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開發學習筆記2-瞭解單片機最小系統

單片機簡介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它採用超大規模技術將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微處理器(CPU)、存儲器(含程序存儲器ROM和數據存儲器RAM)、輸入、輸出接口電路(I/O接口)集成在同一塊芯片上,構成一個即小巧又很完善的計算機硬件系統,在單片機程序的控制下能準確、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設計者事先規定的任務。所以說,一片單片機芯片就具有了組成計算機的全部功能。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簡述

來源:http://m.elecfans.com/article/639742.html

單片機最小系統,或者稱爲最小應用系統,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單片機可以工作的系統。

對51系列單片機來說,最小系統一般應該包括:單片機、晶振電路、復位電路。

下面給出一個51單片機的最小系統電路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說明
  
特別注意:對於31腳(EA/Vpp),當接高電平時,單片機在復位後從內部ROM的0000H開始執行;當接低電平時,復位後直接從外部ROM的0000H開始執行。這一點是初學者容易忽略的。

復位電路

由電容串聯電阻構成,由圖並結合“電容電壓不能突變”的性質,可以知道,當系統一上電,RST腳將會出現高電平,並且,這個高電平持續的時間由電路的RC值來決定。典型的51單片機當RST腳的高電平持續兩個機器週期以上就將復位,所以,適當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證可靠的復位。一般教科書推薦C 取10u,R取8.2K.當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則就是要讓RC組合可以在RST腳上產生不少於2個機週期的高電平。至於如何具體定量計算,可以參考電路分析相關書籍。

復位電路的用途

單片機復位電路就好比電腦的重啓部分,當電腦在使用中出現死機,按下重啓按鈕電腦內部的程序從頭開始執行。單片機也一樣,當單片機系統在運行中,受到環境干擾出現程序跑飛的時候,按下復位按鈕內部的程序自動從頭開始執行。
單片機復位電路如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在書本上有介紹,51單片機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2US就可以實現,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

在單片機系統中,系統上電啓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再次復位,如果釋放後再按下,系統還會復位。所以可以通過按鍵的斷開和閉合在運行的系統中控制其復位。

開機的時候爲什麼會復位?

在電路圖中,電容的的大小是10uF,電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據公式,可以算出電容充電到電源電壓的0.7倍(單片機的電源是5V,所以充電到0.7倍即爲3.5V),需要的時間是10K*10UF=0.1S。

也就是說在電腦啓動的0.1S內,電容兩端的電壓時在0-3.5V增加。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爲從5-1.5V減少(串聯電路各處電壓之和爲總電壓)。所以在0.1S內,RST引腳所接收到的電壓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單片機中小於1.5V的電壓信號爲低電平信號,而大於1.5V的電壓信號爲高電平信號。所以在開機0.1S內,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RST引腳接收到的高電平信號時間爲0.1S左右)。

按鍵按下的時候爲什麼會復位

在單片機啓動0.1S後,電容C兩端的電壓持續充電爲5V,這是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接近於0V,RST處於低電平所以系統正常工作。當按鍵按下的時候,開關導通,這個時候電容兩端形成了一個迴路,電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鍵按下的這個過程中,電容開始釋放之前充的電量。隨着時間的推移,電容的電壓在0.1S內,從5V釋放到變爲了1.5V,甚至更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爲各處之和,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爲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腳又接收到高電平。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

晶振電路

來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36928546866099172&wfr=spider&for=pc

晶振好比單片機的心臟,如果沒有心臟起跳,單片機無法工作,晶振值越大,單片機運行速度越快,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爲可以準確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於有串口通訊的場合)/12MHz(產生精確的uS級時歇,方便定時操作)
晶振,全稱是石英晶體振盪器,是一種高精度和高穩定度的振盪器。通過一定的外接電路來,可以生成頻率和峯值穩定的正弦波。而單片機在運行的時候,需要一個脈衝信號,做爲自己執行指令的觸發信號,而晶振的諧振頻率就能爲單片機的運行提供基準

晶振起振原理

石英晶片所以能做振盪電路(諧振)是基於它的壓電效應,從物理學中知道,若在晶片的兩個極板間加一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極板間施加機械力,又會在相應的方向上產生電場,這種現象稱爲壓電效應。如在極板間所加的是交變電壓,就會產生機械變形振動,同時機械變形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振動的振幅是比較小的,其振動頻率則是很穩定的。但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與晶片的固有頻率(決定於晶片的尺寸)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將急劇增加,這種現象稱爲壓電諧振,因此石英晶體又稱爲石英晶體諧振器。其特點是頻率穩定度很高。

晶振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入到晶振的兩端,另一個電容則接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電容量就等於負載電容。具體電路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並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

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爲15p或12.5p ,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盪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負載電容+等效輸入電容=22pF

---------------以上就是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歡迎各位補充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