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上海研發成功我國首個4G無線傳輸系統

 上海研發成功我國首個4G無線傳輸系統


( 2006年11月2日 )

  讓IPTV(網絡電視)告別網線,可無線收看;手機越來越小,卻能隨時接收高清晰電視……從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首個4G無線傳輸系統通過現場驗收,這標誌着全球最大的4G網絡外場試驗環境在滬建成——如同一架網絡“望遠鏡”,它能帶我們穿越時空,看清3G之後未來移動通信的真實模樣。
  
  未來4G的模樣
  
  在飛馳的商務車內,召開視頻會議;出門乘車忘帶現金或公交卡,手機輕輕一刷能解“燃眉之急”;無線上網不僅可以高速衝浪,更能隨時切換至IPTV……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延安路高架等處的3個測試小區內,測試終端接收車帶人們進入神奇的未來移動通訊。
  
  這不,駕車上高速路也能點播IPTV,漫長的旅程不再枯燥;萬一老闆緊急來電,打開手機塞上耳麥,就能面對面溝通,啓動筆記本電腦後,更能超速下載,對各種商務突發事件作出反應;回到家中,徹底放鬆一下吧,書房電腦和客廳裏的電視結成的“娛樂聯盟”一定讓您“樂翻天”,而且強大的4G無線網絡已經讓家裏“糾纏不清”的長短網線“下崗”了。
  
  “無線移動”的祕密
  
  在許多專家看來,3G還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寬帶移動通信。如果用帶寬來衡量的話,3G在動態情況下達到384K,靜態能達到2兆;而新一代移動通信則可以達到100兆。我們可以想象,有了這條超寬“高速公路”,就不會再發生“車輛”擁堵,目前開發的各種手機功能也可以更好地優化——如手機看電視、玩網絡動漫等,不再一幀幀“蠕動”好似“蝸牛爬”。
  
  “哪怕在時速300公里的‘極品飛車’裏,無線網絡也能保持100兆網速。”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解讀4G網路“路路通”的祕訣時指出,目前4G移動通信實驗系統由3個覆蓋小區、6個無線接入點組成。與現有的2﹒5G手機甚至近在眼前的3G通訊網絡完全不同,4G在樓頂基站和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等接收終端間增加了很多分佈式天線。“多天線極大拓展了網絡信道的容量,使4G無線上網可以保持100兆,用戶能盡情享用多媒體高速服務、移動IPTV等各種網絡服務。”
  
  同時,這種完全自主創新的分佈式天線“小巧玲瓏”,發射功率只有500毫瓦,僅相當於現有手機的一半,“這種低功率可以讓無線接受終端越來越小”,未來的4G手機也許會“輕盈”得讓人無法想象。而其輻射範圍卻足有半公里,網民在“小區”裏走走停停,都能得到4G網絡的全覆蓋“關照”。
  
  據悉,崇明有望成爲基於該技術的首個無線接入業務示範基地。
  
  【相關鏈接】
  
  2001年,中國高技術研究計劃(863計劃)啓動了面向後三代/四代(B3G/4G)移動通信發展的重大研究計劃,爲中國未來無線與移動通信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創造技術條件。作爲繼3G以後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國際電信聯盟已將4G移動通信正式命名爲IMT-Advanced,並將於2008年前後開始該項技術的標準化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