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詐 內容摘要

1.交淺而言深,既爲君子所忌,亦爲小人所薄
2.〖讓自己像沙灘,多大的浪來了,也是輕撫着沙灘,一波波地退去。而不要像岩石,使小小的浪,也激起高高的水花〗
3.記住,這世界上許多人會問你對第三者的看法。他的目的,可能是調查,也可能是"套你的話".當你發現別人來套話的時候,一個字也不能說。至於在一般閒談間,如果你發現對方要批評與你相關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把話題帶開,或暗示對方,你的"關係".否則,對方的批評一出,如故事中的,那許許多多的副作用,就會產生了。總之,能不傳話,最好不要傳話;
4.能不套話,最好不要套話;能不涉入"背後的批評",最好不要涉入。讓自己像沙灘,多大的浪來了,也是輕撫着沙灘,一波波地退去。而不要像岩石,使小小的浪,也激起高高的水花。
5.〖年輕人失敗,常敗在不知道及時表現自己,也常敗在過度表現自己。愈表現,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別人的存在。〗
6.推銷員都懂得一種說話技巧,明明知道對方並不懂,卻說:"相信您一定很內行,知道…"然後,把自己要推銷的觀念說出來。這樣做,要比說"您要知道…"的效果好得多。因爲前者表現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場,也是尊重;後者表現的,是假設對方不懂,需要人指點。
7.這個社會好像許多果園,當你進去,果園的主人可能說:"好!那片地,交給你種!"當你種出最豐碩,甚至遠超過果園主人以前種出的果實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是誰讓你進來,又是誰給你這塊地。
8.我們自鳴得意的時候,千萬不能忘本。
9.〖人都要面子,你的禮物再實用,如果不把面子做足,只怕收到的會是反效果〗
10.〖記住:送禮是大學問,不但要送得"對",而且要送得"巧"〗
11.送禮,有個原則,就是看對象。生活上短缺的朋友,你最好送他有實值的禮物;生活優裕的人,你可以送個有情趣的東西。送禮給前者,你的"姿態"要低,纔不傷人;送禮給後者,你的"姿態"要平,纔不顯得諂媚。
12.對方是怎樣的身份,你要送怎樣的禮。怎樣的禮,也正可以表示受禮者在送禮者心中的分量。相對地,有多少能力,送多少禮。如果你沒有那個分量、那個心胸,就不要勉強自己。因爲,如果送禮顯示了你的"優越感",或讓對方感到"自卑",都失去了送禮的意義。
13.送者心安,受者心歡
14.一個軍隊的統帥,可以派他最不滿意的將領,去打一場九死一生的仗。打死了,正好除去眼中釘。打贏了,則是統帥用人成功。一個公司的老闆,可以派他的眼中釘,出去經營分公司,或連鎖單位。表面看,那是升官,不去,就是不知好歹和抗命。去,則是遠離權力中心和拼命,拼死拼活都是老闆贏。
15.在人生的戰場上,永遠要記得:魚不能離開水,如果你靠羣衆起家,就不能離開羣衆。如果你靠某樣專業起家,最好不要被"調離"你的專業。即使被調開,也要保持聯繫,不能落伍。當然,你也可能是了不得的大才,能從九死一生的戰役中凱旋。那時候打倒奸小,而獲"黃袍加身"的,自然是你。
16.〖他的原則是,先讓你對他有信心,再釣你這條大魚〗
17.〖這世上不合理的好處,是不能拿的〗
18.記住!我們不必去假設人人都是壞人。但要知道,這世上不合理的好處,是不能拿的。不合理地去信任別人,是危險的。即使你因此得到好處,也可能是不道德的。
19.〖一個人似乎沒了良知,也似乎不看不聽,很可能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爲他處的"位置"〗
20.瞭解這一點,你在批評任何人之前,都應該想想,是他這個"人"與你對立,還是因爲他今天的職位和立場,使他不得不與你對立。進一步想,如果有一天,他卸下這個工作,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
