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平臺是消息驅動之Handler

首先我們先來普及一下知識點:
Android 平臺是消息驅動的,主要有如下幾個要素實現。
Message
MessageQueue
Looper (讀取消息,相互傳輸)
Handler 用來實現
handler可以在子線程中傳遞,也可以在主線程中使用
可以配合線程使用,也可以使用異步任務類
可以在doinbackground中調用
異步任務類中onPressUpdate在主線程中運行
Handler的概念:
主要接受子線程發送的數據, 並用此數據配合主線程更新UI。
當應用程序啓動時,Android首先會開啓一個主線程 (也就是UI線程) , 主線程爲管理界面中的UI控件, 進行事件分發。
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一些耗時的操作,例如:從網上加載數據,或是讀取較大的文件時。我們需要把這些耗時的操作,放在一個子線程中,因爲子線程涉及到UI更新,,Android主線程是線程不安全的, 也就是說,更新UI只能在主線程中更新,子線程中操作是危險的。 這個時候,Handler就出現了。,來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 ,由於Handler運行在主線程中(UI線程中), 它與子線程可以通過Message對象來傳遞數據, 這個時候,Handler就承擔着接受子線程傳過來的(子線程用sedMessage()方法傳弟)Message對象,(裏面包含數據) , 把這些消息放入主線程隊列中,配合主線程進行更新UI。
Handler的特點:
handler可以分發Message對象和Runnable對象到主線程中, 每個Handler實例,都會綁定到創建他的線程中(一般是位於主線程),它有兩個作用:
(1)安排消息或Runnable 在某個主線程中某個地方執行;
(2)安排一個動作在不同的線程中執行。
Handler中分發消息的一些方法:
post(Runnable)
postAtTime(Runnable,long)
postDelayed(Runnable long)
sendEmptyMessage(int)
sendMessage(Message)
sendMessageAtTime(Message,long)
sendMessageDelayed(Message,long)
以上post類方法允許你排列一個Runnable對象到主線程隊列中,
sendMessage類方法, 允許你安排一個帶數據的Message對象到隊列中,等待更新。
子類需要繼承Hendler類,並重寫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方法, 用於接受線程數據。
知識點總結補充(這是我從別人那裏看到的):
很多初入Android或Java開發的新手對Thread、Looper、Handler和Message仍然比較迷惑,衍生的有HandlerThread、java.util.concurrent、Task、AsyncTask由於目前市面上的書籍等資料都沒有談到這些問題,今天就這一問題做更系統性的總結。我們創建的Service、Activity以及Broadcast均是一個主線程處理,這裏我們可以理解爲UI線程。但是在操作一些耗時操作時,比如I/O讀寫的大文件讀寫,數據庫操作以及網絡下載需要很長時間,爲了不阻塞用戶界面,出現ANR的響應提示窗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使用Thread線程來解決。
對於從事過J2ME開發的程序員來說Thread比較簡單,直接匿名創建重寫run方法,調用start方法執行即可。或者從Runnable接口繼承,但對於Android平臺來說UI控件都沒有設計成爲線程安全類型,所以需要引入一些同步的機制來使其刷新,這點Google在設計Android時倒是參考了下Win32的消息處理機制。
1. 對於線程中的刷新一個View爲基類的界面,可以使用postInvalidate()方法在線程中來處理,其中還提供了一些重寫方法比如postInvalidate(int left,int top,int right,int bottom) 來刷新一個矩形區域,以及延時執行,比如postInvalidateDelayed(long delayMilliseconds)或postInvalidateDelayed(long delayMilliseconds,int left,int top,int right,int bottom) 方法,其中第一個參數爲毫秒
2. 當然推薦的方法是通過一個Handler來處理這些,可以在一個線程的run方法中調用handler對象的 postMessage或sendMessage方法來實現,Android程序內部維護着一個消息隊列,會輪訓處理這些,如果你是Win32程序員可以很好理解這些消息處理,不過相對於Android來說沒有提供 PreTranslateMessage這些干涉內部的方法。
3. Looper又是什麼呢? ,其實Android中每一個Thread都跟着一個Looper,Looper可以幫助Thread維護一個消息隊列,但是Looper和Handler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從開源的代碼可以看到Android還提供了一個Thread繼承類HanderThread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在HandlerThread對象中可以通過getLooper方法獲取一個Looper對象控制句柄,我們可以將其這個Looper對象映射到一個Handler中去來實現一個線程同步機制,Looper對象的執行需要初始化Looper.prepare方法就是昨天我們看到的問題,同時推出時還要釋放資源,使用Looper.release方法。
4.Message 在Android是什麼呢? 對於Android中Handler可以傳遞一些內容,通過Bundle對象可以封裝String、Integer以及Blob二進制對象,我們通過在線程中使用Handler對象的sendEmptyMessage或sendMessage方法來傳遞一個Bundle對象到Handler處理器。對於Handler類提供了重寫方法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來判斷,通過msg.what來區分每條信息。將Bundle解包來實現Handler類更新UI線程中的內容實現控件的刷新操作。相關的Handler對象有關消息發送sendXXXX相關方法如下,同時還有postXXXX相關方法,這些和Win32中的道理基本一致,一個爲發送後直接返回,一個爲處理後才返回 .
5. java.util.concurrent對象分析,對於過去從事Java開發的程序員不會對Concurrent對象感到陌生吧,他是JDK 1.5以後新增的重要特性作爲掌上設備,我們不提倡使用該類,考慮到Android爲我們已經設計好的Task機制,這裏不做過多的贅述,相關原因參考下面的介紹:
6. 在Android中還提供了一種有別於線程的處理方式,就是Task以及AsyncTask,從開源代碼中可以看到是針對Concurrent的封裝,開發人員可以方便的處理這些異步任務。
摘錄自:http://www.cnblogs.com/playing/archive/2011/03/24/1993583.html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小的應用實例:
利用Handler來設計一個簡單的計時器
xml文件中的代碼:
第一種方法:

public class Time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TextView tv;  
    private Button bt;  
    private Handler handler=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uper.handleMessage(msg);  
           // tv.setText(msg.what + "");  
            Bundle bundle=msg.getData();  
            String str=bundle.getString("a");  
            tv.setText(str+msg.what);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time);  
        tv=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tv);  
        bt= (Button) findViewById(R.id.bt);  
        tv.setText("100");  
        bt.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new Thread(new Time()).start();  
            }  
        });  
    }  
   public class Time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100;  
        while (i>0){  
            try {  
                Thread.sleep(2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i--;  
            Message message=new Message();  
            message.what=i;  
            Bundle bundle=new Bundle();  
            bundle.putString("a","計時開始: ");  
            message.setData(bundle);  
            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  

        }  
    }  
}  
}  

在xml文件中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個Handler 並且必須實現handlerMessage()這個方法,用於接收數據,並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在程序中我們可看到,新建了一個class,並且繼承了Runnable這個方法。然後通過message來傳送消息,通知主線程的操作。
第二種方法:

public class Time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TextView tv;  
    private Button bt;  
    private Handler handler=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uper.handleMessage(msg);  
            tv.setText(msg.what+"");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time);  
        tv=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tv);  
        bt= (Button) findViewById(R.id.bt);  
        tv.setText("100");  
        bt.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100;  
                      while (i>=0){  
                          try {  
                              Thread.sleep(2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i--;  
                          Message message=new Message();  
                          message.what=i;  
                          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  
                      }  
                  }  
              }).start();  

            }  
        });  


    }  

}  

第二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思想都差不多。
佈局中只需要一個簡單的一個文本框和按鈕即可: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paddingBottom="@dimen/activity_vertical_margin"
    android:paddingLeft="@dimen/activity_horizontal_margin"
    android:paddingRight="@dimen/activity_horizontal_margin"
    android:paddingTop="@dimen/activity_vertical_margin"
    tools:context="com.edu.jereh.android11.MainActivity">

    <TextView
        android:id="@+id/tv"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100dp"
        android:text="100"
        android:textSize="40sp"
        android:textStyle="bold"
        android:gravity="center"
        />
    <Button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50dp"
        android:layout_below="@+id/tv"
        android:text="開始計時"
        android:id="@+id/bt"
        />
</RelativeLayout>

就這樣我們結束了我們今天的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