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到原型,如何思考與設計「後臺產品」?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職位,而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是所有互聯網人必備的,做互聯網的人不能不懂產品,關注產品,改變生活。

1什麼是後臺?

顧名思義,就是與前臺相反的唄,前臺我們都知道是用戶查看信息,提交信息的地方,那麼後臺相應的就是創建元素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的地方,他也叫管理系統。

打個比方,前臺就好像我們去餐廳裏,坐下來看菜單,然後告訴服務員我們今天要喫什麼,服務員就蹦蹦跳跳的到了後廚,告訴廚師要做哪些菜,廚師記下桌號和菜品,就開始製作了。這裏的後廚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後臺系統,而那個廚師就是後臺管理員。

2那後臺都能做什麼?給誰用?

就像上面所說的後臺通常的作用就是創建信息,存儲信息與處理信息,他管理着整個產品的正常運轉。在論壇裏後臺管理者可以刪帖,發帖,封號,創建賬號,在門戶網站可以添加新聞,增加欄目,增加評論,在電商系統裏可以上下架產品,處理物流信息,做促銷等等,功能強大吧。

不過強大的背後就會遇到問題,那就是越是功能強大,越不能一個人來完成所有部分,所以就有了「分權限管理」管理者可以細分成很多塊,各司其職,提高效率。比如我正在編輯文章的微信後臺,就包括管理者與運營者,運營者只能登錄與羣發信息,更高級的操作需要管理員授權或是不開放,電商網站更是多角色的典型。

在大致瞭解了後臺是什麼之後,讓我們拿個案例從需求開始。看看設計後臺時是怎麼思考的?

3從哪裏入手?

記住一句話,跟隨你的業務流程。找到流程中需要與系統交互的地方,那就是你想要找的東西。

OK,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門戶網站舉例。

背景:A公司目前門戶是靜態的,老闆爲了拉融資要求對門戶網站進行改版。

需求:在網站上要有新聞模塊,首頁需要有輪播圖可以更換公司的大事件,給公司一個發聲的地方,明年的重點需要擴大招商範圍和規模,網站上最好有個招商板塊,再有就是對公司整體有個業務介紹,最後,公司最近招人比較困難,如果官網有個招聘模塊也許就能提高招聘的效率。

上線:給你一個月時間,網站就要上線。滾吧!產品汪。

就是這麼多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畫原型嗎?NO。先停一下,去把這個「喜訊」告訴所有「干係人」吧,讓大家的信息對稱一下。面對這個需求,我們需要調動多少人?產品狗自己,UI一個,前端一個,後端1-2個,市場文案狗一個,人力資源輔助配合招聘模塊1人,最後是網站後期運營者。想想功能,想想要完成的事情,大概就這麼多了。

根據需求可以看出,大概功能並不複雜;做個功能列表,簡單用語言包裝一下你要做的東西,然後去挨個聊或者召集大家開會,讓大家提供一個完成時間,這個完成時間不能超過Deadline,所以溝通過程中可能需要你去說服對方,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加班,讓大家有心理準備。搞定了人,回來看看產品。

從老闆那邊得到的需求大致是這樣,對於一個門戶網站來說邏輯總是比較簡單的。

4我們先來做個簡單的梳理

首頁,會有一個輪播圖方便後期更新,如果更新不頻繁也可以做成靜態,開發成本低。首頁還會是一些公司競爭力介紹等等。

新聞,新聞會有運營人員不定期更新,就是需要創建信息,他就是需要在後臺有這個功能。

招商加盟,看看招商網站多半是一些公司介紹,在底部會放一個聯繫方式提交的地方,詢問老闆後,他認爲也需要這個模塊,OK,需要傳遞信息,他也需要在後臺有個功能。

招聘,看看招聘網站,功能還是挺多的?那麼我們需要那麼多嗎?用戶可以有個word簡歷通過網站上傳給我們,人力資源人員可以通過後臺下載或預覽?再來一個解決方案,在前臺有很多表單可以讓用戶填寫,直接提交給後臺。這些都是用戶要與後臺產生互動信息。

但是這些方案好像聽起來不錯,但是時間允許你這樣做嗎?成本你承受得起嗎?那麼不如用最原始的方式,雖然不那麼酷但是後簡單,前端只提供職位職責預覽,並提供一個人力的郵箱,大家可以向裏面投遞簡歷,後臺只做職位的簡單發佈。

業務介紹,屬於靜態頁面,設計上去就OK了,這個不涉及到後臺。

經過分析和溝通,我們發現與後臺有交集的地方分別是:首頁輪播圖、新聞、招商和招聘。這時候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產品,在這些模塊都會顯示哪些字段信息,找到你決定有用的,把他填寫到這些功能描述中,再去進行前臺的產品設計;不過有時你會發現做着做着發現缺了某個字段,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就需要你在信息收集的過程中,多去看幾個產品,把他們的展示的內容都先羅列下來,再做刪減。

前臺不是今天說的重點,我們直接進入後臺設計。

5我常以爲後臺就是一個個的「倉庫」

這個庫裏堆放着你想要管理的內容,後臺的搭建就是創建一個又一個的庫,並且將他們合理的連接起來。回看我們要做的東西,可以簡單的分爲四個庫,並對他們分別管理。

  • 新聞管理

  • 輪播圖管理(廣告位管理)

  • 加盟信息

  • 招聘信息管理

知道有哪些庫了,我們需要將他們合理的組合起來,形成”導航“。業務流程越長,功能越多這個組合的工作越不好,這就是爲什麼需要信息架構師這種職位,不過面對簡單的後臺,產品們還是可以直接應付。