21.〖不論跳槽或自立門戶,都得好好策劃,而不能因爲自己"狐假虎威"地得到些掌聲,而錯估真正的形勢。否則,
22.你會敗得很慘,甚至慘到在原來的圈子待不下去〗
23.你絕不要以爲站在今天的職位上,所獲得的椎崇,當你換了職位,依然能夠保有。當你在大公司工作順意,似乎外面廠商、客戶都對你奉承有加、形同兄弟的時候,你千萬不可樂昏了頭。甚至想,如果我跟老闆鬧翻了,自己出去
24.另立門戶,大家都會跟着我走。據統計,客戶跟着業務員跳槽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因爲:第一,原來的廠,已經合作很久,既然沒出問題,何必自找麻煩換地方。第二,原廠的老闆也是老交情,甚至交情遠在那跳槽的業務員之上,何必爲個部屬得罪老朋友。第三,許多人認廠不認人。如同貓常常認屋子不認主人一般。這是一種人性。第四,做老闆的常向着做老闆的。他下意識中也不會願意跟着對方老闆的叛徒跑。何況這樣做,會給自己手下,留個壞榜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何必呢?第五,當有人跳槽另起爐竈時,原廠爲了留住老客戶,並打擊新對手,常會加強服務、降低價錢。既然已經在
25.〖送禮人的高明,就在這兒了!他知道你不會接受,所以送出你不得不接受的東西〗
26.〖該講明的事,如果都能早早講明,事情會完滿得多!〗
27.人性是很妙的,基本上,對於負面的事我們會假設:"即使我做得不夠好,
28.對方也可能看不見;就算看見了,也可能放一馬."對於正面的事,我們也會假設:"即使我做得好,對方也可能看不見;就算看見了,也八成不會給額外的獎賞,而認爲這是當然."在這個基礎上,一般人做事,是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的。如果你希望非常好,或不至於"有一點點壞",最好的辦法,就是事,先"擺明了".
29.〖圖省事,而把東西完全包出去的做法,經常是最不明智的。因爲又貴、又危險。〗
30.每個人都可能是多心的人。你多用一點心,就會讓大家更開心!
31.這種"卡位"技巧,可用的地方非常多。在競選時,當你發現對手極強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卡位",暗中安排一個可能吸收對方票源的對手出來,使對方發現自己的牆角被挖、選民流失,而自動退出。或在對方仍堅持到底的情況下,讓自己安排的這個人,在選前突然宣佈退出,並在退出時強力推薦自己,使原來"中間的選票"可以大部分流向自己。
32.以退爲進,浴火重生。
33.年輕人!記住!這世界上處處有古先生,看來把最好的東西交給你,令你感激涕零。但是,你也要想想,憑什麼他要給你?你是真年輕幹練,足當重任嗎?抑或你只是個替死鬼?不要忘了!尤其在你最得意的時候,切記: 天下沒有白喫的午餐!
34.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堅守原則;是教你保護自己,且在風雨狂瀾中,做箇中流砥柱。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認清人性。不可因爲他們的好,忘了他們的壞;不要因爲他們的惡,忘了他們的善〗
35.不懂得工作倫理,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不該做主的時候做主,是社會新鮮人常犯的毛病。你必須知道,無論你幫老闆管了多少事情,也無論老闆多糊塗,甚至依賴你,到了沒你在,他連電話都不會撥的程度。他畢竟還是你的老闆,也畢竟還是他做主。出了錯,他最先承擔。有面子,也該由他來賣。此外,你必須知道,老闆永遠是向着老闆,就算在工作上對立,在立場上也一致。如同記者平常搶新聞,誰也不讓誰。但是哪天有人打了記者,所有記者都會團結起來,槍口朝外。所以,一個不忠於自己主管的職員,很難得到別的主管欣賞。當你賣面子,表示自己有辦法,偷偷把自己公司的消息告訴別人,即使他得到了好處,也不會尊重你,只可能竊笑說:“這人最沒城府,以後找他下手。”
