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2 CommonJS規範

概述

CommonJS是服務器模塊的規範,Node.js採用了這個規範。

根據CommonJS規範,一個單獨的文件就是一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都是一個單獨的作用域,也就是說,在一個文件定義的變量(還包括函數和類),都是私有的,對其他文件是不可見的。

var x = 5;
var addX = function(value) {
  return value + x;
};

上面代碼中,變量x和函數addX,是當前文件私有的,其他文件不可見。

如果想在多個文件分享變量,必須定義爲global對象的屬性。

global.warning = true;

上面代碼的waining變量,可以被所有文件讀取。當然,這樣寫法是不推薦的。

CommonJS規定,每個文件的對外接口是module.exports對象。這個對象的所有屬性和方法,都可以被其他文件導入。

var x = 5;
var addX = function(value) {
  return value + x;
};
module.exports.x = x;
module.exports.addX = addX;

上面代碼通過module.exports對象,定義對外接口,輸出變量x和函數addX。module.exports對象是可以被其他文件導入的,它其實就是文件內部與外部通信的橋樑。

require方法用於在其他文件加載這個接口,具體用法參見《Require命令》的部分。

var example = require('./example.js');

console.log(example.x); // 5
console.log(addX(1)); // 6

module對象

每個模塊都有一個module變量,該變量指向當前模塊。module不是全局變量,而是每個模塊都有的本地變量。

  • module.id 模塊的識別符,通常是帶有絕對路徑的模塊文件名。
  • module.filename 模塊的文件名。
  • module.loaded 返回一個布爾值,表示模塊是否已經完成加載。
  • module.parent 返回一個對象,表示調用該模塊的模塊。
  • module.children 返回一個數組,表示該模塊要用到的其他模塊。

下面是一個示例文件,最後一行輸出module變量。

// example.js
var jquery = require('jquery');
exports.$ = jquery;
console.log(module);

執行這個文件,命令行會輸出如下信息。

{ id: '.',
  exports: { '$': [Function] },
  parent: null,
  filename: '/path/to/example.js',
  loaded: false,
  children:
   [ { id: '/path/to/node_modules/jquery/dist/jquery.js',
       exports: [Function],
       parent: [Circular],
       filename: '/path/to/node_modules/jquery/dist/jquery.js',
       loaded: true,
       children: [],
       paths: [Object] } ],
  paths:
   [ '/home/user/deleted/node_modules',
     '/home/user/node_modules',
     '/home/node_modules',
     '/node_modules' ]
}

module.exports屬性

module.exports屬性表示當前模塊對外輸出的接口,其他文件加載該模塊,實際上就是讀取module.exports變量。

var EventEmitter = require('events').EventEmitter;
module.exports = new EventEmitter();

setTimeout(function() {
  module.exports.emit('ready');
}, 1000);

上面模塊會在加載後1秒後,發出ready事件。其他文件監聽該事件,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var a = require('./a');
a.on('ready', function() {
  console.log('module a is ready');
});

exports變量

爲了方便,Node爲每個模塊提供一個exports變量,指向module.exports。這等同在每個模塊頭部,有一行這樣的命令。

var exports = module.exports;

造成的結果是,在對外輸出模塊接口時,可以向exports對象添加方法。

exports.area = function (r) {
  return Math.PI * r * r;
};

exports.circumference = function (r) {
  return 2 * Math.PI * r;
};

注意,不能直接將exports變量指向一個函數。因爲這樣等於切斷了exports與module.exports的聯繫。

exports = function (x){ console.log(x);};

上面這樣的寫法是無效的,因爲它切斷了exports與module.exports之間的鏈接。

下面的寫法也是無效的。

exports.hello = function() {
  return 'hello';
};

module.exports = 'Hello world';

上面代碼中,hello函數是無法對外輸出的,因爲module.exports被重新賦值了。

如果一個模塊的對外接口,就是一個函數或對象時,不能使用exports輸出,只能使用module.exports輸出。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x){ console.log(x);};

如果你覺得,exports與module.exports之間的區別很難分清,一個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放棄使用exports,只使用module.exports。

AMD規範與CommonJS規範的兼容性

CommonJS規範加載模塊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只有加載完成,才能執行後面的操作。AMD規範則是非同步加載模塊,允許指定回調函數。由於Node.js主要用於服務器編程,模塊文件一般都已經存在於本地硬盤,所以加載起來比較快,不用考慮非同步加載的方式,所以CommonJS規範比較適用。但是,如果是瀏覽器環境,要從服務器端加載模塊,這時就必須採用非同步模式,因此瀏覽器端一般採用AMD規範。

AMD規範使用define方法定義模塊,下面就是一個例子:

define(['package/lib'], function(lib){
  function foo(){
    lib.log('hello world!');
  }

  return {
    foo: foo
  };
});

