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推薦瀏覽器中媽媽輩:opera

向你推薦瀏覽器中媽媽輩:opera
申明:這不是軟件的測評,也不是單純的軟件技巧。而是向你介紹如何高效使用opera提供的功能,讓她爲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便利。起因:本人多年網蟲生活中見到的使用最順手、舒適、方便的瀏覽器(不一定適合你,但可以參考下)。所以寫出來共享下,相信看完後你也會愛上她。
本文只介紹本人感興趣的,常用的功能。所有使用名稱以Opera 9.52 中文版爲準。
撰寫本文時最新的版本爲:Opera 9.60 Build 10427 Beta 1
官方下載地址:http://www.opera.com/download/

一,引子
官方介紹:Opera 是一款極爲出色的,來自挪威Opera Software ASA公司製作的支持多頁面標籤式瀏覽的網絡瀏覽套件,具有速度快、節省系統資源、定製能力強、安全性高以及體積小等特點,目前已經是廣受歡迎的瀏覽器之一.特性包括多文檔接 口 (MDI)、方便的縮放功能、整合搜索引擎、快捷鍵與鼠標手勢、瀏覽歷史記憶、防止 惡意彈出窗口、全屏模式、對 HTML 標準的支持、整合電子郵件與下載管理、新聞羣組以及讓用戶自定義按鈕、皮膚、工具欄等等。
我的評述:一個貼心的基於瀏覽器的強大網絡工具箱。
在目前瀏覽器領域有4款主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IE)、firefox(FF)、opera和safari。
下面給出apple爲自己瀏覽器廣告而做到一個測試,如圖[1]:
可以看到opera的JavaScript執行很快的(opera頁面渲染最慢,我不覺得)。
如果說IE是瀏覽器家庭的爸爸:隨時隨地你都可以使用他來的完成基本的網頁瀏覽等工作——穩定,絕對是個可以信賴的夥伴;FF則是個壯志凌雲的當紅小生——你總是在期待他帶給你耳目一新的驚喜;那麼,safari更像是個擁有高貴氣質,身着華麗衣裳的姐姐——全身你都能感受到mac特用的活力;而opera就是那個時時關心你、爲你解除煩惱,提供最便利工具的媽媽了(opera也是極其穩定的瀏覽器,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遇到它崩潰過;相反IE6將我爽過——發帖子,複製了個其他網頁上的東西后,粘貼,直接死掉,資料全丟了!而且作爲opera中文版,你會發現她的字體很卡通哦,相當驚喜)。
二,瀏覽器網上衝浪的隨身包
作爲瀏覽器的本職,渲染HTML頁面是他最本職的工作。對於瀏覽器的這類的技術參數,可以參看各
門戶網站的技術測評,如http://tools.yesky.com/syscore/125/548625d_13.shtml
以及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pingce/0601/753127_1.html。
這裏從我們使用瀏覽器的步驟來介紹Opera特點。
第一,啓動瀏覽器。總體來說,啓動速度不如IE、safari和FF。
第二,進入界面後,我們就能看到opera的一個極大的特色工具:快速撥號(speed dial),如圖[2]。
共9個小窗口(thumbnail)。使用它,就像我們在電話上使用的一鍵撥號一樣,可以通過單擊某個小窗口達到訪問某個網站的目的,只需一鍵!Opera提供了4種激活小窗口、靈活地創建一鍵撥號功能的方式,其中"經常訪問的頁面"和"打開網頁"是我認爲最貼心的設計----這恰恰是我們最急於訪問的網址。填寫完畢,確定後,我們會在這個小窗口裏看到此網站此時的網頁快照。此後,我們在快速撥號的窗口裏,僅僅需鼠標輕輕一點某個小窗口,即可一鍵訪問此頁面。當你發現某個網站在9個小窗口中的位置不是你喜歡的時候,怎麼辦呢?當然你也可以兩個小窗口刪除後,再填寫。事實上,opera提供當今很流行的拖拽(drag and drop)的方式來更換位置,輕輕一拖就搞定——是不是簡單,直觀啊。
