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真的該認真搞


每天我也在不停的思索,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才能把一個培訓機構做得呱呱叫?那麼一個呱呱叫的培訓機構的指標有哪些? 下面是我所想到的:
#1: 學生從你這個培訓機構中學到些什麼?這是一個長期效應。
#2: 學生對你這個培訓機構的評價如何?短期的信譽。
#3: 學生的就業情況如何?直接影響着培訓機構的知名度
#4: 培訓機構的經濟效益如何?直接影響着是否能夠生存

從我所經歷的工程經驗,和在培訓機構工作經驗,以及我參加別的培訓機構課程的經驗中來看,我認爲很多培訓機構所作的事情都是本末倒置,一問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了生存"!也就是說大家所作的事情不是教育,是盈利,他們是盈利機構!其實我本人並不反對盈利模式,你看我不是把培訓機構的利益放在上述看成是一個培訓機構是否成功的指標嗎?畢竟他們是需要靠自己投資,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獲得利益。

既然我是在培訓機構上班,並且培訓的內容是有關於計算機程序設計方向的,大家當然知道這個行業的佼佼者,至少在名頭,廣告效應,規模上在大陸市場佔據了很大的市場,大家肯定會知道是北大青鳥,青鳥的名字,或許就如同烏鴉一樣,毫無生趣,但是扣上了北大的招牌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如同戴上了皇冠的烏鴉一樣,廣告效應立竿見影。雖然我聽一些在北大青鳥工作過的同事聊起,楊芙清院士,北大青鳥集團的董事長似乎並不相信北大青鳥的培訓的效果,但是令我疑惑的地方,爲什麼青鳥仍然可以冠以北大的光環?爲什麼青鳥還是掛着楊院士的派頭?!

北大青鳥的規模效益是值得肯定的,全國幾百家加盟店,至少從#4來看是非常成功的。罩以北大光環,在加上楊院士,和譚C的名頭,以及在百度,google不惜成本的推廣,品牌效應是不可置疑的。#3的指標看來也是滿分。那麼第二點呢?我從從事培訓開始,一直都比較關注北大青鳥的學生對北大青鳥的評價,那可謂是衆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很多網友的評價我也稍稍留意一下,說它不好的網友們,主要從師資,認爲北大青鳥的師資很爛,收費很貴,而且包就業是個幌子,而且沒有學到任何東西。誇讚他好的網友主要是說學生們沒有好好學習,稍微退一步的人說因爲北大青鳥分部太多,魚龍混雜。有好的有不好的。我進入這個行業之後,就發現了網上的這些評論基本上都是不可信的。因爲培訓機構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託,實際上就是存在非法競爭。而且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說,基本上都是隻有喫虧了之後纔會在網上發牢騷,受益的人卻不見得會打抱不平,所以我基本判定說它好的人多數都是託。反之則不成立,也就是說說它不好的人,這些網友的話也不全可信,託的責任不光是要誇自己好,同時還需要拆競爭對手的臺。這樣纔是一個合格的託,否則他就會被fired。所以,北大青鳥的信譽,或者說從學生這裏的評價如何,在網上不能找到準確的答案。只能靠各位自己判斷。我沒有上過北大青鳥的課程,所以我也不能從親身體會來告訴各位的答案。所以,至少我的#2個指標,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那麼第一個指標呢?我看過北大青鳥的教材,也有幸目睹過北大青鳥的課件樣本。如果你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去讀北大青鳥的課程,我無可厚非,雖然不能把你變聰明,至少也不會把你變蠢太多。如果你是大學生,甚至有研究生去上這些課程,那麼我只想說,以你們的聰明才智,也就配學學這些玩意兒,因爲大學的課程,研究生的課程你都不可能學懂的。明白嗎?北大青鳥的長期效應在我看來是0。甚至是負數,爲什麼?你把一個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變蠢了!