36.“道不同不相爲謀”,“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你可以因爲理念不同,而求去。最少,不能穿着人家的制服、站在人家的屋裏、喫着人家的飯,卻砸人家的鍋。
37.談了這許多,我對工作倫理的結論是:無論你是主管或部屬,永遠要記得—第一,遵守職業道德,維護顧客的權益。第二,嚴守職位的分際,在什麼職位,做什麼主、說什麼話。第三、盡忠職守,維護工作崗位和工作夥伴的權益,千萬別吃裏爬外、通姦資敵。
38.見獵心喜,卻又因爲心喜過度,而喪失了原有的判斷力。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毛病。
39.〖想讓自己成功,先得了解人性,先得爲別人着想〗
40.在人生的戰場上,無可否認的:當兩個人戰鬥,只有一把槍,誰先搶到槍,就可以用槍把對方撂倒。既然對方倒了,就不再有人和你爭;既然沒人跟你爭,就連指責你當初“不擇手段搶槍”的聲音,也不會出現。
41.當你不會用人的時候,不但是用錯了人,而且會失去人。失去的那人,更可能成爲你的敵人。
42.當你讓下面人搶位子的時候,他不但搶到自己的位子,而且可能搶到你身邊的位子。進一步,他可以搶你的位子;退一步,他可能擋住你的視線,使你看不清周遭的情況。看不清周遭是最危險的。當你總是跟某人合作,而不隨時出去瞭解市場和比價時,你很可能有一天發現,這老朋友算你的價錢,比別人都貴。不是他漲了,是別人跌了。他卻因爲你總是“照以前的方式”,而沒有主動通知你降價。更糟的是,當你不去要求他,他也會在伺候你的時候,因爲缺乏跟外界的接觸,少了競爭的機會,“你們”很可能一起老化、一起落伍。
43.此外,商人多半知道莊老闆那種“喫不下,含在嘴裏也好”的道理。當你不夠靈活、不去監督的時候,他們就喫定你,綁定你,甚至在必要時--犧牲你!而且使你明明被犧牲,還覺得他夠朋友。
44.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發現別人要你籤不合理或你辦不到的約,你必須知道,從簽約的那一刻起,除非你夠大夠硬,否則每一個攪局的小鬼,都可能修理你。情與法的不夠分明,是我們社會的通病。許多人在這當中得了好處,許多人被這樣喫死。〖當你不小心進入“危邦”或“亂邦”,就必須認清情勢,明哲保身地想辦法“全身而退”〗
45.記住!不要在必輸的情況下逞英雄,也不必在無理的環境中講理否則,你就永遠沒有講理的機會了。
46.如果有一天,你與別人爭鬥,人家故意閃開,可能正是等你把弱點露得更大一點,好將你徹底摧毀。那看來像“一念之仁“的,其實是“百謀之毒”。所以,即使你在逃跑的時候,也應該有組織、有戒備地,以面對敵人的姿勢離開。
47.〖避免正面的衝突,是處事的重要技巧〗
48.我們常批評人“不識相”。“不識相”就是不懂得看面子,別人給臉的時候不要臉,別人給臺階的時候,又不順着臺階下。同樣地,當別人要臉、要臺階的時候,你不給他,也是“不識相”,因爲你造成彼此的尷尬--
50.每個“吹牛”都是一種謊言,每個魔術都是一種騙術;每個託詞,都是一種謊話。這些“謊騙”,多半沒有惡意,而是爲了表現,爲了面子。你何必去戳穿呢?他知道你有數,卻不去戳穿,一定心存感激。相反地,他希望找個藉口開脫,你硬是擋着不讓,他也一定加倍恨你。成長,使人能看透謊言,看穿騙局。成熟,也使人能知道什麼時候不戳穿謊言,什麼時候不戳穿騙局。如同用兵,你只是留個缺口。你可以追殺他,使他全部落網;也可以放他走,讓他感激你,成爲未來的朋友。避免正面的衝突,是處事的重要技巧。
51.人都有這個毛病--心裏藏不住話,尤其當自己對別人有恩的時候,更巴不得對方早早知道。許多人事、生意的消息,都是這樣提早曝光,結果壞了大事,或被人搶了功勞。
52.如果你不希望看到下面人見風使舵、一一離開的場面,就絕對不能早早讓下面的人感覺到“風向變了”。他們跟着你,你變了,是你對不起他們,是你令他們失望。在你已經失勢的時候,千萬不要給他們太多反彈的機會。尤其是,當你在“想繼續”與“不想繼續”的時候,更不可露出一點“倦勤”的樣子。否則,你不但不能光榮地“主動走下臺”,反而會變成難堪地“被逼下臺”。