第三,載入網頁。這裏先介紹個opera很個性的右鍵功能——refresh功能組,不僅包含了我們常見的refresh按鈕,而且還有多少秒以後載入的選項菜單。有什麼用?如果你經常在BBS灌水,那麼你會關心你自己網站的帖子回覆情況或者站內短信情況,那麼這個就相當的強大了。
載入頁面最重要的頁面呈現速度,這也是opera的自己最得意方面——據稱opera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瀏覽器。當然本人看到,她比起IE、FF要快點,但是據本人的感受,safari卻是速度最快的瀏覽器,這從圖1就能看出來(safari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瀏覽器,可不是亂說)。在技術方面,每個瀏覽器頁面對wc3標準頁面的實現是不一樣的;採用的JavaScript的內核差別也使得每個瀏覽器渲染效果和JavaScript的執行速度不同。IE內核和非IE內核在渲染時候的處理有很大的不同:IE內核渲染時候會同時處理接受下載資源,所以使用IE6時,你會看到,一個頁面從上到下、一點一點的,從一個支離破碎的框框到一完整的出現。這是因爲如果其中的某個資源,比方說,視頻、一個很大的圖片,因爲某些原因下載受阻,那麼整個頁面呈現也會受阻,直到此資源被完整下載;非IE內核的瀏覽器比分說opera,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據本人經驗,目前網頁流行的編寫方式是:佈局(module),風格(style),響應(action)的分離。和此思想符合的是,opera和FF,safari一樣。渲染頁面時首先處理佈局編碼,而後讀取資源和腳本;這樣很好的解決了在人機交互時,頁面呈現的突兀問題。對於用戶來說,頁面渲染變化需要過渡和漸變。比方說,在以前的windows了圖片的拉伸是一步到位的,沒有預覽。也就是說你改變了大小,但改變後的圖片效果如何,只有在確定後才能看見,即在拉伸過程中圖片效果是沒有預覽的,沒有過渡;相比之下,在office2007裏的圖片大小調整就有了預覽。opera重視這一點,opera和safari的渲染機制,首先提供了這個頁面的佈局框架,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到這個頁面都用什麼框架組成,其中下載受阻,緩慢的資源在框架中以其類似於圖片alt的屬性值的佔位符顯示,待下載完成後將這些資源填充到框架中,把頁面完整的呈現給用戶。所以opera中,在頁面剛剛打開時,你不會看到一個支離破碎的頁面緩緩的變爲真正頁面設計者努力爲用戶呈現的精美全貌;而是,在第一時間你看到的是此頁面的大概樣式,其中包含了一些佔位符,然後這些佔位符逐漸的變爲真正的資源,如一個圖片,視頻,flash,等RIA。
另外,對於不關心圖片和視頻的頁面,還可以使用兩個功能來加快載入速度:在瀏覽器的狀態欄有兩個小功能,如圖[3]。無圖像模式,緩衝模式和圖像模式,這對於加快頁面的載入速度有很大的提升功效,此功能類似百度快照。還有縮放功能,這個在瀏覽影音文件的圖片和文字時,很有用。當調整頁面失衡後,可以使用寬度適配來還原正常大小。當然這個功能bar可以很好定製。
第四,等頁面呈現在我們面前後,我們就可以享用網絡帶給我們的樂趣。我們要幹什麼呢?
1,登錄。比方說,登錄郵箱(gmail)。我們首先要做什麼呢?用戶名,密碼,IE中那氣死人的重複輸入帳戶也許在你網頁灌水時,不會讓你討厭,但是如果你是個多用戶系統頁面開發人員或者類似人員時,那你的麻煩可就大了!本身調試工作就讓你夠煩了,但是重複的密碼輸入會更讓你嘮心。現在好了,有了opera的魔棒工具(wand)如圖[4],你就可以省心——opera已經替我們做好了這部分的機械的煩人的重複工作了。你只需要在該網站輸入一次帳戶,opera自動記錄,下次瀏覽到該頁面時,單擊wand標籤tag或者是快捷鍵ctrl+enter,即可完成輸入和確定。當你在同一網站擁有多個賬號時,會給出個賬號列表讓你選擇。登錄賬號,你要做的僅僅是輕輕一點,或者按一下鍵盤而已---這是典型的一鍵式操作的典範,非常的省心。如此貼心的設計只有opera中你能看到,IE和firefox,safari都沒有做的如此恰到好處。google 的Chrome的密碼管理器沒用過,我就不知道了。
