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ocket 參數(轉)

轉自:http://www.cnblogs.com/ggjucheng/archive/2012/01/06/2314679.html

 

Java Socket的api可能很多人會用,但是Java Socket的參數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用來幹嘛的,甚至都不知道有這些參數。

backlog

用於ServerSocket,配置ServerSocket的最大客戶端等待隊列。等待隊列的意思,先看下面代碼

複製代碼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int port = 8999;
        int backlog = 2;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backlog);
        Socket clientSock = serverSocket.accept();
        System.out.println("revcive from " + clientSock.getPort());
        while (true) {
            byte buf[] = new byte[1024];
            int len = clientSock.getInputStream().read(buf);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f, 0, len));
        }
    }
}
複製代碼

這段測試代碼在第一次處理一個客戶端時,就不會處理第二個客戶端,所以除了第一個客戶端,其他客戶端就是等待隊列了。所以這個服務器最多可以同時連接3個客戶端,其中2個等待隊列。大家可以telnet localhost 8999測試下。

這個參數設置爲-1表示無限制,默認是50個最大等待隊列,如果設置無限制,那麼你要小心了,如果你服務器無法處理那麼多連接,那麼當很多客戶端連到你的服務器時,每一個TCP連接都會佔用服務器的內存,最後會讓服務器崩潰的。

另外,就算你設置了backlog爲10,如果你的代碼中是一直Socket clientSock = serverSocket.accept(),假設我們的機器最多可以同時處理100個請求,總共有100個線程在運行,然後你把在100個線程的線程池處理clientSock,不能處理的clientSock就排隊,最後clientSock越來越多,也意味着TCP連接越來越多,也意味着我們的服務器的內存使用越來越高(客戶端連接進程,肯定會發送數據過來,數據會保存到服務器端的TCP接收緩存區),最後服務器就宕機了。所以如果你不能處理那麼多請求,請不要循環無限制地調用serverSocket.accept(),否則backlog也無法生效。如果真的請求過多,只會讓你的服務器宕機(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寫,要注意點)

 

TcpNoDelay

禁用納格算法,將數據立即發送出去。納格算法是以減少封包傳送量來增進TCP/IP網絡的效能,當我們調用下面代碼,如:

複製代碼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socket.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host, 8000));  
InputStream in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 = socket.getOutputStream();  
String head = "hello ";  
String body = "world\r\n";  
out.write(head.getBytes());  
out.write(body.getBytes()); 
複製代碼

我們發送了hello,當hello沒有收到ack確認(TCP是可靠連接,發送的每一個數據都要收到對方的一個ack確認,否則就要重發)的時候,根據納格算法,world不會立馬發送,會等待,要麼等到ack確認(最多等100ms對方會發過來的),要麼等到TCP緩衝區內容>=MSS,很明顯這裏沒有機會,我們寫了world後再也沒有寫數據了,所以只能等到hello的ack我們纔會發送world,除非我們禁用納格算法,數據就會立即發送了。

納格算法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D%E6%A0%BC%E7%AE%97%E6%B3%95

另外有一篇講解納格算法和delay ack的文章(挺不錯的):http://blog.csdn.net/frankggyy/article/details/6624401  

SoLinger

當我們調用socket.close()返回時,socket已經write的數據未必已經發送到對方了,例如

複製代碼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socket.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host, 8000));  
InputStream in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 = socket.getOutputStream();  
String head = "hello ";  
String body = "world\r\n";  
out.write(head.getBytes());  
out.write(body.getBytes()); 
socket.close();
複製代碼

這裏調用了socket.close()返回時,hello和world未必已經成功發送到對方了,如果我們設置了linger而不小於0,如:

bool on = true;
int linger = 100;
....
socket.setSoLinger(boolean on, int linger)
......
socket.close();

那麼close會等到發送的數據已經確認了才返回。但是如果對方宕機,超時,那麼會根據linger設定的時間返回。


UrgentData和OOBInline

TCP的緊急指針,一般都不建議使用,而且不同的TCP/IP實現,也不同,一般說如果你有緊急數據寧願再建立一個新的TCP/IP連接發送數據,讓對方緊急處理。

所以這兩個參數,你們可以忽略吧,想知道更多的,自己查下資料。

SoTimeout

設置socket調用InputStream讀數據的超時時間,以毫秒爲單位,如果超過這個時候,會拋出java.net.SocketTimeoutException。

 

KeepAlive

keepalive不是說TCP的常連接,當我們作爲服務端,一個客戶端連接上來,如果設置了keeplive爲true,當對方沒有發送任何數據過來,超過一個時間(看系統內核參數配置),那麼我們這邊會發送一個ack探測包發到對方,探測雙方的TCP/IP連接是否有效(對方可能斷點,斷網),在Linux好像這個時間是75秒。如果不設置,那麼客戶端宕機時,服務器永遠也不知道客戶端宕機了,仍然保存這個失效的連接。

SendBufferSize和ReceiveBufferSize

TCP發送緩存區和接收緩存區,默認是8192,一般情況下足夠了,而且就算你增加了發送緩存區,對方沒有增加它對應的接收緩衝,那麼在TCP三握手時,最後確定的最大發送窗口還是雙方最小的那個緩衝區,就算你無視,發了更多的數據,那麼多出來的數據也會被丟棄。除非雙方都協商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