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程-----http協議的請求方法

    http協議(超文本傳輸協議)是客戶端和服務器段請求和應答的標準,基於tcp/ip通信協議來傳遞數據,用於從www服務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

    http協議有以下9種常見請求方法,使用最多的是get方法、post方法。其中head、get、options、trace是安全的方法,他們只從服務器上獲取資源或信息,不會對服務器進行任何修改,而post、put、delete、patch會影響服務器上的資源。

  1. get:發送請求來獲得服務器上的資源,請求體中不會包含請求數據,請求數據在協議頭中。get方法知識檢索數據,不會對數據產生其他影響。支持快取、緩存、可保留書籤。

  2. post:向服務器提交資源讓服務器處理,用於更新或創建資源。如提交表單、上傳文件等。提交的資源放在請求體中。不支持快取,post請求不會被緩存,無法從瀏覽器中查找到post請求。

  3. head:本質上與get方法相同,但響應中沒有數據,而是http的頭信息。主要用來檢測資源或超鏈接的有效性或是否可以到達,檢查網頁是否被篡改或更新。

  4. put:和post類似。發送資源給服務器,並儲存在服務器指定位置,要求客戶端事先知道該位置。HTML表單不支持。put方法無論請求多少次都是在某個資源上更改,而post方法可能請求幾次就創建了幾次資源。
  5. delete:請求服務器刪除某資源。具有破壞性,可能被防火牆攔截。
  6. connect:http/1.1協議中預留能夠將連接改爲管道方式代理的服務器,通過服務器跳轉訪問其他網頁,然後將數據返回。
  7. options:獲取http服務器支持的請求方法,允許客戶端查看服務器性能。
  8. trace:回顯服務器收到的請求。主要用於測試或診斷。一般禁用此方法,防止被惡意攻擊或盜取信息。
  9. patch:對某個資源做部分修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