2,換膚等自定義窗口樣式。opera集成了目前流行的換膚功能,如同搜狗拼音皮膚和現在chrome皮膚編輯器那樣;還有面板(panel)控制,包括面板內容、位置、圖標等配置。
3,頁面導航。當今頁面導航追求高效、簡潔,佔用少部分空間,留給頁面表現最大的空間。所以opera也深度的切合這個潮流,不僅提供了高度可定製導航條(navigator bar) ,菜單欄(menu bar),地址欄(address bar),搜索欄(search bar)和工具欄(tools bar) 。microsoft office2007風格的導航是比較高效的一種。在opera中,你可以決定某些菜單的有無,來節省空間。當然了,如果你選擇了工具欄,你可以看到頁面導航的設計很有深意。不像IE中返回和返回到使用兩個按鈕,也不像firefox中,將返回和前進是被組合到一起,opera的返回到使用了時間的長短來判斷,不是空間差別來區分,留給頁面表現更多的空間,關於頁面的表現空間具體的技術參數可以在很多的門戶網站看到。
重點介紹下,tab頁微型窗口(thumbnail)預覽,這一完全符合UI的焦點定位理論的功能。它在有些網站無法第一時間打開,你會選擇打開更多的其他窗口來瀏覽時,會很有用——因爲在你瀏覽後面打開的頁面時,想知道先前的哪個網站是否已經完整的打開,你不必重新定位到先前網頁:你要做的僅僅是把鼠標放在此網頁tag頁標籤條上。立馬就會有個微型窗口(thumbnail)預覽,如圖[5]你就可以知道是否已經打開。你不必轉移自己的關注焦點,提高瀏覽的連貫性。
4,tab頁管理。當我們在瀏覽豐富的網頁資源,我們會迷茫於彈出的新窗口。在IE6中,這種新窗口的彈出管理是通過層疊多個新窗口來管理,這個方式詬病已久,不僅消耗大量的資源而且極不方便。IE6+這方面吸取了其他瀏覽器的長處,做成了tab頁顯示。我們可以看到這很大程度上便利了管理。但是opera做的更多;還提供了tab標籤的拖拽功能(拖拽可能是web2.0時代,新UI的最流行,最受歡迎的網頁操作了),讓你可以把自己需要的tab頁面拖拽到自己需要的位置,然後呢,可以結合關閉功能組來關閉一組不需要的網頁,這個在瀏覽幾個不同主題的帖子時,方便之處最爲明顯;此外呢,對於所有的tab頁,opera還提供了層疊,水平平鋪,重疊平鋪等,多種tab排列方式。讓我們可以在同一個瀏覽器窗口裏查看所有的當前打開頁面的縮略圖。這對於整個頁面的查找有極大的方便。
再介紹下活動頁面上的右鍵功能菜單裏。舉個例子,搜索諸如序列號之類的資料時,當引擎列出搜索結果頁面時,我們單擊一個鏈接,發現網頁因爲網速或者是自己機子速度慢而打開很慢。那沒事,爲了提高效率,單擊下一個吧。此時,在IE6中,你可能每次單擊一個鏈接,都需要返回到原搜索結果頁面,再單擊鏈接。opera認爲這個新窗口彈出的模式應該是動態的,所以我們在鏈接上單擊右鍵後彈出的右鍵功能菜單裏會看到我們可愛的打開和從後臺打開的功能項。不管你選擇打開的是新窗口還是新的標籤頁,從此你就可以愜意的在自己想停留的頁面繼續自己的工作了,而不必轉移自己的關注點(焦點定位理論)。
有種情況,也許是整天在查找資料的你常見的:如果你尋找頁面給你的信息有限,而帖子的作者提示你參看某個網址(注意不是超鏈接,只是普通文本)。此時你無法單擊了,咋辦?IE6中,你會想到使用如下步驟:1選擇2複製到系統粘貼板3選擇地址欄4 粘貼到頁面地址欄5單擊確定或者回車;opera爲我們簡化到了2步:1選擇2訪問地址,如圖[10]哦了。就這麼簡單,如果你習慣了粘貼到地址欄,或者新窗口打開呢,opera也有簡化:在地址欄中右擊選擇粘貼並跳轉就ok。如圖[6]。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之處,opera媽媽般的包容。也行你使用opera時,會發現在有些編寫的不規範的網頁上,你連BBS的登錄都不能操作,這是因爲各個瀏覽器對wc3標準執行的標準程度不同所致,目前網頁編寫傾向IE。所以爲了繼續衝浪,你得向我們穩定的IE求*助了。但是重新載入後,會丟失會話(session太專業?)等重要的東西,以至在IE中需要相同的重複步驟來繼續我們的衝浪之路。頁面上的右鍵功能菜單中打開方式是個及時雨,可以讓你無縫的轉入IE來瀏覽,相比當年msn社區惡意的封殺opera就開明的多了(後話)。
5,信息查找和收集.
