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的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如何?

目前互聯網的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如何?
懸賞分:200 - 解決時間:2008-8-13 16:37
如ajax,flex,php,.net,jsp,前端開發,mvc什麼的,都可以談一下。 
提問者: qq308335046 - 經理 四級
最佳答案
給樓主看下之前關注過的一個東西:


諸如社會網絡的超速發展,RSS成爲主流,企業的消費化(consumerization),以及可讀寫Web(read/write Web)的持續增長等等。

在本文中,我們將放眼2007,展望那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互聯網發展趨勢。

RSS,結構化數據

明年RSS將成爲耀眼的主流--不僅僅是集成到微軟的新操作系統Vista中,還會集成到Yahoo Mail的beta版本(Ajax版)中,而且,我們還期待Google的RSS試驗2007年可以帶來更多東西,特別是Google Base,使用了一種RSS變種GData。一些新的有趣的(如果還不夠創新的話)服務會在RSS之上建立--例如Techmeme RSS Ad-delivery。

與此相關,結構化數據將成爲明年的大趨勢--看看我們9月的文章Google的結構化數據行動吧。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微格式(microformat),一種Web社區的結構化數據開放式標準,將開始應用。不過,Google似乎在打造它自己的結構化數據標準,忽視了微格式。儘管微軟和雅虎已經開始支持微格式,是不是已經足以抵禦Google了呢?

Widget在2006的爆發增長在2007會繼續,這要歸功於博客和象MySpace這樣的社會網絡。MyBlogLog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期待着更多電子商務和多媒體的widget。

企業級應用

Web辦公軟件繼續發展。特別要關注Google和微軟在這一領域的爭鬥。那些創業公司(Zoho, Zimbra, ThinkFree等)將繼續創新,可能會有被大互聯網公司收購的事情發生。

企業消費化趨勢開始滲透到企業IT系統中,主要是基於Web的辦公軟件和一些更加協同的系統。虛擬工作模式(團隊和辦公室)以較低的成本帶來很高的生產力,會變得極其流行,例如SKY-click。儘管會有更多爭議產生(比如敏感信息的泄露),企業博客將繼續蓬勃發展。

Web技術發展

豐富互聯網應用(Rich Internet Apps)將成爲2007的一個主流(是我們06年關注的Web/桌面混合應用的一個延伸)。特別要關注Adobe的Apollo平臺,微軟也會發展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還有Laszlo的開源系統OpenLaszlo平臺。明年的趨勢是將桌面和Web結合起來的平臺,提供單純基於瀏覽器的應用所不能達到的功能。

另一方面,Google會繼續發展基於瀏覽器的應用。Ajax已經證明有侷限性,那下一個Web新技術將會是什麼?所以,2007年請關注一下使用向量圖(VML/SVG)和Ajax的“豐富互聯網應用”吧。

語義Web產品將在2007出現。毫無疑問,語義Web正浮出水面,瞧瞧RadarNetworks和Metaweb這樣的公司吧,他們可以基於HTML生成RDF數據。

亞馬遜Web服務是06年的一個驚喜,我們期待亞馬遜明年有更大動作,爲Web/Amazon基於Web服務的操作系統打下良好基礎。其它公司,比如Google,會開發類似亞馬遜的Web服務集合,比如亞馬遜的S3-EC2服務。如果Google跟進了,微軟肯定也不會落後。 

搜索和網絡廣告

明年的網絡廣告市場會有一些振盪。AdSense會遭遇強勁競爭,主要來自MSN AdCenter和雅虎的廣告平臺。

伴隨着網絡廣告指標CPC/PPC,廣告主迫切需要更好的、更健壯的網絡廣告模型,起碼比CPA要更有效。所以,敬請關注2007年這一領域的變化吧!

2007年將是搜索2.0之年,垂直搜索引擎將迅速發展。Google也絕不會袖手旁觀,Google Code和Google Health就是兩個迴應。而且,Google正向一個更加“基於意思的搜索引擎”大踏步邁進。例如,在Google上搜一個公司的名字,第一個搜索結果不僅僅是公司網站,還包括一些從它的網站上提取的語義內容。Google的測試搜索網站SearchMash頁面的右側區域,顯示了Google在謀劃更多功能。

微軟 vs Google

微軟的Windows Live服務明年將有大發展,這要歸功於Vista,還有Live服務完成beta測試,以及收編了MSN的相關部分(例如Windows Live Mail收編了Hotmail)。

WebOS/GoogleOS:爲了反擊Vista和Windows Live的進攻,Google會推出GoogleOS的一些雛形。當然,會不會這樣是有爭議的。一種設想是如果Vista的缺省服務Live.com給Google帶來壓力,一個Google優化的Linux就會出現。

