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筆記】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V2I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Edge Computing

超可靠低延遲的V2I通信是無人駕駛汽車(AV)的關鍵要求。 爲此,具有邊緣計算功能的蜂窩小型基站(SBS)可以通過本地處理來自AV的任務請求來減少端到端(E2E)服務延遲,無需將任務轉發到遠程雲服務器。 但是,由於SBS的計算能力有限,再加上無線帶寬資源的稀缺性,最大程度地減小AV的E2E延遲並實現可靠的V2I網絡是一項挑戰。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算法來聯合優化AV與SBS的連接和帶寬分配,以最大化V2I網絡的可靠性。 他參考了勞動力匹配市場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執行AV與SBS的分佈式關聯,同時考慮AV的延遲需求以及SBS的有限計算和帶寬資源。 

介紹

與AV相關的大多數任務是需要低延遲的可靠處理。因此,V2I無線系統必須能夠在嚴格的延遲和可靠性要求下管理AV的請求任務[5] – [7]。

蜂窩V2I通信與邊緣計算集成的難點: 首先,小型小區BS(SBS)的計算資源有限,因此AV任務很容易使它們過載。 第二,在V2I系統中用於AV任務管理的端到端(E2E)延遲取決於:a)上行鏈路傳輸延遲(即,向SBS請求任務);b)邊緣機的計算延遲;c)將處理後的任務發送給AV的下行傳輸延遲。一旦與異構任務和無線信道的隨機變化結合在一起,在V2I網絡中優化E2E服務質量(QoS)就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並且需要高效的AV-SBS協同以及無線和計算資源管理。

 最近已出現一些解決上述V2I挑戰的工作[5],[11]-[14]。 在[5]中,作者研究了傳輸時間間隔(TTI)對低延遲車輛通信性能的影響。 [12]調查了V2I網絡中各種軟件定義的延遲控制方案。 [13]開發了一種邊緣計算框架來減少車輛服務的計算等待時間。[14]提出了用於實現低延遲車輛通信的另一種無線資源管理方法。 同時,大多數有關AV-SBS協同的工作(例如,參見[15]及其參考文獻)的優化目標均爲常規指標,例如最大信號干擾加噪聲比(max-SINR)和最大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max-RSSI )。

但是,[5],[11]-[14]中的都是孤立地研究計算和通信延遲的,而不是從端到端的角度。 例如,[5]中的工作考慮了計算延遲的固定值,而忽略了端到端延遲。 另外,[14]中的作者只關注無線資源管理,而沒有考慮計算延遲。 此外,現有的工作大多依賴於集中式資源管理,而需要快速而有效的分佈式算法來管理密集V2I網絡中的任務。

資源管理的集中式和分佈式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無線資源管理功能集中在一個高層網元中,後者將無線資源管理功能下放到底層的基站中,這樣就節省了基站和高層網元信令交互傳輸的時間

本文提出一個低延時的V2I通信框架,它可以通過聯合優化AV-SBS的無線資源管理來提高可靠性。爲此,我們基於匹配理論構建了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以解決AV任務的端到端時延要求以及SBS的有限計算和帶寬資源帶來的問題。 爲了解決此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算法,該算法將AV與SBS迭代關聯,並分配帶寬。 實踐證明,該算法能夠收斂於AV與SBS之間的核心分配,從而保證了V2I網絡在使用分佈式實現時的穩定性。 仿真結果表明,與max-SINR和maxRSSI作優化目標相比,該算法可最大程度地提高V2I系統的可靠性和最小化AV的E2E延遲。

系統模型

考慮面積爲A的正方形區域的無線蜂窩網,由N個均勻分佈的SBS組成,其整體記作\mathcal{N}。在該網絡中,M個AV組成的集合\mathcal{M}被隨機部署,並且必須與SBS通信。 自然,AV的無縫運行需要實時管理多個任務。 表I總結了典型任務及其延遲要求的列表。 爲了避免回程網絡的延遲,SBS配備了邊緣計算機,以處理來自AV的任務集合\mathcal{S}中的任務(比如單個AV無法完成的高清地圖構建),並將必要的信息發送到AV。