53.但是,我覺得有必要。我認爲每個人,無論你是上級或下屬,政客或小民,都應該瞭解“不成熟的事不可說”的道理。許多人都由於不能做到這一點,不但壞了別人的好事,也壞了自己的好事。
54.〖這世界上,最難改變的是人性,最可信任的是自己〗
55.由於你是新手,你理當繳學費,從“學習”中避免“上當”,也從“上當”之中“學習”。新手喫一次虧,學一次乖,漸漸變成老油條,又用老油條的本事把新手唬得一愣一愣的。
56.〖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
57.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在男女鬥爭的情況下,同情女性,也是人的天性。人們會想,弱者明知打不過強者,爲什麼會反撲?當然是被逼急了!被逼迫的人,理當獲得同情!這就好比,當一隻小貓撲向大狗時,無論小貓是不是在撒野,總能得到喝彩。同樣的道理,當比你弱小的人決定
58.拼命,即使你的實力強得多,又有一百二十個道理支持你,也最好不要跟他正面衝突。不錯!你很強,你是可以一刀砍下他的頭,而他頂多只能砍你一條腿。到頭來,你一定贏,他一定死。問題是,你非但贏得不光榮,而且當你斷了一條腿之後,還能稱得上英雄嗎?
59.當你發現對手,不惜犧牲他自己的生命、親人的生命,或“第二生命”,與你周旋到底的時候,就算你有理,也最好避一避。當你發現一個人愛你超過愛他自己,甚至爲你不惜犧牲自己親人的時候,也要好好想想,他會不會有一天犧牲你。你越是成功、強大、有錢,越要小心這些!
60.〖如果你同時養了貓和魚。貓吃了魚,你除了責備貓,更應該責備自己〗
61.想來想去,我發現,其實世上許多人,都是這種不好不壞的人。當你不小心的時候,他們會佔你的便宜;當你跟他有了交情,他又可能對你付出。我也發覺,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每個人似乎都成了旅客,當你有一點陌生、有一點外行,或不懂得工作倫理的時候,人們在指導你之前,可能先欺負你。
62.我要再一次強調,每個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的貪婪、自私與溫情,如同前面談的那位司機和藝術品店的老闆。我們永遠不能因爲對方表現的善良,而忘記他也有人性的弱點。更不可由於他一時的卑劣,而否定他可愛的一面。
63.〖如果你做中間人,要忠實地傳達,不可添油加醋。如果你做調解人,要不聽醜話,只說美言。〗
64.記住!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口不擇言,把自己不確定的事全說成確定的事,你最好別亂答,更不可附和,甚至說,你最好用話岔開,不要聽。
65.如果你做中間人,要忠實地傳達,不可添油加醋。如果你做調解人,要不聽醜話,只說美言。只有這樣,你才能被感激,而不成爲“最後的受害者”。你也要記住,向別人打聽的價錢,常不可信,信了會喫虧。
66.人性是:當他買貴了東西,他只希望你一樣買貴,因爲如果你也買貴了,表示糊塗的不止他一個人。更進一步,如果大家都買貴了,他就不覺得貴了。最起碼,大家同樣遭遇,一起做“冤大頭”,也有個伴,可以聯合抗爭。其次,一個人跟你炫耀他買的東西時,你最好能多打聽幾家,或者“隱姓埋名”,以一個陌生顧客的身份去談談。就算你談的價錢比較貴,不是隻能證明那朋友確實棒,對你自己毫無損失嗎?最重要的是:你要獨立思考,不可心存依賴。你應該用自己的眼睛,而不用別人的眼睛更非別人朋友的眼睛,看這個人生的戰場。
67.當你已經“站得住”的時候,就別再添油加醋、編織任何謊言,使自己的理直”成爲“理虧”。你一定要用合法的方式,對付那些犯法的人。而不是自己去執法,造成自己先犯法。你尤其要防備那些小人,別讓把柄落在小人手上。當小人發現“法律”有一天居然能站在他那邊,就如同被收編成“正規軍”的土匪,特別殘暴。當撒旦頭上有了光環,你還能不下地獄嗎?
