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 建模簡易保溫杯熱傳導過程整理

Vacuum flask model stimulation introduction:

研究內容:內置泡沫保溫材料的不鏽鋼保溫杯在含90degC溫度的熱水下,周圍環境爲25[degC],在10個小時內的保溫杯的熱分佈變化。

  1. 設定全局參數;
  2. 畫圖:不規則圖形可以用線段組合;或者貝塞爾多邊形進行勾勒,然後用【轉換爲實體】按鈕將線段轉換爲實體圖。

  1. 設定邊界類,將一些特定組合的邊界提前選定出來。方法爲【定義】右鍵-【選擇】-【顯式】,右側出現的屬性界面,可以更換選擇實體,還是面,還是線等。這樣的操作可以使後面的邊界定義操作更加簡潔清晰。
  2. 【定義】右鍵-【環境熱屬性】,該操作可以更改標籤,右側的屬性界面可以提前定義外界溫度、氣壓、溼度等環境屬性,此操作在後續設置外界對流邊界時提供了方便。
  3. 添加材料:
    1. 區域編號如下:1爲隔熱泡沫;2爲初始溫度90°的熱水;3爲空氣;4爲尼龍材料的瓶蓋。
    2. 其中1的內外邊界還需要定義金屬【薄層】。這個薄層定義在COMSOL 4.x版中操作爲在物理場中右鍵選擇【薄層】,然後在【薄層】右側中選擇使單層區域還是多層區域,選擇是熱薄近似(適用於區域熱傳導與臨近幾何相比,傳導更迅速的情況。這種情況只關心切線熱量,而忽略穿過薄層的縱向熱量),還是熱厚近似(適用於區域熱傳導與臨近幾何相比,熱導很低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關心縱向傳熱,而不關心切向。這個選項適合多層結構的幾何);然後材料分支中會出現響應的【單層材料】,在其中定義薄層厚度和材料屬性即可。這樣就不用爲薄層的網格劃分質量差而糾結,並且計算結果精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4. 添加物理場
    1. 首先設定【初始值1】,將1,3,4區域設爲初始溫度25[degC];
    2. 點擊物理場的總支【固體傳熱】,右側下方勾選【等溫域】。這個操作是爲了將區域2的熱水設置爲等溫域,即區域內溫度隨時間變化,但是溫度處處相等。這樣可以簡化計算。勾選之後還需要添加【等溫域】操作,添加後選中等溫域區域2,其餘參數爲默認值即可,如下:
    3. 添加【初始值2】,將區域2設置爲初始值90[degC]
    4. 【固體傳熱】右鍵-薄層(層選擇-單層材料;層模型-熱薄近似)-材料分支-單層材料-材料厚度設爲xxmm-材料設置爲:合金剛。注意這裏在選擇薄層時,因此實際上是一些邊界線的集合,所以在前面【顯式】裏定義的邊界組,此刻就可以派上用場,直接在下拉菜單裏選擇即可
    5. 保溫瓶與外界的對流傳熱邊界條件通過【熱通量】來設定
      1. 熱通量需要設置4個屬性:(1)選擇對流熱通量;(2)傳熱係數可以爲自己定義,也可以選擇【外部自然對流】等;(3)這個選項有講究,直立的邊界,還是橫的邊界的散熱是不一樣的,我的【熱通量1】是先設定瓶身的邊界條件,因此選擇垂直壁;(4)壁高度爲瓶身的總高度,即使瓶身有弧度,不是絕對的垂直地面,但是這裏只考慮瓶身的總高度即可。同理【熱通量2】是設定的瓶蓋處的傳熱,因此傳熱係數處選擇了【水平平板,上側】。長度填寫的瓶蓋半徑,即對稱區域的瓶蓋長度。
    6. 畫網格
    7. 計算-我們打算研究保溫杯10個小時內的溫度變化,因此在【研究設置】處將【時間單位】改爲【h】,時間步填寫爲[range(0,0.1,1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