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要告知孩子如何進入別人的房間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大家好,週末愉快!

規範孩子的行爲,從點點滴滴做起;規範孩子的行爲,從小事抓起;那如何規範孩子的行爲呢?孩子行爲的標準是什麼?

一、認準一個標準----《弟子規》。弟子規1080字,從孩子生活中的孝敬父母、講究衛生、尊敬師長、站姿、坐姿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只要根據《弟子規》內容,照做就行。

二、朗誦一次標準----《弟子規》。《弟子規》非常短,朗誦一次只要10分鐘左右,孩子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進行朗誦,受用終身!

三、踐行一段標準-----《弟子規》。今天,給大家講《弟子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意思是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進入老師的辦公室或別人家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裏面的人知道有人要進來了,這個除了顯示行爲光明正大外,也是避免嚇到別人。

 不管孩子到任何房間,有沒有人都應該先要敲門,敲一下,輕輕叩門,扣一下,讓裏頭的人瞭解外頭有人。輕敲之後,裏頭有答話之後,再請進去。

  “將入門、問孰存”。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養成習慣,不管到什麼樣的房間,都要先敲門;一定要養成習慣,不論裏頭有沒有人,一定先敲門。經常在公共場所,尤其在洗手間的時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魯,如果加上門鎖壞掉,可能因爲你的魯莽,彼此就會發生很尷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將入門,問孰存”。有很多成年人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在此我們提出來,做爲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則,從家裏做起。

  “將上堂,聲必揚”。這裏也講到“上堂”,大廳或辦公室比較大的,往往要進去之前,譬如,敲門說:我是誰,我來了;或者說:大家好,讓裏頭的人瞭解有人,出聲一下。“聲必揚”,一定要讓對方知道有人進來。譬如說求學的階段,進了辦公室一定說“報告”,然後才進去,讓裏頭的老師、師長知道有學生進來,這是一種禮貌,同時也告知裏頭的人,知道有人將要進來。千萬不可以很隱密的這樣走進去,如果萬一人家有掉了東西,我們就有可能變成嫌疑人。所以“將上堂”,要記住,一定要出聲音。聲音也應該要出得和緩,不可以很急的答應,這都是不好的。

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