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幾個好習慣

雖然本人確實還是個小白吧,工作也還不到三年,但是對於有些職場的習慣還是至少可以確定一定是正確的並且確實有一定的收益,其實有很多是無需別人來告訴你,自己就應該要知道的事情,但是往往有一些東西靠自己可能看不到或者想不到那塊去,總是需要別人提醒下自己或者是終於碰到了由此帶來的問題的時候纔會想起,哦,原來這個是要這樣做啊。

emmm,其實也就是僅限於我自己這種工作環境,從我聽說來的其它行業的工作環境,比如建築類的,可能並不適用於這些,而且我假使處於那種工作環境的話可能根本就是水土不服。其實我還是蠻感謝有軟件這樣一個行業的,入職門檻低,人事相對來說更加純粹一點,至少目前爲止我還是不後悔入了這行的坑的,hah。

感謝公開書面化

工作中時常需要得到別人的協助抑或是幫助,然後才能夠完成某一個任務,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不是說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分工細化之後的必然結果,一個人再怎麼屌也通常是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去完成的,尤其是剛剛入職的時候更是需要這樣。

通常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急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往往都會盡量的想擴大自己在某件問題解決過程當中的付出,可能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包攬整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在郵件發出之後從閱讀者的角度看發現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表面看着確實好像沒毛病啊。

一般來講,我們在私下裏問別人的時候肯定已經表示過感謝了,這都是基本的禮節。但是,通常情況下,如果能夠在問題解決的彙報郵件裏面書面化公開的感謝下幫助你的人,我覺得會更好一點,這不是一個必須的事情,甚至不是一個能夠產生任何影響的事情,但是但是,如果有的話,一方面可以增加好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同事之間的合作。

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會經常性的被人忽略掉,但是對我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別人爲你提供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那就大方的讓人知道別人幫助了你,這並不會導致別人認爲你的工作能力不夠,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相反會覺得你的解決問題能力比較豐富(找不到其它更合適的詞,就意會下豐富的含義),也能順便刷下好感度和臉熟度,以後會形成正反饋的。

進展彙報

有些任務的週期可能會比較長一點,比如開發性的任務,這種通常都會要求每天早會、日報等等的就不說了。而有的任務像是問題的解決可能並沒有固定的週期,而且也並沒有說讓我們去發日報什麼的,有時候一整天沒有進展都是非常正常的,有些時候我們可能忽略了或者是忘掉了發郵件彙報下自己的進展。

忽略是根本沒往這方面想,還有也許會覺得我今天沒什麼進展啊,發什麼呢,沒必要啊,遺漏了忘了這種並沒有什麼本質問題,補上即可。問題是忽略或者覺得沒有必要或者覺得麻煩,於是有些問題的解決並沒有形成日報,我覺得這樣是不夠好的。

彙報問題是爲了讓自己的老大掌握問題的進度,就好像我們都希望追妹子有一個進度條一樣,那樣能夠對整個事態有個把握,而不是兩眼一抹黑。不管是日報或者是其它直接當面告知的方式,大部分問題最好是能夠有一個每天的進展彙報,據說華爲某些緊急問題是按照小時進行彙報的,一方面掌握整個事態的發展,一方面是督促自己儘快解決。

什麼叫專業啊(戰術後仰),這就是專業。

先學會聽話

比如我自己很多時候也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更加有難度的、創造性的工作,而不是總是做一些打雜類的活計,這時候往往會產生抱怨心理,從而對當前的任務完成也產生負面影響,糟糕的情況下會形成負面循環。還有的時候,總是會對老大派下來的活表示質疑,會覺得這樣有沒有必要啊,這不是浪費時間、資源麼,我覺得應該這麼這麼搞。

如果說自己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那麼上述的情況基本上不會發生或者說可以很好的溝通解決,更普遍的是自己還沒有充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還是覺得不應該這樣這樣。我的操作是一步一步來,否則步子邁的大,腳還沒着地,咔,扯着蛋。

好好的完成自己的手頭工作,然後不斷地反饋自己的想法與意願,只要自己別憋着不說,一定會有機會給你的,如果偏偏就遇到死活不給你機會的,那自尋解法吧,跑路或者什麼的都是可以的。所以不要太過抗拒開始的時候分下來的任務怎麼怎麼地,幹就完了。

這裏的重點是要知道反饋自己的想法以及充分證明自己能夠做好一件事,而不是就只是什麼都不抱怨,就是悶頭做,也不管質量怎麼樣,重點是做好、不斷地反饋,不然就是瞎忙活、當鹹魚混喫等死了。

不要反覆

一件事或者一個結論要反覆論證,想好了再說,可以稍稍慢一點,但是不要張口就來,要知道改口費可是很昂貴的。在平時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對於特別親近的朋友可以隨便的說一些結論什麼的,反正改口也就碰碰嘴皮子的事,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工作當中是要極力去避免前後結論不一致的情況的,因爲這說明你的能力和態度可能有一定的問題,但是有些問題確實是很難去非常清晰的界定,這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拆分的話題就不細說了,因爲我也不會。非常難以界定的問題要尋求幫助來完成分解,然後給一個當前條件下正確的結論即可,其它的有比較明顯界定的情況下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結論正確性,一次到位。

想象下,一個問題你郵件發出去了結論,大家都朝着你的結論去搞了,結果再來個完全推翻,這不是鬧呢嘛,會損失很多時間、精力的。有些時候因爲不細緻鬧出的烏龍事件也不少,要及時去改正,不要模棱兩可強行解釋,會適得其反的。

除了問題之外其它的也是儘量能統一結論就統一結論,反反覆覆很煩的,這樣會降低自己說話的信用,將心比心就能體會到了。

多想想辦法

有很多時候工作的任務和資源是不匹配的,正常就是應該反饋給老大,讓他們知道情況,有些時候會給你解決了,有些時候確實客觀條件在這裏,不好解決,我遇到過很多次了。

有很多時候我也是內心好不抱怨,這簡直是抗戰初期,啥都麼的,怎麼搞。後來也就想通了,條件不足是必然的,就好像公理一樣不證自明也無法推翻,唯一可以靈活操作的就是找解決辦法,除非是那不可能任務,一般情況下靠自己東拼西湊總是能把問題解決了的。

除了自己,可以尋求的幫助有自己的老大、同事、師父,甚或是好朋友等等等等,只要你自己開拓思路,總有一款辦法適合你。唯一對此有阻攔的是自己的思維,比如把心態錨定到一定要別人給你準備好環境纔可以繼續自己的工作,那就不行,因爲在這個想法的驅動下,會自己封閉自己的思路,導致很多方法不是自己想不到,而是不願意去想,再嚴重就變成了互相甩鍋,我覺得這樣沒有意義。

所以擺正好自己的心態,遇到問題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解決不掉的反饋並尋求幫助,而不是在心裏面 Duang 把鍋甩給別人了,那樣不好。

End

可以說很多習慣都是必要之外的多餘出來的那部分,但是就是這多餘出來的一部分,看個人的想法吧,至少我覺得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些許幫助的,人生呢就差不多像是打怪升級攢威望的套路,要按照正確的攻略去進行,而我覺得這些小習慣也就是攻略的一小部分,有了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