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json

AJAX/json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異步的JavaScript和XML)

AJAX是一種用於創建快速動態網頁的技術。通過在後臺與服務器進行少量數據交換,AJAX可以使網頁實現異步更新。也就是在不重新加載整個網頁的情況下,對網頁的某部分進行更新。

AJAX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呢?

在 2005 年,Google 通過其 Google Suggest 使 AJAX 變得流行起來。

Google Suggest 使用 AJAX 創造出動態性極強的 web 界面:當您在谷歌的搜索框輸入關鍵字時,JavaScript 會把這些字符發送到服務器,然後服務器會返回一個搜索建議的列表。

AJAX的工作原理

img

img

img

<html>
<body>
   <div id="myDiv"><h3>Let AJAX change this text</h3></div>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loadXMLDoc()">Change Content</button>
</body>
</html>

這樣一個簡單的頁面,一個div用來放文本信息,下面一個按鈕觸發事件;點擊這個按鈕就可以運行我們的AJAX: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loadXMLDoc()
{
.... AJAX script goes here ...
}

AJAX XHR

什麼是 XMLHttpRequest 對象?

XMLHttpRequest 對象用於在後臺與服務器交換數據。

XMLHttpRequest 對象是開發者的夢想,他有這些優勢:

  • 在不重新加載頁面的情況下更新網頁
  • 在頁面已加載後從服務器請求數據
  • 在頁面已加載後從服務器接收數據
  • 在後臺向服務器發送數據

所有現代瀏覽器均支持XMLHttpRequest對象(IE5和IE6使用ActiveXObject).

XMLHttpRequest用於在後臺與服務器交換數據。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載整個網頁的情況下,對網頁的某部分進行更新。

創建 XMLHttpRequest 對象

所有現代瀏覽器(IE7+、Firefox、Chrome、Safari 以及 Opera)均內建 XMLHttpRequest 對象。

創建 XMLHttpRequest 對象的語法:

variable=new XMLHttpRequest();

老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 (IE5 和 IE6)使用 ActiveX 對象:

variable=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爲了應對所有的現代瀏覽器,包括 IE5 和 IE6,請檢查瀏覽器是否支持 XMLHttpRequest 對象。如果支持,則創建 XMLHttpRequest 對象。如果不支持,則創建 ActiveXObject :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code for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code for IE6, IE5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XMLHttpRequest 對象用於和服務器交換數據。

如何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XMLHttpRequest對象有兩個方法:open()和send():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pen("GET","http://xxxx:xx/xx",true);
xmlhttp.send();
方法 描述
open(method,url,async) 規定請求的類型、URL 以及是否異步處理請求。method:請求的類型;GET 或 POSTurl:文件在服務器上的位置async:true(異步)或 false(同步)
send(string) 將請求發送到服務器。string:僅用於 POST 請求

對於請求,選擇GET 還是 POST?

與 POST 相比,GET 更簡單也更快,並且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用。

然而,在以下情況中,請使用 POST 請求:

  • 無法使用緩存文件(更新服務器上的文件或數據庫)
  • 向服務器發送大量數據(POST 沒有數據量限制)
  • 發送包含未知字符的用戶輸入時,POST 比 GET 更穩定也更可靠

GET 請求

xmlhttp.open("GET","/url",true);
xmlhttp.send();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請求一次,第二次請求的時候,瀏覽器可能就不回去請求了,而是直接使用緩存的結果。一般我們可以給他加一個唯一標識,加一個時間戳或者隨機數都可以;

xmlhttp.open("GET","/url?t=" + Math.random(),true); 
xmlhttp.send(); 

參數直接拼接到url

xmlhttp.open("GET","/url?fname=Bill&lname=Gates",true);
xmlhttp.send();

POST請求

xmlhttp.open("POST","demo_post.asp",true);
xmlhttp.send();

如果需要傳參數的話,使用setRequestHeader()來添加HTTP頭,然後在send()方法中寫需要發送的參數即可:

xmlhttp.open("POST","ajax_test.asp",true);
xml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xmlhttp.send("fname=Bill&lname=Gates");
方法 描述
setRequestHeader(header,value) 向請求添加 HTTP 頭。header: 規定頭的名稱value: 規定頭的值

服務器響應

獲取服務器的響應,使用 XMLHttpRequest 對象的 responseText 或 responseXML 屬性。

屬性 描述
responseText 獲得字符串形式的響應數據。
responseXML 獲得 XML 形式的響應數據。
responseText 屬性

如果來自服務器的響應並非 XML,請使用 responseText 屬性。

responseText 屬性返回字符串形式的響應,因此您可以這樣使用: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responseXML 屬性

如果來自服務器的響應是 XML,而且需要作爲 XML 對象進行解析,請使用 responseXML 屬性:

請求 books.xml 文件,並解析響應:

xmlDoc=xmlhttp.responseXML;
txt="";
x=xmlDoc.getElementsByTagName("ARTIST");
for (i=0;i<x.length;i++)
  {
  txt=txt + x[i].childNodes[0].nodeValue + "<b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txt;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

當請求被髮送到服務器時,我們需要執行一些基於響應的任務。

每當 readyState 改變時,就會觸發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

readyState 屬性存有 XMLHttpRequest 的狀態信息。

下面是 XMLHttpRequest 對象的三個重要的屬性:

屬性 描述
onreadystatechange 存儲函數(或函數名),每當 readyState 屬性改變時,就會調用該函數。
readyState 存有 XMLHttpRequest 的狀態。從 0 到 4 發生變化。0: 請求未初始化1: 服務器連接已建立2: 請求已接收3: 請求處理中4: 請求已完成,且響應已就緒
status 200: "OK"404: 未找到頁面

在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中,我們規定當服務器響應已做好被處理的準備時所執行的任務。

當 readyState 等於 4 且狀態爲 200 時,表示響應已就緒: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4 && xmlhttp.status==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
  }

注意: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被觸發 5 次(0 - 4),對應着 readyState 的每個變化。

使用 Callback 函數

callback 函數是一種以參數形式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的函數。

如果網站上存在多個 AJAX 任務,那麼應該爲創建 XMLHttpRequest 對象編寫一個標準的函數,併爲每個 AJAX 任務調用該函數。

該函數調用應該包含 URL 以及發生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時執行的任務(每次調用可能不盡相同):

<html>
<hea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xmlhttp;
function loadXMLDoc(url,cfunc)
{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code for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code for IE6, IE5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cfunc;
xmlhttp.open("GET",url,true);
xmlhttp.send();
}
    
function myFunction()
{
loadXMLDoc("/ajax/test1.txt",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4 && xmlhttp.status==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
  });
}
</script>
</head>
<body>

<div id="myDiv"><h2>Let AJAX change this text</h2></div>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myFunction()">通過 AJAX 改變內容</button>

</body>
</html>

不過我們一般都不使用原生的AJAX做請求,JQuery就爲我們封裝好了現成的方法!

$(document).ready(function(){
  $("#b01").click(function(){
  htmlobj=$.ajax({url:"/jquery/test1.txt",async:false});
  $("#myDiv").html(htmlobj.responseText);
  });
});

ajax() 方法通過 HTTP 請求加載遠程數據。

該方法是 jQuery 底層 AJAX 實現。簡單易用的高層實現見 $.get, .post.post 等。.ajax() 返回其創建的 XMLHttpRequest 對象。大多數情況下你無需直接操作該函數,除非你需要操作不常用的選項,以獲得更多的靈活性。

最簡單的情況下,$.ajax() 可以不帶任何參數直接使用。

參數

async 是否異步

url 請求地址

contentType 發送信息至服務器時內容編碼類型

data 發送到服務器的數據

dataType 預期服務器返回的數據類型

type 請求類型

success 請求成功回調函數

error 請求失敗回調函數

jsonp跨域原理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jquery/3.3.1/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btn').click(function(){
			var 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frame.src = 'http://localhost:3000/article-list?name=leo&age=30&callback=func';
			$('body').append(frame);
		});
		
		function func(res){
			alert(res.message+res.name+'你已經'+res.age+'歲了');
		}
  </script>

同源策略:同一域名、同一端口號、同一協議

ajax只能請求同源的資源,想要引入外部的資源,請求外部的接口,需要使用到jsonp,

$.ajax({
         url:'http://localhost:8080/g',
         type:'post',
         data:{'f':'f'},
         dataType: "jsonp",
         jsonp: "callback",//傳遞給請求處理程序或頁面的,用以獲得jsonp回調函數名的參數名(一般默認爲:callback)
         jsonpCallback:"showData",//自定義的jsonp回調函數名稱,默認爲jQuery自動生成的隨機函數名,也可以不寫這個參數,jQuery會自動爲你處理數據
         success: 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error:function(XMLHttpRequest, textStatus, errorThrown){
        	 console.log("服務器異常");
             alert(XMLHttpRequest.status);
             alert(XMLHttpRequest.readyState);
             alert(XMLHttpRequest.responseText);
             alert(textStatus);
             alert(errorThrown);
             console.log(textStatus); 
         }
     });

JSON

JSON 語法規則

JSON 語法是 JavaScript 對象表示法語法的子集。

  • 數據在名稱/值對中
  • 數據由逗號分隔
  • 花括號保存對象
  • 方括號保存數組

JSON 值

JSON 值可以是:

  • 數字(整數或浮點數)
  • 字符串(在雙引號中)
  • 邏輯值(true 或 false)
  • 數組(在方括號中)
  • 對象(在花括號中)
  • null

JSON 對象

JSON 對象在花括號中書寫:

對象可以包含多個名稱/值對:

{ "firstName":"John" , "lastName":"Doe" }

這一點也容易理解,與這條 JavaScript 語句等價:

firstName = "John"
lastName = "Doe"

JSON 數組

JSON 數組在方括號中書寫:

數組可包含多個對象:

{
"employees": [
{ "firstName":"John" , "lastName":"Doe" },
{ "firstName":"Anna" , "lastName":"Smith" },
{ "firstName":"Peter" , "lastName":"Jones" }
]
}

JSON 使用 JavaScript 語法

因爲 JSON 使用 JavaScript 語法,所以無需額外的軟件就能處理 JavaScript 中的 JSON。

通過 JavaScript,您可以創建一個對象數組,並像這樣進行賦值:

例子

var employees = [
{ "firstName":"Bill" , "lastName":"Gates" },
{ "firstName":"George" , "lastName":"Bush" },
{ "firstName":"Thomas" , "lastName": "Carter" }
];

可以像這樣訪問 JavaScript 對象數組中的第一項:

employees[0].lastName;

返回的內容是:

Gates

可以像這樣修改數據:

employees[0].lastName = "Job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