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計算機、互聯網與全球化

[size=x-large]剛剛看到有人聲稱,我們中國的軟件技術只落後美國兩年。我不對這個落後的年限做任何猜測,不過我看到這個聲明,首先想到的是,以前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很多同學不喜歡看英文的軟件技術文檔,雖然能看得懂,但是覺得看的太累,所以寧願找中文的文檔來看;另一方面,也有軟件同行很多人在花時間把英文文檔翻譯成中文,供中國讀者閱讀。從這個翻譯過程和等待譯本的過程可以確信,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是有一個時間上的差距的,因爲我們需要少數精通英語的人先要觸及那些技術文獻,然後自己看懂看透,再把它翻譯過來,然後,更多的人才有機會去接觸這些技術,然後再看懂看透,這個時間差,說它有兩年應該不爲過。

讓我感覺遺憾的是,爲什麼我們不硬着頭皮去看英文原版文檔呢?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有些頭疼,但是畢竟我們學了10年英語,我們學了它卻不用,不是很浪費嗎? 而且計算機英語的專業詞彙量不會特別大,不認識的詞彙查幾次,就記住了,詞典軟件查詞也很方便。如果大家都能堅持這麼做,我們中國人的軟件技術,將更加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因爲高手們不需要花費時間翻譯文檔,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更加緊要的方面;普通的軟件工程師們也可以更快地接觸到新鮮的技術和趨勢,這樣中國軟件公司纔不會輸給國外的競爭對手。更何況,在互聯網的世界裏面,英語早已經是一個通用語言,如果我們能夠習慣使用和閱讀英語文檔,會極大地擴充自己的視野、知識量,更不會被局部信息誤導、矇騙或者限制。 相反,如果我們總是依賴翻譯好的中文文檔,首先我們已經比國外同行慢了兩拍,同時,我們對技術的理解侷限在翻譯者的理解之內,並且可能因爲翻譯的理解偏差而有偏差,同時我們還要花時間去等待和尋找好的譯本。這個時間和精力和代價,絕不亞於我們硬着頭皮看原版的花費。

由於我們的產品目前全部是英文文檔,而且絕大多數同事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大家郵件交流全部使用英文,我每天看和寫的英文佔絕大多數。除了IM聊天會用到中文外,似乎很少寫中文的東西,這篇博文是例外。近兩年了一直是這樣,我覺得剛開始有點彆扭,現在完全適應了,發現受益很多。比如,我現在從來不上baidu查技術信息,全部上google.com (不是google.cn)查,這樣我可以查到全世界最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全中國。而且,各種技術文檔和書籍,絕不看中文譯本,因爲我擔心翻譯者會把原作者的意思弄錯---以前有過這樣的譯本,我不信任他們。這樣我看到的總是最新最可信的版本,和全世界同行看到的是一樣的。這些文檔很多也不是以英語爲母語的人寫的,比如有很多是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同行寫的,但是仍然寫的特別好,幾乎看不出差別,可見如果經常堅持使用英語,我們也可以做到的,而且他們堅持這樣做,不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嗎? 我自己絕不會花費時間去翻譯文檔的,因爲我認爲這很不值得,具備全球化的交流能力(至少是英語的讀寫能力,可以先不理會聽說能力),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的必備條件, 相反,總是等待中文譯本的工程師, 距離優秀一定還很遠。

總之,強烈建議每一個懂英文的工程師,不僅僅是計算機行業的,還有其他的也一樣,堅持讀寫英文技術文檔!這將是一個有非常的高回報的投資![/size]



這篇文章是郵箱裏面收到的51CTO的推薦文章,點進去看看,確實覺得很應景,在當今環境下,我覺得大家都有學好英語這個世界通用語言的必要,不僅僅是計算機,還包括其他行業,對了解新技術和學習都很有幫助。

轉自51CTO:[url]http://davidzhao.blog.51cto.com/4548102/1225732[/ur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