整個後臺的界面通常會有以下模塊組成:後臺導航——管理庫(管理內容列表\管理的內容),從最大的框架到最小元素。

後臺導航

在我接觸的後臺導航中常見的有幾種。

1. 橫向導航

2. 縱向樹結構導航

3. 橫向導航縱向樹結構

橫向導航會用在後臺功能較少,層級很少的情況下,他的優勢就是學習成本低,劣勢就是可擴展性比較差。

早期的支付寶導航

縱向樹結構導航,這個我們看的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很多電商網站的個人中心或是訂單頁面就是用的這種結構,邏輯清晰,能夠很快的找到想要找的東西。

第三種比較複雜,適用於平臺功能較多,功能模塊相差很多的網站,會在最頂部的橫向導航放置頂級功能導航,在某個功能下用樹結構導航清晰的表現二級功能。

因爲這一次我們做的功能並不複雜實際上可以用橫向導航,不過因爲我是根據現有後臺來製作,所以爲了不增加開發成本,所以依然延續橫向導航縱向樹結構。

管理庫

決定了哪種導航形式,來看看最重要的「管理庫」,面對「庫」大家記住,絕大部分情況都會有個「列表頁」,然後就是對信息的「增刪改查」,遇到商品或是輪播圖還會有上下架,顯示與隱藏的功能,基本上「庫」都會這樣的管理的。

那麼這樣想,是不是新聞的管理設計起來就容易多了。添加新聞,刪除新聞,編輯新聞,搜索新聞,再加上一個新聞列表,列表中在顯示一些需要的字段。

OK,其實整個管理列表頁已經躍然紙上了,之後就是正文編輯了,用戶可以從列表頁或導航中的「添加新聞」進入,把可以實現功能的字段做到頁面上,再加上文本編輯器,一個發佈按鈕,一個簡單的新聞管理就搞定了。

原型略簡陋。。莫吐槽~

那加盟信息怎麼做呢?其實也很簡單了,既然用戶需要在前臺提交信息,那麼我們的後臺實際上就是一個接受信息的地方。我們讓用戶在前臺提交「姓名電話郵箱」等聯繫方式,在後臺加盟管理中,利用列表頁將這些信息進行展示,有新的加盟信息推送過來可以在導航上加一個數字角標,這個功能甚至都用不到詳情頁就能搞定。

留個思考問題,廣告位管理你是不是也會做了呢?思考10秒鐘,用上面的辦法思考——列表(增刪改查)+詳情(添加內容)。是不是思路變得清晰一些了?

像門戶網站這種還算比較簡單的了,不過爲了方便管理,你可以給不同的角色賦予不同的權限,比如人力資源的同學只可以使用招聘發佈,網站運營人員只能使用新聞發佈等等,專人專項,分工明確。

6角色劃分與權限是怎麼來決定呢?

一句話,跟隨你的產品業務。比如拿電商而言一個商品從用戶確認下單,支付之後,在後臺會走過多少流程,我想每個公司的業務流程都會不同,但是在這個流程中一定會涉及到很多「角色」來處理訂單,而這「角色」就是你來劃分後臺權限的依據,而功能亦是從業務需求中轉化而成的。

讓我們短暫回顧一下

回顧一下後臺的設計,我們會發現他實際上是一種面向信息的設計,對於信息進行審覈,記錄,閱讀,操控等等。在做後臺設計時你需要對業務流程有一定了解,知道哪個環節會與系統產生交互,那麼這個交互的點就是後臺設計的「庫」,我們需要對這些庫進行管理,有時候我們還需要將這些庫與另外一些庫進行連接,庫與庫之間互相調取數據。

比如電商網站做的促銷管理,都會去調用「商品庫」裏面的數據。想要掌握後臺產品的設計的核心就是處理好每個庫的劃分與整個產品的運作邏輯。

先做前臺還是後臺

這是我曾經很糾結的問題,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一樣,當你慢慢了解之後,這個問題其實就不復存在了,找你熟悉的東西開始做,這樣會讓你有我已經完成了多少多少了的感覺,而不是面對一個不熟悉的東西,痛苦的死磕,磕到對自己失去信心。

前臺與後臺共同構成了你的產品,缺少一方,產品便無法運轉,先把業務邏輯思考清楚,你會發現「哦,這裏是給用戶看的」「啊,這裏是後臺要處理的」當業務邏輯走向完整之後,我想你的前後臺就都已經設計完成了。還有一個問題可能會比較困擾人。

7後臺設計要不要注重體驗和UI?

我的答案是,視情況而定。這個情況有可能是時間,有可能是產品階段,有可能是公司目標與規模。

有些後臺只要能實現功能就可以,有些後臺需要開放給第三方來用,對於產品的“好用”程度不同,不過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反覆推敲下,其中的邏輯與體驗比較好。

前一陣幫助公司對商城的賣家後臺做了體驗上的改版,因爲之前都會不斷的增加功能,沒有對產品很好的梳理和設計,導致很多地方體驗不好或是信息架構混亂。這些細小的地方只要多多體驗,多思考就能夠找到更好的辦法。

比如後臺有個手機認證的功能,之前只這樣的操作。

未認證的用戶進來的狀態,會顯示用戶未認證,點擊立即認證會有個模態窗口,讓你填寫手機號,驗證碼。

OK,好像很正常,也能夠綁定,那麼問題出現在哪裏呢?

不夠直接,需要兩步操作。於是做了如下修改,點擊導航中的認證中心,直接去判斷是否綁定,如果沒有綁定,直接顯示之前彈窗中的內容,兩步變一步,簡單了許多吧。

8尾巴

前兩天去聽了一個產品培訓課,課上深刻的記得老師說過的一句話,體驗就是對流程的梳理與調整。細思下,很有道理吧。


參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