AMD規範允許輸出的模塊兼容CommonJS規範,這時define方法需要寫成下面這樣:

define(function (require, exports, module){
  var someModule = require("someModule");
  var anotherModule = require("anotherModule");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exports.asplode = function (){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
});

require命令

基本用法

Node.js使用CommonJS模塊規範,內置的require命令用於加載模塊文件。

require命令的基本功能是,讀入並執行一個JavaScript文件,然後返回該模塊的exports對象。如果沒有發現指定模塊,會報錯。

// example.js
var invisible = function () {
  console.log("invisible");
}

exports.message = "hi";

exports.say = function () {
  console.log(message);
}

運行下面的命令,可以輸出exports對象。

var example = require('./example.js');
example
// {
//   message: "hi",
//   say: [Function]
// }

如果模塊輸出的是一個函數,那就不能定義在exports對象上面,而要定義在module.exports變量上面。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console.log("hello world")
}

require('./example2.js')()

上面代碼中,require命令調用自身,等於是執行module.exports,因此會輸出 hello world。

加載規則

require命令接受模塊名作爲參數。

(1)如果參數字符串以“/”開頭,則表示加載的是一個位於絕對路徑的模塊文件。比如,require('/home/marco/foo.js')將加載/home/marco/foo.js。

(2)如果參數字符串以“./”開頭,則表示加載的是一個位於相對路徑(跟當前執行腳本的位置相比)的模塊文件。比如,require('./circle')將加載當前腳本同一目錄的circle.js。

(3)如果參數字符串不以“./“或”/“開頭,則表示加載的是一個默認提供的核心模塊(位於Node的系統安裝目錄中),或者一個位於各級node_modules目錄的已安裝模塊(全局安裝或局部安裝)。

舉例來說,腳本/home/user/projects/foo.js執行了require('bar.js')命令,Node會依次搜索以下文件。

  • /home/user/projects/node_modules/bar.js
  • /home/user/node_modules/bar.js
  • /home/node_modules/bar.js
  • /node_modules/bar.js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使得不同的模塊可以將所依賴的模塊本地化。

(4)如果傳入require方法的是一個目錄,那麼require會先查看該目錄的package.json文件,然後加載main字段指定的腳本文件。否則取不到main字段,則會加載index.js文件或index.node文件。

舉例來說,下面是一行普通的require命令語句。

var utils = require( "utils" );

Node尋找utils腳本的順序是,首先尋找核心模塊,然後是全局安裝模塊,接着是項目安裝的模塊。

[
  '/usr/local/lib/node',
  '~/.node_modules',
  './node_modules/utils.js',
  './node_modules/utils/package.json',
  './node_modules/utils/index.js'
]

(5)如果指定的模塊文件沒有發現,Node會嘗試爲文件名添加.js、.json、.node後,再去搜索。.js文件會以文本格式的JavaScript腳本文件解析,.json文件會以JSON格式的文本文件解析,.node文件會議編譯後二進制文件解析。

(6)如果想得到require命令加載的確切文件名,使用require.resolve()方法。

模塊的緩存

第一次加載某個模塊時,Node會緩存該模塊。以後再加載該模塊,就直接從緩存取出該模塊的exports屬性。

require('./example.js');
require('./example.js').message = "hello";
require('./example.js').message
// "hello"

上面代碼中,連續三次使用require命令,加載同一個模塊。第二次加載的時候,爲輸出的對象添加了一個message屬性。但是第三次加載的時候,這個message屬性依然存在,這就證明require命令並沒有重新加載模塊文件,而是輸出了緩存。

如果想要多次執行某個模塊,可以輸出一個函數,然後多次調用這個函數。

緩存是根據絕對路徑識別模塊的,如果同樣的模塊名,但是保存在不同的路徑,require命令還是會重新加載該模塊。

模塊的循環加載

如果發生模塊的循環加載,即A加載B,B又加載A,則B將加載A的不完整版本。

// a.js
exports.x = 'a1';
console.log('a.js ', require('./b.js').x);
exports.x = 'a2';

// b.js
exports.x = 'b1';
console.log('b.js ', require('./a.js').x);
exports.x = 'b2';

// main.js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上面代碼是三個JavaScript文件。其中,a.js加載了b.js,而b.js又加載a.js。這時,Node返回a.js的不完整版本,所以執行結果如下。

$ node main.js
b.js  a1
a.js  b2
main.js  a2
main.js  b2

修改main.js,再次加載a.js和b.js。

// main.js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執行上面代碼,結果如下。

$ node main.js
b.js  a1
a.js  b2
main.js  a2
main.js  b2
main.js  a2
main.js  b2

上面代碼中,第二次加載a.js和b.js時,會直接從緩存讀取exports屬性,所以a.js和b.js內部的console.log語句都不會執行了。

require.main

正常的腳本調用時,require.main屬性指向模塊本身。

require.main === module
// true

如果是在REPL環境使用require命令,則上面的表達式返回false。

通過require.main屬性,可以獲取模塊的信息。比如,module對象有一個filename屬性(正常情況下等於 __filename),可以通過require.main.filename屬性,得知當前模塊的入口文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