<1>查找 當我們需要找到某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到搜索引擎,opera提供了多種的搜索引擎,在搜索欄(search bar)裏鍵入數據後,單擊選擇相應的搜索引擎名稱,即可完成搜索,這些搜索引擎大多是內置的,當然也可以自己添加,例如百度,很方便。更方便的是,如果你在某個網頁上做頁面範圍內的搜索,它會用各種黃色或是綠色來提示,很醒目。另外,opera頁面上右鍵功能菜單可以使你不用鍵入數據,而直接選中頁面中的字段,右擊,選擇引擎即可。
如果你記得以前某個網頁中瀏覽到某個網頁中有你想找的東西,那麼你怎麼找呢,在IE中呢?你僅僅能使用一級域名的匹配來完成這種歷史網頁信息的搜索。FF中可以通過匹配全網址來完成搜索;opera提供更多,它可以使用匹配某個歷史網頁的關鍵數據和頁面字段內容來完成搜索。很強大吧!
<2>保存。那我們找到之後呢?保存吧、收集吧,放哪裏?opera爲我們提供了極爲方便的複製功能。如果在網頁中,你看到某些信息正是你想找的,那麼你是不是要選中,複製到記事本或者是word中呢?固然是可以,opera同樣也可以這麼操作,而且還提供了,只用簡單的兩次操作(1選中2複製到筆記)就可以搞定的方式。你甚至都不必將你的視線離開你關心的數據,不用看自己保存資料的地方在那裏。但是保存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日後高效準確的查找和再現利用,以及更多、更深度查找。想想我們說的複製到其他地方的方法就不大靈光了。opera完全勝任這些:opera的筆記(note)是網頁裏我最常使用的功能。這個太方便了,以至於我都的使用幾乎無時無刻不住使用它:找函數用法、軟件序列號、經典的文字……每次保存都是一個筆記,標題爲該筆記的首句。當我們保存了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從很多的note裏找,可以使用遍歷的方法來完成,當然了,也可以使用和eclipse(本人使用最多的IDE,其他的不瞭解,恕罪了)裏那個filter類似的搜索欄做查找。在搜索欄裏輸入關鍵字,即可動態的顯示出包含本字條的筆記。將鼠標放在筆記的標題上,就會彈出個預覽框,顯示該筆記的全部數據。如果你嫌這些資料不完整呢,想重新回到這個資料所在的網站找更多的信息,你是不是還要搜索這個信息所在的網站呢?不是的,還是簡單的鼠標一點就可,還是一鍵式操作。立馬到該網站,方便吧。如果,在頁面上發現一個網站是你喜歡的,那麼怎麼辦。要跳轉到這個頁面然後ctrl+d嗎?NO,stop,so stupid,naive.。使用我們的鏈接敏捷的右鍵吧,不用選中鏈接,直接在該鏈接上右擊保存鏈接至書籤;記得IE中魔鬼的經歷,在一個很多鏈接的導航網站,我僅僅是想保存這個超鏈接的文字;但是在選擇(後作複製操作)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產生了單擊操作,崩潰!opera不會的,懸浮在鏈接上,右擊選擇複製網址,然後就可以給qq好友發過去吧,搞定。圖片地址也 是一樣的。
6,下載管理器。如果我們找到東西需要下載。是不是還要使用迅雷呢?no,單擊下載鏈接,保存,我們的opera的下載管理器出場了。整個管理器以列表方式呈現。裏面有下載速度(本人測試,速度和使用工具是不相上下的)、下載進度、下載大小等信息。同時呢,使用繼續(resume)和停止(stop)按鈕可以方便的管理下載任務;當我們下載東西過多時,想找個東西可就難了。幸好,我們依然還有搜索欄,輸入關鍵字,即可快速找到。雙擊該下載條,即可打開下載文件。下載條右鍵功能菜單裏選擇打開文件還是打開文件夾,如圖[7]。這個在下載多個文件的時候超級有用。我需要到下載目錄下,怎麼辦?要從我的電腦開始嗎?呵呵,不用了。在下載條上右擊,選擇彈出的右鍵菜單裏的打開文件夾即可,一步搞定。
