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多元化“算法”

Google的多元化“算法”

Google排名網 2006-12-15 10:35:34

業界對Google多元化的質疑和擔憂仍在繼續。上週四,雅虎CEO塞梅爾對Google最近的擴張計劃進行了"貶低"。塞梅爾注意到Google正在測試很多服務,表示"Google開始像一個門戶網站了,可能排名第四……"。而此前更有外電直接把Google看作一隻科技章魚來評說和質疑。

那麼,Google果真是在既有的發展道路上越行越遠麼?筆者認爲,正如Google早在搜索技術上表現出的獨特深入的算法制勝一樣,若對Google如今的系列多元化動作進行剖解,我們同樣會發現,這也可以看作Google獨特"算法式"的制勝方略。

增加和用戶的溝通機會,無處不Google

提供服務的公司與使用服務的人,每次提供與使用的過程,都是兩者間的一種溝通。這種溝通無需言表,卻足以增加使用者對提供者的信任以及感情。當這種服務越來越多,便會形成越來越強悍的"隨時隨地,無處不Google"的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增加用戶黏度的品牌優勢。這一點,Google將其演繹到了極致。

儘管Google在搜索技術方面已爐火純青、無人能比,然而,舟不進則退。在搜索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包括Yahoo等搜索服務在易用性、搜索結果方面對大多數用戶而言並無太大區別。導致網民選擇A不使用B往往是因爲很感性的原因使然。這種情況下,通過推出Gmail、Talk等多種服務,來增加和用戶接觸與照面的機會,無疑是培養新用戶並留住老用戶、讓用戶經常使用Google的好辦法。

分散風險,合力贏市,適當的時候引爆革命

Google所進入的多元化領域,大都還是相對獨立的市場。憑藉Google的品牌優勢和服務特色,只要能獲一定成功,每個子市場便都能讓Google獨立發展而不會在某些突變情況下走入窮途。比如Google Talk所在的IM和VOIP市場、比如郵箱服務甚至未來的互聯網接入、無線服務等。

而不能不說的是,在Google因涉足領域越來越多而面臨更多競爭的同時,多元化做法卻也分散了Google所受到的整個競爭的衝擊。在不同領域,Google憑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能力,都能快速進入市場的某個位置。在對抗該領域尚未強大的競爭對手的同時,還能通過多元化產生的合力來與更大的巨頭進行多方面抗衡。進而,整合市場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機爆發顛覆性的網絡革命。

把儘可能多的應用和工作通過Web平臺更方便地實現,通過類似網絡操作系統這種Web平臺上的整合構築來確立未來IT領域的新霸主地位,顛覆微軟的市場優勢,或許將是Google要掀起的一場最爲精彩的革命。

加強核心業務競爭力,提高盈利能力

搜索依然是Google現階段的主力業務,Google的多元化也並未完全偏離這些主線。很多多元化的領域,並不是和搜索沒有關係。BlogSearch、本地搜索、地圖等服務是通過在搜索市場中推出新業務從而對細分市場的一種拓展和對趨勢的把握。Gmail、Adsense等服務的推出則從各自角度擴大了Google搜索技術的滲透範圍,進而增加了新的基於搜索技術的廣告盈利通路。

直接看上去,Google很可憐。因爲它只有一種最核心的盈利方式,那就是廣告。目前爲止,其面向個人用戶的服務均不收費、不在任何一種主流業務中推行有償服務制度、同樣也不利用龐大的用戶基礎進行任何和用戶直接發生交易的兜售商品的行爲。Google的強大並不在於專一的搜索技術+單一的盈利模式,更在於對這些單一模式+專一技術的深入拓展。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比如剛剛集成的本地搜索和地圖服務,將是搜索業務未來的重點商機所在。

一舉多得,聰明的Google

其實,Google不是那麼輕易出招,它的每一步棋都在發展佈局中擔負着一個或多個特定的功能。而更可怕的是,有些多元化的動作,還往往能同時滿足兩個以上的業務發展需要。

比如,一直爲業界感到驚訝和不解的提議向舊金山用戶提供免費WIFI的計劃,一旦成功,這至少是一舉三得的嘗試。WIFI一方面可以爲Google未來的各種網絡應用創造更好的網絡基礎環境、取悅用戶,同時還可通過WIFI以及其他互聯網接入服務來更好地細分用戶需求、強化地圖服務,進而可以最大化地加強Google在本地搜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在本地廣告市場的超強盈利能力。

而近日與Sun的聯手,從很多分析人士的解讀中也可看出,這同樣屬於Google一舉多得式的嘗試。

爲什麼是Google?

正如搜索領域的算法也需技術作基礎一樣,Google擁有或正在創造超速發展和多元化擴張需要的一系列條件:

Google有錢。擴張,沒錢是不行的。去年上市的Google在最近又宣稱了其第二次股票融資帶來40億美元現金,Google擁有的現金流達到70多億美元。這個數額雖不及微軟的資本強大,但對於Google正在開展的擴張來說,已經足夠;

Google有人。Google不是一個孤傲的企業,他甚至不惜和微軟發生官司而去大膽吸納人才,目前Google的人數翻了四倍,總人數達到4200人。同樣,Google還把互聯網之父請到公司任要職,在剛剛過去的幾周,還任命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爲公司董事。有時候,Google對人才的珍惜和愛護更超我們的想象,Google近日向全球尋找兩位反應敏捷、具有創造性的新廚師長,以滿足公司員工對各種口味的需求;

Google有品牌。品牌無疑是Google最大資產和多元化擴張並最終達到目標的基礎和根本。7年來,Google"不做惡"的企業文化在很多fans中已有很深的印象,Google值得信任正在成爲越來越多用戶的共識;

知道準備並善於創造條件。Google從開始便爲做大進行準備。獨特的將大量廉價機器和開源軟件集羣起來,組成龐大計算機系統的做法,已成經典。而隨着Google越來越大、服務越多越多,這種架構恰恰給Google的現在和未來提供了低成本和大容量擴張的可能。而對於未來的語音通信、視頻搜索等需高質量通信網絡和更多帶寬的業務,Google在黑光纖、電力線上網、WIFI等方面的動作或許能在未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說,Google一路走來,一直在做準備和創造條件。

相關文章:
Google工程師談Google的網頁排名技術
搜索引擎優化:google不同排名位置比較
綜觀搜索引擎優化
谷歌發麪向Firefox的Google工具欄中文版3.0Beta
Google Web Toolkit 今天宣佈100%開源
Google Web Toolkit 真的至關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