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如何通訊的?信號如何讓通過TCP/IP網絡到達目的地的?-入門篇(協議帝請繞道)

雖然不是學習網絡專業的學生,但是因爲去蹭了一學期的網絡工程,正好把網絡的基礎部分聽了!
下面說說我認爲的tcp/ip通訊原理吧
還是用老師那個信封的例子吧,其實就是信封傳遞的過程,首先若是本地的信太大,只好先編號(sequence),方便到達目的地後組包,這個tcp的信封是不能在網絡層傳輸的,原因很簡單,他是傳輸層的數據,在網絡協議通訊中有一個基本的邏輯原理就是對等層間數據通訊,垂直層之間是封包與解包的關係,感覺這裏說的太羅嗦了,下面直接講過程不做解釋,因爲解釋起來文章看着有點沒有順暢的思路,tcp數據包要經過再次封裝爲IP數據包才能被傳輸到網絡層,然後根基IP數據包中的網絡目的地址,傳送的目的地,其實這中間有很複雜的正確數據傳輸驗證和重傳機制這裏就不贅述了,然後由相應的目的地拆開IP數據包,傳遞給上層相應的應用程序,最後上層接受到的也是tcp數據包,這樣就是完成了一次包的傳遞,當然實際tcp鏈接的建立要有三步,這三步分別是建立連接,傳輸數據,釋放連接,值得注意的是建立連接是三次握手,釋放連接是四次握手

信號到達目的地?

呵呵,這裏要要提到網絡路由了,IP是網絡層的數據包,也是邏輯的網絡可定位資源,一個tcp數據包被封裝成ip數據包後就可以釋放當網絡層,網絡層可以理解爲四通八達的邏輯公路,記住這裏只是邏輯公路,真正的物理公里是在網絡層之下的數據鏈路層,甚至是更下面的物理層,這裏我不想說的太零碎,因爲這裏每一層甚至都是書上的一章,路由協議實際是由底層的mac地址定位的,這裏就是把IP數據包封裝成mac貞,然後通過arp協議(地址解析協議)在兩個路由之間傳遞,記住arp協議是在內網的協議,走出內網又會是另外的協議,IP(網際協議)就是這時候派上用場了。
在整個傳輸過程中,不變的是封裝在內部的IP數據包和在IP包內的tcp數據包,在物理層直接通過不斷的換mac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來到達下一跳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