有些人可能就不同意我的觀點了,特別是這些託們,他們會說,按照市場的優勝劣汰的規律,爲什麼北大青鳥存活了這麼多年?不但沒有倒閉,而且還蒸蒸日上,加盟中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我的分析是,1.消費者永遠是弱勢羣體,他們對你的評價完全淹沒在你們的廣告之中,被北大的光環驅逐了。2. 很好的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學生拿着ACCP的證書去找工作,難道他會說這個證書一文不值,你別錄用我。事實上,我擁有MS頒發的MCSE證書,在我沒有領悟足夠的知識之前,我還是把它當作我的救世主,雖然我是一個受害者。3.加盟中心的崛起,恰恰反映了北大青鳥的商業性質,不是一般的濃。4. 北大青鳥非常好的利用了大衆的無知性,特別是沒有讀過書的農民伯伯們,這也是北大這個title而害得。5.北大青鳥的勝利,恰恰映射了中國教育的失敗。不是因爲你太強了,而是因爲中國教育太弱了。這也是爲什麼我的同事告訴我北大青鳥約一半的學生來自於大學。


另外,我可以從北大青鳥的商業模式上來做一些分析,我是做培訓的,當然所有的培訓機構都以北大青鳥爲楷模。這很容易理解對不對?這是一種商業行爲,商業行爲最最重要的就是獲得利益,北大青鳥的利益如此可觀?你說是不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北大青鳥的商業模式就是:標準化複製。什麼是標準化複製?北大青鳥請了一些老師,開發了一套教材,一套課件,甚至一套講這個課件的教案。然後又一套標準化流程,讓所有的加盟中心都可以隨便請一個教師,按照他的教材,他的課件,他的教案,他的流程來走一遍。他們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老師的要求。 所以,你們說老師的水平低,那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也極大的限制了授課老師補充知識的積極性,結果自然就是走過場。而且,你想,爲了降低對老師的要求,自然會把教材,課件中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全部去掉了。剩下的內容都是容易致極,實在不知道爲什麼大家還有接受培訓的必要。我說過我看過他的課程與課件,我覺得對於高中畢業生可能還是蠻合適的,爲什麼呢?第一,填鴨式教育。第二,易於理解。設置知識面之窄,之淺。我實在不敢相信學完這些知識的學生能夠獲得一份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程序設計方面。

OK,總之從我的觀點來看,不管北大青鳥的title多大,不管你們有多少權威在支持你們,我覺得大家如果迷信他們就是對不住你口袋中的money.寫到這裏,我做個申明,你認我是託嘛?!呵呵

現在該說說我心中理想的培訓機構該是什麼樣子?
#1. 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極致,加盟店不是我想要得,"專業",是我的追求。
#2. 培訓知識,以解放思維方法爲主,需要適度的廣闊。以計算機爲例:<<An overview of CS>>這本書是需要了解的。
#3. 重要的知識是需要深度的,比如:計算機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原理,數據結構與算法。
#4. 某些知識需要不斷實踐的,比如編程能力。以讀和寫爲主。
#5. 自學能力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要加強的。把自己學習的知識傳授給對方。

大家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我心目中理想培訓機構都是朝我設定的第一個考覈的指標的,我希望的是產生一個長期的效果。如果真的有這個長期的效果的話,或許可以改變當今信息科技的經濟格局。

PS: 當今大學生們多數都存在如下的問題
1. 遭受長期填鴨式的教育,思維模式存在嚴重的慣性。影響非常大,建議大家看鄭強教授的演講
2. 理論基礎嚴重缺乏,卻一直嚷着要通過項目實踐來學習課程。(懂得什麼是基礎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果你還不知道,建議你上培訓班)
3. 動手能力太弱,我個人估計的原因是:畏懼的心理,害怕出錯。
4. 編程能力太差,我覺得譚C要負很大的責任。就如同中國學生只知道譚好強,不知道Dennis Ritche一樣?誤人子弟之深。
5. 太懶,還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學習。即使很用功的同學,也是在做無用功。如果想事半功倍的話,找我肯定沒錯。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各位讀者自己判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