響,就像你對他說詹姆斯拿了總冠軍,他可能只是認爲打籃球技術還可以,

不過沒什麼厲害的,但你要是對他們說比蔡國慶、宋祖英出名,他們才覺得“呀,這麼厲害啊”


    最後要說的是,程序員如何才能回村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裝*。很簡單,別光想着修電腦,開發個牛*軟件什麼的,經常給親戚朋友送

點東西,沒事請他們喫喫飯,帶他們旅旅遊,讓他們感受一下編程給他們帶來的愉快,可能你就會成爲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