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1、基礎知識整理

學每一種課程,總是免不了這些單詞或概念的東西:

1、DB:database 數據庫

2、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數據庫管理系統

3、database application:數據庫應用程序

4、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結構化查詢語句

5、DDL:數據定義語句,DROP、CREATE、ALERT等語句;

6、DML:數據操作語言,INSERT、UPDATE、DELETE等語句;

7、DCL:數據控制語句,GRANT、REVOKE、COMMIT、RELLBACK等語句;

8、TCL:事務控制語句:COMMIT、ROLLBACK等(這和上面有異議)

 

關係模型有三個組成部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規則(如何理解這三部分);

關係模型中的術語:

1、關係(relation):對應通常所說的一張表;

2、元組(tuple):表中的一行即爲一個元組,可以用來表示實體幾種的一個實體,表中任意兩行不能相同(就類似一個學生信息表裏:小明、六年級、男——即爲一個元組)

3、屬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爲一個屬性,比如學生信息表裏,性別就是一個屬性。表中的屬性名不可相同,也就是一個表中不可能存在兩個性別的屬性;

4、主鍵(key):表中的某個屬性組,可以唯一確定一個元組,例如學生信息表裏的學號,是標示學生信息的唯一屬性;

5、域(domain):列的取值範圍即爲域,也就是屬性的取值範圍,例如性別的域是(男、女),不可能存在其他性別了吧?

6、分量:元組中的一個屬性值,(例如:小明18歲,18歲即爲這個元組的屬性值,是這樣理解的吧?

7、關係模式:對關係的描述,(即爲表名和表內容,是這樣裏理解的吧?

8、鍵有:唯一鍵、複合鍵、超鍵、候選鍵、主鍵、外鍵等(如何理解這些鍵的關係?);

關係模型的完整性規則是對數據的約束,關係模型提供了3類完整性規則:實體完整性規則、參照完整性規則和用戶定義的完整性規則。

關係模型的範式有第一範式、第二範式、第三範式和BCNF範式等。

第一範式:關係模式中的所有屬性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原子值,那麼就稱此關係是第一範式(1NF),比如,性別這一屬性值如果同時出現男、女,那就爲非規範化的關係(關鍵就三點:有主鍵、主鍵非空、字段屬性值不可再分);

第二範式:必須在第一範式中,並且關係中的所有屬性依賴於整個候選鍵;(2NF);

第三範式:依賴於關係的候選鍵,關係必須在2NF中,非鍵屬性相互之間必須無關,並且必須依賴於鍵。

BCNF範式:

有幾種操作語句還不太熟悉:inner join、left join、right join、parameters聲明、union操作

 

遊標:https://blog.csdn.net/qq_37155959/article/details/80889612 

視圖:

 

目前接觸的比較多的就是sql server,那相對來說,給我比較直觀的比較是:mysql屬於輕量級的。那除此之外,mysql開源,至於書裏說的mysql功能有限,暫時還體會不到。

寫到這,剛好想起幾個問題:

1、嵌入式操作系統裏面是不是也有數據庫,只是linux能用mysql嗎?

2、數據庫中的表數據是以什麼方式存儲的,佔的空間大麼?

 

持續更新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