68.這世上許多東西,你只能事先防範,做好徵詢,而難以事後補救,因爲怎麼補救都不可能完美。
69.許多人喫虧,都因爲他們事先自認爲可以很“無情”,到頭來卻不能不“有情”。也有許多人知道,怎麼利用對方的“有情”,幫自己脫困。
70.“理直氣和”,而非“理直
71.氣壯”。尤其對長輩,你越理直氣壯,他越可能老羞成怒。有些聰明人甚至知道在老闆氣頭上,就算自己有理,也先認錯:等老闆氣消了,發現錯的是他自己,主動對你說“錯怪你了”。或是另外找機會,私下對老闆說:“其實,上次那件事,會不會也有可能…”
72.用“積極行動”取代“消極哀嘆”;以“勇於改過”取代“善於強辯”;用“低姿態”爭取“廣大同情”;用“拖延戰術”取代“當面對決”。大到治理國家,面對一國的人民;小到鋪一塊地毯,面對一家的客戶。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73.〖當你私下去找製造商買東西的時候,常常反而比向“代理商”買得還貴。〗
74.〖要知道,人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抓住每個蛛絲馬跡,分析、對比,然後猜測、查證。〗
75.要知道,人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抓住每個蛛絲馬跡,分析、對比,然後猜測、查證。而許多事情被“搞砸”,或被拆穿,都因爲旁人一句“無心之言”--問題是,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就不懂得少說這麼“半句話”。在這個商場如戰場的時代,每個人在學說話之前,先要學會“哪些祕密不能說”、“哪些事情不能問”、“哪些價錢不能講”、“哪些電話不能給”、“哪些行蹤不能透漏”。記住:你要是不說話,別人不會當你是啞巴。你要是多說話,別人一定知道你是個好騙的傻子。
76.〖當人們攀上交情,往往就忘了“調查對方的來歷”。〗
77.我寫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知道:如果你的身價不凡,你必須注意每個“可能的有心人”,你對他說的話,會被他渲染;你與他的交情,會被他誇大。你可能在不知覺中,只因爲跟他拍了幾張親近的照片、寫了一張小字條或接待他和他的朋友,就造成某些人受害。
78.看了這許多,我希望你能知道,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利用的地方。你要常想想自己有什麼長處、特點,一方面可以自許,一方面也要警戒--這正是容易被狐狸借用的東西。當你搞直銷,千萬別把公司或“上線”說的“十分好”,渲染成十二分好。你怎不想想,那“十分好”已經經歷了多少層的誇大。
79.如果你銷的是營養食品,千萬別把它說成“救命仙丹”,甚至跑到醫院,
80.要人放棄正規的療法,大量喫你的“好產品”。因爲你會誤了病情,這可是人命關天哪!相反地,假使別人向你推銷這種“靈丹妙藥”,你也要想想:他會不會因爲參加“產品說明大會”,而有了“羣衆催眠效果”,又因爲不斷重複介紹同一個產品,說久了,假的也變成真的,連他自己都搞不清真假了?沒錯!“好東西與好朋友一起分享”。他是你的好朋友,他也真想告訴你這大好的產品,使你能受惠。他甚至希望你一起加入他的行列,去看那麼多成功的見證,然後成爲他們的一員,一起“既創業又助人”。沒錯!我也相信許多“好東西”是真正的“好東西”,值得分享。但你必須冷靜地分析、品評之後,才能加入,也才能介紹給別人。
81.〖人們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望,失望在他們不實在的“希望”之中。而那不實在的希望,又常是某些人不小心造成的。〗
82.八字還沒一撇,先做承諾,是我們常犯的毛病。本來做承諾的人以爲有利於事情的推動,到頭來卻發現造成更壞的影響--
83.〖人都有“愛現”的毛病,豈知當你“現”的時候,也正是你弱點暴露的時刻〗
