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技術精進還是業務發展?金融技術服務百年發展啓示錄

當今的全球金融市場中,數字資產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具有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位置。而在數字資產產業中,最引人矚目的角色莫過於造富效應極強的交易所賽道。


對於有志投身這一產業的團隊而言,交易所繫統技術是他們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雲交易所繫統成爲很多團隊的選擇。當前市場上交易所技術服務商可以分爲是否開展自營業務兩類。技術服務商是否應該有自營業務的討論由來已久。究竟是專於技術?還是更懂業務才更能提供對標需求的服務?回顧金融技術服務行業的百年發展史,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啓示。



技術進步與業務發 展是一對“情侶”



技術服務與自營業務是否可以同時發展?全球技術服務商兩大巨頭湯森路透與彭博都曾面對過這一問題。


原路透集團董事長斐傑德(Nail FitzGerald)曾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到:“路透作爲金融諮詢服務提供商,花大量精力和資金從事技術開發是否值得?”斐傑德如此回覆道:“如果翻開路透的歷史會發現,路透的訊息傳播方式一直隨着技術進步走在時代前沿。在我看來,信息服務與技術進步就像是一對’情侶’……不變的職責是充分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提供比競爭對手更讓他們滿意的產品和服務,以保障不斷打造和加強品牌在市場當中的地位。”


“一邊不斷精進技術,一邊發展自營業務”——路透集團始終秉承着這一發展準則,2008年,在與加拿大巨頭企業湯森公司合併爲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集團後更是如此。如今,湯森路透始終保持着全球前三大金融業務信息提供商之一的地位,亦是全球領先的外匯交易平臺服務商。


另一全球金融信息服務商Bloomberg的戰略佈局與湯森路透如出一轍。1981年Bloomberg公司創立後,原本只做金融信息與交易終端機—Bloomberg

Terminal,1988年開始了新聞社業務。當時,互聯網還處於發展初期,彭博首次將表格、曲線、圖表等變化的金融指標通過網絡向終端客戶源源不斷地發送。通過彭博終端機的一站式信息解決方案,革命性地改變了傳統媒體的運作模式。如今,Bloomberg已成爲世界金融信息業務服務行業領跑者,亦是金融交易平臺終端的頂級技術服務商,完美實現了技術與業務同步發展、互相賦能的戰略佈局。


放眼全球交易所行業,很多金融巨頭也傾向於業務與技術並行發展,通過技術提升與業務擴展鞏固市場地位。20世紀初以來,全球掀起了一股交易所併購熱潮,多家市值龐大、產品多元的全球性交易所由此誕生。根據Visual Capitalist在2017年6月發佈的報告,全球共有60家主要證券交易所,股票總市值達69萬億美元。其中16家證券交易所市值超一萬億美元,而這其中大部分交易所,都直接控股或參股諸多優質的金融技術服務商。


洲際交易所集團是其中的典型案例。2000年在洲際成立之初,僅涉及場外市場能源交易,此後的20年間,全球“買買買”步履始終未停:


2001年,收購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現ICE歐洲期貨交易所);

2002年,收購能源巨頭安然的軟硬件技術公司CommodityLogic;

2007年1月,收購紐約期貨交易所(現ICE美國期貨交易所)從而完成了諸多金融產品的底層電子平臺化技術改造;

2007年8月,收購加拿大溫尼伯商品交易所(現ICE加拿大期貨交易所);

2008年全資收購CDS平臺技術運營商Creditex,以及信用市場清算服務平臺運營商The Clearing Corp;

2012年,僅成立12年的ICE以82億美元收購擁有200餘年歷史的紐約泛亞交易所集團,一度轟動華爾街;

2016年,收購OTC市場數據技術提供商CMA……


通過一系列併購動作,目前洲際交易所是全球上市業務、交易清算業務規模最大的交易所之一。整個集團技術與業務齊頭並進,其數據與技術服務收入在其經營收入中佔比一度高達40%。


