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調優之一 :性能參數指標

 

1、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從客戶端發起一個請求開始,到客戶端接收到從服務器端返回的響應結束,這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響應時間通常用時間單位來衡量(一般爲秒)。

 

圖形中的拐點,表示響應時間突然增加,意味着一種或者多種系統資源的利用達到了極限

 

 

 

響應時間 = N1+A1+N2+A2+N3+A3+N4

 

網絡傳輸時間:N1 + N2 + N3 + N4

應用服務器處理時間:A1 + A3

數據庫服務器處理時間:A2

 

2、併發用戶數

 

系統用戶數:系統額定的用戶數量,如一個OA系統,可能使用該系統的用戶總數是2000個,那麼這個數量,就是系統用戶數

 

同時在線用戶數: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最大的同時在線用戶數量

 

平均併發用戶數的計算:

 

 

C=nL /T

 

其中C是平均的併發用戶數,n是平均每天訪問用戶數,L是一天內用戶從登錄到退出的平均時間(操作平均時間),T是考察時間長度(一天內多長時間有用戶使用系統)

 

 

3、吞吐量

 

 吞吐量指的是單位時間內處理的客戶端請求數量。

 

 從業務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請求數/秒、頁面數/秒、人數/天或處理業務數/小時等單位來衡量

 

 從網絡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字節/秒來衡量

 

 

 

 對於交互式應用來說,吞吐量指標反映的是服務器承受的壓力,他能夠說明系統的負載能力

 

以不同方式表達的吞吐量可以說明不同層次的問題,例如,以字節數/秒方式可以表示數要受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器架構、應用服務器制約等方面的瓶頸;已請求數/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應用服務器和應用代碼的制約體現出的瓶頸。

 

當沒有遇到性能瓶頸的時候,吞吐量與虛擬用戶數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可以採用以下公式計算:F=VU * R / T

 

其中F爲吞吐量,VU表示虛擬用戶個數,R表示每個虛擬用戶發出的請求數,T表示性能測試所用的時間

 

 

4、資源利用率

 

資源利用率指的是對不同系統資源的使用程度,例如服務器的CPU(s),內存,網絡帶寬等。

資源利用率通常以佔用最大值的百分比n %來衡量。

 

 

當某個資源利用率隨着負載的增加最終在100%居高不下時,就可能意味着這個資源變成了系統的性能瓶頸所在,提高這個資源的量,將會提高系統的吞吐量,同時降低交易的響應時間,即改進了系統的性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