考慮到SBS的邊緣計算能力,可以將AV m∈\mathcal{M} 和SBS n∈\mathcal{N} 之間的V2I通信的E2E傳輸時延定義爲

其中是一個TTI的持續時間(以毫秒爲單位),\tau_t(m,n; s)是任務s的傳輸時延。 另外,\tau_p(m,n; s)是在SBS n的邊緣單元處理AV m的任務s的計算時延。 接下來,我們詳細描述傳輸和處理延遲。

整體的傳輸時延是上行和下行傳輸延遲的和:

其中\tau_d(m,n;s)表示下行傳輸時延,是AV 將任務 發送到SBS n 所用的時延,由下計算:??

  • I_d(s)表示下行傳輸的任務 的包的尺寸/bit

  • 分母表示一個TTI內傳輸的下行鏈路數據。爲了有效利用時頻資源,我們考慮了帶寬爲W的正交頻分複用(OFDM)幀結構,他被均勻地分成K個子信道,用集合 \mathcal{K}表示,每個子信道都有帶寬 w。 因此,下行速率爲:

其中y_{mnk} = 1,表示子信道k被SBS n分配到 AV m,否則爲0;可知下行鏈路的SINR\gamma _d(m,n,k)會影響下行速率:

 

 其中P_n,P_{mn'},\sigma ^2_n分別表示:SBS n的傳輸功率,SBS n‘對AV m的干擾噪聲功率。在(5)中,G_mG_n分別表示AV m和SBS n的天線增益h_{mnk}L_{mn}分別表示子信道k處的瑞利衰落信道增益和AV m與SBS n之間的下行鏈路路徑損耗。 在低延遲V2I中TTI持續時間很小(約爲一個OFDM符號持續時間[5]),因此,信道增益h_{mnk}(和(4)中的速率)可以認爲在一個數據包的傳輸過程中是恆定的 。

類似於(3),我們可以得到上行傳輸時延\tau_u(m, n; s),上行鏈路的SINR由下式給出:

其中P_m是AV m的發射功率P_{m'n}是在子信道k’中傳輸的來自另一個AV m’的干擾。假設V2I中的上行鏈路流量主要是較小的數據包(例如,請求服務或發送短控制數據包),我們假設上行鏈路傳輸通過子信道k‘\notin \mathcal{K}管理。??

SBS的計算時延是一個隨機變量。 這種隨機性主要源於:任務的執行時間取決於要處理的數據[10]。此外SBS計算機的類型一致與否也會影響計算時延,類型不一致的SBS對同一個任務的計算時延將不同。由於這種不確定性,通常定義一個概率質量函數(pmf),用於表示由邊緣機SBS n通過t_k個時間步長 [10]來完成的任意任務s的計算時延。

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我們考慮每個SBS使用一臺邊緣計算機。 在V2I方案中,可以將多個任務分配給SBS。 在這種情況下,分配給(SBS的)機器n的任務在隊列 µ(n) ⊆ S 中進行批處理。在這裏,我們注意到任意任務 s 的完成時間pmf取決於隊列µ(n)中的其他任務。 現在,通過對隊列µ(n)中位於s之前的任務的執行時間pmf進行卷積,可以得到任務s∈μ(n)完成時間的pmf:

圈星表示卷積,\mu_s(n,t_k)是在機器 n 中排隊的任務的集合。通過上式,可以得到SBS中任務的預期完成時間

其中t^s_{max}是 任務s進行之前的最大處理時間步數。

問題表述

考慮所提出的框架,目標是最大化V2I系統的可靠性,同時考慮每個AV任務的延遲要求。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定義伯努利隨機變量 \mathcal{K} ,如下式:

其中\tau_{th}(s)任務s的可容忍E2E延遲,即如果任務s在小於其E2E延遲約束的時間內成功管理則\mathcal{K}(m,n; s)= 1,否則,\mathcal{K}(m,n; s) = 0。基於(9)和3GPP的可靠性定義[16],我們可以將V2I系統可靠性定義爲【此式的兩個積項都是0/1】

對於w_n = [w_{1n},w_{2n},..., w_{Mn}],其中每個成員是 爲SBS_n帶寬分配 w_{m n}=w \sum_{k} y_{m n k}。 同時,如果AV m與SBS n相關,則x_{mn}= 1,否則x_{mn} =0。實際上,從(10)可見,網絡可靠性取決於:1)AV與SBS的關聯性; 2)每個SBS的帶寬分配。 計算時延依賴於與SBS相關的AV的子集,如(7)所示。 因此,爲了最大化可靠性η,面臨的挑戰是共同找到最佳的AV-SBS關聯和資源分配,同時考慮到一個AV的傳輸和計算延遲受其他AV影響的事實。

AV m∈\mathcal{M} ;SBS n∈\mathcal{N} 

y_{mnk} = 1表示子信道k被SBS n分配到 AV m

到這裏我們可以表述 AV-SBS協同和資源分配問題如下:

 約束(12)和(13)表示每個AV最多與一個SBS相連、每個SBS最多與M個AV相連

(14)表示每個SBS的下行傳輸可以使用K個子信道

(15)確保每個小區內的子信道正交

最大化可靠性問題是一個NP-hard問題,其很難解決。下面我們提出通過以下架構解決這個問題

對低延遲V2I通信的匹配策略

爲了在(11)-(16)的約束下共同優化AV-SBS關聯策略帶寬分配,必須找到一種快速收斂的算法。 爲此,我們基於匹配理論構建解決方案,尤其是,通過使用勞力市場中工人到公司的分配問題來模擬從AV到SBS的關聯問題[18]。也就是說,考慮到一組工人(AVs)和一組公司(SBS),每個工人的目標是以儘可能高的薪水聘用,而公司的目的是僱用一部分使他們的收入最大化的工人。 接下來,使用這個雙向框架,我們展示如何將V2I資源管理問題表達爲勞動力匹配市場。

【A. SBS和AV的效用函數】

這裏的效用函數,英文爲Utility Function,文章將其視爲目標函數來使用

爲確保網絡的低延時通信,每個SBS n可以以選擇一組AV和對應的帶寬分配策略,目標是最大化下面的效用函數

 傳輸延遲\tau_t在(2)式中給出,AV組 \mathcal{M}^n 的任務的計算時延是隨機和未知。在式(17)中,SBS根據式(8)估計AV組的計算時延。式(17)的第一項與AV的帶寬 w_{mn} 成反比,\alpha是一個控制係數。分配的帶寬可以視作服務AV的cost,因此,(17)的第一項將防止帶寬分配的不公平。類比勞動力匹配市場,(17)中的第一項中的w是公司支付給工人的工資。

這裏的\tau_t是傳輸時延,\tau_p是計算時延

每個AV m旨在與SBS相關聯,並使端到端的延遲最小。但AV不知道其各自的任務在SBS的計算延遲。這是因爲任務的計算延遲也和其他與該SBS相連的AV有關,如(7)所示。該信息由SBS提供。因此 AV m的效用是:

\tau_t由資源分配向量\omega_n決定。

【B.將V2I通信視作匹配問題】

使用爲AV和SBS的效用函數,我們將提出的匹配問題定義如下:

定義 1. 一個AV-SBS的匹配映射 f \mathcal{M} -> \mathcal{N} ,滿足:

  1. 對任意AV m,f(m) \in \mathcal{N} \cup\{m\}f(m) =m表示AV m未分配到任何SBS
  2. 對任意SBS n,f(n) = \mathcal{M}^n \subseteq \mathcal{M}  # 這裏的\mathcal{M}^n表示SBS n所連接的所有的AV
  3. f(m) = n,iif m\in f(n)

此定義還要確保滿足(12)(13)的可行性約束

此外,服從帶寬分配矢量[\omega_1,\omega_2,...,\omega_N]的映射可表示爲(f;[\omega_1,\omega_2,...,\omega_N]), 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則稱爲 個體合理分配(individually rational):1)對於任何分配給SBS f(m)的AV,w_{mf(m)}> 0  # 表示AV m 和SBS f(m)之間的信道不爲0; 2)對於任何SBS n,0 <U_n(f(n); w_n)<∞  # SBS的效用必須是非負且有限的。 我們的目標是在個體合理的基礎上找到AV到SBS的嚴格最佳(core)搭配,如下所述。

定義 2.一個個體合理分配的AV-SBS對(f ; w)是一個最佳搭配,如果不存在AV-SBS M'的配對(n, M')(對應帶寬分配矢量\hat{\boldsymbol{w}}_{n})能做到:

  1. U_{m}\left(n ; \hat{w}_{m n}\right)>U_{m}\left(f(m), w_{m f(m)}\right),for all m \in M‘
  2. U_{n}\left(\mathcal{M'} ; \hat{w}_n}\right)>U_{n}\left(f(m), w_{n}\right)

若存在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n, M'),則可以通過阻斷(blocking)映射f來改進他們的效用,並充分形成一個分配方案。本來,最佳搭配的概念就是通過阻止不理想的SBS-AV分配來保證V2I系統的穩定性。

但是找到最佳的AV到SBS的搭配具有很困難,因爲AV和SBS的相互依賴的效用是基於以下兩個事實:1)從(7)中,分配到同一SBS的AV的處理延遲相互關聯 ;  (2)根據(14),對一個AV分配的帶寬取決於對同一小區內的其他AV的資源分配。實際上,諸如延遲接受算法[19]之類的經典方法無法爲V2I問題[18]產生核心分配。 因此,我們接下來提出一種新算法,該算法可確保找到AV對SBS的核心分配

聯合AV-SBS分配和資源管理的匹配算法

這裏先按照人力市場的背景下解釋一下此算法:

  • step1:第一輪中,每個公司爲每個求職者安排一個工資,然後求職者比較以下收到的offer,可以選擇拒絕某個offer
  • 當有求職者拒絕offer時,進入step2
  • step2:每一輪中公司都要重新爲求職者(但這裏不一定是給每個人都要安排)安排一個工資,公司計算根據他發出去的offer算一算得到哪些人可讓公司效益最大化,列出人員清單\mathcal{M}^n
  • step3:綜合考慮\mathcal{M}^n裏的人選,若第本輪他沒有拒絕公司的offer,則下一輪給他發的offer內容不變,如果拒絕了則下一輪給他的offer裏工資多w元
  • step4:每個人接收本輪中他受到的最好的offer,並拒絕其他offer

保證最佳搭配的關鍵思想是允許在執行AV-SBS關聯時調整AV和SBS之間的帶寬。 也就是說,SBS可爲每個AV提供一個確定的端到端延遲(通過分配多個子信道),而AV可以接受報價拒絕報價以與另一個SBS更好地分配。基於此思想,我們在表II中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算法,該算法如下進行:最初在回合j = 0,每個SBS爲每個AV分配一個子信道。 隨着算法的進行,每個SBS n在第j輪更新更新帶寬分配向量w_n(j)= [w_{1n}(j), w_{2n}(j), ... , w_{Mn}(j)]。 更新規則:如果AV在第j-1輪中拒絕了SBS n的報價,則w_{mn}(j)= w_{mn}(j-1)+w; 否則,w_{mn}(j)= w_{mn}(j-1)