在數字資產行業,頭部公司同樣傾向於技術與業務雙管齊下、業務多元化發展。2018年,全球領先交易平臺火幣網和OKex先後推出白標交易所業務,2020年初,幣安、庫幣先後推出交易所繫統服務。成立於2018年的幣核科技也是交易所云業務的領先者之一。幣核科技成立之初,爲了驗證和打磨系統,同時創立了HBTC霍比特交易所,HBTC霍比特交易所也一直作爲幣核科技雲交易系統的旗艦案例給客戶展示。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HBTC霍比特交易所在市場上已頗有名氣,這也從另一方面應證了幣核科技雲交易系統的可靠性,爲了避免與幣核科技雲交易所業務的客戶存在品牌層面的競爭,讓系統服務來的更純粹,2020年4月17日,幣核集團做了全面的品牌業務升級,從品牌和業務層面拆分成了服務B端的幣核科技和服務C端的HBTC霍比特交易所,兩個品牌將通過不同的方式去給不同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HBC連接起“幣核雲”與“HBTC霍比特”,區塊鏈金融領域新探索



2020年4月,HBTC霍比特交易所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品牌升級,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全新平臺通證HBC的設計模型,除了開創性地提出了“每日10倍PE定價模型”及“霍比特隊長激勵機制”之外,HBC還首次通過平臺通證,將技術與業務兩條線緊密結合到一起,互相賦能。


在HBC的設計中,“HBC通證代表霍比特交易平臺HBTC 、HBTC Chain、幣核雲 Bluehelix Cloud 三項產品的核心權益。HBTC會將交易平臺100%的收入和幣核雲業務線80%的利潤,使用10倍PE計算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每日回購HBC, 可以將平臺收益帶來的價值,有效反饋到HBC的二級市場上。


也就是說,通過HBC成功將HBTC及幣核科技的價值都傳遞到公衆手上,而不再被少數羣體操縱。HBTC霍比特交易平臺成爲100%持幣者共享的平臺,所有人——包括交易平臺和團隊、天使投資人等在平臺的收益,都將由代幣的價值來體現。因此對於所有內部和外部的持幣人來說,幣價上漲才能獲得價值,所有人會共同維護平臺幣的價值。


而通過營運HBTC霍比特交易所,幣核科技積累了豐富的交易所營運經驗。因此,開發出來的幣核雲交易所繫統,能在極短的時間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跨越,爲客戶提供從底層系統架構到未來業務延展的技術支撐。


HBTC霍比特所有的成功模式將得以複製給幣核的交易所客戶,同時HBTC霍比特在運營過程中所經歷的瓶頸都將以解決方案的形態提前預報給幣核的交易所客戶。左手是成功經驗,右手是解決方案,二者結合就是助力客戶快速、平穩開展交易所業務的最強勢能。


如今,HBTC霍比特平臺及幣核雲交易所繫統解決方案都已經經過了兩年的市場驗證:HBTC霍比特交易所具備完備的產品線,已經積累了一批忠實用戶。而幣核雲交易所繫統全球用於已超過250家,其中不乏日本持牌交易所Xtheta、韓國知名交易所Hanbitco這樣實力雄厚的客戶。

出於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幣核科技早在幾個月前啓動了代號爲“Cone”的下一代低延遲高性能交易系統項目,它將在保持目前高可用、海量容量的擴展性上,實現全鏈路1ms以內的低時延。相信“Cone”的上線,將會在極大層面上改善目前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競爭格局。


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的飛躍,得益於幣核科技擁有一支引以爲傲的區塊鏈金融IT專家團隊。這支成熟的專家團隊,通過金融級別的系統架構構建及全面業務構想,對標交易所的真實業務場景和需求,已成功開發並運營了迄今最爲複雜的數字資產管理和風控平臺。


該專注於技術精進還是業務發展?這從來都不是一道選擇題,一個優質的交易平臺必然需要堅實的技術實力作爲後盾,而一套優質的雲服務也需要一家良性發展的交易平臺來進行真實的驗證。當市場上兼具二者實力的公司越來越多,行業纔會迎來更好地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