7,郵件服務。如果你不是商務人士那樣需要管理大量的郵件事務,而只是簡單的收發信件的話,那麼opera相對那些富客戶端來說,絕對是個快速簡單好手。在主界面選擇郵件服務,如果是第一次使用郵件服務,系統會提示你先創建一個賬號(account),那麼簡單的幾步即可搞定(詳細略)。尤其是gmail郵件賬號創建,更是簡單之極——只需要賬號和密碼,甚至連服務器、服務類型都不用選擇!是不是opera和gmail有合作?裏面當然少不了爲了加快郵件搜索的搜索欄,在主目錄中還提供了郵件從性質方向上的個性化分類郵件標籤;從資源分類上分爲文檔和圖片等標籤,如圖[8]。也就是說它從3個以上不同的維度爲檢索提供了便利。蒐集是爲了查詢,可是至理明言,記住了。這裏說的太多是無用的,用用你就知道有多好了。因爲是網頁渲染,兼容性好、速度快。以html格式顯示的所以信息都有個天生解析簡單的優點。這些都可以讓你放棄爲了一些很少用到的功能而使用foxmail之類的程序了。當然了它依然是個多用戶郵件列表。而且切換很簡單。不過有個缺點就是它的添加聯繫人讓我很煩,因爲office outlook2007的添加聯繫人可是很簡單的,(要求太高了!?)。此外,讓我很過癮的一個功能是快速回復的功能,如果你使用了郵件列表,你會發現你在outlook裏做的操作1單擊回覆,切換到回覆新郵件頁面,2編輯,3回覆。在opera中,不用:有個小輸入框,應付諸如o(∩_∩)o...之類的回覆,綽綽有餘的。寫好,單擊發送。郵件就發送,快的不可思議。
8,回收站,如圖[9]。
一個類似windows回收站的東西。功能爲:保存此次瀏覽器會話中被關閉的頁面。你可以使用回收站圖標打開它,以此打開以前的網頁;ctrl+z打開最後一次的關閉網頁。最有用的一點就是它保存了此網頁的上下文(既session):可以當前打開的網頁一樣使用前進後退等。如果你是BBS的潛水艇的話,你自己知道它的強大之處。
9,鏈接(link)組件
如果你有過上釣魚網站的慘痛經歷,或者你是個輕微的網頁設計者,對頁面鏈接有需求的話,那可是你的救*命稻草。
其他牛x的功能這裏暫略。
三,總結:opera的總體設計特點
1.人性化的設計。
如魔棒功能、筆記功能、歷史檢索、文本網址複製,圖片鏈接複製的改進,強大的鏈接等等。這些在IE6熬人的地方,可能是IE瞧不上的地方,認爲這些都是些小兒科,不值得做!確實在技術上,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隻有如同媽媽一樣的opera爲我們想到了這些,並且解決了它。想想在這些平日佔網頁操作3成以上的操作上省下一點時間精力,那麼乘以你上網的總時間乘以世界總人口,那是多麼巨大的一部分,何況opera爲我們省下的何止一點點!我想這些opera在對網絡操作做了大量的調查而優化,她確實在和我們站一起的。
2.虛心
面對互聯網的新發展,opera虛幻若谷。借鑑電話一鍵撥號的快速撥號(speed dial)、新UI的拖拽特性、新UI的佈局理念(如微型窗口(thumbnail)預覽就合乎新UI的焦點跟蹤理論)、換膚功能。換膚是目前最簡單的給用戶體驗web2.0的方式,提供用戶可以更換皮膚的權利,如同搜狗拼音的換膚和全民做自己的皮膚樂趣,魔獸rpg地圖製作熱潮那樣——這是個潮流。
3.極大的操作空間
極大的收藏和歷史操作空間。例如,幾乎所有opera的功能都是基於html頁面的,如郵件、歷史、收藏、cache,對opera自身參數配置也基於html的,如配置首選項。你完全可以在地址欄鍵入about:config來配置,而且這比opera首選項的菜單強大的多。例如,在2008以前的版本qq的聊天記錄是新開個窗口;但是2008裏聊天記錄和聊天窗口是同一個窗口。爲什麼?UI研究表明,當你想了解譬如聊天記錄的時候,你不再需要當前的聊天窗口。而qq的改進正反映UI研究的發展。opera也及時的跟進:當你需要尋找歷史或者收藏時,你已經不需要將自己注意力放在先前的頁面。opera將收藏或者歷史的操作空間擴展爲瀏覽器的整個窗體爲我們留出了最大的操作空間。你可以試試在地址欄輸入 opera:about,和IE的關於選項菜單,單擊,比較一下。
4.強大的互聯網套件
本文只是簡單的介紹了郵件組件,但是她的能力遠遠不止這些,例如RSS、新聞組、聊天等。待你慢慢發現。今天新聞上說微軟自稱IE8是平臺 --呵呵,事實上opera早就是了。
5.精準的信息觀念。
收集的目的是再利用。這個在歷史網址搜索裏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opera在每個組件裏添加了類似在eclipse裏強大的filter功能的搜索欄,體現信息時代必須的觀念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