在任一輪 j上,根據帶寬分配w_n(j),每個SBS n∈N選擇一個AV子集,以最大化其效用(17)。 在步驟2中執行AV選擇過程。隨後在步驟3中,綜合考慮所有AV並根據自己的效用函數來選擇一些AV,這些AV列入SBS的關聯列表中,如果本輪的信道分配沒有被AV拒絕,則在下一輪重複這個分配數值。 在步驟4中,每個AV暫時接受在(18)中最大化其效用的報價,並拒絕其餘的報價。 最後,在步驟5中,SBS根據先前解釋的規則來更新其帶寬分配矢量w_n(j),∀n∈N。 一旦AV沒有拒絕報價,該算法就會收斂。 在證明所提出的算法收斂於最佳搭配之前,我們進行了以下初步觀察:

備註1.每個AV在每一輪中至少有一個關聯報價。

步驟1中,每個SBS將關聯提議發送到所有AV。 由於在任何回合中,每個AV暫時都接受一個報價,在下一回合爲此AV分配的帶寬保持不變。 此外,從第3步開始,任何未被拒絕的報價都必須在下一輪中重複。 因此,在任何回合中,AV至少具有一個關聯報價。

引理1. 經歷有限的回合之後,每個AV都將有一個唯一的報價,算法收斂。
證明: 由備註1,我們注意到每個AV在每個回合中至少都有一個報價。 此外,根據步驟5中的帶寬分配規則,下一輪SBS爲AV分配的帶寬必比上一輪大,除了接受其offer的AV。 同時,根據(17),SBS的效用是分配帶寬的遞減函數。 因此,隨着算法的進行,每個AV收到的offer數量減少,直到每個AV僅接收到它接受的一個offer(帶寬分配)。 由於此時沒有拒絕發生,因此該算法收斂。

引理2. 表II中提出的算法收斂的最終結果爲,AV和SBS的個體合理分配。
證明: 令(f^*,[w^*_1,w^*_2,...,w^*_N])爲經歷j*次迭代所到達的收斂點的結果,因爲在步驟1中,每個AV至少被分配到一個信道,在步驟5中,每一輪的帶寬分配都要下降,因此對於所有m∈\mathcal{M}w_{mf^*(m)}(j^*) > 0。從步驟2的AV選擇過程中,由任意SBS n選擇的AV子集\mathcal{M}^n將產生有限的正效用U_n(\mathcal{M}^*,w^*_n)。 因此,經過j ∗次迭代,U_n(f^*(n),w^*_n)將爲正,由此得證。

定理1. 表II中提出的算法保證收斂的結果中 AV和SBS的最佳搭配。
證明: 引理1顯示了任意j *次迭代後所提出算法的收斂性。 令算法的結果爲(f,[w_1(j ^*),w_2(j ^*),...,w_N(j^*)])。我們通過反證法證明此結果是最佳搭配。假設此結果不是嚴格的核心分配。由於引理2中的(f,[w_1(j ^*),w_2(j ^*),...,w_N(j^*)])是有理數,所以必須有一個SBS和a的阻塞對。 具有帶寬分配矢量ˆ wn的AV子集(n,M 0),使得∀m∈M 0:

根據(19),在該算法的任何回合中,任何AV m∈M 0都絕不能從SBS n接收到帶寬分配爲ˆ w mn(或大於ˆ w mn)的提議。 否則,AV m將接受該報價。 同時,由於在每一輪之後分配給每個AV的帶寬增加或保持恆定(根據步驟5中的更新規則),所以爲了使SBS n與M 0中的AV形成阻塞對,帶寬分配必須滿足ˆ w 對於所有m∈M 0,mn≥w mf(m)。但是,鑑於SBS的效用是分配帶寬的遞減函數,則

其中(21)中的嚴格不等式直接由(20)引起。 實際上,(21)暗示SBS n將向M 0中的AV子集提出帶寬分配矢量w n(j ∗),這與算法收斂的初始假設相矛盾。 因此,不存在這樣的阻塞對,從而確保了對核心分配的收斂。