84.錯在他“好爲人師”。
85.淹死的人,多半是會水的。那個“多半”之中,又有“多半”是“半會水”的。買古董上當的人,多半是內行人,那內行人之中,又有多半是“半吊子”。古董就那一件,你無法“貨比三家”,所以:如果你是外行,最好別碰,碰了準喫虧。如果你是“半內行”,最好別說,說了就露“黔驢之技”。至於你買一般的東西,記住!你買的是東西,不是表現給哪位小姐(先生)或旁邊人看的。
86.〖無論你聽到多麼合意的價錢,都不能露出“哦!原來這麼便宜”的表情,你甚至得多多少少還個價。〗
87.人們吃虧上當,常因爲他們不在乎。
88.千萬記住!無論你多麼富有,當你問價錢的時候,總要擺出計較的樣子。無論你聽到多麼合意的價錢,都不能露出“哦!原來這麼便宜”的表情,你甚至得多多少少還個價。因爲不在乎小的,就可能失去大的。你不在乎一個幾百錢的小玉佩,就可能賠上幾萬塊錢的大屏風。
89.碰到好位子,趕不及過去,請人家幫你佔着,再讓給你,是“前卡位”。遇到擋路的人,把他調開,再用你的人補上去,是“後卡位”。“後卡位”的學問可比“前卡位”大多了。那好比--叫一位坐在那兒的人,站起來,把位子讓給你。
90.人際關係是糾纏在一塊兒的。你無論是“前卡位”、“後卡位”,只要“位子”一動,四周的人就都跟着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能只求自己痛快。你必須在做任何一個大動作之前,都想想“我今天這個動作,會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你是政治家,更該想想“我這樣做,會不會害了天下蒼生?”
91.〖歷經風霜的人,不再尖刻,不再有表面的油滑,但是更圓融。更開闊、更親切。大詐之詐彷彿不詐,就是這個道理。〗
92.好!這些“鬧劇”演到這兒,最後讓我告訴你,你除了製造新聞之外,如果有一天要發新聞,應該怎麼?發?。首先,記住!你今天發了這家,而且人家用了,你就別想明天要別家新聞媒體再發你這條新聞,除非你又提供新資料。要同步所以,你要發新聞就要同步發出,而且算好對方截稿的時間。如果你想上七點的晚間新聞,千萬別六點半發稿。
93.如果你想上次日的早報,千萬別夜裏十一點發稿——你要給記者時間。除了同步發出,你應該讓每個媒體都知道你發給了“別家”,於是他原來想拖,只怕別人發出了,而不得不當天發。要專一如果是不大不小的新聞,對同一家媒體,你最好別給每位記者一個新聞稿。否則給他的感覺已經是人人皆知的舊聞,你最好盯準?專跑那一線?的一兩個人,如果時間允許,你最好跟他先打個招呼。要保密但是記住!如果是前兩天,他可能立即套你的話,問是什麼事,於是隔天發個短稿,弄個?獨家?,造成等你開記者會的時候,別的媒體不但不來,還怪
94.你先走漏了消息,下次找機會修理你。要方便對付一些“露個面就跑?的記者,你一定要事先準備好新聞稿,連當天到場的貴賓名字都及時填上去,?人地事時物?一樣不少。於是他來了不必採訪,拿了稿子就能走,走了就能發。尤其對電視記者,因爲他們只不過拍那幾十秒鐘,很少從頭蹲到尾,你一定要幫他準備資料。要獨家此外,那些極認真的記者,可能非要單獨跟你談幾句,弄點別人沒有的內幕不可,所以除了你準備的資料,也最好?留一手?,給這些人獨喫?。要挑時辰、挑地方你還要注意記者會的時間。事先打聽好,負責那一線的記者何時休假,當天是否有別的記者會可能撞檔,甚至你選的地點好不好,停車方便不方
95.便,堵車不堵車。否則很可能他因爲上一個新聞拖長了,或要趕下一個記者會,心想堵車趕不到,而放棄了你。
96.彼此背書
97.慢慢接、急急講
98.這件事上,用了什麼心機。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要知道,對於那些久經世事的人,即使你無心,要他等三分鐘,他也會猜疑。相對的,如果你是“人物”,有可被利用的價值,就要隨時小心,要你在外面等的人,有沒有耍手段。
99.以德報怨是不錯,但是何以報德?