開源桌面(Open Source Desktop)會在07年有大的發展。Red Hat和Novell會有新版本發佈。採用三維效果、KDE4(Plasma)和AIGLX-Xgl和Beryl-Compiz技術後,Linux桌面會變得更加好玩。不過,它們能和Vista以及將來的Web操作系統競爭嗎?還搞不清楚。

瀏覽器

第二次瀏覽器大戰:2007,IE7和FireFox(以及Flock, Opera和Maxthon)的競爭更加激烈。也許還會出來一個G-Browser?一些奇怪的事情已經發生了,Google也許會繼續拿FireFox作爲一個掩護?這種情況恐怕是最有可能的,Google不想爲操作系統和瀏覽器過多分神,這對Nasdaq投資者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明年Webkit會有增長。Adobe的Apollo將基於Webkit,讓開發者能保證和Safari以及其它瀏覽器的兼容性。Linux/KDE的Konqueror瀏覽器會放棄它的KHTML引擎以支持WebKit。所以,07年Safari的兼容性會有極大提高。

多媒體

互聯網電視將迎來茁壯成長的2007,比如象Brightcove這樣的產品,以及Google在YouTube和Google Video上的開發。交互電視(iTV等)也會有更多發展。值得關注的是Venice Project(Skype創辦人搞的),它承諾要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提供免費電視。

IPTV的大規模應用以及Bittorrent都是網絡視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P2P:隨着Azureus和BitTorrent拿到了VC,2007年P2P領域大約有3000萬美元投資。所以,明年肯定是P2P的好日子,它會更容易得到,也許會出現基於Web的P2P界面。Bittorrent已經成爲具備網絡連接的軟件的主要部分。例如,一種類似Venice Project的IPTV客戶端DemocracyPlayer,內置了一個Bittorrent客戶端。Bittorrent明年會內置到更多新的應用中。

虛擬世界:SecondLife將成爲市場營銷、推廣和社交的重要平臺,用戶和企業在不斷開發它的新用途。SecondLife肯定會推廣到全球。你現在美國絕大多數超市裏都可以看到哈寶(Habbo)和SecondLife的卡,這一趨勢很快會發展到世界其它地方。簡而言之,虛擬世界在 2007年會成爲內嵌到真實世界的一個部分。

虛擬貨幣:Paypal提供了一個途徑,SecondLife LindeX和微軟點數也在積極探索這條路。

消費類應用

在線房地產市場07年將迅速增長。

人們繼續尋找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換句話說,就是免費互聯網應用還需要找到商業模式。:-)

儘管社會網絡2006年發展很快,但07年一個普通用戶在網上耗費的時間可能對她/他的社會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社會網絡有沒有可能證實是反社會的?;-) 與此同時,社會網絡可能會變得更加開放,數據可移植的功能將出現。MySpace大概不會對此感興趣。參考上面有關widget的內容。

世界各地的互聯網

世界各地的互聯網應用情況將被美國主流媒體所關注(也許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特別是中國已經是一個很熱的市場了,但正如Keith Teare所觀察到的,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總體收入並不高。

OLPC:OLPC是One Laptop Per Child(每個孩子一臺筆記本電腦)的縮寫,這個項目會產生很大影響,可能會促進瘦客戶端電腦(需要互聯網和Web應用)的應用,以及Linux的普及。上面提到的Web辦公軟件可能在買不起微軟Office的非傳統市場找到一片天地。

寬帶繼續增長:例如法國的Fiber Connections。全世界讓互聯網加速的步驟可能都差不多,寬帶革命創造了Web 2.0,Google和Web應用。所以,跟隨這個趨勢是非常值得的!

移動應用

VoIP要火起來了。Skype及其一堆競爭對手很有可能顛覆傳統電信行業。

移動互聯網將是2007的一件大事。當然,對中國、韓國和日本來說肯定是這樣,不過對美國和其它一些“落後”地區,比如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可能也會迎來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移動技術如Smartpox,可能會在西方國家流行起來(它已經在亞洲國家流行了)。

移動電話07年將成爲更大的開發和廣告平臺(jajah mobile等)。

還需關注發展中的Webphone市場,比如傳聞中的蘋果iPhone和GooglePhone等。

感謝移動互聯網專家Rudy De Waele,以下是2007年移動互聯網的十大趨勢:

1. 費率逐漸變得更加低廉。

2. 手機上會出現更多用戶生成的內容(UGC),用戶可以在手機上使用Web/Mobile 2.0的服務,例如Podcast、RSS等更多用戶生成內容的上傳和使用。

3. 已成爲大型媒體的年輕人社會網絡(Big Media Youth Networks)將進入手機——包括MySpace、YouTube、MTV以及很多公司。用戶上傳照片、視頻,可以直接通過手機創建和消費內容,和朋友分享(包括移動轉發功能)。