性能評估

【A. 仿真參數】

我們考慮一個面積爲100 m×100 m的區域,其中AV和SBS隨機分佈在該區域中。 我們考慮10個SBS,而AV的數量從10到40不等。統計結果是大量獨立運行的平均值。表III總結了仿真參數。

此外,我們從集合S = {s 1,s 2,s 3}中的三種任務類型爲每個AV分配一個隨機任務。 根據SBS的邊緣計算能力,我們考慮兩種具有不同等待時間分佈的SBS來管理S中的任務。對於在機器類型j∈{1,2}上處理的每個任務si∈S,其pmf 計算等待時間遵循高斯分佈N(μij,σ2 ij),均值μij和方差σ2 ij [10],如表IV所示。 表IV中還指定了每種任務類型可容忍的E2E延遲。 我們將提出的算法與Max-SINR和Max-RSSI關聯的性能進行比較。

【B.仿真結果】

圖2顯示了M = 40 AVsN = 10 SBSs的V2I網絡中可靠性的累積分佈函數(CDF)。 圖2中的結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明顯優於max-SINR和maxRSSI方案。 例如,在所提出的方案中,可靠性低於0.8的概率僅爲30%,而max-SINR和max-RSSI的概率分別爲95%和85%。 這種性能提升主要是由於執行AV到SBS關聯和帶寬分配時考慮了E2E延遲,而基準方案並未優化E2E延遲。

圖3展示了E2E延時的CDF並比較了在一個V2I網絡中三種不同方案的表現(在M=40,N=10下)。首先我們可以發現提出的方案可以以接近99%的高概率保證50 ms的端到端延遲。 但是,這兩種基線方法都只能以小於90%的概率滿足E2E延遲要求。 對於具有M = 40個AV的大型V2I網絡,圖3中的結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最小化E2E延遲。 顯然,隨着網絡負載的減少,端到端延遲將減少。

爲了顯示傳輸計算延遲對總體E2E延遲的影響,在M = 40 AVN = 10 SBS的情況下,分別在圖4和5中顯示了這些度量的CDF。 將圖4中的傳輸等待時間的值與圖5中的計算等待時間進行比較,我們可以觀察到邊緣計算機的計算延遲是很長的(可以達到100 ms)並且不能忽略。 此外,圖5顯示,與基線算法相比,該方案考慮了計算延遲和每個邊緣機的負載量,所以產生了更有效的AV到SBS關聯。 這個特點可以看作是完成了負載平衡,我們的方法重點考慮每個SBS上分配任務的計算負載,而非AV的數量。

圖6展示了每個AV的平均下行數據速率與AV數量的關係。顯然,隨着網絡中AV的增多,AV的平均速率會降低。 結果如圖6所示,提出的算法在數據速率方面明顯優於基線方法。 例如,在M = 20 AV的V2I網絡中,性能相比max-RSSI 和max-SINR方案,提升分別爲49%和90%,

最後,圖7顯示了所提出算法的迭代次數(置信誤差條爲95%)相對於AV的數量的關係。 圖7中的結果表明,即使對於具有10個SBS和30個AV的大型V2I網絡,迭代次數也不會超過60。此外,結果表明迭代次數相對網絡規模是多項式關係。

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超可靠,低延遲的車輛到基礎設施通信的新穎框架。 我們已經表明,通過將AV間相互影響導致的計算延遲以及無線網絡中的傳輸延遲聯合考慮,所提出的框架可以最大化V2I網絡的可靠性。 在這方面,我們基於勞動力匹配市場的概念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算法,該算法允許將AV與SBS進行分佈式關聯,同時考慮到每個SBS的有限計算和帶寬資源。 此外,我們已經證明了該算法對AV到SBS的核心分配的收斂性。 仿真結果表明了該方案的各種優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