100.所以無論在政界、商界,甚至只是個普通人,“親疏德怨”都是要分清楚的,否則就是沒有原則,不可能得到擁戴。
101.會哭的小孩有糖喫
102.世界本來就是如此,在一個團體裏、公司裏,甚至家庭裏,你是乖乖牌,賣命的時候你跑第一,回來之後從不爭功,你以爲大家自然會把最好的位子給你嗎?當然不會,因爲你淡泊名利,你“功成不居”,你不喜歡這一套。正好!本來位子已經不夠分配了,少你一個,不是太好了嗎?於是你會發現那些最沒聲音、最不爭的人,總被人冠以“沒有企圖心?,也就很難在人羣中出頭。
103.過的庸才,一個個你踩我,我踩你,步步高昇。
104.反而那些能拍馬、會扯淡、爭功諉
105.所以,好比 EQ 比 IQ 重要、人際關係比智商重要。企圖心也是一種才能,它甚至比辦事的才能更重要。
106.會哭的孩子有糖喫,會爭的職員有好處,那些“無爭”的人,則可能到最後才被想起。所以,無論你如何淡泊,無論你如何“不喜歡跟人爭”,當你遇到不平的時候,一定要表態,否則你非但不會被尊重,而且可能被歧視。
106.我們常說“不平則鳴”。記住!遇到不平,一定要鳴!你不鳴,你就是孬種,就會令人瞧不起,就是怯懦。即使你有能力,也會顯得無能。
107.看了這個故事,你以後坐飛機能不小心嗎?你能讓行李離開你的視線,把行李交給旅館暫時保管,又不鎖箱子嗎?你能幫人帶“不知內容”的東西嗎?你託別人帶東西的時候,能不當面打開,給對方“看清楚”嗎?如果經過檢查之後,有人突然說有樣東西不小心,夾在你行李中了,請你還他;或在檢查前說他東西太多,請你幫忙拿一樣的時候,你能不警戒嗎?帶小孩旅行時,你能讓他背一個不拉緊拉鍊的包包上飛機嗎?
108.名不正則言不順,遇到不正當的事,不可以姑息,而應該舉發。
109.所以,你真要客隨主便,就應該把一切都交到主人手裏,你依“他的方便?或?他的盼望?行事,他當然會高興。相反的,你想想,如果照小陶這樣處世,甚至臨走還把不屬於自己開支的賬指認出來,他再去,別人會歡迎嗎?
110.處世不難,你只要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就可以知道應該走的方向。
111.認賠殺出、壯士斷腕我們處世,有可爲,有不可爲,絕對不能認定自已樣樣都能贏。
112.人都有個毛病,中國人尤其有這毛病,就是用“自暴己短”的方式,表示自己謙虛。古人不是說了嗎——“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換句話,就成了“應道人之長,應說己之短。”問題是。當你說出自己的短處之
113.後,當面聽到的人,可以感覺你是謙虛,但是當他把話傳出去,那話就難聽了。你自己說出你的短處,當然是真的,也當然正中你的要害,當有人拿你那短處質問你、攻擊你,你能不承認,又能不受傷嗎?而且因爲是你的要害,你很可能被一拳擊倒、一箭斃命。這要害,就是?阿奇里斯之踵?啊!藏一手古人明訓“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固然沒錯,但是你要知道,今天你上了戰場,或上了?如同戰場的商場?,那句明訓就當改爲?無道人之長,無說已之短?,免得你助長了敵人的勢力、減少了自己人的信心。也免得別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抓住你的阿奇
114.里斯之踵,一箭斃了你的命。如果你是個舔計家,你必須知道在取得專利前,你的資料不可走漏,即使要試作?原型?,那圖也要一部分一部分拿出來,或分開許多不同廠製作。
115.無論從政從商,你都要小心這數字效應。六比四,差的不是二,爲只要移去一個,就成爲五比五。你也千萬別爲一下子湧入大筆訂單或大批同志而高興,因爲喧賓可以奪主,當“賓’’比“主”多得多,就是你做不了主的時候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