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IT人

IT人的矛盾有的時候讓人覺得有點近乎於人格分裂了。

首先最有名也是最流行的就是“面試造核彈,入職擰螺絲”。
面試的時候感覺自己要是不會在深山老林裏徒手造個計算機、寫個編譯器、花一個週末創造一門語言,感覺你都不好意思和麪試官理直氣壯的說自己幹了啥。
IT人也是最會誇大自己業績的人,明明花了好幾個月,熬夜熬到頭禿只做了最簡單的一個東西,漸漸的口傳心授就變成了“某某大牛閒着沒事花了幾秒鐘完成了某某牛逼功能”。
不吹牛能死啊!

此外,IT評論一個人對一個技術熟悉不熟悉,通常會通過一些實現細節,或者看沒看過源碼,以此爲標準。
可是IT圈在開發通用庫、接口的時候,被奉爲圭臬的標準是什麼?是你不需要知道是怎麼實現的,最好你都不用看API文檔,給你個接口類,你立馬就能用。這在多本流芳百世的著作中都有體現。
一方面希望封裝,減輕人們學習和使用的負擔,另一方面,我們卻在以看過源碼,瞭解每一個變量深以爲傲。這到底是加重了學習負擔,還是減輕了學習負擔。這特別像,考試大綱一直吼着要減負,一看考試卷卻發現,考的東西越來越多,高中的知識放到初中來考了。

還有最博人眼球的營銷“中年危機”、“職業危機”的,是不是看到指明IT媒體上就會出現“40歲的程序員投遞上千家公司,只有幾個面試機會”這樣博人眼球的文章。搞得人心惶惶的。
可是我們通常看一些技術大牛的介紹的時候通常會看見這麼一行介紹“十餘年行業經驗”。此時你的年齡大瞬間又成爲了一個優勢項目,感覺不編程幾十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瞭解這個行業。
而且IT業是“新瓶裝舊酒”這招玩的最6的行業,沒有之一。每隔3、5年就出現個新的概念,動不動就說這是領先世界的創新,實際上一看就是花了十幾塊錢多裝了幾個傳感器,其他啥也沒幹。

漸漸的感覺到如果人格不分裂,真的不是一個好的IT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