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后念父亲

       

        父亲节已过,我却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

        我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在很多农村的家庭里,父亲和女儿的交流并不多。我家是这样的,我想其他人家也是这样的。但我知道父亲是爱我的,这体现在许许多多的细节里。

        父亲是个木工,一年里大多数时间是到一个叫焦作的城市去打工。每次回来,父亲总是带来很多旧的图画书,这些图画书都是父亲给人家做木工,人家不要了,父亲就大包提小包背的带回来给我看。这些旧图画书开启了我小学时代的读书之旅。

        我读了老舍先生的《龙须沟》画册,感受到了解放前底层老百姓被臭水困扰不堪的疾苦。我读了关汉卿的《窦娥冤》画册,窦娥女临刑前的满腔愤慨让我泪水连连。我读了《岳飞传》画册,明白了岳鹏举精忠报国的情怀。是读书不多的父亲的赠予,让我的精神生活一日日丰盈起来。

        我上初中时,是在离家三里地的韦庄上学,那时候学校的功课安排是这样的:先上早读,早读完毕后回家吃早饭,早饭后去学校学习上午的功课,午课结束后回家吃午饭,最后上下午的功课,一天的功课才算结束。

        每天早上我都会起得很早,特别是冬天。那时候家里还没有钟表,所以我没有时间观念。只要睡醒了,便觉得该去上学了。很多时候到了学校天还没有亮,有时候满天繁星,闪闪烁烁;有时候一轮明月在天,清辉万里。

        因为起得早,很多孩子都是空腹上学的,而我则不是这样的。每天晚上睡觉前,父亲总会把花生、馒头片炕在煤台周围,经过一夜的烤炕,花生焦香,馒头片酥脆。上学路上边走边吃,从不觉的天冷路长。是父亲无言的爱,让冬天的早晨如此温暖。

        一九八九年,我考上了新乡师范学校,送我出门前,父亲给了我二百元钱。二百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够一家人一两个月的花销。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这么多的钱。到了学校,看到别人买很漂亮的厚日记本,我也买了一个,别人买塑料盆我也买,别人买什么我就跟着买什么。没想到,不到一星期,我就花完了父亲给我的所有的钱。

        没有了钱,我就给父亲写了一封短信,告诉父亲我没钱了。父亲担心我,一接到信,便在傍晚乘汽车赶到学校给我送钱。父亲只是轻微责备了我几句,并嘱咐我今后要节省。为了省几个钱,这一夜,父亲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厅度过的。

        父亲在世的时候,从没有对我说过爱我的话,也很少拥抱我。但我知道父亲是爱我的,而且是深深的爱。


            写于2020年6月22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