4. 移動搜索——主要公司會在移動市場中謹慎地定位(注意和電信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的一些交易)。

5. 移動廣告——市場增長很快(關注一下AdMob每天的廣告瀏覽量)。

6. QR代碼將進入零售市場。

7. 移動圖像識別將應用到混合營銷中。

8. 手機內存卡的交換——交換音樂/視頻文件。

9. 城市裏的多網絡熱點——促進了隨時隨地的移動下載和通過WiFi/WiMax/藍牙/NFC等訪問互聯網(全部內置和即時可用)。

10. “聰明客戶端”的發展——在移動設備上將內容和應用功能結合起來。

小結

瞧!我們做了這麼多預測,當然這裏只是說個大概。我們很想知道你自己對2007互聯網發展的預測。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沙子都有IP地址 個人隱私面臨挑戰 

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示範網絡核心網日前在京通過專家驗收。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純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互聯網,能以每秒10G的傳輸速率(相當於每秒傳送15個VCD光盤存儲的信息)連接全國20個主要城市的核心節點。專家預測,基於下一代互聯網的真正數字化時代即將來臨。 

新一代互聯網是革命性的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人類發展史上,火的使用是野人與文明人的分界線,下一代互聯網對我們的意義與影響,就如同火的使用。他介紹,與現在使用的互聯網相比,下一代互聯網有以下優勢: 

更大:下一代互聯網將逐漸放棄現在使用的IPv4,啓用IPv6地址協議,幾乎可以給你家庭中的每一個物件分配自己的IP,讓數字化生活變成現實。 

更快:是指傳輸速度及傳輸方式均有明顯改變,一是速度更快,是現在網速的1000倍。二是都是端到端的傳輸,效率更高。 

更安全:將會有更嚴格的管理規範,身份識別與唯一IP地址捆綁,確保網絡暢通的同時,保證了管理及安全,防黑客和病毒攻擊更有章可循。 

更便捷:將實現真正的數字化生活。家庭中的每一個物件都將聯網。比如晚上回家後,你在磅秤上稱一稱自己的重量,然後準備打開冰箱喫東西,這時冰箱的門打不開了。原來磅秤與冰箱是聯網的,磅秤發現你體重超標後,就及時向冰箱傳達這個信息,於是冰箱向你發出警示,不許你喫東西。 

目前只有中美有技術優勢 

據介紹,下一代互聯網主要由美國等國家在1996年率先發起研究建設,其核心是互聯網協議和路由器。網絡協議是指網絡中(包括互聯網)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範。一臺計算機只有在遵守網絡協議的前提下,才能在網絡上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正常通信。目前使用的互聯網協議爲IPv4,其地址爲32位編碼,可提供的IP地址大約爲40多億個,而且由美國掌握絕對控制權,全球面臨IP地址枯竭的危機。IPv6的地址是128位編碼,能產生2的128次方個IP地址,地址資源極端豐富。有人比喻,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會有一個IP地址。 

美國國防部IPv6進度時間表顯示:2002年至2004年形成標準的IPv6協議;2005年至2007年,IPv6和IPv4協議共同運行;2008年實現美國本土全面的IPv6計劃,IPv4協議同時退出。 

參與新一代互聯網研究的清華大學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教授介紹,新一代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主要是路由器。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爲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爲動作的機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它能將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絡。此前,這方面技術主要由美國掌握。但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已經掌握了包含IPv6核心路由器的技術,可以獨立建設自己的互聯網,而不再依賴外國。目前,具有這樣能力的國家,在全世界可能只有美國和中國。 

新一代互聯網離我們有多遠 

任何一項新技術都不會完美,有業內專家對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表達了不同觀點。首先,推行IPv6意味着連接互聯網的硬件設備都必須更換,這將是一個週期長、投資大的項目,增加運營成本。 

其次,IPv6利用海量地址優勢實現端到端優勢,但安全性問題,特別是個人隱私安全將面臨挑戰。 

再者,還沒有更好的商業模式以適應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這將影響對新一代互聯網投入的熱情。 

最後,IPv6不是一個技術,而是一個協議版本,因爲互聯網的複雜性,其更替過程是複雜的,是一個遷移過程,不是簡單切換。目前世界下一代互聯網都是雙棧模式(IPv4/IPv6),估計2—4年內應該可以逐漸變成以IPv6爲主的互聯網,但IPv4徹底退出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中國的新一代網絡正在建設,第一個全國性的下一代互聯網於2004年12月建成開通,這個網絡可連接全國20個城市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主幹網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G字節,也就是說理論上一部DVD電影可以在4秒內傳輸完成。不過,運營商目前還不能提供這種接入服務,普通用戶要使用新一代互聯網服務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作者:李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